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学教案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039912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督学教案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监督学教案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监督学教案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监督学教案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监督学教案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监督学教案Word格式.doc

《监督学教案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督学教案Word格式.doc(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监督学教案Word格式.doc

课后练习 10

参考答案 10

第三章中国监察制度的演进 12

教学要求 12

内容要点 12

重点难点 12

教学建议 12

课后练习 12

参考答案 12

第四章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12

第五章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 12

第六章 检察机关的监督 12

第七章人民法院的监督 12

第八章行政机关的监督 12

第九章人民政协与民主党派的监督 12

第十章社会监督 12

第十一章国际反腐败与监督制度 12

课程介绍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一)课程的学科性质、学科特点与任务

《监督学》是以对国家公权力的监督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社会科学学科,学好课程的关键在于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工作的实践中去,因此该学科的特点是:

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将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依据所修专业的需要,引导学生从我国实际出发,系统地掌握监督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包括监督制度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等,并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建立监督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监督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并且能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来分析我国在建立健全监督制度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

二、参考教材与课程进度

(一)参考教材

本课程使用的文字教材为《监督学》(郎佩娟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版社,2010年第1版)。

(二)课程进度

课次

内容

1

第一章(监督学概述)

2

第二章(监督思想与监督理论)第三章(中国监察制度的演进)

3

第四章(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第五章(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

4

第六章(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第七章(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

5

第八章(行政机关的监督)

6

第九章(政协与民主党派监督)第十章(社会监督)

7

第十一章(国外反腐败与监督制度)、(复习指导)

8

期末复习

三、期末考试

《监督学》期末考核采用闭卷考试方式,时间为90分钟,题型主要有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简述题、论述题等。

第一章监督学概述

教学要求

1.了解监督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2.理解监督的功能和监督的分类

3.掌握监督各项基本原则的内涵

4.清晰认识腐败产生的根源

5.了解监督学的一般知识

内容要点

第一节权力、腐败与监督

一、权力的涵义和特征

二、腐败的涵义、特征与产生根源

三、监督的涵义和特征

第二节监督的功能

一、预防功能

二、制约功能

三、校正功能

四、救济功能

第三节监督的分类

一、按照监督主体的分类

二、按照监督过程的分类

第四节监督的基本原则

依法监督原则

二、公开监督原则

三、公正监督原则

四、全面监督原则

五、全程监督原则

第五节监督学

一、监督学的研究对象

二、监督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三、我国监督学的研究现状

重点难点

1.重点:

监督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2.难点:

腐败产生的根源分析

教学建议

1.从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的关系层面分析监督的基本内涵

2.以具体案例分析、理解监督的功能以及监督原则的运用

3.从既得利益的视角分析腐败产生的根源

课后练习

一.名词解释1、监督2、公共权力3、腐败4、监督学

二.填空题

1.监督是指各种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活动所进行的监察、督察活动以及对滥用公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各种行为的()活动。

2.权力的()性是指权力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中,没有人与人的关系,单独的个人无所谓权力。

3.腐败是一种()异化的社会现象,

4.监督主体是由多种政治力量和()力量构成的。

5.对国家()监督的必要性远远超过对社会其他权力监督的必要性。

三.多项选择题

1、监督的主要功能是()

A、预防功能B、校正功能C、制约功能D、救济功能

2、以监督过程为标准,可将监督划分为()

A、事前监督B、事中监督C、事外监督D、事后监督

3、监督的主要特征是()

A.监督主体的多样性B.监督对象的特定性

C.监督内容的广泛性D.监督依据的法定性

4、对于腐败根源的探寻,目前比较流行的理论包括()

A.寻租理论B竞争理论C.成本—收益理论D.委托—代理理论

四.简述题

1.简述腐败的主要特征。

2.简述监督的基本原则。

3.简述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五.论述题

1.试述监督的特征。

2.试述中国的监督主体。

3.试述监督的功能。

一.名词解释

1.监督是指各种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活动所进行的监察、督察活动以及对滥用公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各种行为的纠正活动。

2.公共权力是社会中至高无上的、公认的和法定的权力,它以权力机关为载体,并以其特有的普遍权威性对全社会实施管理或者控制。

3.腐败是一个政治性概念,专指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各种行为或者活动。

无论腐败行为表现为何种形式,其实质都是滥用公共权力谋求私人利益,简言之就是以权谋私。

4.监督学是以对国家公权力的监督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社会科学学科。

监督学研究国家公权力监督的基本理论和重要制度,揭示监督工作的一般规律,提供监督的基本方法;

其目的是指导监督实践,并在全社会建立起对公权力的监督屏障。

1.纠正2.相对3、公权力4、社会5、公权力

1、ABCD2、ABD3、ABCD4、ACD

四、简述题

1、腐败的主要特征是:

1)腐败的主体是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

2)腐败的方式是滥用公共权力。

3)腐败的结果是公权力最终成为摄取私人利益的工具,以权谋私,以至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2.监督的基本原则是蕴藏于各种具体监督制度中的普遍的、更高层次的监督规则,对各种具体监督制度起基础性、支撑性作用。

监督的基本原则对监督主体实施的所有监督活动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即使在监督缺乏具体法律依据时,监督的基本原则也可以为监督主体提供适当的行为准则。

监督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依法监督原则;

公开监督原则;

公正监督原则;

全面监督原则;

全程监督原则。

3.以监督过程为标准,监督可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事前监督是指监督主体为了预防腐败的发生,防范可能出现的违法行为和不当行为而对监督对象拟进行的活动所作的前置审查。

根据审查的情况,监督主体可以准予或者不准予监督对象进行相应活动。

事前监督对应的是监督的“预防功能”,

事中管理是指监督主体对监督对象在得到法律授权或者某种准予之后的活动所作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其能够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事中监督对应的是监督的“校正功能”,

事后监督是指在监督对象完成某项活动或者出现违法、违纪行为之后,对该活动进行检查、调查、核实和鉴定,对该行为进行查处、惩戒,以纠正失误,惩戒违法。

事后监督是对权力运用的阶段性监督,也是对违法违纪行为所造成的消极后果的补救性监督,既有校正和制约功能,也有惩戒、教育和警示功能。

五、论述题

1.监督的特征主要包括:

1)监督主体的多样性。

一个完整、健全的监督体系,意味着各种监督主体并存,且充分发挥各自的监督功能。

在我国,执政党各级组织、各级国家立法机关、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各级国家审判机关、各级国家检察机关、全国各级政协以及各种社会力量,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都是监督的主体,都有权对公共权力的活动实施监督。

2)监督对象的特定性。

监督的对象是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这些机关和人员掌握着公共权力。

公共权力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必然会被滥用,也必然会产生腐败。

抑制权力滥用、权力腐败的最可靠途径只能是严格的、全面的、持续的监督。

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的区分并非绝对的,监督主体有时就是监督对象,反之亦然。

为了保证监督的有效性,在具体监督案件中,监督主体和监督对象则不能混为一体,特别是不能让监督主体依附或者受制于监督对象。

3)监督内容的广泛性。

监督的内容是被监督对象行使公共权力的各项活动,例如制定法律以及公共政策的活动,执行法律或者作出行政处理的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公平性、公正性、成本、效率等。

对国家公职人员而言,监督的内容主要是其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

4)监督依据的法定性。

监督是一种法制监督,以法律为基础而不是以监督主体的正义感、道德感为基础。

目前,我国监督依据体系已初步形成,各监督主体的监督活动已基本有法可依。

2、我国主要的监督主体包括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检察机关、人民法院、行政机关、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等。

与这些主体相适应,监督分为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人民法院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的监督、社会组织和公民的监督等。

1)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又称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其常务委员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所实施的监督。

2)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作为监督主体,中国共产党有对党内和党外实施政治、思想和组织监督的职能。

党内监督是指中国共产党通过其组织系统和专门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按照党章和党内其他有关监督的规定,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所进行的监督活动。

党外监督是指中国共产党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化等各个方面实施的综合监督。

3)检察机关的监督

在我国,检察机关是宪法规定的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检察机关的监督是指各级人民检察院运用检察权对国家公权力机关、国家公职人员、社会团体和个人遵守和执行国家法律的情况所进行的监督。

检察机关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国家公职人员提起公诉,对其是否依法行使公权力实行监督;

对于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对于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对于刑事案件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狱、看守所、劳动改造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人民检察院依法保障公民对于违法的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控告的权利,追究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人的法律责任。

4)人民法院的监督

人民法院的监督又称审判监督,是指各级人民法院通过审理行政案件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