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住宅区大型地下车库出现的裂缝成因和处理方法.txt.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2756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住宅区大型地下车库出现的裂缝成因和处理方法.txt.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住宅区大型地下车库出现的裂缝成因和处理方法.txt.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住宅区大型地下车库出现的裂缝成因和处理方法.txt.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住宅区大型地下车库出现的裂缝成因和处理方法.txt.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住宅区大型地下车库出现的裂缝成因和处理方法.txt.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住宅区大型地下车库出现的裂缝成因和处理方法.txt.doc

《浅谈住宅区大型地下车库出现的裂缝成因和处理方法.txt.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住宅区大型地下车库出现的裂缝成因和处理方法.txt.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住宅区大型地下车库出现的裂缝成因和处理方法.txt.doc

摘要:

依据自己监理地下车库裂缝情况,发现裂缝,对裂缝观测记录,进行成因分析,对施工方案的论述。

给今后类似工程防止和处理裂缝提供借鉴预控经验。

关键词:

商品混凝土;裂缝;施工

1工程概况

杭州市余杭区仓前镇4#农居点(一期)多高层住宅房屋建筑工程,由施工单位浙江振丰建设有限公司承建。

该项目由10栋六层两单元住宅楼和4栋14层高层楼群组成;其地下车库和地下储藏室集中设置于多高层公寓下面,地下车库南北长度约190米,宽度65余米,工程总建筑面积10.5万余㎡,其中地下室总面积约为15627㎡.本工程为建筑一类工程,工程建筑耐久等级为一级。

高层楼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群楼间的地下室和车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先张法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管桩,地下室底板厚500mm,地下室外墙厚400mm。

本住宅小区房屋建筑工程,设计单位:

浙江安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墙柱为C25~C35,梁板C30,其余部位C15~C20。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15mm~35mm(地下迎水面为50毫米)。

2裂缝调查

2.1调查内容

(1)裂缝情况:

包括裂缝位置、长度、宽度、深度、性质及发展情况等,该工程裂缝发生在顶板、墙板累计100多条;主要是顶板裂缝,有一些已经贯通,且一部分裂缝因为在楼与楼之间,其上为种植花园景点,存在渗水现象,看起来较明显,车库剪力墙上也有裂缝,从车库顶(层高4.0)向下最长约2米,距地板有1.8米未裂通。

(2)设计、施工情况:

设计采用后浇带(800宽),未采用设置伸缩缝;施工原因调查包括相应位置的钢筋结构构造、保护层厚度、浇筑时间、养护时间、拆模时间、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工艺及养护记录情况等。

2.2调查方法和手段

2.201调查方法

裂缝调查采用全数检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跟踪时间超过6个月。

对于裂缝比较集中的地下车库,顶板区块的裂缝分布情况进行全数检查,对裂缝深度进行抽查,并对比较典型的裂缝的发展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观测。

2.2.2调查手段

根据现场不同的裂缝,采用调查的设备和工具有以下几种:

(1)裂缝位置主要根据设计图,借助于钢尺、相机、DV等进行检查调查,并绘制裂缝分布图。

(2)裂缝宽度使用塞尺、刻度放大镜进行测量。

(3)裂缝长度用钢尺和皮尺测量。

(4)裂缝深度按照规范要求用超声波仪测量超声波发送和响应时间,经过计算得到裂缝深度。

2.3裂缝调查

2.3.1地下室裂缝情况

(1)组成技术专家组,邀请权威人士参加,对地下车库顶板和剪力墙裂缝的部位、长度和宽度进行了详细调查,其裂缝情况见表1和表2。

表1地下车库顶板裂缝统计

部位顶板裂缝数(条)裂缝宽度b(mm)裂缝数(条)占顶板总裂缝数(%)车库总裂缝数(%)

顶板120b≤0.17562.2552.45

0.1<b≤0.2363025.12

0.2<b≤0.375.834.9

b>0.321.671.4

部位墙面裂缝数(条)裂缝宽度b(mm)裂缝数(条)占顶板总裂缝数(%)车库总裂缝数(%)

砼剪力墙23b≤0.11147.837.7

0.1<b≤0.2834.785.6

0.2<b≤0.3417.392.8

b>0.3000

部位车库裂缝数(条)裂缝宽度b(mm)裂缝数(条)占车库总裂缝数(%)

地下车库汇总143b≤0.18660.14

0.1<b≤0.24430.77

0.2<b≤0.3117.69

b>0.321.40

(2)裂缝深度

地下车库裂缝深度抽查结果(见表2)

裂缝编号3791112

测点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

深度(cm)5.16.79.38.37.94.87.68.17.56.48.06.97.97.37.17.06.56.35.96.08.16.85.96.98.2

平均(cm)7.56.97.46.37.2

裂缝编号1619202326

测点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

深度(cm)6.56.35.96.08.16.85.96.98.06.97.97.39.98.07.5109.89.69.79.96.97.07.17.37.1

平均(cm)

裂缝编号3035424346

测点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

深度(cm)11.711.912.312.412.312.512.912.612.812.610.310.510.610.510.49.69.39.39.49.89.99.69.89.79.8

平均(cm)

裂缝编号5054576065

测点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

深度(cm)8.99.69.39.59.27.98.68.98.88.99.910.210.510.610.26.97.97.37.17.5

平均(cm)

裂缝编号5055606266

测点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

深度(cm)15.115.415.515.215.39.39.29.89.89.48.68.98.88.68.79.89.29.69.29.38.68.68.58.38.2

平均(cm)

裂缝编号6973777983

测点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

深度(cm)7.97.37.16.97.915.415.515.215.115.48.68.58.38.58.31615.9161615.28.38.29.38.99.5

平均(cm)

裂缝编号86899296100

测点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

深度(cm)7.58.28.38.59.214.214.514.314.815.215.515.81616167.98.79.69.89.86.57.88.19.17.5

平均(cm)

2.3..2跟踪调查

车库顶板厚度16厘米,墙壁厚度40厘米,个别顶板裂缝已经贯通。

对地下车库抗渗混凝土部分裂缝的宽度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地下室的少量裂缝在继续发展,不过发展趋势不大;在地下室顶板和墙面分别有少量新的裂缝产生。

2.4裂缝特征分析

调查发现地下车库的裂缝主要集中于B-F轴线之间顶板,并且地下车库的裂缝具有如下特点:

(1)顶板裂缝大多数与跨度方向呈垂直或平行,个别裂缝穿过四跨以上的板中。

(2)顶板呈斜角的裂缝多数相互平行,且集中于B-F轴线附近板的一角。

(3)设有采光井洞口处有45℃角裂缝。

(4)墙面裂缝多数垂直地面且相互平行,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变窄。

(5)地下车库裂缝,一部分呈一字形贯通,有洞口处呈八字形。

3裂缝原因研究

3.1混凝土裂缝的类型和产生原因

混凝土的裂缝按产生的时间可分为硬化前裂缝、硬化过程裂缝和完全硬化后裂缝;或温度裂缝或拆模过早引起的裂缝。

按引起裂缝产生的原因把混凝土裂缝分为二大类:

第〔1〕类,由第一类外荷载引起的裂缝,包括按照常规计算的主要应力引起的“荷载裂缝”,以及由结构次应力引起的“荷载次应力裂缝”,二者通称为结构性裂缝、受力裂缝。

第〔2〕类,由第二类荷载即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包括温度、湿度、收缩和膨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裂缝,也称非结构性裂缝。

上述两类裂缝的区别是:

前者从外荷载的作用、结构内力的形成,直至裂缝的出现与扩展,似乎都在同一时间瞬时发生并一次完成,是个“一次”过程。

而变形荷载的作用,从环境的变化,变形的产生,到约束应力的形成,裂缝的出现与扩展等都不是在同一时间瞬时完成的,它有一个“时间过程”,称之为“传递过程”,是一个多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3.2裂缝原因分析

一)裂缝表现:

顶板,裂缝较多(143条),东西方向,个别上下贯通,大多数宽度检测均小于0.2毫米;剪力墙也存在裂缝,相对较少,其长短从顶部向下,距地约1.0~1.8米高向下未裂开。

车库个别填充隔墙也有微小斜裂缝,主要发生在根部。

二)分析原因:

I)温度及环境影响:

地下车库属于剪力墙和框架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车库基础设计为筏板基础+预应力混凝土静压桩(抗拔桩),而剪力墙下(四周)未设计桩。

该车库剪力墙和顶板同步分三段施工。

三段浇筑均处于一年当中的夏季高温季节,该季节气温环境对混凝土凝固收缩将产生相当不利影响。

因为采用商品强度C35P6混凝土,材料收缩较大;车库是地下室内结构,但施工期长,混凝土整体外露时间较长(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3页有说明),而且无伸缩缝的情况下,也相当于增大伸缩间距时,尚未考虑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是导致顶板和剪力墙产生裂缝的重要的客观原因。

因为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这类间接作用引起的变形和位移对于超静定混凝土结构可能引起很大的约束应力,严重的会导致结构构件开裂,致使结构的受力形态发生变化。

II)车库长度190多米、宽度65米;设计图纸中未设伸缩缝,只设后浇带,经查看设计规范认为有意见如下:

根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0010-2002)第9章构造规定《9.1伸缩缝

9.1.1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逢的最大间距宜符合表9.1.1的规定。

表9.1.1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M)

结构类别室内或土中露天

排架结构装配式10070

框架结构装配式7550

现浇式5535

剪力墙结构装配式6540

现浇式4530

挡土墙、地下室墙壁等类结构装配式4030

现浇式3020

表9.1.1注:

1、装配整体式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现浇式的数值取用;

2、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布置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值;

3、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时,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露天栏的数值取用;

4、现浇挑檐、雨罩等外露结构的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12m。

9.1.2对下列情况,本规范表9.1.1中的伸缩缝最大间距宜适当减小:

1、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起)低于8m的排架结构;

2、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的排架结构;

3、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或经常处于高温作用下的结构;

4、采用滑模类施工工艺的剪力墙结构;

5、材料收缩较大、室内结构因施工外露时间较长等。

9.1.3对下列情况,如有充分依据和可靠措施,本规范表9.1.1中的伸缩缝最大间距可适当增大: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