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07325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1.docx

《中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1.docx

中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1

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上)高二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命题教师: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

1.从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体现了地方削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但史学家钱穆却认为地方行政是“汉代好,唐代较好,宋代太差”。

钱穆评价三代好坏的依据是

A.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B.人才选拔权由谁掌握

C.能否合理调动地方积极性D.宰相权力的大小

2.历代帝王调整相权的目的是①防范宰相擅权②提高行政效率③弥补宰相才干不足④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通典》记载:

汉武帝时“以(御史)中丞督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督司直,司直督刺史”。

到了东汉初年,朝廷举行朝会时,司隶校尉可以与尚书令和御史中丞专席独坐。

司隶校尉地位的变化说明

A.中央监察机构更加精简高效B.专制皇权受到了更多的制约

C.三公的权力被进一步削弱D.中央放松了对地方政治的监察

4.下面图表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时期

全国人口(丁)

官员

官民之比

西汉

5959万

7500人

1:

7945

唐高宗时

5238万

13465人

1:

3927

元成宗时

5816万

22500人

l:

2613

清康熙时

2459万

27000人

l:

911

A.经济重心的南移B.全国总人口的逐渐增长

C.科举取士的比例大大提高D.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和强化

5.有学者在研究元朝历史时,引用了下面材料:

“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

”该学者引用这些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

A.元朝推行民族融合政策B.边疆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C.元朝进行政治制度创新D.元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6.据《明神宗实录》载,“大学士叶向高言: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注:

即六部)之职掌,终以取祸。

”下面有关明朝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阁臣有宰相之名,无宰相之权      B.阁臣无宰相之名,行宰相之权

C.六部实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D.阁臣参与机密事务决策,但没有法定决策权

7.明朝各种商税如盐、茶、坑冶、酒、醋等依旧照征外,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工商税种。

例如,洪武、永乐年间,在南京和北京征收塌房税(政府建造的供商人贮藏货物的房屋,称塌房。

商人贮货于此,需按规定纳税)。

洪熙元年为了流通钞币(发行纸币)而开征的市肆门摊税,征税对象是以贩卖为主的蔬果园、塌房、库房、店舍、受雇运货的骡马车等。

对材料内容理解最准确的是

A.明朝实行严苛的重农抑商政策B.明朝国内的工商业十分发达

C.明朝开始实行重商主义政策D.明朝海外贸易十分发达

8.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历临安后,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在临安城,他能够看到

A.阅读《三国演义》的文人B.穿着棉布的市民

C.吟唱京剧的艺人D.违反“海禁令”的囚犯

9.右图为新疆出土的汉代织锦“五星出东方

利中国”(局部)。

该织锦结构复杂,工艺

精湛。

经考证,专家认为这是当时拉弓射

箭时使用的护臂。

据《史记·天官书》载:

“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

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

”从这件文物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①汉代人为军国大事祈求祥瑞的心态②汉代的官营纺织业技艺精巧③汉代丝绸之路商业繁荣④汉代流行的字体是楷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在儒家观念中破坏先人遗体就等于对先人不敬。

虽然宋朝政府严禁火葬,却屡禁不止。

当时火葬率最高的地区是两浙路(今浙江一带)。

宋代火葬流行的原因是

A.受到墨家思想影响B.儒家伦理观念弱化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防止瘟疫广泛传播

11.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

例如,秦朝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秦汉时期

A.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B.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

C.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D.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存制度

12.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

关于右图所示灌溉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耧车,出现在汉代

B.它适合于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

C.五代的文献中可能记载它的制造方法

D.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利用水力的灌溉工具

13.“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

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

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14.学者吴慧指出:

“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

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

”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

B.“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

C.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D.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15.2013年7月9日在南京展出的雍正年间烧造的“青花瓷奶杯”,该奶杯口窄腹宽,还多了个把手;是根据西方顾客的要求专门订制的,因为中国瓷器里从来没有这种器形。

尽管造型很西方,但杯壁上却透出浓浓的“中国风”,上面的主题纹饰是中国传统图案—《雏燕凌云图》和《童子春牧图》,寓意“科举顺利、及第有望”。

材料信息

A.说明清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B.适应了当时瓷器对外销售的需要

C.反映了当时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D.表明青花瓷是外销的最主要瓷器

16.下表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逻辑关系对应准确的是

历史现象

原因

A

“置市令,掌百姓交易之事”

“京(唐都长安)夜市宜令禁断”

B

唐朝时兰州与河西走廊诸城以中转贸易为主

唐朝始开通陆上“丝绸之路”

C

扬州、越州在漕运粮食布帛以满足唐朝军国需求中发挥重要作用

隋炀帝修建了大运河

D

唐朝后期益州(成都)“水陆所凑,货殖所萃”,成为大都会

唐蜀郡太守开凿了都江堰

17.“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也,由名分之未定也。

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

……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

”请根据所节录文献内容判断,这段文字最有可能表达的是下列哪一派的观点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18.“他们竭力思索、探究前朝悲剧性的结局,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专制统治和作为专制统治意识形态支柱的新儒家程朱学派……将这群学者冠名为‘启蒙哲人’是完全合理的。

”下列学者中可以被冠名为“启蒙哲人”的是

A.朱熹B.程颐C.王阳明D.黄宗羲

19.汉宣帝时,有美丽而罕见的大鸟出现在彭城,民间认为这是凤凰降世,是圣明天子在朝的祥瑞。

侍中翁一却认为,祥瑞不降临在天子所在的首都,却降临在彭城,不值得当作祥瑞。

朝中儒生对翁一群起攻之,他们反驳说,天下一家,凤凰降临在京城和降临在彭城有什么区别呢?

激烈争辩后,翁一磕头认输。

从这则材料中可以获得的历史认识不包括

A.祥瑞是古代帝王神化自己的一种手段

B.分封制对思想的影响在汉代未能完全消除

C.天下一统的国家观念在汉代逐渐占据上风

D.这番争辩反映了儒家的派系斗争

20.《朱熹家训》云: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

”与此思想相一致的是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道不谋其功

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21.粗略统计结果表明:

《汉书》《宋史》之列传所收录的人文型人才,分别为27人、300余人,而《汉书》列传收录经济类人才仅有13人。

汉代以后,这类人物基本上不能登正史“大雅之堂”,只是散见于各种野史之中。

科技型人才只是偶见于《方术传》等带有神秘色彩的专传和《天文志》之中,而正式入选列传的科技人物则是寥若晨星。

有些入传的科学家,并不是因其科技方面的成就,而主要是因其官宦背景,如张衡、沈括等。

与上述现象无关的是

A.儒家正统地位B.经世致用思想C.官本位趋向D.重农抑商政策

22.闽浙总督伍拉纳之子伍子舒在《随园诗话》上的批语说:

“适至(乾隆)五十五年,举行万寿,浙江盐务承办皇会,先大人(伍拉纳)命带三庆班入京,自此继来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班。

”这则材料

A.是徽班进京的最早记载B.说明朝野对越剧的喜爱

C.体现传统剧种种类繁多D.是京剧的形成佐证之一

23.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

“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

”这里说的“发明”是指

A.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C.活字印刷D.装订书籍

24.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人们的思想、情感在这里郁积、释放。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①发展顺序: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

②唐朝科举制度以诗赋取士,造就了诗歌的辉煌

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作者被誉为“诗圣”

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为豪放派的代表作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5.“由于原先的血缘家族被打破,农民不能像以前那样通过家族在城邦的代言人来维护其利益,这样一来就迫使他们不得不亲自去到雅典城出席公民大会,否则,就意味着他们常常处于一种有权力但又无法行使的尴尬境地。

”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改革措施是

A.按财产等级分配权利B.以行政选区取代血缘部落

C.全面实行职务津贴制D.公民大会向雅典民众开放

26.美国学者波默罗伊在《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中写到:

“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为缓释“新贵”的“耿耿于怀”,梭伦

A.废除债务奴隶制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设立五百人会议D.限制第四等级权利

27.公元前326年,罗马波提里阿法案规定债权人不得因债务私自拘禁负债人。

类似政策

在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也曾出台。

这一规定(  )

A.协调了奴隶主和奴隶间的矛盾B.明确了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原则

C.使民主和法制的基础得以巩固D.使公民法日益完善

28.公元前357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限定为1/12,10年以后又把原有利率减半。

公元前344年,通过延期债务偿付令,宣布禁止高利贷。

公元前326年,通过新的法案,“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其借款的抵押品”。

这些变化说明了

A.罗马人主要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

B.平民的不懈斗争推动公民法不断调整

C.自然法精神在法律实践中获得充分体现

D.万民法适应了帝国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9.苏格拉底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

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

苏格拉底这些话的政治意图在于

A.反对轮番而治B.提倡妇女参政C.主张人民主权D.宣扬人文精神

30.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合理的是

史实

结论

A

梭伦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一切成年的雅典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

梭伦改革使雅典男性公民在政治上获得平等的权利

B

古代雅典统计整个城邦的人口时,官方文件的表述是“雅典人及其妻子和孩子”

反映了在古代雅典,妇女和孩子没有公民权

C

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