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流失率考核办法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39729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流失率考核办法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生流失率考核办法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生流失率考核办法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生流失率考核办法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生流失率考核办法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生流失率考核办法1Word下载.docx

《学生流失率考核办法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流失率考核办法1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生流失率考核办法1Word下载.docx

三年级班级流失率以3%为基数,低于3%每少流失1人奖励200元,超过3%每多流失1人扣200元;

每学期流失率考核奖惩封顶为1000元。

第五条特殊情况说明

(一)新生班级第一学期人数以注册资助人数为准。

(二)凡因重大违纪行为,被学校开除学籍、勒令退学、劝退或因特殊原因(如参军、因病休学等)经学生科和分管领导同意且办理正式手续的学生,不计入流失率。

自动退学的学生,应计入流失率。

(三)学生注册后,在校内转班和合班,由学生科根据该生转班、合班实际酌情考核转班前后、合班前后的学生流失率。

(四)学生流失率作为评选年度优秀班主任、年底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之一,对于学生流失率一年级高于70%,二年级高于80%,三年级高于90%的班主任,年终目标管理考核不能评优评先。

(五)班主任在新学期因工作需要被调换,则仍应考核上学期流失率。

(六)学生参加教学实习期间流失的不纳入考核。

(七)因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工工作不负责任,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流失的,经学管部门查实,报学校对当事人要予以处罚,不纳入班主任流失率考核。

第六条本办法由学生科负责解释。

1.第七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学习与研究教育学的意义:

A.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B.教育决策与教育改革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

C.学习教育学是成为合格教诗的必要前提

D.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成为好家长

2.学校产生于奴隶制社会。

3.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A.生产性B.普及性C.教育形式与手段的多样性D.科学性

4.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

5.教育方针:

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行动指针。

6.教育方针的核心:

教育目的。

7.素质教育:

7396-97241

8.坚持人的全面发展:

A.德育:

首要位置

B.智育:

核心地位

C.体育

D.美育

9.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及其规则系统

10.我国学校教育从类型上分为:

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11.中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趋势: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联系更为密切

B.学制的弹性化、开放性的特征日趋明显

C.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

D.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

E.现代学制逐渐向终身化方向发展

12.《教育规划纲要》(2010年):

A.进一步强调了素质教育的战略意义,B.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C.并为此提出了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和坚持全面发展的基本策略。

13.《教育规划纲要》:

A.明确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教育公共政策的基石,B.提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教育差距、提供基本均等的教育公共服务等一系列具体目标和措施。

1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

101

15.学生的本质属性:

(汇成一句话)

A.发展

a.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b.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B.学习

a.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b.在学校参加规范学习的人

c.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的人

C.独立

a.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b.具有独特精神世界的人

16.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

A.生存权

B.受保护权

C.发展权

D.参与权

E.受尊重的权利

17.教师劳动的特点:

A.劳动对象上的特点——复杂性

B.劳动手段上的特点——示范性

C.劳动过程上的特点——长期性

D.劳动性质上的特点——创造性

E.劳动形态和劳动成果上的特点——个体性与集体性

18.教师专业知识:

A.教育科学知识

B.学科知识

C.学科教学知识(最核心)

D.通识性知识

19.教师专业能力:

A.教学技巧

B.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检查评价能力)

C.交往能力

D.组织与管理能力

E.自我反思与教育研究能力

20.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各门课程的目的目标,教学内容范围,实施原则及方式,结果标准及其结构的指导性文件。

21.课程的类型:

以课程影响形式为标准划分:

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悬空课程。

A.显性课程:

指学校情景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B.隐性课程:

其表现方式诸如教材隐含的文化偏见,师生关系和校园文化等。

C.悬空课程:

指学校课程中所缺乏的、“应有”而“实无”的、“应教”而“未教”的课程。

22.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教学

A.是由教学在教育过程的地位和不可替代性决定的

B.是由课程实施的目的和学生发展的复杂性决定的

C.是由课程实施的不确定性和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的

23.教学原则:

A.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E.循序渐进原则

F.巩固性原则

G.因材施教原则

24.中小学的基础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P193)

B.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P197)

2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班级授课制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A.备课

B.教学计划(3种):

a.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b.单元(或课题)计划

c.课时计划(教案)

C.上课

基本要求:

a.目标明确

b.内容正确

c.结构合理

d.方法恰当

e.积极性高

f.语言精湛

g.板书有序

h.从容自如

26.学校德育的目的与功能(P211—213)

学校德育最基本、有效的途径:

学科教学

27.德育的内容与原则

A.文明习惯与行为规范教育

B.道德品质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精神

D.集体主义教育

E.家庭美德教育

F.民主与法制教育

G.理想教育与世界观教育

28.学校德育创新内容与基本原则

A.诚信教育

B.感恩教育

C.生命教育

29.德育过程中学生品德形成的基本规律

A.学生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

B.学生品德在活动与交往中形成

C.学生品德在其品德内部矛盾转化过程中形成

D.学生品德在提高自我教育能力过程中形成

E.德育过程是学生品德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30.我国学校德育常用的方法

A.说理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情感陶冶法

E.生活指导法

F.品德评价法

31.德育途径

A.学科教学

B.社会实践活动

C.课外与校外活动

D.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活动

E.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治学习

F.班主任工作

32.学生评价:

A.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B.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素质、情感态度等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C.是学校教育评价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实际操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33.学生评价的原则

A.教育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B.从当前学生评价改革的形势来看,学生评价除了遵循教育评价一般要求外,C.更应该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为基本指向,遵循发展性,多元化,全面性,差异性等原则。

A.发展性原则

B.多元化原则

C.全面性原则

D.差异性原则

E.明确性原则

F.过程性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