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 基础练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16948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 基础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 基础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 基础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 基础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 基础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 基础练习.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 基础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 基础练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 基础练习.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基础练习

9.3大气压强

(一)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大气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气压的数值总是不变的

B.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的值越小

C.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换用粗细不同的玻璃管做实验,测量结果不同

D.大气压的数值与天气无关

2.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下图所示事例中不属于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

B.

C.

D.

3.人的手掌受到的大气压力的值最接近

A.7000NB.700NC.70ND.7N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地点的大气压强值是固定不变的

B.茶壶盖上的小孔只是为了美观

C.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D.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水的沸点也随着降低

5.估测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

对下面物理量的估测,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

A.用手拿起一个鸡蛋的力约是10N

B.一张报纸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约为50Pa

C.一个中学生站立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2×104Pa

D.一个标准的大气压可支持的水柱高约为760mm

6.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A.把吸盘式挂衣钩紧贴到墙上后可挂衣服

B.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

C.茶壶的盖上留一小孔,水才容易倒出

D.用力压打气筒活塞,把气充进轮胎中

7.人呼吸时,肺部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呼气,肺部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B.a是吸气,肺部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C.b是吸气,肺部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D.b是呼气,肺部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8.“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

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验,当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管越粗,越容易看出天气的气压变化

B.A管和B管液面相平时,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C.A管液面上升时,显示大气压变大

D.B球内装有较多红墨水,会增大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干扰

9.关于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了液体压强与液体的重力有关

B.

利用自制气压计,从山脚到山顶时,细管子内液柱面会下降

C.

嘴巴吸饮料入口是利用了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D.

一个普通人单脚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2×104Pa

二、多选题

10.如图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

B.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大

C.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

D.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

11.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中,下列哪种情况能使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发生变化

A.将管倾斜B.将玻璃管变粗

C.玻璃管内有气泡D.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

12.与大气压有关的生活现象,下列解释符合物理规律的是

A.高原地区大气压比沿海地区低

B.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里是利用大气压

C.没有大气压,水泵同样可以把水抽到高处

D.茶壶盖上的小孔被堵住,壶里的水就很难倒出来

三、填空题

13.奥托·格里克进行著名的__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另一个著名的科学家_______及其同伴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一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0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在高山上“煮米饭不熟”,这是由于高山上气压较______(选填“高”或“低”),从而使得水的沸点较低的缘故。

14.如图所示,吸盘由于受到__________的作用会紧紧“吸附”在墙壁上,又由于吸盘与墙壁间有___________,所以即使在吸盘上挂一定重量的物体,吸盘也不会脱落。

15.空气“海洋”内部的压强和________的压强类似,也是指向________,并且在同深度处大小________。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人体没有被大气压强压瘪,是因为人的身体内的压强与________相________。

16.著名的_____________实验向人们显示大气压强是很大的,意大利科学家_____________第一个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大气压的值。

1标准大气压等于_____________Pa;物理意义为_________。

它相当于_________m水柱产生的压强。

17.张老师在圆柱形玻璃杯内装满水,用平滑的塑料片紧贴水面盖住杯口,压紧后将杯子倒置,放手后水和塑料片都不会掉下来,如图甲所示,此现象能说明_________的存在。

张老师接着将倒置的杯子插进密闭钟罩内的水槽中并把杯子悬挂起来,把塑料片取走,杯内的水仍不会下落,如图乙所示。

当用抽气机持续抽出钟罩内空气,杯内的水_____(选填“会”或者“不会”)掉下来,判断理由__________;如果再把空气放进钟罩内,水____(选填“会”或者“不会”)被“吸”到杯内。

18.有下列应用或实验现象:

①在玻璃生产车间里,利用有真空吸盘的吊车吊运平板玻璃;

②用力拍衣服,衣服上的灰尘掉下来;

③节日里放飞的氢气球,升到高空时会破裂;

④在高山上需要使用高压锅才能将食物煮熟。

以上四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有________;能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有________。

19.如图甲,一容积为0.5m3、底面积为0.5m2的容器装满水后密封,容器内水的质量是_______kg,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为___N、压强为_______Pa.如图乙,若在容器侧壁处开一小孔,发现水不会从小孔流出,这是由于_______。

(ρ水=1.0×103kg/m3,g=10N/kg)

 

20.如图,长为1m的直玻璃管横截面积为2cm2,重为5N.当时大气压为1.0×105Pa,玻璃管的上端为真空.则弹簧秤的示数为_________N;当玻璃管的上端进入了少量空气时,弹簧秤的示数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或“都有可能”)。

21.如图所示,盛有适量水的瓷盘中央,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倒扣到蜡烛上,蜡烛的火焰会______。

玻璃杯中水柱的升高是由______的作用,密封气体的压强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

22.小明全家要外出旅游半个月,为保持家里的盆景有较充足的水分,小明用瓶子装了一些水倒放在盆景的水槽中,如图所示,则瓶内气体压强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

随着水槽内水面逐渐下降,则桌面受到的压力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气前气球内气体压强______大气压:

抽气时玻璃瓶内的气球在膨胀,说明气球内气体压强______玻璃瓶内气体压强,从而推测此时瓶内的气体压强______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4.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玻璃瓶,橡皮塞上插进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其中甲瓶内装满水,乙瓶没有装满,玻璃管内水面距瓶底20cm,则甲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Pa;要探究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应选用的是_____(填“甲”或“乙”)装置,当该装置随电梯从一楼上升到二十楼,管内的液面会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g取10N/kg;ρ水=1.0×103kg/m3)

四、实验题

25.拧开瓶盖,将塑料吸管插入瓶中(如图甲所示),能把饮料吸进口中,这是利用了________,若将瓶口封住,饮料________(选填“能”或“几乎不能”)被吸到嘴里.喝完的饮料瓶里注满水,在a、b处扎一个小孔,(如图乙所示)_______孔水喷出的距离较远.

26.善于观察的小明同学在生活中发现以下有关气体压强的现象:

a.自行车在烈日下暴晒,车胎容易发生爆炸;

b.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

由此他想探究“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并提出了以下假设:

①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气体的温度有关;

②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气体的体积有关.

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操作:

第一步:

取一根长约为1m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封闭一段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第二步:

将玻璃管中的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与原来标记位置重合为止,如图乙所示;

第三步:

将玻璃管中的空气柱浸入80℃的水中重复实验,发现空气柱的温度越高,上方需要注入的水银柱也越长,如图丙所示.

请你帮他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1)实验中,一定质量气体产生压强的大小是通过________来反映的;

(2)由上述实验操作可知,小明验证的是假设____(选填“①”或“②”),得到的结论是: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____一定时,产生的压强随____升高而增大.

五、简答题

27.如图所示,在玻璃杯中倒入少量热水,摇晃几下后把水倒出,然后立即把玻璃杯倒扣在水槽中,水快速涌进玻璃杯.请解释其中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2.3.B4.D5.C6.D7.C8.B9.D10.AD11.CD12.AD

13.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低

14.大气压(或大气压力、或大气压强);摩擦(或摩擦力)。

15.液体内部各个方向相等大气压强平衡

16.马德堡半球托里拆利1.01×105表示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大气的压力是1.01×105N10.3

17.大气压会钟罩内气压减少,支撑不起水柱会

18.①③④

19.5005×1031×104大气压强的作用

20.25变小

21.熄灭大气压小于

22.小于变小

23.等于大于小于

24.

(1)2000;

(2)乙;上升.

25.大气压几乎不能b

26.水银柱的长度①气体体积温度

27.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