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docx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
“三说”教材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
调兵山市第一小学
黄秀珍
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标、说教材
一、说课标,知方向
(一)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提出了五方面的要求:
1、识字与写字: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阅读:
进一步提高阅读的速度与质量,能体会词句的含议、感情色彩及表达效果;揣摩文章叙述的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习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和处理信息。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3、习作:
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能写简单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的应用文。
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4、口语交际:
听人说话能抓住要点。
表达能有中心,有条理。
讨论中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5、综合性学习:
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和总结;关注身边的故事;能搜集和处理信息,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二)本册教材的内容标准
1、识字200个,会写150个。
独立识字,并提高写字的质量和速度。
2、强化朗读训练,加强默读训练;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和处理信息。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了解记叙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和常见的应用文。
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课内习作8次。
4、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语言。
5、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
二、说教材,知内容
1、编写特点:
(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本册教材在落实课程标准总体目标的前提下,为了较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实现总体目标和必须一以贯之的目标,在各项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了有机的渗透,对于阶段性比较明显的目标,教材还作了具体的安排。
(2)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做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具体体现在:
教材内容富有时代性和人文内涵。
增加体现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内容,进一步加强语文教科书的育人功能。
拓宽课文的文体和语体,如,将文言文、近代白话文、剧本、相声、研究性报告等体裁编入本册教材,有些体裁还是第一次进入小学课本。
(3)专题设置更加灵活,本册教材的编排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上来确定专题,角度更加灵活,同时又在继承中有所发展。
(4)导学和练习系统地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和导练的功能。
凸现语文学习的重点,将导思、导学和导练贯穿于每组教材的始终。
课后练习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和学习表表达的结合上,学有所得。
在单元之后的“回顾、拓展”中,设“交流平台”栏目,引导学生发现一些读写的基本方法,逐渐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
(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变化。
本册口语交际的安排,不仅内容更加广泛了,而且涉及到一些口语交际技能的训练;而习作的编排则以训练写有明确交际目的的实用性作文为主,体现了习作为日常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思想。
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习作基本技能的训练。
此外,在“口语交际·习作”的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为学生回归常态进行口语交际、自主进行习作,留下更大的创造空间。
(6)在“综合性学习”中,指导学生设计和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引导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2、内容结构及编排体例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
走进西部、永远的童年,语言的艺术,他们让我感动、中国古典名著之旅、走进信息世界、作家笔下的人、异域风情。
其中在“语言的艺术”和“走进信息世界”这两个专题中还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
在八个专题的最后还编排了9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
8个专题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上来确定专题,教材从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及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等几个方面来完成专题的整合,角度更加灵活,同时在继承中又有发展,形成本册教材完整的知识体系。
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
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
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3、说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1)识字与写字
五年上、下册分别识字200个,写字150个,至此完成小学阶段3000个的识字任务。
六年上、下册没有安排识字任务,但分别安排了120个和80个的写字任务,以完成小学阶段2500个左右的写字任务。
(2)五年上册重点学会两种阅读方法:
学会基本的说明方法和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五年下册则强调在阅读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学习表达的方法。
六年上册“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是重点。
六年下册着重培养学生“阅读时有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学习详写和略写的方法,学习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浏览”。
各册教材在完成本学段目标: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的基础上各册的训练点又各有侧重,互为交叉,螺旋上升。
(3)习作
各册教材在完成纪实作文,想象作文的同时,五年上册安排写读书笔记和梗概;五年下册安排写书信,研究报告,表扬稿;六年上册安排写演讲稿,活动总结,六年下册写建议书等应用文的训练。
六年下册还结合阅读安排了仿写、缩写、写由阅读想到的人和事,写读后感,写书信等多种练笔,以达成本学段的习作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完成与第四学段的衔接。
(4)口语交际
五年上册强调在交际中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年下册注重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语言。
六年上下册则从提高交际水平,培养语言习惯方面加强了训练。
(5)综合性学习
五年上、下册,六年上册分别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六年下册在最后一个专题中也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
这七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开放、灵活,各册学生自主活动的比重逐渐加大,在活动中,学生学习表达,学生的合作精神,组织、策划能力,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尤其是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
三、说建议,知方法
1、说教学建议,重训练,落实课程改革精髓。
首先,引导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语文课标》中指出:
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只有直接面对文本潜心读书,才能获得个人的理解、体验和感受。
因此必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边读边想开启心智。
只要我们训练得法,是完全可以大胆放手的。
自读自语对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是任何其他学习方式所替代不了的。
我们教师能做的就是为学生读书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回归常态,沉浸其中,真正读进去。
要给足时间,使学生在比较充裕的时间内读、思、画、批,也只有如此,学生才能有个人的感受、体验、见解,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其二,引导质疑提问。
众所周知,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思维,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我市以问题中心,实现主体参与的“六环三步”的教学模式,所谓“六环”即课堂教学分为六个环节:
第一环:
提出问题,第二环:
整合问题,第三环:
解决问题,第四环:
归纳概括,第五环:
拓展应用,第六环:
生成创新。
“三步”即解决问题分三步:
第一步:
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第二步:
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第三步:
教师点拨解决问题。
经过近两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参与面广了,使得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并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从而获得了心灵的远航和个性的飞扬。
其三,引导合作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而且还应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
如:
方法多样时,学习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不统一时等等。
因为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中进行指导、引导、辅导、诱导,而不是袖手旁观,放任自流。
譬如:
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果学生忽略了,教师要提醒学生予以关注;对于学生理解不准、理解不深的重点、难点,教师要作为问题提出来和学生共同探讨;对于学生尚未意识到的学习方法、尚未养成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引导其发现、习得;对学生应知而不知,讨论交流后仍理解不到位之处,教师就应该做必要的、精当的讲解。
为合理安排合理学习,可以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4~5人,每个小组中,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担任主持人、记录员、监督员、汇报员,而且定期轮换。
每个角色各司其责,避免了优等生唱主角的现象,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所强调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主探究的宗旨。
其四,读贯穿教学始终。
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读中识字、读中生疑、读中表达、读中想象、读中评价、读中迁移。
在教学中我作了如下尝试:
初读课文,我要求学生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保证每位学生都读得基本符合上述要求。
再读课文时,我要求学生读出重点段,读出重点句,进而读出主要内容。
研读课文时,通过抓读重点词语,联系上下句理解句意;读重点句子联系上下文的感情及写作方法。
感情朗读,异彩纷呈;轻声读、默读、指读、自由读、对读、比赛读、小组读、轮读、想读就读。
同学们个个小脸通红,摇头晃脑,读在课堂上大放异彩。
其五,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实践证明,语文课堂的源头活水就是生活。
新课程改革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只要教师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我们的教学,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让语文走进学生心里,语文课堂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语文学习过过程就会成为学生学语文、学做人的快乐之旅。
正因为课堂教学是教师永远的情结,她才让我们“千万里,我追寻着你!
”
2、说评价建议。
让评价点燃学生发展的火花。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强调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者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落实“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评价的目标上,不仅限于知识和能力,还要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目标进行评价。
对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并不等同于“全优发展”,而是允许并鼓励学生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个性特长。
具体做法是:
(1)在教学中,以小品剧、游戏、讲故事等形象化的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评价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建立他们评价的信心。
(2)教师要学会倾听。
允许课堂上有不同的声音,使学生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教师要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正确引导学生的“奇谈怪论”。
(3)给予学生充分参与评价的机会。
教师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评价的时间和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
让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评价。
(4)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坚持正面引导,重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要让学生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自己的学习表现,软化“班级参照”,强化“自我参照”。
总之,在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魅力,欣赏学生自主与自互的精彩,渗透教师的关爱,包容与鼓励,这样就能为课堂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使课堂成为学生流连往返的殿堂,获得更大价值的生命超越和个性的发展。
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第一要挖掘教材人文内涵。
我们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在语文教材中,寓“语言文字”的人文内涵是极其丰富的。
感人至深的故事、鲜活生动的形象,精辟深刻的道理、丰富高尚的情感……无一不闪烁着我们民族卓越的智慧和优秀品格,我们教师要从语言文字入手,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通过充满艺术魅力的文学形象和崇高深远的思想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