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赴上海等华东三市学习考察的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02587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组织赴上海等华东三市学习考察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组织赴上海等华东三市学习考察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组织赴上海等华东三市学习考察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组织赴上海等华东三市学习考察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组织赴上海等华东三市学习考察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组织赴上海等华东三市学习考察的报告.docx

《关于组织赴上海等华东三市学习考察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组织赴上海等华东三市学习考察的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组织赴上海等华东三市学习考察的报告.docx

关于组织赴上海等华东三市学习考察的报告

关于组织赴上海等华东三市学习考察的报告

关于赴上海等华东三市学习考察的报告

 

  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赴上海、xx、xx等市,开展了人大工作学习考察。

  一、基本情况

  这次学习考察,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人大信息化建设情况;二是人大代表履职经费保障机制建立情况;三是开发区人大工作机构建设情况;四是人大街道工委工作和条例制定情况;五是提高人大常委会会议质量和效率的做法和经验。

考察期间,与各市人大有关领导和同志们进行座谈,就上述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xx同志介绍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大工作有关情况。

考察组还实地察看了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厅设施运行情况,观看了上海人大代表履职平台演示,实地考察了xx市“三江六岸”建设情况和xx市城市规划馆等。

通过座谈交流和实地考察,大家深受启发,颇有收获,达到了开阔眼界、增进了解、学习经验的目的。

  二、上海、xx、xx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人大信息化建设方面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以选民登记信息管理系统、上海市人大公众网等为平台阵地,在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常委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为代表履职提供服务保障,增强大人工作透明度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是运用信息化手段,让选民登记工作更加科学规范。

选民可以在家上网登录选民登记信息管理系统登记,也可以打电话到选民登记站报自己的社保卡号或身份证号码登记,还可以主动到选举站,在移动POS上刷社保卡或二代身份证。

二是打造信息化品牌栏目,让代表和市民距离更近。

“人大网议日”是上海人大公众网的一个品牌栏目,主要是邀请人大代表等担任嘉宾,与网友围绕常委会的重点工作和市民普遍关心的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社会保障、消费者维权等热点问题进行在线交流。

三是信息技术助力“公开透明”,让人大工作效率不断提升。

上海市人大不仅实现了常委会会议在各区县开设视频会场“现场直播”,而且常委会审议过程微博直播、网络图文直播,新闻发布会广播直播等,通过信息手段“倒逼”常委会委员深入调研、依法履职、提高审议质量。

四是常委会开发启用“代表履职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具有代表活动信息电子记录、活动情况备案和自动统计分析等功能。

每次活动前,代表把交通卡大小的“会前活动卡”往POS机上一放,屏幕上显示出“签到成功”字样;到了年底,还会有自动统计分析好的履职活动清单反馈,提高了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

此外,常委会还开发了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可及时向市人大代表和机关工作人员发送会议通知和工作信息;建设了具有电子版文件分发、阅读、管理等功能的电子阅文系统,逐步推行阅文无纸化;建设了智能会议系统,提升了服务“三会”的工作效率等。

  xx市人大常委会积极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建设“智慧人大”。

出台《关于深化市人大常委会信息化业务应用服务的工作方案》,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高起点规划,分阶段实施,全面推进人大信息化建设。

坚持以推进人大工作和代表履职为主线,依托大数据、云平台、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手段,构建“一网”(人大网站)、“一平台”(人大信息平台)、“多系统”(若干个信息化业务应用系统)应用服务体系架构。

一是突出信息化平台的集约化、便捷化,建设市人大信息平台。

同步开发建设市人大统一门户和手机APP客户端,构建集统一用户管理、业务管理和数据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化大平台。

二是突出服务代表履职活动。

一方面,加强实体代表联络站、网上代表联络站、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即“两站一平台”建设;另一方面,优化整合代表议案建议办理系统。

三是突出服务人大履职工作。

根据市政府部门业务数据公开目录和常委会各专工委履职业务需求,加强与“一府两院”相关部门的数据库连接,实现大数据的共享共用。

今年重点推进财政预决算在线监督、“两院”信息共享、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民生实事项目办理情况跟踪监督服务等信息化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四是突出服务机关效能提升。

建设办公自动化、智能会务、协同办公等系统,对“三会”、机关人事管理、文件存储共享、信息报送、即时通信等提供智能化服务,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1、重视组织管理机构建设和工作机制保障。

从上海、xx等市人大信息化建设中看出,首先要整合组织机构,通盘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和诉求。

上海、xx市人大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但常设的办事机构却各不尽相同,上海市成立了常委会信息中心,xx市则设在办公室,xx市设在研究室。

在具体的组织管理方面,xx市人大实行临时性专门机构与日常管理部门相结合,有项目实施时,项目负责人的管理和监督与有关部门维护、运作分工协作;xx市人大将信息采编发布工作人员和网络技术工作人员等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组织机构之下;上海市人大由信息中心负责系统维护和技术支持,宣传处负责对外发布的内容把关。

这种高效的管理体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为人大信息化建设更好地利用新技术、改善服务水平创造条件。

各地都比较重视技术人力资源的保障,上海市人大面向社会征聘熟练的 IT 技术人员,xx市人大有2名事业编制专业技术人员,就人大信息化建设、发展和维护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服务。

  2、注重“一体化”协调发展,稳步推进信息化工作。

各市人大信息化建设都注重推进“一体化”协调发展,体现在技术应用与时代要求合拍;人大信息化与电子政务衔接;运作上内外信息系统并重;立法、教育和培训相协调等。

注重综合建设,由易到难,分阶段推进。

上海市人大从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入手,着力进行人大办公、办会和管理等设备的现代化装备或改造,逐步实现日常运作的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

然后不断建立或完善人大的业务系统,加强人大的网站建设。

上海人大门户网站上信息公开除文本格式外,还有音频和视频等形式;拓展互动、参与功能,丰富参与形式,对公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重点问题进行讨论、咨询;提供网络信访服务等。

xx市人大信息化建设坚持综合与专业并举,内外系统并重,管理和服务兼顾,互联互通、集约建设,防止“数据孤岛”、重复建设现象。

  3、坚持“市场化运作,功能化运用”的运维策略。

上海市人大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显示,信息通信技术应用项目要想取得成功,坚持“市场化运作,功能化运用”,激发代表、机关工作人员、当地民众使用新的服务或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编制、印发关于人大信息化服务“三会”使用方面的通俗易懂的用户指导手册;以人大代表和民众为中心,改善信息化服务的用户界面;增强用户参与的响应性,提高用户的信任和服务的有效性;采用大众媒体进行宣传等。

xx市人大建设市人大统一门户,对相关业务应用系统进行界面的整合和集成,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单点登录、统一身份认证,按角色访问相关业务模块和资源,同步开发统一门户的手机APP客户端,实现智能推送服务。

  

(二)人大代表履职经费保障方面

  上海市做法:

上海市人大代表870名,代表活动经费按每人每年1万元的标准,共计870万元,由市财政核拨到市人大常委会机关。

代表经费的使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按照代表每人每年2800元的标准发给代表本人,主要用于闭会期间代表参加活动的交通补贴、手机APP流量及通讯补贴、联系群众的交通通讯补贴等。

代表履职补贴每年发到“代表履职活动卡”,由浦发银行发行,主要有3个功能:

代表履职经费储存;代表参加活动电子签到;上海人大所属“兴华宾馆”消费。

二是按照代表每人每年2000元的标准核拨到选举单位,用于选举单位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联系人民群众和代表小组活动。

三是按照代表人数比例给各区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络机构核拨联络工作经费:

代表人数在60名以下的,核拨5万元;代表人数在60名至100名的,核拨6万元;代表人数在100名以上的,核拨8万元。

四是按照每年每一个课题2万元的标准,核拨到选举单位,用于选举单位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

五是按照每人每年2200元的标准,组织不享受干部医疗保障的人大代表体检。

六是按照每人每年400元的标准,对代表进行生日慰问。

生日慰问包括一张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签名卡、一束鲜花、一张蛋糕票。

除以上安排以外余下的经费,由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络机构用于组织代表集中视察和培训。

为进一步加强代表履职保障,规范代表经费的管理使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草拟了代表活动经费管理办法,拟于近期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后提交主任办公会讨论研究。

  xx市做法:

xx市代表活动经费每年人均3300元,经费大部分下拨到各县(市、区),余下部分,由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用于为代表订阅杂志、组织视察调研、误工补贴、慰问等各项开支。

下拨到各县(市、区)的经费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代表活动经费;二是代表工作经费;三是代表联络站补助经费。

代表培训经费每年由市财政另行安排。

  xx市做法:

xx市代表活动经费每年每人2000元的。

经费三分之一下拨到各县(市、区),余下部分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统一管理使用,主要用于代表培训、代表视察调研、订阅报刊杂志、农民代表误工补助、代表日常经济困难生病慰问等各项开支。

下拨到各县(市、区)的经费包括代表活动经费和代表工作经费两个部分。

  (三)开发区人大机构建设方面

  上海市情况:

上海浦东新区属于开发区、行政区合一,根据地方组织法的规定,设有区人大常委会。

浦东新区下属4个功能区,没有设立人大工作机构。

浦东新区在开发区、行政区合一之前,设有人大联络处,属于市人大常委会派出机构。

  xx市情况:

xx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托管龙湾区其中的4条街道,托管区域人大代表占龙湾区代表总数近三分之一。

2016年10月,在经开区设立人大代表联络室(同时挂政协工作联络室牌子),作为龙湾区人大常委会派出机构,配备主任一人、工作人员各一人。

联络室主任人选由经开区党委提出,龙湾区人大常委会任命,并选举为龙湾区人大常委会委员。

经开区党委副书记具体分管人大代表联络室工作。

  xx市情况:

xx市2013年在金义都市新区设立人大代表联络处,作为金东区人大常委会的派出机构。

联络处主任由新区党工委书记兼任,一名副主任和一名工作人员都是兼职,没有专门的编制。

  (四)人大街道工委工作和条例制定方面

  上海市做法:

上海市16个行政区的人大常委会,于2012年在所辖105个街道都设立了工作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兼任,设一副处级副主任,委员5—9人。

街道工委组成人员都是区人大代表。

60%的街道工委设有办公室。

人大街道工委的建设做到了“四个落实”:

组织落实、制度落实、活动场地落实、经费落实。

工作提出了“四个要求”:

定位要清晰;组织保障要到位;活动内容要丰富;委托要形成闭环。

目前,上海市各区人大常委会正在研究对街道工委工作的委托如何形成闭环,讲求实效。

  2016年4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根据新修改的“三法”的有关规定,审议通过的《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区县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的若干规定》,其中第13条对区人大常委会在街道设立工作委员会的有关人员组织、经费保障、工作职责等内容进行了规范。

下一步,将加强对有关工作的研究,单独制定区人大常委会街道工作委员会条例。

  xx市做法:

xx市各区人大常委会在街道设立工作委员会,委员会设专职主任、副主任,委员会普遍设有办公室。

人大街道工委建立议政会制度,议政会成员主要以辖区内的各级人大代表为主,并安排一定数量的选民和辖区单位代表参加。

议政会主要职责是听取和讨论街道办事处工作报告,对政府部门派驻街道的工作机构开展监督和评议,协助街道办事处推进工作。

议政会受街道党工委领导,会议由人大街道工委组织,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议政会成员在会议期间提交的意见、建议,由人大街道工委交办督办,街道办事处办理落实并书面答复建议人。

  xx市目前没有制定人大常委会街道工作委员会条例。

  xx市做法:

xx市各区人大常委会在街道设立工作委员会,委员会设专职主任、副主任和一名专职工作人员。

街道建立议政会制度,每年召开两次会议,主要议题是听取和审议街道办事处工作报告、票决民生实事等事项。

  xx市目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