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学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9847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学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学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学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学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学案Word格式.docx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学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学案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学案Word格式.docx

②铁路:

19世纪末20世纪初,铁路建设得以较快发展。

③电车:

1906年,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

④公共汽车:

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⑤飞机:

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2)现代

①铁路: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贯通,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②地铁:

1969年北京地铁开始运营,结束了中国没有城市地铁的历史。

③磁悬浮列车:

2003年上海磁悬浮列车运营。

④飞机: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所有省份实现飞机运营。

3.变迁特点:

近现代社会交通工具更新速度加快,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并行应用。

[思维点拨]

1.鸦片战争以后,近代化的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革新首当其冲。

但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各种具体环境的影响,新旧交通工具长时间并行存在。

2.近代铁路主权被列强把持,以便于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现代中国的铁路主权掌握在人民政府手中,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图解识记]

影响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

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1.邮政事业

(1)背景:

19世纪中叶,欧美各国邮政通信事业蓬勃发展的时候,中国还处于依靠驿站和民信局来通信的落后状态。

(2)历程

①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②1896年,“大清邮政局”正式成立,邮传脱离海关,通信范围囊括全国各主要商埠口岸和中心城市。

③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

2.电信事业的发展

(1)电报

①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②1906年创设无线电报,到1932年底还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2)电话

①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

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和电话营业局、电话营业所继续增加。

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

③20世纪80年代之后,通信技术发展迅速。

3.作用

(1)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促进了人员、商品的流通与信息的传递。

(2)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3)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易混易错]

近代中国的邮电通信设施最初是由外国人控制而非中国清政府管理。

19世纪中叶,欧美各国邮电事业蓬勃发展,冲击了中国。

鸦片战争以后,列强擅自在租界设立邮政业务。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才加快通信建设的步伐,由海关试办邮政。

近现代中国通信事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信息的交流与传递,而且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主题 近现代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

1.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特点

史料 

[史料解读]

图例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比重远远大于中国人自己修筑的铁路,同时,很多铁路都是贷款修筑的,这体现了近代中国铁路发展落后并且受制于外国的特点。

[问题思考]

依据史料分析此时期中国的铁路运输业发展的特点。

提示 中国近代铁路运输业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受外国控制。

2.近代铁路事业缓慢发展的因素

史料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①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

②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③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

清政府遂搁置修路倡议。

①、②、③划线句子分别从政治、思想、资金三个方面说明“清政府遂搁置修路倡议”的原因。

据史料,分析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缓慢发展的原因。

提示 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

受封建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

资金和技术的缺乏。

3.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影响

史料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

铁路在①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

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②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近代交通运输业,特别是近代铁路事业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①②中的“经济”“信息”“知识”“现代化”等关键词都是这些影响的具体表述。

依据史料归纳铁路发展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提示 促进经济发展、信息流通、知识传播;

有助于打破传统习性,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4.近代通信的发展

史料一 1919年5月4日的北京学生运动能立即席卷全国……与电报快捷传递消息和社会动员的功能密不可分。

电报,其重要性在于,在交通系统远不足以把全国连为一体时……①电报系统至少可把全国连为一个时间共同体,这是后来全国同步的社会和思想运动的技术基础……——程巍《清末电报网与国家统一》

史料二 19世纪80年代,对中国刚兴起的通讯事业有人赋诗曰:

“②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为德律风。

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

①体现了电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政治思想运动产生的基础性影响。

②体现了近代通讯工具的特点。

(1)根据史料一,分析归纳近代电讯技术有哪些特点?

提示 速度快,效率高;

距离远,范围广。

(2)史料二中的诗所赞的是什么通信工具?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通信工具?

这些通信工具有何作用?

提示 电话。

有线电报、无线电报等。

作用:

促进信息的交流与传递,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1.近代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①从时间上看,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②从发展水平上看,受到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帝国主义的排挤,近代交通发展缓慢。

③从地域上看,近代交通主要出现在东南沿海的通商口岸及大城市,西北、西南发展缓慢。

④从作用上看,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影响

①积极影响:

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也促进了思想观念的转变,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②消极影响:

交通工具的增多,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城市交通阻塞、空气污染等负面影响;

由于近代中国的铁路大都由外国控制,方便了外国的经济、政治侵略。

2.中国近代通信事业的兴起原因和积极影响

(1)兴起原因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国外新技术的传入。

②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③军事政治的需要。

④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2)积极影响

①加快信息传递,有利于航运、防汛等。

②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加强了国防建设,保证了军情的及时性与军队的机动性。

④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⑤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1.下图是吴淞铁路公司于1876年发行的“铁路火轮车”招贴画。

据记载,当“火轮车”通过时,人们纷纷涌来,争相乘坐。

图文材料说明(  )

A.近代交通工具首现中国

B.国人观念发生彻底改变

C.铁路火车影响人们生活

D.广告公司广揽旅游业务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示材料信息“当‘火轮车’通过时,人们纷纷涌来,争相乘坐”可知铁路火车影响人们生活,故C项正确;

A、B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2.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上海(  )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6984

544

9

11

1926

14600

3459

194

3764

172

922

注:

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了一定的发展 ④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了当时上海交通工具的发展变化,并未涉及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3.(2017·

11月浙江学考)如图所示为近代一则电话广告,中有“无论天气冷、热、晴、雨,可以足不出门,立刻使你将各种事情很顺利的办妥……装有电话的家庭,处处可以享受迅速便利舒适的利益,而且可以节省劳力、时间、金钱”等字样。

该广告反映出(  )

A.电话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

B.电话推动了妇女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C.电话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D.“风雨无阻”的电话是民族工业的领跑者

解析 概括材料可知这段广告意在表明电话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广告中未提到电话什么时期传入中国以及电话与民族工业的关系,排除A、D选项。

广告中说有了电话可以足不出户和B选项中妇女走出家庭步入社会无关。

故答案为C。

4.(2016·

10月浙江学考)某记者回忆从业生涯时说,20世纪80年代他曾以“书信电报”的方式发送文稿。

他先把整篇稿子逐字填写在电报纸上,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利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还原文稿。

这种通信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

解析 无线电报业务在1906年已在中国出现,1932年还开展了国际电报业务,由此可知时间为20世纪初期,故选C。

5.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缩短”了人类的空间距离,大大加速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旧并存的近代交通工具

材料二 随着大吨位轮船在海上开始取代帆船……铁路网的建设,极大地降低了货物的运输费用,便利了国际间的贸易,使各国的国内市场逐渐汇合成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扩大了世界商品的行销空间。

——黄鲁成《国际贸易》

材料三 

(1)观察材料一,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新式交通工具有何进步之处?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交通运输工具革新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3)材料三所示的这种交通工具最早出现在哪次工业革命中?

答案 

(1)进步:

牵引动力变化;

运输更便捷;

更有利于国计民生;

速度更快;

运力更大;

费用更低廉。

(2)影响:

降低运输费用;

便利国际贸易;

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扩大商品行销空间。

(3)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 第

(1)题应注意从交通工具的动力、速度、运力、费用和国计民生等角度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归纳。

(2)题要注意从费用、范围等角度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归纳。

第(3)题应根据图片先确定交通工具的种类,再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对点练]

考点1 近代以来交通工具的更新

1.如图是1881年开平煤矿请英国人设计的铁路,顽固官僚认为火车的轰鸣与震动会“损伤地脉”,最后竟不行机车,而出现图中所示骡马拖载车辆的运煤情景,变成了“马车铁道”,这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