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例如,用两块平板组成的电场就是均匀电场,在均匀电场内,只要某一点的空气被电离,极间空气便会部电离,电除尘器发生击穿。
因此电除尘器内必须设置非均匀电场。
开始产生电晕放电的电压称为起晕电压。
对于集尘极为圆管的管式电除尘器在放电极表面上的起晕电压按下式计算:
V
(5-7-1)
式中
m——放电线表面粗糙度系数,对于光滑表面m=1,对于实际的放电线,表面较为粗糙,m=0.5~0.9;
R1——放电导线半径,m;
R2——集尘圆管的半径,m;
δ——相对空气密度。
T0、P——标准状态下气体的绝对温度和压力;
T、P——实际状态下气体的绝对温度和压力。
从公式(5-7-1)可以看出,起晕电压可以通过调整放电极的几何尺寸来实现。
电晕线越细,起晕电压越低。
电除尘器达到火花击穿的电压称为击穿电压。
击穿电压除与放电极的形式有关外,还取决于正、负电极间的距离和放电极的极性。
图(5-7-2)是在电晕极上分别施加正电压和负电压时的电晕电流—电压曲线。
从图(5-7-1)可以看出,由于负离子的运动速度要比正离子大,在同样的电压下,负电晕能产生较高的电晕电流,而且它的击穿电压也高得多。
因此,在工业气体净化用的电除尘器中,通常采用稳定性强、可以得到较高操作电压和电流的负电晕极。
用于通风空调进气净化的电除尘器,一般采用正电晕极。
其优点是,产生的臭氧和氮氧化物量较少。
图5-7-2正、负电极下电晕电流—电压曲线
2.尘粒的荷电
电除尘器的电晕范围(也称电晕区)通常局限于电晕线周围几毫米处,电晕区以外的空间称之为电晕外区。
电晕区内的空气电离后,正离子很快向负(电晕)极移动,只有负离子才会进入电晕外区,向阳极移动。
含尘空气通过电除尘器时,由于电晕区的范围很小,只有少量的尘粒在电晕区通过,获得正电荷,沉积在电晕极上。
大多数尘粒在电晕外区通过,获得负电荷,最后沉积在阳极板上,这就是阳极板称为集尘极的原因。
尘粒荷电是电除尘过程的第一步。
在电除器内存在两种不同的荷电机理。
一种是离子在静电力作用下做定向运动,与尘粒碰撞(点击观看flash模拟动画—碰撞作用荷电),使其荷电,称为电场荷电。
另一种是离子的扩散现象导致尘粒荷电,称为扩散荷电。
对dc>
0.5μm的尘粒,以电场荷电为主;
对dc<
0.2μm的尘粒,则以扩散荷电为主;
dc介于0.2~0.5μ的尘粒则两者兼而有之。
在工业电除尘器中,通常以电场荷电为主。
在电场荷电时,通过离子与尘粒的碰撞使其荷电,随尘粒上电荷的增加,在尘粒周围形成一个与外加电场相反的电场,其场强越来越强,最后导致离子无法到达尘粒表面。
此时,尘粒上的电荷已达到饱和。
在饱和状态下尘粒的荷电量按下式计算:
C
(5-7-2)
式中ε0——真空介电常数,ε0=8.85×
10-12C/N·
m2;
dc——粒径,m;
Ef——放电极周围的电场强度,V/m;
εp——尘粒的相对介电常数。
εP与粉尘的导电性能有关。
对导电材料εP=∞;
绝缘材料εP=1;
金属氧化物εP=12~18;
石英εP=4.0。
从上式可以看出,影响尘粒荷电的主要因素是尘粒直径dc、相对介电数εP和电场强度。
二、静电除尘器的主要性能参数计算
对电除尘器内粒的运动和捕集进行理论分析,依赖于气体流动模型。
最简单的情况是假设含尘气体在电除尘器内作层流运动。
在这种情况下尘粒的移动根据经典力学和电学定律求得。
1.驱进速度
荷电后的尘粒在电场内由于受到静电力的作用将向集尘极运动(点击观看flash模拟动画——尘粒在电场内运动)。
荷电尘粒在电场内受到静电力
F=qEj
N
(5-7-3)
Ej——集尘极周围电场强度,V/m。
尘粒在电场内作横向运动时,要受到空气的阻力,当Rec≤1时,
空气阻力
P=3πμdcω
(5-7-4)
式中ω——尘粒与气流在横向的相对运动速度,m/s。
当静电力等于空气阻力时,作用在尘粒上的外力之和等于零,尘粒在横向作等速运动。
这时尘粒的运动速度称为驱进速度。
驱进速度
m/s
(5-7-5)
把公式(5-7-2)代入上式,
(5-7-6)
对dc≤5µ
m的尘粒,上式应进行修正:
m/s
(5-7-7)
Kc——库宁汉滑动修系数。
为简化计算,可近似认为,
Ef=Ej=U/B=Ep
V/m
式中U——电除尘器工作电压,V;
B——电晕极至集尘极的间距,m;
EP——电晕尘器的平均电场强度,V/m。
因此,
(5-7-8)
从公式(5-7-8)可以看出,由除尘器的工作电压U愈高,电晕极至集尘极的距离B愈小,电场强度E愈大,尘粒的驱使进度ω也愈大。
因此,在不发生发击穿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较高的工作电压。
影响电除尘器工作的另一个因素是气体的动力粘度μ,μ值是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因此烟气温度增加时,尘粒的驱进速度和除尘效率都会下降。
公式(5-7-5)是在Rec≤1、尘粒的运动只受静电力的影响这两上假设下得出的。
实际的电除尘器内都有不同程度的紊流存在,它们的影响有时要比静电力要大得多。
另外还有许多其它的因素没有包括在公式(5-7-8)中,因此,仅作定性分析用。
2.除尘效率
要求出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需建立微分方程。
但由于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与粉尘性质、电场强度、气流速度、气体性抟及除尘器结构等因素有关,要严格地从理论上推导除尘效率方程式是困难的,因此在推导过程中作以下假设:
①电除尘器横断面上有两上区域,集尘极附近的层流边界层和几乎占有整个断面的紊流区。
②尘粒运动受紊流的控制,整个断面上的浓度分布是均匀的。
③在边界层尘粒具有垂直于避面的分速度ω。
④忽略电风、气流分布不均匀、二次扬尘等因素的影响。
图5-7-3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分析模型图
建立微分方程首先需要抽象模型如图5-7-3所示。
设气体和粉尘在水平方向的流速为υ(m/s);
除尘器内某一断面上气体含尘浓度为y(g/m3);
气流运动方向上每单位长度集尘面积为a(m2/m);
气流运动方向上除尘器的横断面积为F(m2);
电场长度为l(m);
尘粒的驱进度为气流运动方向上除尘器的横断面积为F(m2);
电场长度为l(m);
尘粒的驱进速度为ω(m/s)。
在dτ时间内,在dχ空间捕集的粉尘量
dm=α(dχ)ωdτy=-F(dx)dy
(5-7-9)
把dχ=υdτ代入上式,则
对上式两边进行积分,
(5-7-10)
式中y1——除尘器进口处含尘浓度,g/m3;
y2——除尘器出口处含尘浓度,g/m3。
将Fυ=L、αι=A上式,则
式中L——除尘器处理风量,m3/s;
A——集尘极总的集尘面积,m2。
则除尘效率为
(5-7-11)
表5-7-1
不同()值下的除尘效率
1.0
2.0
2.3
3.0
3.91
4.61
6.91
η(%)
63.2
86.5
90
95
98
99
99.9
公式(5-7-11)是在一系列假设的前提下得出的,和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相符。
但是它给我们提供了分析、估计和比较电除尘器效率的基础。
从该式可以看出,在除尘效率一定的情况下,除尘器尺寸和尘粒驱进速度成反比,和处理风量成正比;
在除尘器尺寸一定的情况下,除尘效率和气流速度成反比。
3.有效驱进速度
公式(5-7-11)在推导过程中忽略了气流分布不均匀、粉尘性质、振打清灰时的二次扬尘因素的影响,因此理论效率值要比实际值高。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提出有效驱进速度的概念。
所谓有效驱进速度就是根据某一除尘器实际测定的除尘效率和它的集尘极总面积A、气体流量L,利用公式(5-7-11)倒算出驱进速度。
我们把这个速度称为有效驱进速度。
在有效驱进速度中包含了粒径、气流速度、气体温度、粉尘比电组、粉尘层厚度、电极型式、振打清灰时的二次扬尘等因素。
因此有效驱时速度要通过大量的经验积累,它的数值与理论驱进速度相差较大。
表5-7-2是某部门实测的有效驱进速度ωe值。
表5-7-2
某些粉尘的有效驱进速度ωe
粉尘种类
ωe(cm/s)
锅炉飞灰
水
泥
铁矿烧结粉尘
氧化亚铁
焦
油
平
炉
8-12.2
9.5
6-20
7-22
8-23
5.7
镁
砂
氧化锌、氧化铅
石膏
氧化铝熟料
氧化铝
4.7
4
19.5
13
6.4
三、静电除尘器的主要结构部件与装置
图5-7-4为静电除尘器结构图。
在工业电除尘器中,最广泛采用的是卧式的板式电除尘器,见图5-7-5。
它是由本体和供电原源两部分组成。
本体包括除尘器壳体、灰斗、放电极、集尘极、气流分布装置、振打清灰装置、绝缘子及保温箱等等。
下面介绍除尘器的主要部件。
图5-7-4静电除尘器结构图
图5-7-5板式静电除尘器组成结构图
1.集尘极
(1)对集尘极板的基本要求
对集尘极板的基本要求是:
①板面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