第2章答案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59341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答案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2章答案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2章答案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2章答案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2章答案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章答案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Word文件下载.docx

《第2章答案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答案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Word文件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章答案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Word文件下载.docx

17.河数率,河长率,面积率,比降率

18.零

19.气温、气压、风、湿度,云度

20.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的条件下,气温下降,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21.对流、地形、锋面、气旋

22.冷锋

23.暖锋

24.雨强大、降雨范围小、降雨历时短

25.高空槽、锋面气旋、低涡、切变线

26.称重、虹吸、翻斗

27.越大

28.算术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等雨量线法

29.时段平均雨强,瞬时雨强

30.水面蒸发、土壤蒸发、植物蒸散发

31.、型、蒸发池

32.温度、水汽压饱和差,扩散、对流、紊动

33.土壤蒸发、植物蒸散发

34.田间持水量

35.下降,下渗能力曲线

36.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水

37.毛管力

38.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量、蒸发

39.产流、汇流

40.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

41.标准地下退水曲线

42.径流系数

43.流量

44.径流模数

45.洪峰流量模数

㈡选择题

1.[b]2.[c]3.[a]4.[d]5.[d]6.[d]

7.[c]8.[b]9.[d]10.[c]11.[d]12.[c]

13.[d]14.[c]15.[b]16.[c]17.[c]18.[b]

19.[a]20.[d]21.[c]22.[c]23.[a]24.[b]

25.[d]26.[d]27.[c]28.[b]29.[a]30.[c]

31.[b]32.[b]33.[b]34.[c]35.[d]36.[d]

37.[c]38.[c]39.[b]40.[b]41.[d]42.[c]

43.[b]44.[b]45.[b]46.[c]47.[a]48.[c]

49.[b]50.[a]51.[b]52.[b]53.[b]54.[c]

55.[b]56.[a]57.[c]58.[b]59.[b]60.[d]

61.[a]62.[a]63.[c]64.[a]65.[b]66.[a]

67.[b]68.[d]69.[d]70.[c]71.[d]

㈢判断题

1.[T]  2.[T]3.[F]4.[F]5.[T]6.[T]

7.[F]8.[F]9.[F]10.[T]11.[T]12.[T]

13.[T]14.[T]15.[T]16.[F]17.[F]18.[F]

19.[F]20.[T]21.[T]22.[F]23.[T]24.[F]

25.[F]26.[T]27.[T]28.[T]29.[F]30.[F]

31.[T]32.[F]33.[F]34.[F]35.[F]36.[T]

㈣问答题

1.答:

地球上的广大水体,在太阳的辐射作用下,被蒸发成水汽,随风向各处输送,并在适当的气象条件下,成云致雨,降落在地面或海洋上,前者又形成地面、地下径流,回归大海。

地球上这种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再蒸发……的循环过程,称水文循环。

形成水文循环的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水具有固、液、气三态转化的特性;

再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

2.答:

水资源是指由于自然界的水文循环,在一定地区形成的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或年径流量,为淡水资源。

因为水文循环年复一年永不停止的进行,水资源也就年年生成,所以是再生资源。

3.答:

从前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因为从前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人口较少,用水还远远没有超过那里的水资源量,因而产生了这一错觉。

现在,人口大大膨胀,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生产力高度发展,用水供不应求,开始认识到从前的观念是不对的。

要使水资源能够长期可持续利用,最根本的措施是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防治水污染,合理调配水量,尽可能减少淡水资源的无效蒸发,以及咸水淡化。

4.答:

(1)搜集指定断面以上河流所在地区的地形图;

(2)在地形图上画出地面集水区的分水线;

(3)用求积仪量出地面分水线包围的面积,即流域面积。

5.答:

(1)流域在非岩溶地区,没有暗河、天坑;

(2)径流系数小于1;

(3)出口断面能下切至岩层。

6.答:

(1)毁林开荒使山区的植被受到破坏,暴雨时将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下游河道淤塞,排水不畅;

(2)裸露的坡地,下渗差,暴雨时产生地面径流大,汇流速度快,将使洪峰大大增高。

7.答:

:

围垦湖泊,主要使湖泊的蓄洪容积大大减小;

同时,被围垦的土地,还要大量排渍,使河流洪水显著加剧。

8.答:

因大、中流域地面大,地下分水线不重合所造成的地面、地下集水区的差异相对全流域面积很小,此外有可能使正负差异相互抵消,另外大、中流域出口断面下切较深,使地下径流全部通过出口断面流出。

9.答:

岩溶地区地面溶洞非常发育,地面、地下分水线常常不一致;

或比较小的流域,因河流下切过浅,出口断面流出的径流并不正好是流域地面集水区上降雨产生的径流;

人为的跨流域调水等等。

10.答:

河流自上而下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五段,河源是河流发源地,可以是泉水、溪涧、冰川等;

上游的河谷窄、坡度大、水流急、下切侵蚀为主,常有瀑布、急滩;

中游坡度渐缓,下切力减弱,旁蚀力强,河槽变宽,两岸有滩地,河床较稳定;

下游河槽宽,坡度缓,流速小,淤积为主,浅滩沙洲多,河曲发育;

河口泥沙大量淤积,往往形成三角洲。

11.答:

斯特拉勒(strahler)法按如下原则对河流进行分级:

(1)直接发源于河源的小河为1级河流;

(2)二条同级的河流汇合成高一级的河流,如二条1级河流汇合成2级河流;

(3)两条不同级的河流汇合成的河流,其级别为二者中的较高者,如1级的与2级的汇合后仍为2级。

依此类推至流域出口,得流域中各段河流的级别。

12.答:

霍顿(Horton)提出的河流地貌定律有:

(1)河数率:

指河系中任一级河流的条数与该级河流级别的关系。

(2)河长率:

指河系中任一级河流的平均长度与该级河流级别的关系。

(3)面积率;

指河系中任一级河流的平均面积与该级河流级别的关系。

(4)河流比降率:

指河系中任一级河流的平均比降与该级河流级别的关系。

13.答:

(1)读雨量器的刻度有误;

(2)干燥的雨量器需一定的雨水润湿内壁及漏斗;

(3)自记雨量计的浮子导杆的摩擦影响

(4)风速、风向的影响;

(5)雨量器安装不够标准。

14.答:

(1)充足的水汽供应;

(2)强烈持续的空气上升动力冷却。

15.答:

因为降水是水文循环过程中输送的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的,而这些水汽主要来自海洋的蒸发,在向内陆的输送中,距离海洋愈近,水汽愈丰沛,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有利,所以降水丰沛;

水汽输送途中,随着不断的降水,气流中的水汽不断减少,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来愈不利,使西北内陆的降水量也就逐渐减少。

16.答:

我国处于北半球温带地区,附近洋面夏季接受太阳辐射量大,蒸发强度高,大量的水汽随强劲的东南气流自海洋上空源源不断地输入我国广大地区,且夏季降水的天气系统,如台风雨、锋面雨等特别活跃,常常形成高强度、大范围、长历时的大暴雨,从而引发大洪水及特大洪水。

17.答:

层结曲线是因为不同高程的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不同,所形成的气温自地面向高空递减的曲线,其递减率约为平均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5;

状态曲线则为气块上升过程中,因气块膨胀消耗内能,气温随上升高度递减的曲线,坡度较前者陡。

所以,二者不一致。

18.答:

气旋为有闭合等压线包围的低压区,空气在向低压中心辐合时,因受地球偏转力的作用,在北半球该力总是指向运动方向的右方,从而使气流呈反时针旋转。

向低压区辐合的暖湿空气,上升过程中,动力冷却作用,导致云雨天气。

19.答:

大体上有三个经向的环流圈,即

(1)赤道~间的经向环流圈:

高空大气自赤道流向极地,为西南风;

近地面为东北信风,空气从副热带高压带流向赤道;

(2)~间的经向环流圈:

高空为东北风,近地面为盛行的西南风;

(3)~北极间的经向环流圈:

高空为西南风,近地面为极地东北风。

实际上的大气环流,因受海陆分布、季节等影响,更为复杂。

20.答:

有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

21.答:

一般可分为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气旋雨4种类型。

22.答:

累积雨量过程线是降雨强度过程线的积分,可由逐时段的雨量沿时程累加求得;

各时段的雨量可由累积雨量过程线差分得到,除以相应的时段长,得各时段雨强,从而绘出降雨强度过程线。

23.答:

山脉对气流有地形抬升作用,与平原区相比,更有利于降水的形成,因此,在同一气候区内,山区的降雨量往往大于平原。

山区地势高,气温比平原低;

再是山坡陡峭,雨水不易滞留,土壤常常不如平原的湿润,故蒸发量往往比平原的小。

24.答:

蒸发器折算系数K值的大小主要随下列因素影响而变化:

(1)蒸发器的类型;

(2)地理环境情况;

(3)季节月份的不同。

25.答:

土壤地质条件类似的地区,有植被的地方下渗能力一般大于裸地的,主要原因是:

(1)植被阻滞地面径流,延长了下渗时间;

(2)枯枝落叶及根系的腐烂使土壤团粒化,更容易透水;

(3)植被保护土壤表面的空隙,使其在暴雨中不易被堵塞。

26.答:

影响土壤下渗的因素主要有:

土壤地质性质、降雨、植被、流域地形及人类活动因素。

27.答:

承压水处在两个稳定的隔水层之间,具有压力水头,一般不直接受气象、水文因素的影响,具有变化较稳定的特点,水质不易受污染。

28.答:

潜水是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不承受静水压力;

水位受降水等因素影响而升降;

它在重力作用下,由潜水位较高的地方渗流向较低的地方处,是地下径流的主要源泉。

29.答:

因气压一定时,露点的高低仅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有关。

30.答:

影响一个地点的土壤蒸发各阶段的主要因素为:

第一阶段的土壤蒸发与气象条件有关,按土壤的蒸发能力蒸发;

第二阶段土壤蒸发与土壤含水量、蒸发能力大致成正比;

第三阶段蒸发率显著减小,与气象条件和土壤含水量关系不明显。

31.答:

分以下三个阶段。

各阶段土壤蒸发的特点如下:

第一阶段土壤含水量大于田间持水量,土壤中的水分可以充分供给土壤表面蒸发,按土壤蒸发能力蒸发,蒸发只受气象条件影响;

第二阶段,土壤土壤含水量介于毛管断裂含水量与田间持水量之间,土壤蒸发率与土壤含水量大致成正比;

第三阶段土壤土壤含水量降至毛管断裂含水量以下,毛管向土壤表面送水的机制完全破坏,水分只能以薄膜水或气态水的形式向地面移动,这一阶段土壤蒸发率很微小,气象条件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已不明显。

32.答土壤下渗各阶段的特点大体是:

第一阶段称渗润阶段:

降雨初期,主要受分子力作用,干燥土壤吸附力极大,从而造成初期下渗率很大,当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分子持水量,土粒分子吸力消失,这一阶段结束;

第二阶段称渗漏阶段:

下渗水分在毛管力和重力作用下,沿土壤空隙向下运动,并逐步填充土壤空隙,直至土层的全部空隙为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