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I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04264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7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津上海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牛津上海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牛津上海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牛津上海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牛津上海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牛津上海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I卷.docx

《牛津上海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津上海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I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牛津上海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I卷.docx

牛津上海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I卷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

(一)(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1.(2分)(2015•温州)某同学将烧杯和量筒置于同一环境中,分别装入20毫升液体(如图),一段时间后,剩余液体体积最少的是()

A.    

B.    

C.    

D.    

2.(2分)目前,我国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

A.兴修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提高水价    

D.海水淡化    

3.(2分)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4.(2分)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倡导健康安全的生活理念,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使用降解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B.将污水排入大明湖    

C.察觉燃气泄漏后,严禁明火或电火花    

D.将垃圾分类投放    

5.(2分) 锰(Mn)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含锰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结合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锰原子核内有25个质子,一个锰原子的质量是54.94g    

B.锰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其化学性质由最内层电子决定    

C.MnO2属于氧化物,在H2O2分解制O2的实验中做催化剂    

D.KMnO4为紫黑色固体,易溶于水、汽油等溶剂,形成紫红色溶液    

6.(2分)(2015•绍兴)在装有水的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少量牛奶、食盐、菜油和面粉,充分搅拌后可形成溶液的是()

A.牛奶    

B.食盐    

C.菜油    

D.面粉    

7.(2分)将质量分数为60%的乙醇溶液(密度小于1)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等于30%    

B.大于30%    

C.小于30%    

D.等于35%    

8.(2分)潜水器从刚好浸没时开始下潜到返回水面合计10分钟,显示器上分别显示全过程深度曲线和速度图像如图,下列对潜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A.在1—3分钟,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减小    

B.在1—3分钟,受到水的浮力逐渐变大    

C.在4—6分钟,都是处于水下静止状态    

D.在6—8分钟,都是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9.(2分)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烧杯中,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和丙球悬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m甲>m乙>m丙    

B.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甲=F丙<F乙    

C.三个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D.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10.(2分)已知两个实心球密度之比ρ1:

ρ2=2:

3,体积之比V1:

V2=2:

1,把它们放入水中静止后,所受的浮力之比F1:

F2不可能是()

A.2ρ水/ρ2    

B.4:

3    

C.2ρ1/ρ水    

D.2:

1    

11.(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00g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36gNaCl,则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为36g

B.NaCl的饱和溶液一定比NaCl的不饱和溶液浓

C.向15g10%的NaCl溶液加入15g水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一定为5%

D.降低温度一定能使不饱和的NaCl溶液变为饱和的NaCl溶液

12.(2分)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底部还留有硫酸铜晶体)加入一定量的水,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一定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增加       

B.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所得溶液颜色变浅    

D.溶质溶解度变大    

13.(2分)将100g10%的硝酸钾溶液与200g10%的硝酸钾溶液混合后,不发生改变的是()

A.溶质的量    

B.溶剂的量    

C.溶质质量分数    

D.溶液总量    

14.(2分)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体积相等的实心小球A、B、C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放入小球后两个容器中的液体深度相同,且A、C两球排开液体体积相同,B球在甲液体中悬浮,在乙液体中下沉。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甲液体比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    

B.三个小球中密度最小的是C球    

C.如果把A,C两球对调,A球在乙液体中可能下沉    

D.A,C两球所受的浮力相等    

15.(2分)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

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16.(2分)一个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为整个体积的一半,它漂浮在水面上,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若将空心部分注满水,放入水中再静止时将(水足够深)()

A.漂浮    

B.悬浮    

C.沉底    

D.无法确定    

17.(2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0克甲,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甲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溶液的质量不变

C.乙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有晶体析出,是化学变化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低甲饱和溶液温度的方法提纯甲

18.(2分)将质量分数为a%的浓硫酸与同体积水混合得到质量分数为b%的稀硫酸,则a、b关系正确的是()

A.a<2b    

B.a>2b    

C.a=2b    

D.无法比较    

19.(2分)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A.酒精和水——(蒸馏)    

B.泥沙和食盐——(溶解和过滤)    

C.食盐和碘——(加热)    

D.汽油和水——(过滤)    

20.(2分)关于浮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潜水艇在露出水面前的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增大

B.同一艘轮船在海里航行时与在河里航行时所受浮力相等

C.气象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D.一个鸡蛋可以漂浮或悬浮在不同浓度的盐水中,鸡蛋所受的浮力不同

二、填空题(共8题;共27分)

21.(1分)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________

22.(4分) NaOH、Na2CO3、NaCl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表1 NaOH、Na2CO3、NaCl分别在水中的溶解度(S/g)

t/℃

NaOH

Na2CO3

NaCl

0

42

7.1

35.7

10

51

12.2

35.8

20

109

21.8

36.0

30

119

39.7

36.3

表2 常温下,NaOH、Na2CO3、NaCl分别在乙醇中的溶解度(S/g)

NaOH

Na2CO3

NaCl

17.3

<0.01

0.1

根据表1和表2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NaOH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20℃时,饱和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为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小明同学将CO2通入饱和NaOH的乙醇溶液中.请推测该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推测依据是________.

23.(6分)如图为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30℃时向50g水中加入40g碳酸钠,则所得溶液为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此时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g.若把该溶液升温到40℃时,则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g,此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若把该溶液过滤,得到的固体质量为________ g.

(2)若将40℃碳酸钾和氯化钠的热混合溶液(两者均已达饱和)冷却至10℃,析出晶体.析出的晶体中主要物质是________.

24.(3分)如图所示是龙舟大赛的比赛场景.运动员通过鼓声来统一划船的节奏,鼓声是由鼓面________ 产生的.划水时运动员相对于龙舟是________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当运动员离开龙舟后,龙舟所受的浮力________ (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25.(3分) 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为________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3℃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形成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保留一位小数).

26.(3分)如图所示,小球在绳子拉力作用下恰好浸没在水中,此时小球所受的浮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的重力,剪断绳子后,小球上升过程中所受的浮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________。

27.(4分)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是________ ,溶质是由________ 粒子构成的.(以上均写化学符号)

(2)40℃时,向100g水中加入80g硝酸钾,若使硝酸钾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如图所示,40℃时,小烧杯内装有100g水,加入63.9硝酸钾,充分溶解.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一定能够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A.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氧化钙   D.干冰  E.冰     F.硝酸铵.

28.(3分)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一质量为0.4kg、密度为5×103kg/m3的实心小球,接着将小球放在烧杯内,与烧杯底部接触,细线挂在固定在支架上的弹簧测力计上,最后调节支架的高度,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往烧杯内注水,在水面没有浸没小球前,小球所受的浮力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弹簧测力计的读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若将此小球先后放入装有水的烧杯A和装有水银的烧杯B中,如图乙所示,则烧杯A中小球所受的浮力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烧杯B中小球所受的浮力。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6分)

29.(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