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实习心得5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01214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实习心得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闻实习心得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闻实习心得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闻实习心得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闻实习心得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实习心得5篇.docx

《新闻实习心得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实习心得5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实习心得5篇.docx

新闻实习心得5篇

新闻实习心得5篇

新闻实习心得5篇

  x年9月4日,怀着对新闻无比的憧憬崇敬心情,开始了我在某某报专刊部机动组实习为期近四个月的涯。

每天,在记者艰辛生活的同时也感受着新闻的魅力;在感慨于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当中,我逐步的成长;在苦和累当中学习着各种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

  刚进去的时候,机动组刚刚成立。

我们组的的三个记者都还没有从原来的工作中转型过来,工作任务相对来说比拟轻松,我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帮老师翻开电脑,看当天的新闻,清扫一下卫生。

有时候也很郁闷,但是始终牢记着从学校出来时老师叮咛的话:

一定要做个勤快的人。

尽管无聊我依然坚持下来了。

后来,我这段时间的表现为以后三个记者乐意带我出去打下了根底。

报社是讲效率和成果的地方,一个采访有没有记者照样可以完成,与其这样,又有谁愿意多一个累赘呢?

那就只能看你的表现能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了。

勤劳,几乎可以说是让带你的老师认可的第一任法宝。

  相对于整个报社来说,机动组是最灵活的一块,它不像别的部门记者那样专跑一个口,它几乎可以涉及报纸的各个版面。

对于记者来说,需要很强的专业能力,以及应对各种事件和稿件的能力。

对我来说,却是一次求之不得的机遇,这样以来,我所接触的行业领域就宽阔了很多,对不同的事件,不同的稿件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

视野放的更宽阔一些。

  来报社之前,听实习过的同学讲报社关系很难处,弄不好就身陷囹圄。

对于我这个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来说,实在是头痛了不少。

因此,一开始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事情我都是小心翼翼的。

记得刚开始时,我写稿特别慢,而且主题总是选不好,亮点也突现不出,稿子交上之后又被老师改的面目全非,这着实让我痛苦了好长时间。

后来有一次和老师一起吃饭的时候,我无意中说出了自己的烦恼。

没想到老师很快帮我分析了原因,然后又给我细细讲解了对于不同稿件的操作方法,以及如何提炼主题。

还教会我怎样读报纸。

对我以后的实习特别适用。

其实,记者同样也是人,只要你诚恳的对待别人,别人一定可以和你真诚的交往。

  在某某报实习期间,经历和收获一样多。

不仅在专业上,对我以后在社会的生存都是很适用的。

在纵多的事情当中,我想通过三件事来说说我的感受和心得。

也希望对以后即将踏入报社实习的朋友有或多或少的帮助。

  第一件事情是:

我是一个比拟幸运的人,刚去不久,老师忙不过来时就会交给我独立的采访任务。

采访大多是事先约好,我拿着她的名片,打着老师的“旗号”去和采访对象沟通交流。

时间长了,我就觉得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后来有一次,电视台的一个朋友邀我和她一起去采访,我像往常一样带了老师的名片,出于礼貌问题我发信息给她说了一声。

没想到她给我的回复却是:

“不可以,你要积累自己的人脉资源”。

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我就试着去积累自己的人脉资源了。

我主动的和采访对象、采访同伴交流,互留、向别人索求名片等。

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原本陌生城市不再陌生,记者的工作也不再是艰涩难做。

现在想来,作为一名记者,最重要的不是写稿子,而是如何经营好自己的人脉关系,没有很好的人脉资源做记者实在是寸步难行。

我非常感谢我老师发给我的那条短信。

  “十一”期间,我突然接到老师打来的,让我替她参加报社的一个会议。

去到后才知道,是报社一年一度的首席记者、统筹、主管竞聘大会。

各个部门,各驻地记者都一到场。

看着他们,我就在想,每天成千上万人手里拿的报纸就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心里不免为见到他们而窃喜。

想要竞选的依次上去演讲,下面很多人都在聊天、翻报纸杂志。

而我不同,我觉得台上每一个人的演讲都很精彩。

他们都有和新闻同生共死的经历,以及对新闻执着追求和梦想。

这次以外的会议让让我的心灵很震撼,对新闻的喜欢也与日俱增。

期间我尤为注意的是竞聘娱乐版首席记者的一个女孩,年轻有活力,语言魅力特强。

后来从以为老师口中得知她特擅长写娱乐新闻,经常飞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去采访,敬佩自然流露。

老师还意味深长的告诉我:

社会上有360行,会一行就可以,报社也一样,懂一行就行。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精良之处。

想来真是终生受益。

这是第三件让我感触很深的事情。

  邻近11月份,随着报社内部的调动,带我的老师去了教育工作室,我也随同前往。

时间虽断,却也收获颇丰。

这期间,我遇到了在报社期间让我最郁闷,也是最有教育意义的一件事情。

一天中午,老师突然安排我下午去采访。

采访对象是某某书画学校校长,曾因某某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热议的“大人物”。

此次又是去捐书,而且是今报独家采访。

我深切的感觉到任务的艰巨性,赶紧搜集了很多资料,并详细的列出了两个关于他“下跪”和“不下跪”的采访提纲。

早早的来到了采访地点,心中依然忐忑不安,终觉得自己不能胜任这次采访,对自己的能力表示疑心。

这种感觉持续采访过程的始末。

到后来采访很不顺利,采访对象对我这个“记者”流露出不满,采访勉强进行下去。

后来仔细想想,主要是把自己和采访对象放在“同等交流”的地位上。

以至于采访过于被动化,导致事先设想的问题都没有完整的提问。

这件事情给我的教育很深刻,其实,采访当中,不管你面对的是高管还是平民,不管是老妪还是幼童,都要把自己的肩膀和他们放的一样高,才能和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

采访交流如此,平常与人沟通同样如此。

  实习不过四个月,回头看看。

它几乎等同于我大学四年的宽度。

尽管也有过不悦和伤心,有过郁闷和苦恼,但最终留在脑海中的却是美好的记忆和收获。

在加强我对专业知识应用的同时,也将充实我今后的人生。

  7月27日,我开始了个人第一次正式的专业活,这“第一次”带给我些许的压力感,当然仍然按捺不住的是内心的冲动和兴奋,以及即将亲历“记者”这份工作的好奇感。

带着几份“初生牛犊不怕虎”般的勇气与拼劲,如同上战场作战,满怀必胜的信心,我告诉自己:

我一定可以出色地完成好实习工作!

  与一般的报社、电视台等媒体单位略有不同,我所在的实习单位是驻疆记者站,全站工作人员30余人,但相对其他省市的同性质单位记者站来说,已经算是一个大站了。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所在记者站由播送采编部、网络采编部、视频采编部、《走进新疆》特别栏目部等部门组成。

而“网络采编部”便是我的阵地。

在网络采编部主任的引领下,我认识了与之共度28天的“同事”们、同时也是手把手教会我实际工作技能的“老师”们,在实习这段期间,我体验了同事关系与师生关系并存的双重关系,学会了不断地在作为一名记者工作者与作为一名向单位前辈们时刻虚心学习的求知者这样一种双重角色之间的转换。

热情、欢送、微笑,这是我到单位收到的第一份礼物,从中,我读懂的是那办公桌前的每一张笑脸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笃定,而正是这份笃定贯穿了我的整个活。

  我所在实习单位是中国国际播送电台、中央人民播送电台驻新疆记者站,从某种意义上说,站里的每一位工作者都是中国国际播送电台、中央人民播送电台看新疆、听新疆、感受新疆的耳和目;整个记者站代表着中国新疆,是全国乃至世界看新疆、听新疆、感受新疆的耳和目。

因此,我们有别于新疆外乡的地方新闻媒体单位,但又同他们一样扎根于新疆这片热土,将新疆经历、发生的种种传播开来。

  记者站里的每一位工作者并没有因自己有着“无冕之王”之称的记者的职业身份而表现出得意的傲气,更没有因自己所在的媒体单位而表现出得意的高姿态。

笃定,笃定,再笃定似乎是站里每一个人所追求、恪守的信那么,他们从骨子里散发出笃定的精神。

在这样一种气氛中,与这样的前辈们同行共事28天,我也褪去了年少轻狂般的急躁,青春的血液细胞中多了一份笃定。

  笃定地做好每一次采访、笃定地写好每一篇消息稿、笃定地编好每一篇稿件、笃定地做好每一次采访录音内容的文字转换工作、笃定地完成好分配到的每一项工作,笃定——自觉地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自上班的第一天起,我都会提前到单位,从做好办公室的卫生清洁工作开始,把勤劳、踏实、细致带到办公室的每一个角落,也装进我的心中。

  “干记者这一行,注定要过清贫般的生活,因为记者这行不会使你成为百万富翁。

面对现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身为记者的我,内心是淡定的;我不愿,也不会改行,因为我真的很热爱记者这个职业!

”这是我到单位上班第一天时,加乘老师对我谈的肺腑之言。

在以后上班的每一天,我都切身领略到了同事老师们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对名利的淡泊、在工作事务处理时的镇定、在每一次采编新闻时的笃定。

  办公室里几乎没有一天人全都到齐,因为每一天都有人外出采访,由于新疆特别的地理因素,一些在地州举办的活动甚至需要出差一周的时间。

无论采访任务有多繁忙、繁重,同事老师们的脸上从未流露出半点的厌倦,哪怕是在新疆最西端的喀什或是最北端的喀纳斯,没有外出采访任务的记者就在办公室的电脑前稿件,并不断持续更新网站新闻内容。

除了在规定工作时间段内稿件外,只要是能上网的地方都可以成为“办公室”,所以经常可以发现网站上有很多新闻都是在下班后的时间段内持续更新的。

日复一日,我们每一个人都认真践行、脚踏实地地做好手头的每一项工作。

  实习期间,我得到外出采访任务共8次,其中单独外出采访3次。

在跟随老师外出采访时,我深深折服于他们提问时的镇定又不失机敏、逻辑性强又不失内涵,以及拍摄新闻图片时的娴熟与优秀。

老师们每一次外出采访完都会立即写稿子,并且在最短时间内反复咀嚼反复修改,精益求精。

7月29日那天是我第一次跟随老师外出采访,“记者在外出采访时绝对不能迟到!

”欧阳老师曾在课堂上着重强调的这句话反复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那天我确实很早就到达了新疆自治区团校与老师会和,跟随老师一起报道了有关“新疆南北疆少年儿童心连心”系列活动之走进军营的新闻。

因为是第一次外出采新闻,所以老师没有要求我事后写一篇报道,但活动结束回到单位后,我积极主动,依然尝试着写了稿子,并拿给老师看。

稿子写的很失败,但我却仍然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的积极主动、认真对事的态度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并且老师非常耐心地给我分析讲解了我写的稿子所存在的问题,并把他写好的报道和我的比拟分析。

  7月27日,我开始了个人第一次正式的专业活,这“第一次”带给我些许的压力感,当然仍然按捺不住的是内心的冲动和兴奋,以及即将亲历“记者”这份工作的好奇感。

带着几份“初生牛犊不怕虎”般的勇气与拼劲,如同上战场作战,满怀必胜的信心,我告诉自己:

我一定可。

  老师这种点点滴滴的细致、踏实、负责、笃行贯穿了我的整个实习期间,让我进步,也带给我感谢。

在以后的每一次外出采访时,我像同事老师们一样,身为一名记者,尽职尽责,精益求精,多一份笃定,少一份骄躁,实现新闻报道速度与质量的双赢。

  实习28天以来,我外出采访共8次,其中单独外出采访3次,共发表7篇作品。

也许在“数量”上,我并不突出,但在每一次的外出采访、每一篇稿子的完成过程中,我的收获和感受却是不可胜数的,我的每一次进步是明显的。

可以说,我不仅实现了自己所写稿件速度与质量上的双赢,也实现了自己作为文字记者进步数量与质量的双赢。

  经历了8次外出采访、8次写稿、7篇定稿成功发表,我对一名文字记者最大的体会和领悟一那么公式:

“过人的新闻敏感力+过人的笔头功夫=有能力的文字记者”。

  8月10日我跟随老师到新疆自治区公安厅参加“新疆公安机关深入打击整治发票犯罪专项行动”新闻会。

在听取公安机关汇报总结深入打击整治发票犯罪专项行动的过程中,老师时不时地提问我是否从其中得到什么新闻价值、稿件主题、新闻标题等等,以考验我的新闻敏感力和文字功底。

  我根据一组汇报数据结果,总结提炼出一篇反映打击整治发票犯罪成果的新闻,并起题目为《新疆公安机关打击整治发票犯罪战绩显赫》,在老师当即的分析指点下,我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之前或多或少存在的,比方新闻标题不能抓住读者的眼睛和阅读兴趣;稿件内容方面,没有一个延伸,仅仅围绕事实写事实,不能起到发人深省的作用等。

每一次的外出采访,我都会得到很多收获。

  8月12日参加完新疆自治区旅游局“20x年上半年旅游状况”新闻会,我围绕新疆今年夏天旅游出现“井喷”这一主题写了一那么报道。

我的稿子经过副站长的修改后发表了。

经过修改前后两篇稿子的比拟分析,我认识到自己写稿子以来一直存在的明显问题,比方很“死板”、“程式化”,读完我写的稿子,感觉就是呆呆板板的“乖”学生似的,缺少一种活泼感、跳动感;我的题目起得还行,没有背离新疆旅游局新闻会的主旨,但问题就是稿子内容却没有紧紧扣住题目,并表达题目,也就是稿子改动最大的是结构安排,我明白了:

既然题目首先突出的是新疆旅游“8月现井喷”,那么就应该在一开始向读者展示8月新疆各大景区的井喷状况,这样既紧扣主题又能吸引读者。

每一次写稿、修改稿件,我都从中反思很多、收获很多。

  写作是采访的表现和结果,实习期间,我用文字记录下了一个个的新闻事件。

犹记得自己在写第一篇新闻稿时是多么不知所措:

抓不准切入点,抓不住事件的重点,文字不够紧凑,一连改了好几次。

不过这在我的意料之中,毕竟自己只是一名,不可能第一次就写出专业记者的水平。

后来通过认真拜读老师们的文章和自己被老师修改后的稿件,我渐渐领悟了电视新闻写作,也逐渐地认识到电视新闻写作与报纸新闻写作在很大方面存在着区别。

具体的说,是从它的报道格式,语言等方面有了较深地认识和体会。

例如,在写电视新闻稿前,应先浏览一遍拍摄录像,做到心中有思路,新闻稿中,每一句都要提前想到用什么画面,如果旁白较多的话,要斟酌有没有画面对应。

语言上面,要简练,通俗,流畅,尽量少用书面语。

比方,尽量说谁“和”谁,而非谁“与”谁,使对白听起来亲切。

  虽然在采访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我也显得很笨拙,确切的说很稚嫩,我总不能理直气壮提问,有时候也会很唐突……然而,毕竟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开始了正式的活,又有了许多的第一次,有了许多犯错的时机,有了许多促使我成长的因子,我感觉自己如一个刚爬出小巢的幼鸟一样,浑身上下都是劲,时刻有翻跟头的危险,却浑身都充满着飞翔的力量和勇敢去闯的冲动。

成认自己需要学得还有很多,然而,因为走出了第一步,所以以后的每一次前进都充满了可能。

  第一次的采访显得有些紧张,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害怕犯错误。

怕漏掉了一些环节对报道会有影响。

这时,老师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告诉我哪些是很重要的局部,要询问清楚的,要仔细记录下来的。

虽然第一次的采访,自己的表现有些慌乱,但毕竟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从学校的书本课堂,走到了真实的新闻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被采访人进行交流、沟通。

这两个词对于我们真的很是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在采访时有话说。

这时高超的交流沟通技巧需要亮出来,成功的勾起他人的倾诉欲并获得他人的信任是一件多么值得开心的事情。

有了以上这些,一个成功的访谈才能顺利进行。

  我在他们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有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专注的,充满激情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我感受到他们对工作的热爱,我也真切地感到,唯有勤奋才能做一个称职的记者。

  在电视台里,记者任务重,工作繁忙,很难有专门的时间来指导我们,刚开始我还显得有点无所适从。

卢主任要我们多看多写多观察,看就是要多看资深记者、主编是怎样写作及修改稿件的;写就是自己要多练习,提高写作能力;观察就是多动脑筋,稿件该怎么写会更好、更具吸引力,从什么角度入手,新闻稿的价值点在哪里,都需要自己去摸索和领悟。

后来无事时,我就把保险柜以往的稿件拿出来看,学习他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自己也尝试写一点,受益匪浅。

  如今各媒体之间竞争日趋剧烈,尤其是电视新闻对记者技能要求极高,新闻采编都是单兵作战,独立完成。

所以记者不仅要能编会写,还要摄像和剪辑二者兼备,提高个人效率,因为很多新闻都是当天要播出,记者上午采访、摄像,下午要写出新闻稿,配音后还要进行剪辑,丝毫马虎不得。

  在电视台实习的日子里,我明白新闻采编工作远远要比学校学校所学的来的更复杂,先说写稿,在课本上我们也知道新闻的五W、倒金字塔结构、跳跃性思维、设置悬念,但真到了让我们来写的时候,就不知道应该如何安排文稿结构,从哪里入手。

尽管我们在校时都用过摄像机,根本操作也都会,可是一到了新闻现场,就不知道拍哪些东西,用什么角度,用什么景别,我摄像时机子不稳,画面有抖动,根本不能用。

最后是剪辑,我们都学过非线性软件,可是当真正要求将镜头组接成有完整意义画面时,又一筹莫展。

  这次实习也让我明白,无论什么事都要认真去做,态度要端正,开始记场记时觉得很枯燥、繁琐,后来一位台里老师告诉我,不要以为记场记就什么也学不到,你在记场记时可以边观察镜头的拍摄角度,还可以自己琢磨画面和采访的取舍,而且你帮老师做完了事,自然他有时机就会教你。

  当然,很多东西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学会,但在电视台的实习中,我了解到了电视新闻的制作流程,知道自己有哪些缺乏和缺陷,在以后的学习工作正不断改正。

在接下来的实习中,会更加珍惜,主动向实习老师学习写作和摄像,使自己更适应新闻工作的需要。

  当我第一次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还记得第一天来的时候什么也不懂,站在办公室的门口不知所措。

不过好在,同事的热心关心和帮助让我尽快的熟悉了这个大家庭。

对于以后的日子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与鼓励。

还记得一次采访任务,和师傅下乡的时候,我满以为我的自信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可是没想到的是同样我们俩个接触采访的对象,我和他与采访者的接触时间是一样多的,他比我更了解采访者呢?

答案很简单,他对选手进行了大量的采访,平常一有时机就会去了解。

  我终于明白了:

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

认识一个人,首先要记住对方的名字。

了解一个人,那么需要深入的交流。

而这些,都要自己主动去做。

  20x年8月——9月对我来说,是一段难忘的回忆。

我们在珠江时报实习,可以说这是我们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

刚开始时有期待也有忐忑。

我明白工作与学校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区别,我们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一方面,要将自己归零,复原空瓶状态;另一方面,要独立,不能再依赖别人,就像指导老师所说:

出来社会,你伤心难过了,如果别人不顾及你,那是正常的事,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如果别人顾及你了,你应该视为惊喜,并且满怀感谢之情。

我们就在这样一种心态下,走向工作岗位,开始为期6个星期的活。

  我被安排到南海新闻部。

说是安排,其实是报社根据我们的兴趣爱好进行调配的,相比其它部门,如社区报和新媒体,我更希望学会写最常见的新闻体。

带我的记者老师是戴欢婷老师,第一天她跟我说,接下来有个综治大行动系列报道,她负责三电和教育专版,任务将会很重。

当时我心想:

任务重好啊,我们正式来报社学习的,而且实习时间只有6个星期,任务多可以学到多一点东西。

在往后的日子里,正如老师所言,忙得不可开交。

当别人休息时,我经常外出采访;当别人上网时,我在办公室写稿;而周末,难得休息,我也在加班,对我而言,每天已没有星期之分,这样充实的日子正式我所企盼的。

我相信钻石是在压力下造成的。

  在报社里,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外出采访、写稿件,有时听听采访时录下的录音,把录音成文字。

除了综治行动的专题报道外,日常一般都是写消息,大约800——1000字左右,比专题要好写很多。

  下面我将通过做人与业务两方面写我在珠江时报实习的体会和收获:

  做人方面:

  要有礼貌。

礼貌是处理人际中最根本的要求,我在报社时称呼带我的记者为老师,其它认识的记者就叫x姐、x哥,不认识的直接用“您好”,说实话,我连搞卫生的阿姨都不遗漏。

见面打个招呼,那才比拟有可能有后续。

  要懂得感恩。

我很幸运,我跟的记者对我非常好,经常带我去改善伙食,空闲时间也去逛逛街,更重要的是教了我很多东西。

我也一直怀着感恩之心,临走时,我给她送了一盆可以防辐射的花(目前还没发芽),花名叫勿忘我,希望老师能明白我的心意。

  要察言观色。

作为,我们可能缺乏社会经验,但是我们多的是学习的时机。

处处留心皆学问。

要学习别人是怎么做的,下次自己该如何做。

比方在实习期,搭乘电梯时,我会走在前面按键;在饭桌上,我会端茶倒水,(刚开始时经常在犹豫是不是坐错位置了,还有也犹豫自己有没有资格倒水;中午老师要休息了,我会关灯,并把窗帘拉上;要是有人打喷嚏,我也会将空调调到一点温度......我认为做这些并不是奉承,而是表达真诚。

  要有内涵。

这是人际关系中要求较高的一点。

如果自己肚子里没有内容,如何来吸引别人来和你聊天、交朋友?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习更多知识、增长更多见闻,做一个有墨水的人,将身边的人吸引过来。

  业务方面:

  要学以致用。

记得第一天的工作时将PDF中的文字打出来,完后我才觉察我们在课堂上学过用软件转换格式,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往往忘记了这一技能。

这说明学习得还不够扎实!

后来写稿中,我也发现我们的理论学习与现实操作确实有一定的差距,这是不争的事实。

课堂上学的一般都是通识的,在工作中,每一个公司、每一个岗位、甚至每一个职员都会有自己的风格,虽然如此,但不代表我们不需要学理论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尽力学好通识,让它日后与实际工作接轨,学以致用,发挥它的价值。

  要做好准备。

要写一篇好稿件,少不了材料。

要拿到好材料,记者在采访之前要好准备怎么写?

这样写要用到什么材料?

我的记者老师经常是在去采访之前就已经构思好了。

这样到达现场时就会有目的性,而不会哑口无言,还要注意大胆地询问,把材料问到位不仅是记者的职责,也是对读者负责。

  要写得出色。

作为新闻人,报道最重要的是遵循客观性和真实性,但也要为读者考虑一下,不能把干巴巴的稿件让读者看。

我的老师就教我要学会“编”,但这个编并不是天马行空,而是合情合理地编。

比方去采访市民,有些市民说话的水平有限,不能够一针见血,也有些是只说了外表的,深层次的煤油说出来,这样记者就要发挥编写的能力,帮助市民把他们没有说出来的话说出来,但是,如果是领导说的话,那就不可以随意改动啦。

所以,在写稿时除了要保持客观,还要生动一点,要读者有亲临其境的感受。

  要终生学习。

我一直都以为找到工作后,就可以把学习放一边了,但记者老师却告诉我,在写稿之前要看看网上别人写这类稿时时如何写的,可以向别人借鉴一下。

老师经常写一篇稿件要浏览几十个稿件,写专题时更甚,浏览上百个。

后期我在写稿时,也经常上网浏览别人写的,我发现同样的题材,却有非常多风格,而且有的写的真的非常不错。

现代社会,知识日新月异,无论是做哪个行业,都必须学习。

保持终生学习,才能时时进步。

  注意细节。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

我想这句话可以用在各行各业。

记者在写稿时也得注意细节。

往往精彩的细节描写能让读者读出故事性和趣味性。

这就要求我们在采访时,不仅要听内容,还要留意环境、表情、眼神、动作等细节。

比方慰问特困老人,记者就要留意老人住的环境是怎样的?

慰问百岁老人,要留意老人的样貌和精神状态。

老师曾经发了一篇她以前领导写的稿件给我借鉴,那篇稿件实在有太多细节描写了,虽然是一篇政治稿,但我看着却像在看故事。

很不错。

  要主动。

学东西是为自己而学,不是学给别人的。

主动一点才能学到更多东西,比方到报社后,如果没事干,可以问问记者今天有什么安排,又比方一天的工作做完了,但还没到下班时间,也应主动问记者还有什么可以帮助的。

主动一点,就意味着向前一步。

  善于总结。

总结时最后的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学习之后不总结往往会前功尽弃。

自己写的稿比照老师写的,总结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有了质的飞跃。

有时我觉得写稿的过程还不如总结的过程重要。

  实习的6个星期,我一共发了30篇稿件。

到后期,经常能听到记者的表扬,她说我写的稿件有些不用改动就可以发表了。

实习最后一天,同一个办公室的另一个记者也说我事业心强,而且工作认真、细心。

他们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

但我深知自己在写稿上还有很多缺乏,比方如果有太多材料的话,我往往会逻辑混乱,不知道如何安排内容;另外专版(4000字左右)也无法统筹。

往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这个寒假,我经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以记者的身份拿起话筒,第一次采访别人,第一次面对镜头......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