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事故的预防及处理之火灾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5349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9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事故的预防及处理之火灾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实验事故的预防及处理之火灾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实验事故的预防及处理之火灾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实验事故的预防及处理之火灾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实验事故的预防及处理之火灾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事故的预防及处理之火灾Word下载.docx

《实验事故的预防及处理之火灾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事故的预防及处理之火灾Word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事故的预防及处理之火灾Word下载.docx

任何一种火都可以归入一类以上。

如,火是由纸和油脂引起的,则此火是AB型.

易燃液体

一、定义:

我国规定闪点不超过45℃的液体为易燃液体。

易(可)燃液体在火源或热源的作用下,先蒸发成蒸气,然后蒸气氧化分解进行燃烧。

开始时燃烧速度较慢,火焰也不高,因为这时的液面温度低,蒸发速度慢,蒸气量较少。

随着燃烧时间延长,火焰向液体表面传热,使表面温度上升,蒸发速度和火焰温度则同时增加,这时液体就会达到沸腾的程度,使火焰显著增高。

如果不能隔断空气,易(可)燃液体就可能完全烧尽。

液体的闪点越低,它的火灾危险性越大。

常见易(可)燃液体的闪点见下表。

常见易燃、可燃液体的闪点

液体名称

闪点(℃)

汽油

-58~10

甲苯

4

石油醚

-50

甲醇

9

二硫化碳

-45

乙醇

13

乙醚

醋酸丁酯

乙醛

-38

石脑油

25

原油

-35

丁醇

29

丙酮

-17

氯苯

辛烷

-16

煤油

30~70

-11

重油

80~130

醋酸乙酯

1

乙二醇

100

一些常见的低燃点有机化学药品(32度以下)如下。

化学药品

燃点(。

C)

-18

乙腈

6

乙酰氯

丙烯腈

碘代烯丙烷

<

21

11

24-29

-30

甲基氯

环已胺

-20

1,2-二氯乙烷

二乙基胺

-26

碳酸二乙酯

二乙醚

二恶烷

12

乙酸乙酯

-4

乙酸丙酯

16

氯甲酸乙酯

甲酸甲酯

正已烷

-23

10

4-甲基-2-戊酮

17

哌啶

2-戊酮

嘧啶

20

四氢呋喃

三乙胺

-7

醋酸乙烯

-8

二、特点

1、闪点低(,着火能量小(多数小于1毫焦耳),爆炸危险大,甚至火星、热体表面也可致燃。

加之有不少易燃液体的电阻率较大(108欧姆·

厘米以上),在操作、运送时容易积聚静电,其能量足以引起燃烧与爆炸。

氧化剂也可使易燃液体燃烧或爆炸(如环戊二烯与硝酸)。

2、沸点低(多数低于100℃),汽化快,可源源供应可燃蒸汽。

加之易燃液体的粘度大多比较小,具有很高的流动性,甚易向四周扩散,并飘浮于地面、工作台面(因易燃液体蒸汽大多比空气重),更加增大了燃烧爆炸的危险性。

3、多数有毒

三、分类:

1、易燃液体按闪点分为两级(见下表),超过45℃者则称可燃液体,为确保安全,闪点在60℃以内的可燃液体也可参照易燃液体的要求来处理。

液体易燃性的分级与分类

类别

级别

闪点

例子

一级

<28℃

丙酮,甲醇,乙醛,苯,乙醇,汽油

二级

28—45℃

丁烯醇,乙酸,乙酸丁酯,松节油,煤油

可燃液体

三级

45-120℃

丙二胺,壬醇,己酸乙酯,二乙三胺

四级

>120℃

已二酸二辛酯,苯二甲酸二丁酯,苯二甲酸二辛酯

也可按化学组成来分类

1)由电开关及静电产生的火花、赤热物体及烟头残火等,都会引起易燃液体着火燃烧。

因而,注意不要把它靠近火源,或用明火直接加热。

4).通常,物质的蒸气比重大的,则其蒸气容易滞留。

因此,必须保持使用地点通风良好。

5).闪点高的物质,一旦着火,因其溶液温度很高,一般难于扑灭。

 

乙醚、二硫化碳、乙醛是在实验室中常用而又特别易燃的物质,在使用中应特别注意:

1).由于着火温度及燃点极低而很易着火,所以使用时,必须熄灭附近的火源。

2).因为沸点低,爆炸浓度范围较宽,因此,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以免其蒸气滞留在使用场所。

3).此类物质一旦着火,爆炸范围很宽,由此引起的火灾很难扑灭。

4).容器中贮存的易燃物减少了时,往往容易着火爆炸,要加以注意。

事故例子

乙醚从贮瓶中渗出,由远离两米以外的燃烧器的火焰引起着火。

◆正在洗涤剩有少量乙醚的烧瓶时,突然由热水器的火焰燃着而引起着火。

◆将盛有乙醚溶液的烧瓶放入冰箱保存时,漏出乙醚蒸气,由箱内电器开关产生的火花引起着火爆炸,箱门被炸飞(乙醚之类物质要放入有防爆装置的冰箱内保存)。

◆焚烧二硫化碳废液时,在点火的瞬间,产生爆炸性的火焰飞散而烧伤(焚烧这类物质时,应在开阔的地方,于远处投入燃着的木片进行点火)。

蒸馏甲苯的过程中,忘记加入沸石,发生爆沸而引起着火。

◆将还剩有有机溶剂的容器进行玻璃加工时,引起着火爆炸而受伤。

◆把沾有废汽油的东西投入火中焚烧时,产生意想不到的猛烈火焰而烧伤。

◆用丙酮洗涤烧瓶,然后置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时,残留的丙酮气化而引起爆炸。

干燥箱的门被炸坏飞至远处。

◆将经过加热的溶液,于分液漏斗中用二甲苯进行萃取,当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时,喷出二甲苯而引起着火。

◆将润滑油进行减压蒸馏时,用气体火焰直接加热。

蒸完后,立刻打开减压旋塞,于烧瓶中放入空气时发生爆炸。

◆将油浴加热到高温的过程中,当熄灭气体火焰而关闭空气开关时,突然伸出很长的摇曳火焰而使油浴着火(熄灭气体火焰时,要先关闭其主要气源的旋塞)。

◆对着火的油浴覆盖四氯化碳进行灭火时,结果它在油中沸腾,致使着火的油飞溅反而使火势扩大。

四、防护及灭火方法

对于闪点高于65℃,比水重或与水互溶的易燃液体,用水灭火较好,因为水对于这样的易燃液体具有显著的吸热降温、覆盖或稀释作用。

对于闪点低于65℃、比水轻、且又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主要应靠干粉、二氧化碳以及泡沫等类灭火剂。

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对于一般非水溶性易燃液体具有良好的灭火效果。

由于泡沫比重(0.001—0.5)远比一般的易燃液体的比重要小,所以可漂浮于液面,形成良好的覆盖层,

且能保持较久并防止产生复燃。

对于水溶性易燃液体和非水溶性易燃液体的起火,均可用干粉灭火剂来扑救,且能迅速控制火势。

乙醚、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易燃,实验室不得存放过多,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

火灾统计表明,火灾中死亡人数大约80%是由于吸入火灾中燃烧产生的有毒烟气而致死的。

火灾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成分,如二氧化碳、HCH、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燃烧产物之一,而一氧化碳是火灾中致死的主要燃烧产物之一,其毒性在于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高亲和性,其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出250倍。

易燃固体

燃点较低,对物理或化学作用敏感,容易引起燃烧的固态物质,称为易燃固体。

物理作用因素可包括热学因素(如火种、热源),机械力(如摩擦、撞击、震动),高能辐射(如激光、红外辐射)等。

化学作用因素可包括氧化剂,氧化性酸,酸,还原剂等。

,此类物质有:

P(黄磷、红磷)、P4S3、P2S5、P4S7(硫化磷)、S(硫黄)、金属粉(Mg、Al等)、金属条(Mg)等。

例如红磷、五氧化二磷遇火种、高温热源、摩擦、撞击、高能辐射或强氧化剂时很容易燃烧,H发泡剂(N,N'

-二亚硝基戊次甲基四胺)遇无机酸或有机酸等物品时,易于剧烈燃烧,对亚硝基苯酚遇浓碱可引起燃烧、爆炸,硝化纤维素遇间苯二胺可引起燃烧、爆炸等。

如2,4—二硝基间苯二酚遇高热、强烈震动、氧化剂或重金属粉末时容易爆炸,重氮氢基苯受热至100℃以上时爆炸,氨基化钠在遇高热、明火、强氧化剂或受潮时均可产生爆炸。

粉状易燃固体飘浮于空气中时,容易形成爆炸性粉尘.

一、性质

(1)在常温时为固体,燃烧时可熔化为液体的易燃物,由于起燃熔化后可以流动,故危险性增大。

(2)泡沫塑料、软木等多孔性隔热材料,由于内有空气,保温性能良好,起火后不易很快冷却,较难扑息。

纤维类多孔性材料,由于孔内含有空气,如遇起火,也较难扑息。

上述物质由于燃烧不完全,容易产生一氧化碳与多量烟雾,可引起中毒并妨碍疏散。

4,不少易燃固体有毒(如二硝基苯,二硝基苯酚,二硝基间苯二酚,二硝基苯阱,H发孔剂,二氯苯),或燃烧产物有毒(如硫磺,三硫化四磷,氨基化钠,苊)。

若为金属粉末,则生成相应氧化物的高温烟粒,可引起较严重的烧伤(如镁粉、铝粉、钛粉、锰粉、铪粉、钍粉、锆粉)。

3、易燃固体的危险性可由燃点与燃烧热来表示,燃点愈低、燃烧热愈大,愈危险。

二、分类:

易燃固体按其燃点与易燃性可分两级。

1、一级易燃固体燃点低、极易燃烧和爆炸,对火源、摩擦极敏感,有的遇氧化性酸可燃烧爆炸,或在燃烧时放出大量有毒气体。

按其组成可分三类:

(1)红磷与含磷化合物,如三硫化四磷、五硫化二磷等。

(2)硝基化合物,如二硝基苯,二硝基萘、硝酸纤维素(硝化棉,含氮量低于12、5%)等。

亚硝基化合物,如亚硝基苯酚,H发孔剂等。

此类化合物在燃烧时可引起爆炸,产生有害气体,灭火时要防中毒。

(3)其它,如氨基化钠、重氮氨基苯,闪光粉等。

2、二级易燃固体

燃烧性能较一级易燃固体差,但也易燃,且可释出有毒气体,按其组成可分四类:

(1)硝基化合物,如二硝基丙烷、二硝基氨基苯酚、二硝基联苯、三硝基芴酮、含硝酸纤维素的制品(赛璐珞等)等。

亚硝基化合物,如二亚硝基间苯二酚。

此类化合物,灭火时要防中毒。

有的物质在燃烧时会爆炸,应予注意。

(2)易燃金属粉末,如镁粉、铝粉、钍粉、锆粉、锰粉等。

此类化合物易于形成爆炸性粉尘。

着火时先用石棉毡(或砂土)覆盖,再用水扑救。

(3)萘及其类似物,如荼、甲基萘、均四甲苯、莰烯、樟脑、荼二甲酸酐等。

此类化合物容易升华,蒸汽较空气重,燃烧危险性大。

(4)其它,如硫磺、聚甲醛、苯磺酰阱、偶氮二异丁腈、氨基胍重碳酸盐、氨基化锂等。

三、实验室常见的易燃固体

红磷

三硫化四磷

五硫化二磷

二硝基苯

二硝基萘

硝酸纤维素(硝化棉)

亚硝基苯酚

闪光粉

赛璐珞

二硝基丙烷

二硝基氨基苯酚

二硝基联苯

二亚硝基间苯二酚

镁粉

铝粉

钍粉

锆粉

锰粉

甲基萘

莰烯

樟脑

萘二甲酸酐

硫磺

聚甲醛

苯磺酰肼

氨基化锂

注意事项

黄磷性质活泼,极易氧化,燃点又特别低,一经暴露在空气中很快引起自燃,在暗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