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选修22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A卷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55623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选修22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A卷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数学选修22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A卷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数学选修22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A卷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数学选修22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A卷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数学选修22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A卷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选修22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A卷Word格式.docx

《高中数学选修22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A卷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选修22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A卷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数学选修22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A卷Word格式.docx

B.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C.由正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正四面体的性质

D.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则单位圆的面积

【答案】D

【解析】选项A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为归纳推理;

选项B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为归纳推理;

选项C是由特殊到与它类似的另一个特殊的推理过程,是类比推理;

选项D中半径为r圆的面积,是大前提,单位圆的半径为1,是小前提,单位圆的面积为结论.故选D.

3.三角形的面积a,b,c为其边长,r为内切圆的半径,利用类比推理可以得出四面体的体积为(  )

A.V=abc(a,b,c为底面边长)

B.V=sh(s为底面面积,h为四面体的高)

C.V=(S1+S2+S3+S4)r(S1,S2,S3,S4分别为四个面的面积,r为内切球的半径)

D.V=(ab+bc+ac)h(a,b,c为底面边长,h为四面体的高)

【解析】设四面体的内切球的球心为O,则球心O到四个面的距离都是r,根据三角形面积的求解方法(分割法),将O与四面体的四个顶点连起来,可得四面体的体积等于以O为顶点,分别以四个面为底面的4个三棱锥体积的和,

∴V=(S1+S2+S3+S4)r.

4.顺次列出的规律相同的20个数中的前四个数依次是2×

1-1,2×

2-1,2×

3-1,2×

4-1,第15个数是(  )

A.15B.29C.16D.31

【答案】B

【解析】前四个数依次是2×

1-1,

2-1,

3-1,

4-1,

所以第15个数是2×

15-1=29.

5.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15,21,28,…,这些数叫做三角形数,因为这些数(除1外)对应的点可以排成一个正三角形,如图所示,则第n个三角形数为(  )

A.n

B.

C.n2-1

D.

【解析】观察图形可知,这些三角形数的特点是第n个三角形数是在前一个三角形数的基础上加上n,于是第n个三角形数为

6.有一段演绎推理:

“直线平行于平面,则这条直线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

已知直线b平面α,直线a平面α,直线b∥平面α,则直线b∥直线a”的结论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A.大前提错误B.小前提错误C.推理形式错误D.非以上错误

【答案】A

【考点】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解析】该演绎推理的大前提是:

若直线平行于平面,则该直线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

小前提是:

已知直线平面,直线a平面;

结论是:

直线直线a;

该结论是错误的,因为大前提是错误的,

正确叙述是“若直线平行于平面,过该直线作平面与已知平面相交,则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故选:

A.

7.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n为正奇数时,能被x+y整除,第二步是()

A.设n=2k+1时正确,再推n=2k+3正确

B.设n=2k-1时正确,再推n=2k+1时正确

C.设n=k时正确,再推n=k+2时正确

D.设正确,再推n=k+2时正确

【考点】数学归纳法

【解析】【解析】根据证明的结论,n为正奇数,故第二步的假设应写成:

假设时命题正确,

即当时,能被x+y整除,再推n=2k+1正确;

故选B.

8.仔细观察下面○和●的排列规律:

○●○○●○○○●○○○○●○○○○○●○○○○○○●

若依此规律继续下去,得到一系列的○和●,那么在前120个○和●中,●的个数是(  )

A.12B.13C.14D.15

【解析】进行分组○●|○○●|○○○●|○○○○●|○○○○○●|○○○○○○●|则前n组两种圈的总数是

2+3+4(n+1)=,易知故n=14.

9.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在验证n=1时,左端计算所得项为(  )

A.1+a

B.1+a+a2

C.1+a+a2+a3

D.1+a+a2+a3+a4

【解析】将n=1代入a2n+1得a3,故选C.

10.分析法又叫执果索因法,若使用分析法证明:

“设a>b>c,且a+b+c=0,求证:

”最终的索因应是(  )

A.a-b>0

B.a-c>0

C.(a-b)(a-c)>0

D.(a-b)(a-c)<0

【考点】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解析】要证只需证b2-ac<3a2.∵a+b+c=0,∴b=-a-c,只需证(-a-c)2-ac<3a2,

只需证(c-a)(c+2a)<0,只需证(c-a)(c+a-b-c)<0,只需证(c-a)(a-b)>0,故选C.

11.若,则下面四个式子中恒成立的是(  )

A. 

C.

【解析】在A中,时,,因此不成立;

在B中,因为恒成立;

在C中,时不成立;

在D中,取,可知不成立.

1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

“a,b∈N,ab可被5整除,那么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时,假设的内容应为(  )

A.a,b都能被5整除

B.a,b都不能被5整除

C.a,b不都能被5整除

D.a不能被5整除

【解析】“至少有一个”的否定是“一个也没有”,即“a,b都不能被5整除”.

1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则当时,左端应在n=k的基础上加()

A.

【解析】当n=k时,左边=,

当n=k时,左边=,

所以观察可知,增加的项为.

14.对于不等式,某学生的证明过程如下:

(1)当n=1时,,不等式成立.

(2)假设时,不等式成立,即,则n=k+1时,

∴当n=k+1时,不等式成立,上述证法()

A.过程全都正确B.n=1验证不正确C.归纳假设不正确

D.从n=k到n=k+1的推理不正确

【解析】

15.已知a,b,c∈(0,1).则在(1-a)b,(1-b)c,(1-c)a中(  )

A.不能同时大于

B.都大于

C.至少有一个大于

D.至多有一个大于

【解析】方法一 假设(1-a)b,(1-b)c,(1-c)a都大于.

∵a,b,c都是小于1的正数,

∴1-a,1-b,1-c都是正数.

同理,

.

三式相加,得,

即,矛盾.

所以(1-a)b,(1-b)c,(1-c)a不能都大于.

方法二 假设三个式子同时大于,

即,,,

三式相乘得(1-a)b(1-b)c(1-c)a>

()3.①

因为0<

a<

1,所以0<

a(1-a)≤=.

同理0<

b(1-b)≤,0<

c(1-c)≤.

所以(1-a)a(1-b)b(1-c)c≤()3.②

因为①与②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方程表示x,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b的直线,类比到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在x,y,z轴上截距分别为a,b,c(abc≠0)的平面方程为(  )

【解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方程表示的图形是一条直线,具有特定性质:

“在x轴,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b”.类比到空间坐标系中,在x,y,z轴上截距分别为a,b,c(abc≠0)的平面方程为.故选A.

17.将所有正偶数按如图方式进行排列,则2016位于()

A.第30行B.第31行C.第32行D.第33行

【解析】由于题意可得:

第n行的最后一个数为.

令,最后一个数为1984令,最后一个数为2112.

∴2016位于第32行.

18.用数学归纳法证明34n+1+52n+1(n∈N)能被8整除时,当n=k+1时,34(k+1)+1+52(k+1)+1可变形(  )

A.56×

34k+1+25(34k+1+52k+1)

B.34k+1+52k+1

C.34×

34k+1+52×

52k+1

D.25(34k+1+52k+1)

【解析】当n=k+1时,34(k+1)+1+52(k+1)+1=34×

34k+1+25×

52k+1=56×

34k+1+25(34k+1+52k+1),两个表达式都能被8整除.

19.在平面几何里,有勾股定理:

“设的两边AB,AC互相垂直,则|AB|2+|AC|2=|BC|2”.拓展到空间,类比平面几何的勾股定理,“设三棱锥A-BCD的三个侧面两两相互垂直,则可得”(  )

A.|AB|2+|AC|2+|AD|2=|BC|2+|CD|2+|BD|2

D.|AB|2×

|AC|2×

|AD|2=|BC|2×

|CD|2×

|BD|2

【解析】由边对应着面,边长对应着面积,

如图所示.由类比可得

20.我国南北朝数学家何承天发明的“调日法”是程序化寻求精确分数来表示数值的算法,其理论依据是:

设实数x的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分别为和,则是x的更为精确的不足近似值或过剩近似值我们知道,若令,则第一次用“调日法”后得是的更为精确的过剩近似值,即,若每次都取最简分数,那么第四次用“调日法”后可得π的近似分数为()

第一次用“调日法”后得是π的更为精确的过剩近似值,即;

第二次用“调日法”后得是π的更为精确的过剩近似值,即;

第三次用“调日法”后得是π的更为精确的过剩近似值,即,

第四次用“调日法”后得是π的更为精确的过剩近似值,即,

21.当x∈(0,+∞)时,可得到不等式,由此可以推广为取值p等于(  )[

A.nn

B.n2

C.n

D.n+1

【解析】由不等式,不等式左边是两项的和,第二项是利用此规律观察所给不等式,从而归纳出一般性结论:

,即p=nn.故选A.

22.有这样一段演绎推理“有些有理数是真分数,整数是有理数,则整数是真分数”结论显然是错误的,是因为(  )

【解析】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是三段论,大前提是已知的一般性原理,小前提是研究的特殊情况,结论是得出的判断.本题中并非所有的有理数都是真分数,所以推理形式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