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论语》中仁的精神内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049720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论语》中仁的精神内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解析《论语》中仁的精神内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解析《论语》中仁的精神内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解析《论语》中仁的精神内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解析《论语》中仁的精神内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析《论语》中仁的精神内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解析《论语》中仁的精神内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论语》中仁的精神内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析《论语》中仁的精神内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可以说,孔子所主张的“仁”涉及到社会伦理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内涵更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仁”的伦理道德内涵1仁德的道德品行

《论语》中“仁”的首要涵义在于对日常生活伦理道德的规范和指导,它不仅是血亲家族内部所要遵循的仁孝之道,还是社会个人的立身之则和处世原则。

“仁”的这种道德品行内涵重点通过对“亲亲”基础上的“爱人”伦理的追求体现出来。

因此,“仁”既是儒家伦理关系的理论基础,又是人与人之间社会道德关系的最初体现。

“仁”在表示仁德的道德品行时其内涵有以下两点:

(1)仁的“亲亲”之义

所谓“亲亲”之义即是孔子所倡导的孝悌恭顺之道。

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

学而》)孝顺自己父母,敬爱自己兄弟的“孝悌”之义是“亲亲”含义的最直接的体现,也可以说是《论语》里“仁”的根本所在。

孔子在教导其弟子子游时曾说: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

意思是说子女孝顺父母,仅仅“能养”是远远不够的,子女在父母面前还应经常以笑脸相迎,不能让父母为子女感到忧愁伤心;

当发现父母有错误的地方,子女就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加以劝止,即便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仍然要恭敬的尊重敬爱他们。

除此之外,子女在孝顺父母时,在基本礼节上要做到“无违”,父母去世后,也必须根据相关礼节让他们入土为安并加以祭祀。

《论语·

学而》这里就是将亲亲与“仁”联系在了一起,所讲到的“仁”就是以孝悌之义为感情基础,它建立在人生来具有的血缘

亲情之上。

上文有子的话虽然不是出自孔子之口,却是对孔子亲亲思想的反映,表明孔子对血亲之间“孝悌”等伦理感情的重视。

这也难怪孔子曾在多种场合训诫其弟子,要求他们积极做到“入则孝,出则弟”(《伦语·

学而》),此外,他还曾说: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泰伯》)也就是说若是君子能够做到孝悌亲亲,那么整个社会的民众就能实现仁德。

所以,《中庸》中说: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把孝悌之义作为“仁”最重要、最需要遵守的规范来看。

(2)仁的“爱人”之义

据《论语·

学而》记载:

“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

”何谓“爱人”?

孔子后来又在其他场合对这一概念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解释: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伦语·

学而》)可见,在孔子看来,所谓的“爱人”,关键就是“爱众人”,这是“仁”的本质含义。

孔子此时所提的“泛爱众,而亲仁”的观点其范围已经超出了家族血缘关系的亲属范围,扩大到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更为博大的爱。

概念范围的扩大使得孔子的“仁爱”思想不但包括做为其基础的亲亲孝悌观念,还进步一发展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际关系,极大地丰富了“仁”的本质内涵。

“仁”的这种内在精神是儒家道德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所在,它所代表的“仁者爱人”,在社会关系网中通过各种伦理关系真正体现着“仁”的深刻内涵。

2“仁”的仁者内涵

有仁德的人是“仁者”,这是《论语》中对“仁”道德内涵的另一层定义。

孔子极力推崇的人便是以“仁”为内在规则的君子,即有品德的人和行仁德的人,他们都具有关爱他人的品行。

这是《论语》中关于“仁”的伦理道德内涵的第二种解释。

子曰:

“巧言令色,鲜矣仁!

阳货》)一个人若是面善心伪、花言巧语,“色取仁而行违”,是不可能有仁德的,更不可能成为君子;

能成为一个有仁德的人就必须“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

子路》),并且“刚、毅、木、讷”(《论语·

子路》),即具备刚直、坚毅、质朴、慎言等品质。

此外,“仁”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为君子的主要标准。

孔子认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仁”要求在自己站的住的同时也要让别人站得住;

自己的事情能够顺利做完也要使别人的事情不受阻碍。

着眼实际、心存他人,这就是孔子所倡导的从自身实际出发,逐步实现个人仁德。

除了从个人自身出发,孔子还推己及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渊》)。

从消极方面和他人的立场出发鼓励人们追求仁德。

这一要求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虽然未必有条件实行,但却是后世值得学习和效仿的人生信条。

并由此提出“克己复礼为仁”(《论语·

颜渊》)的观点,要求人们在实践仁德时要依靠自身努力,使个人的言语、行动都能够合于周礼,只有这样,才能被称为“仁”。

二仁德的治国方略

《论语》中“仁”的第二个精神内涵是指“仁德的政治”,这是国家上层建筑上的“仁”,也就是统治阶级施民以恩惠,宽以待民从而获得民心的政治治国策略。

这就要求统治者秉承“仁者爱人”的政治思想理念,实行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措施来教化民众治理国家,从而使整个社会达到一种“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至仁大同境界。

在《论语》中,我们虽然没有直接看到“仁政”二字,但却可以发现孔子将“仁”的思想内涵从伦理道德范畴上升到政治治国层面。

孔子一直主张将道德与政治结合起来,认为“仁”是上层人员对自家亲族以及普通百姓的大爱,上位者应该首先做出表率。

如子曰: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泰伯》)也就是说处于上层社会阶层的君子若能对自己的家族做到真诚无私,那么普通民众就能够向他们学习、努力向仁德的境界靠拢,上位者如果能够不遗弃朋友故交,以身作则,那么百姓们自然也不会对他人漠不关心。

颜渊》中,樊迟向孔子请教仁,子曰:

“爱人。

”他主张统治者在施政过程中应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又如,《论语》中,“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

’子曰:

‘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认为有仁德的人必然爱众人,只有“尊五美,屏四恶”,才能为他人着想,统治者才能做到“君

使臣以礼”“使民以时”,进而实现“仁治”。

在对外徕远政策上,孔子也反对暴力倾向,主张以德服人,通过君子自身修仁德以抚远。

为此,他还大力称颂三代以来尧舜、文武周公之时的仁德政治,并从“仁”的理念出发高度评价了齐国管仲辅佐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巨大功绩,赞扬“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

如其仁”,认为管仲辅佐桓公会盟诸侯、奖尊王室的政治功绩使得他的“仁”达到了极致。

三为“仁”之道

《论语》文中的为“仁”之道主要体现在孔子教导学生对于仁的追求上,孔子所推崇强调的为“仁”之道主要有两种:

1克己复礼

“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问孔子为仁的方式,孔子回答说通过“克己复礼”来造就个人名声,或者说只有“克己复礼”才能被称为“仁”。

一个人只要做到“克己复礼”,那么他就会从天下百姓那里获得“仁”的名声,我们也就可以称他“仁”。

为何一旦做到“克己复礼”,我们就能称他“仁”呢?

其中关键在于“复”字。

“复”其实是借为“覆”,意思是覆盖。

“克己复礼”,实际上说的就是尽可能地克制自己,以便让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周礼的规定,不得做出有违礼仪规范的失礼行为。

一旦能够学会克制自己,在言行举止方面做出符合礼仪的规范,那么这样的个人就必

定会是一个道德高尚之人,一个有爱心的人,他也就会时时刻刻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

民众对于这样的人肯定会赞赏有加,归“仁”与他。

因此,“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这也是前人为何一直将“克己复礼”作为孔子“仁”的思想内涵之一的原因之所在。

2成仁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具有不同于其他生物的道德理想和价值

观。

按孔子的思想说来,他所倡导的“成仁”即在于实现人的道德理想或者生命价值观。

但究竟如何才算是“成仁”,孔子在《论语》中论述该问题时也认为至易至难。

说它容易,是因为“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追求“成仁”的过程中能否

“成仁”完全取决于自己能否达到道德理性之觉悟,在日常生活中

克己复礼、以身作则,孝顺父母、敬爱兄弟,借此达到成仁的精神境界;

说其至难,主要在于一个人要想要达到“成仁”的理想目标,就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信心考验,因此,为了达到成仁的精神境界,就要求有志之士立志成仁,故而《论语》中有“苟志于仁,无恶也”(《论语·

里仁》)、“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论语·

子罕》)等成仁之道。

为了追求“仁”而立下远大志向之后,就要开始付诸实践,是故“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

里仁》)。

在这一过程中为了达到

“仁”的追求,人们可能时刻遭受巨大挫折并做出重大牺牲,甚至以付出生命为代价,子曰:

“朝闻道,夕死可矣。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这都说明对仁的追求在某些时候比

生命还重要,“成仁”不仅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更是一种追求

“仁”的重要途径。

四结语

《论语》中,孔子“仁”的精神思想内涵极其丰富,由浅入深,从家族血亲之间的孝悌仁爱之义开始,经过仁者爱人的社会交往,再到“克己复礼为仁”的追求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民众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最后到“成仁”的人生精神境界和最高价值意义追求。

“仁”的思想从低层次到高层次,逐次递进,向我们有力地展示出了“仁”的具体内涵以及“仁”在日常生活中对民众的要求。

注: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资助(11jk0316)。

参考文献:

[1]杨伯峻:

《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2]余志平:

《〈论语〉中的仁之为道》,《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8期。

[3]邓瑞:

《简析〈论语〉中孔子“仁”的观念》,《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第1期。

[4]李振纲:

《解析〈论语〉的核心理念:

仁》,《现代哲学》,2007

年第5期。

[5]杜俊:

《中国传统文化——孔子与“仁”的学说》,《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3期。

[6]黄怀信:

《〈论语〉中的“仁”与孔子仁学的内涵》,《齐鲁学刊》,2007年第1期。

[7]张渊、张辉:

《再议孔子“仁”的多维涵义》,《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8]杨云鹏:

《〈论语〉中孔子“仁”之思想的内涵及其表现》,《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9期。

作者简介:

相金妮,女,1978—,陕西咸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

西安欧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曹军,男,1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