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模具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157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4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铸造模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铸造模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铸造模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铸造模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铸造模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铸造模具行业分析报告.docx

《铸造模具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铸造模具行业分析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铸造模具行业分析报告.docx

铸造模具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铸造模具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6月

一、行业监管体制及主要政策法规

1、行业监管体制

模具行业为充分竞争行业,实行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行业自律管理体制。

模具行业由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和中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行使行业自律管理职能。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的主要职责包括:

研究模具行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编制发展计划草案;向政府提出保障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性建议,反映企业的要求,维护会员利益;组织技术经济信息与经营管理的经验交流;培训技术和管理人才,推广新技术等。

中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直属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其主要职责包括:

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研究和提出模具标准化的工作方针、政策和技术措施的建议;组织模具标准的制订、审查和复审工作等。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模具行业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行业,近年来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政策来支持模具行业的发展,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行业政策如下:

(1)《国家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年5月)

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指出:

“重点发展大型精密型腔模具、精密冲压模具、高档模具标准件,高效、高性能、精密复杂刀具,高精度、智能化、数字化测量仪,高档精密磨料磨具等。

(2)《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6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工信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中,明确指出“兆瓦级风电齿轮箱,大模数齿轮齿条传动装置,轨道交通专用齿轮箱,高强度紧固件;高应力弹簧;汽车覆盖件模具,多功能级进模,大型精密塑料模具,压铸模具”是现阶段的发展重点。

(3)《装备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2010年5月)

工信部发布的《装备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2010)中,明确指出“200km/h、300km/h高速列车,城市轨道交通专用齿轮箱”是我国装备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的投资方向。

(4)《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2012年1月)

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的《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2012版)》中,明确指出:

“运行速度80-420km/h高速铁路用、城市轨道交通专用齿轮箱”、“为锁紧力2,000T以上压铸机配套的大型铝合金压铸模具;模具制品重量大于15公斤的低压铸造模具;1,000MPa以上钢板热成型模具”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战略部署所鼓励的重大装备技术领域。

(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2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改版》中,将“大型、精密模具(鼓励类,十四、机械,第31条)”、“车体、转向架、齿轮箱及车内装饰材料轻量化应用”(鼓励类,十五、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第8条)和“轻量化材料应用:

高强度钢、铝镁合金、复合塑料、粉末冶金、高强度复合纤维等;先进成型技术应用:

激光拼焊板的扩大应用、内高压成型、超高强度钢板热成型、柔性滚压成型等(鼓励类,十六、汽车,第3条)”列入鼓励类目录。

二、模具行业基本情况

1、模具行业概述

(1)模具行业概述

模具是强迫金属或非金属成型的工具,是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工艺装备。

使用模具批量生产的制件具有高效率、高一致性、低耗能耗材、精度和复杂程度较高等优点,因而被广泛的运用于机械、电子、汽车、信息、航空、航天、轻工、军工、交通、建材、医疗、生物、能源等行业,上述行业中约60%~80%的零部件需要依靠模具加工成型。

因此,模具制造水平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国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开发能力。

模具工业的高速发展可给予制造业强有力的支撑,模具工业的产业带动比例大约是1:

100,即模具产业发展1亿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100亿元。

目前各工业发达国家均非常重视模具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因为模具行业在各国机械工业中所占比例较高,更在于模具工业可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加工工具和技术支撑。

因此,模具工业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被称之为“点铁成金”的“磁力工业”。

(2)模具主要分类

根据加工对象和加工工艺的不同,模具可以分为冲压模具、塑料模具、铸造模具、锻压模具、橡胶模具、粉末冶金模具、拉丝模具、无机材料成型模具等;其中冲压模具、塑料模具、铸造模具、锻压模具和橡胶模具是最主要五类模具,其详细分类、加工工艺及主要应用领域如下:

2、模具行业特点

(1)模具制造企业数量多、规模小

由于绝大多数模具都是针对特定用户单件制作的,模具企业与一般工业产品企业相比,数量多、规模小,多为中小企业。

根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对81家样本模具企业的统计,2014年模具产值(模具+模架+标准件)在1,000万元以上的生产企业71家,超过1亿元的有25家。

目前全国共有模具生产企业(厂、点)约3万家,从业人员近100万人,大部分模具企业规模较小,行业集中度不高。

(2)“订单式生产”的经营模式

模具是按照下游零部件厂商要求的规格、产品用途、工艺结构以及加工设备情况进行设计和加工而成,零部件设计要求和形状结构的改变都会要求相应的模具发生改变,模具生产的上述特点导致模具行业普遍采用“订单式生产”的经营模式。

同时,下游零部件制造商为了其部件能在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对产品的部分参数进行严格保密,就同一款零部件通常只选择一个模具供应商为其提供模具。

因此,模具企业与下游零部件厂商之间形成的是一种长期的业务合作关系,一旦合作关系建立,将长期保持稳定。

正是由于模具生产的上述特点,业内普遍采用“订单式生产”的经营模式。

(3)交货验收周期长

模具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商务谈判、模具设计、加工调试、发货确认和质保等四个阶段。

在订单签订后,通常业务流程如下图所示:

与一般工业产品相比,模具行业具有交货验收周期长的特点。

通常模具订单承接后需要1~3个月进行工艺分析和结构设计,从材料采购到质检完成发货需要3~4个月,从发货到客户验收需要3~24个月,验收后一般有12个月左右的质保期。

影响模具交货验收期的主要因素有客户设计要求变更、客户产品计划调整、客户集中验收、模具复杂程度以及模具企业综合实力等。

影响客户验收的主要因素有模具调试运行情况、模具试生产情况、模具设计参数调整以及客户产品计划调整等。

(4)模具企业延伸产业链的趋势较为明显

由于模具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能够接触到不同种类的零部件产品,而且对零部件产品的市场需求、销售渠道、产品原材料及成本构成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模具企业直接生产下游产品还具有成本低、投资风险小、对市场反应快的特点。

许多模具企业,尤其是技术力量较强、产品水平和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利用自身的特长,开始筹划或已经实施以模具为龙头的上下游产业链上的延伸,即模具企业不再单独生产模具,而以模具生产为支持和保障,直接生产下游零部件。

由单纯的模具生产企业转变为“模具+部品”生产企业,一方面模具企业可以通过丰富产品品种,增强对下游客户的服务能力,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充分享受到模具“效益放大器”的好处,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3、我国模具行业发展概况

(1)国内模具市场的规模情况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电子信息、家电、建材及机械行业等的高速发展,我国模具产业也实现了快速增长,我国模具行业销售总额从2009年的920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1,63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1.00%。

2009年至2014年期间,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变化情况如下:

(2)国内模具市场的分类构成

根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编制的《中国模具工业年鉴(2012)》,2008-2011年度模具销售额中塑料模具占比最大,约占45%;冲压模具约占37%;铸造模具约占9%;其他各类模具共计约9%。

(3)国内模具行业的进出口情况

目前我国中低档模具已供过于求,而以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为主要代表的高技术含量模具自给率还较低,只有60%左右,有很大一部分仍依靠进口。

2009年至今,我国每年进口模具约20亿美元,多为高档精密模具,而出口模具以中低档为主,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较低。

(4)国内模具企业区域分布情况

我国模具行业经过多年发展,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对汽车、摩托车、电子、家电等行业的服务能力大大提升,行业中已形成一定数量和实力的骨干企业,模具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我国目前模具产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个大型集聚区以及成都——重庆、武汉——长沙两个中等集聚区,上述五个区域内的模具产能占全国的90%以上。

在这些大、中集聚区内,还形成了众多集聚程度更高的市、区、

县、镇特色模具生产基地,我国模具行业的产业集聚效应正逐渐显现。

从地区分布来说,东南沿海地区的模具产业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南方的模具产业发展快于北方。

目前发展最快、模具生产最为集中的省份是广东和浙江。

其中公司所在的宁波已形成了以象山、余姚、慈溪、宁海、北仑为中心的模具企业集群,拥有完善的模具产业链、完全市场化的原材料供应以及合理的产业配套体系,2010年象山被中国铸造协会授予“中国铸造模具之乡”的称号,2011年宁波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模具之都”的称号。

4、我国铸造模具行业基本情况

(1)铸造模具行业概述

铸造是将熔融金属填充入铸型内,经冷却凝固而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零部件或毛坯的制作过程。

铸造是现代工业制造中一种常用制造方法,具有制造成本低、工艺灵活性大的特点,目前铸造成型的零部件已广泛用于机械行业、汽车行业以及其他制造业,比如机床行业中铸件的使用率约60%-80%,汽车行业中铸件的使用率约25%。

随着铸造工艺水平和铸造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汽车轻量化进程的加速,汽车上原有的一些非铸件零部件将被铸件替代,铸件的应用范围在现有基础上仍将不断扩大。

铸造工艺中使用的模具被称为铸造模具,目前铸造模具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用发动机缸体、发动机缸盖、发动机缸盖罩、飞轮壳、变速箱、轮毂、后纵梁以及轨道交通车辆齿轮箱体等部件的生产。

常用的铸造工艺包括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低压铸造和高压铸造,相应的模具分别被称为砂型铸造模具、重力铸造模具、低压铸造模具、压铸模具,上述四种常用的铸造模具及其适用工艺的特点情况如下:

(2)我国铸造模具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铸件和铸造模具最早可追溯到商朝,但在1977年之前我国铸造工艺及铸造模具制造技术一直处于较为原始和落后的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财税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汽车、摩托车、电子、机械和轻工制造等下游行业需求的增长,带动我国铸造模具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合资和外资铸造模具厂商的介入,国外先进模具加工设备、检测设备和模具制造技术的引进,国内铸造模具企业的研发、设计和制造技术水平逐步提高。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铸造模具工业体系,具备了设计和生产各主要类型铸造模具的能力,一些企业已具备研发、设计和制造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铸造模具的能力。

根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的统计,2014年度我国模具工业实现销售总额1,635亿元,按照铸造模具9%左右的占比计算,2014年度我国铸造模具行业销售总额超过140亿元,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铸造模具大国。

虽然我国铸造模具行业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铸造模具行业的整体新产品研究开发能力、模具结构设计水平、铸造工艺水平上与先进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

5、热冲压模具行业基本情况

(1)热冲压成型技术概述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增强以及国家汽车正碰、侧碰、排放等强制法规的相继推出,节能、环保和安全已成为汽车所必备的要素,而汽车的轻量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