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438966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8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种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种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种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种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种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种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种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6)《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9

(7)《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9

(8)《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10

(9)《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10

(10)《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11

二、种子行业主要特征11

1、周期性11

2、季节性11

3、地域性12

四、行业的产业链和竞争格局13

1、行业的产业链13

2、行业竞争格局14

(1)科研机构附属的种子公司14

(2)民营种业企业15

(3)外资种业企业15

(4)其他行业的竞争者15

五、行业市场规模15

六、行业风险18

1、新品种开发风险18

2、种子产品质量控制的风险18

3、产销不同期风险19

4、产品销售的区域性风险19

5、产品被替代的风险20

6、农产品价格波动对产品销售影响的风险20

七、行业主要企业简况21

种子行业是整个农业产业链的起点,优良的种子对农作物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种子行业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战略产业。

当今世界各国都把加强种子科技研究、推动种子产业发展列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种子行业也一直是我国重点扶持的关键性产业。

一、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我国种子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农业部和各级农业部门。

农业部下设的种子管理局为我国国家种子管理机构,种子管理局主要职能为:

拟订种子产业发展战略、政策、规划,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并组织实施;

起草有关种子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并监督执行;

指导种子管理体系建设,承担种子生产经营及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组织农作物品种管理;

审查核发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开展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种子检验员和种子检验机构考核管理负责主要农作物高产创建工作;

收集、分析种子产业信息;

承担农作物种子南繁管理工作等。

各省、市级种子站为我国种子行业的地方管理机构,隶属于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各级种子管理机构依法履行种子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管理等职责,主要包括品种管理、质量管理、市场管理,对本行政区域内种子市场和种子质量负有监管责任。

中国种子协会是种子行业的自律组织,由在我国依法进行农作物种子科研、生产、经营、管理以及种业相关的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是政府联系种业的桥梁和纽带,其职责主要包括:

制定行规行约,协调、规范种子企业、相关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为;

开展行业调研,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向政府部门提出与种子产业发展相关的产业政策、经济技术政策和立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组织实施种子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及国内外贸易等方面的信息交流活动、展览会等;

提供咨询意见、技术、市场信息咨询等服务;

参与相关的技术、产品的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

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

推动相关标准的贯彻实施;

开展行检行评,引导、促进行业发展;

协助有关主管部门,实施名牌推进战略,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参与制定行业发展规划,进行种子企业生产经营资格审核,组织科技成果鉴定和推广应用等。

2、主要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3、产业政策

(1)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

201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的若干意见》,即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明确指出,优化调整种子企业布局,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鼓励大型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种业。

建立种业发展基金,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大型骨干企业,支持企业与优势科研单位建立育种平台,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共享。

(2)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

2013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即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强调要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推进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推荐种养业良种工程,加快农作物制种基地和新品种引进示范场建设;

强化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继续实施种业发展等重点科技专项,加快粮棉油糖等农机装备、高效安全肥料农药兽药研发。

文件还指出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

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原料基地、节能减排、培育品牌。

(3)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

2014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即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强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创新体系,推进种业人才、资源、技术向企业流动,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培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抗逆、适应机械化生产的突破性新品种。

推行种子企业委托经营制度,强化种子全程可追溯管理。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

2013年12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着重强调了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市场在种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逐步确立企业商业化育种的主体地位。

(5)《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年12月30日,农业部发布了《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农业科技发展的总目标是:

高产优质、轻简高效、环境友好的技术体系构建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化,农业人才培养与教育培训取得显著成绩,科技对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保障能力、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引领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5%。

(6)《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

2011年4月10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该文件是未来我国种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该文件重点指出强化农作物种业基础公益性研究;

加强农作物种业人才培养;

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

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

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

完善种子储备调控制度等。

同时,首次明确了农作物种业的地位,即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

明确了种业科研的分工,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

明确了企业的主体地位,种子企业是商业化育种的主体,是种业发展的主体。

(7)《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

着力培育生物育种产业,积极推广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促进生物农业加快发展,推进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开发、示范与应用。

(8)《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

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指出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提出到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1,000亿斤以上,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亿亩,基本农田面积15.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8亿亩以上,粮食单产水平达到700斤,并推出包括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等6项措施。

(9)《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

2008年11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印发<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

的通知》(国发〔2008〕24号),提出要加快优良农作物品种创新和推广,提高生物育种的研发能力和扩繁能力,力争在粮食高产优质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模式、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的粮油品种;

鼓励种子企业逐步成为种子研发创新主体,鼓励资源整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10)《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规划指出支持有实力的种子企业建立科研机构和队伍,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并率先在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鼓励种子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聚集,鼓励具备条件的种子企业上市募集资金;

到2020年,培育年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的玉米新品种5-10个。

二、种子行业主要特征

1、周期性

种子生产具有很强的周期性,一般生产周期为一年,而且只有在特定的季节才有种子的产出和供给,即在每个生产周期内生产具有不连续性。

在种子使用方面,农民一般在播种前购买种子,由于不同种子播种时间的差异,农民购买种子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种子企业当年销售的种子需要提前一年做好生产计划,安排生产。

2、季节性

种子行业经营的季节性是根据农作物特点的生长期和成熟期来判断的。

农作物播种前为种子的销售季节,农作物成熟收获时为种子的生产加工季节。

种子公司必须按照季节性规律来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

以玉米为例,我国玉米的生产是每年四月由北到南依次进入种植期。

受气候田间、种植方式、积温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的玉米种植期、发育成熟期差别较大,主要表现为:

北方地区玉米播种早,发育成熟期长;

南方地区玉米播种晚,发育成熟期短。

玉米种子季节性表现在:

制种时间集中在每年的4至10月,加工时间为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销售时间为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5月。

3、地域性

由于农作物种植品种受到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存在一定的区域性,种子行业因此也存在较强的区域性特征。

不同省区甚至同一省区内的各市、县都可能因为气候、土壤等因素对农作物品种的适应性有不同的要求,种子经营的区域化特点显著。

三、行业的产业链和竞争格局

1、行业的产业链

种子行业是农业产业链的起点,为农业生产提供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种子行业涵盖种质资源创新、品种培育、生产加工、销售和后续服务等环节,种子培育环节在种子行业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为种子行业提供育种理论指导、研究提供种质资源的科研育种机构为种子行业的上游。

种子行业的下游是种植业,针对广大的种植户,包括农场、农户等。

这些种植户生产的产品最终成为初级农产品、初加工农产品或深加工产品。

在上游育种方面,我国只有少数的种子公司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并能通过其自身的育种中心研发获取种子品种权,其余大部分种子公司是以购买的方式从科研育种单位获得品种经营权。

我国大型的科研院所拥有大量的种质资源和人才,对育种的研发和商业化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国家对育种方面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不少举措,例如:

加大对良种引育的投资,建立国家种质资源库、农作物改良中心、农作物区域试验站、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场)等。

这些工程的实施都对种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基础支撑作用。

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强调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创新体系,推进种业人才、资源、技术向企业流动,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

在下游行业中,种植户是种子的最终购买者和使用者。

由于种子是必需的农业生产资料,国内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种植户对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