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分子生物学笔记基础理论部分汇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886797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3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分子生物学笔记基础理论部分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现代分子生物学笔记基础理论部分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现代分子生物学笔记基础理论部分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现代分子生物学笔记基础理论部分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现代分子生物学笔记基础理论部分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分子生物学笔记基础理论部分汇总.docx

《现代分子生物学笔记基础理论部分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分子生物学笔记基础理论部分汇总.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分子生物学笔记基础理论部分汇总.docx

现代分子生物学笔记基础理论部分汇总

第二章染色体与DNA

第一节染色体

1、真核细胞的染色体具有如下性质:

分子结构相对稳定;能够自我复制,使亲子代保持连续性;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命过程;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2、染色体上的蛋白质包括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它与DNA组成核小体。

组蛋白分为H、HA、HB、H、H。

43212组蛋白:

histones真和生物体细胞染色质中的碱性蛋白质含精氨酸和赖氨酸等碱性氨基酸特别多,二者加起来约为所有氨基酸残基的四分之一。

3、组蛋白的一般特性:

○1进化上的极端保守:

不同种生物组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是十分相似的,特别是H、H43

可能对稳定真核生物的染色体结构起重要作用。

○无组织特异性2○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3○存在较普遍的修饰作用4○H富含赖氨酸的组蛋白554、非组蛋白:

主要包括与复制和转录有关的酶类、与细胞分裂有关的蛋白等。

5、真核生物基因组DNA:

真核细胞基因组的最大特点是它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而且功能DNA序列大多被不编码蛋白质的非功能DNA所隔开。

人们把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值称为C值。

在真核生物中C值一般是随生物进化而增加的,高等生物的C值一般大于低等生物,但某些两栖类的C值甚至比哺乳类还大,这就是著名的“C值反常现象”。

6、真核细胞DNA序列可分为三类:

○。

总量的40%~80%不重复序列:

在单倍体基因组里,一般只有一个或几个拷贝,占DNA1结构基因基本上属于不重复序列。

○tRNArRNA、总量的10%~40%,各种中度重复序列:

重复次数在10~104之间,占DNA2以及某些结构基因(如组蛋白基因)都属于此类。

○个碱10~60。

只在真核生物中出现占基因组的10%~60%,由高度重复序列:

如卫星DNA3基组成,在DNA链上串联重复高达数百万次,这类DNA高度浓缩,是异染色质的组成部分,可能与染色体的稳定性有关。

7、染色质与核小体:

染色质纤维细丝是由DNA和组蛋白构成,DNA和组蛋白构成核小体,核小体连成念珠状构成染色质。

○核小体的装配过程:

1两分子的H3和两分子的H4先形成四聚体,然后由HA和HB构成的异二聚体在该四聚体22的两侧分别结合而形成八聚体。

长146bp的DNA按左手螺旋盘绕在八聚体上1.8圈,形成核小体的核心颗粒,每圈约80bp。

核心颗粒两端的DNA各有11bp与H1结合,形成完整的核小体。

核小体的形成是染色体压缩的第一个阶段。

○染色体的压缩:

2DNA双链以左手螺旋盘绕在组蛋白形成的八聚体核心上即核小体------念珠状结构-----核小体结构进一步盘绕折叠形成染色质丝----组成突环----玫瑰花结------螺线圈-----由螺线圈组成染色单体。

8、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真核基因组庞大,一般都远大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1○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2.

○以上,该特点是真核生物与真核基因组的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占整个基因组序列的90%3细菌和病毒之间最主要的区别○真核基因组的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

4○真核基因是断裂基因,有内含子结构。

5○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顺式作用元件。

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等6○DNA多态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和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

真核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7○真核基因组具有端粒结构。

8模板只含有一个翻译起始点和终单顺反子:

真核基因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即一条mRNARNA。

止点,因而一个基因编码一条多肽链或连在一起,相互之间由一条短的不编多顺反子:

在原核生物中,通常是几种不同的mRNA链含有这样的一条mRNA这种mRNA叫做多顺反子mRNA。

码蛋白质的间隔序列所隔开,指导合成几种蛋白质的遗传信息。

9、原核生物基因组:

含原核生物基因组很小,大多只有一条染色体,只有很少基因是以拷贝形式存在,且DNA量很少。

、原核生物基因组特点:

10○结构简练:

原核DNA分子的绝大部分是用来编码蛋白质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不转录1○往往丛集在基因组和蛋白质基因,原核生物DNA序列中功能相关的存在转录单元:

RNA2的mRNA的一个或几个特定部位,形成功能单元或转录单元,它们可被一起转录为含多个。

分子,称为多顺反子mRNA○有重叠基因:

同一段DNA携带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蛋白质的编码基因。

3

的结构DNA第二节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NA的一级结构:

指DNA1、一级结构特征:

DNA分子是由两条互相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绕而成;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在内侧;DNA两条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通常情况下分指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生成的双螺旋结构。

DNA的二级结构:

2、Z-DNA

B-DNA和左手螺旋为两大类:

右手螺旋A-DNA、链之间形成氢键;双螺旋内部形成的疏水区,消除了介质中双螺旋结构:

两条DNADNA链水分子对碱基之间氢键的影响;介质中的阳离子中和了磷酸基团的负电荷,降低了DNA之间的排斥力、范德华力。

指左手螺旋Z-DNA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绕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

DNA的高级结构:

指DNA3、(拓扑异构酶或溴乙啶)正超螺旋负超螺旋(拓扑异构酶或溴乙啶)松弛DNA

第三节DNA的复制

1、半保留复制:

DNA在复制过程中,碱基间的氢键首先断裂,双螺旋被分开,每条分子分别做模版合成新链,产生互补的两条链。

每个子代DNA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是新合成的。

2、半不连续复制:

DNA在复制时,在一个复制叉上同时进行两个方向的DNA复制,一条链的合成是连续的,另一条是不连续的先合成一系列的5'~3'的短片段,然后在DNA连接链DNA酶作用下连接成完整的.

、复制的起点、方向和速度3要解开成两股链分别进行;所以这个复制起点成叉子形式,被称为复制DNA复制时,双链复制是从固定起点开始的。

一般把生物的复制单位称为复制子。

一个复制子只含DNA叉。

分子都是作为单个复制子完成复制的。

而DNA有一个复制起点。

通常细菌、病毒和线粒体真核生物的基因组可以同时在多个复制起点上进行双向复制,即基因组中包含多个复制子。

复制主要是从固定起点双向等速复制方式进行。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DNA、几种主要的复制方式:

4双链的复制

(1)线性DNA型θ型、滚环型、D

(2)环状DNA双链的复制:

DNA复制的特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第四节复制的特点:

DNA1、原核生物聚合酶都只能延长DNA所有的DNA复制都是从一个固定的起点开始的,而目前所知的模版上合成DNA复制时,往往先由RNA聚合酶在DNA链而不能从头合成DNA链。

DNA对于前导链,链。

3'末端开始合成新的DNA再由DNA聚合酶从RNA引物一段RNA引物,聚合酶就能以此为起点一直合成下去,DNA这个引发过程比较简单只要有一段RNA引物,需要多种蛋白质和酶的协同作用还涉及到岗崎片这个引发过程就非常复杂,但对于滞后链,段的形成和连接。

滞后链的引发由引发体来完成。

获得能量来解开双链DNADNA解链酶:

DNA解链酶能水解ATP它以四作用是保证被解链酶解开的单链在复制完成前能保持单链结构,SSB:

单链结合蛋白聚体形式存在于复制叉处,待单链复制完成后才离开。

复制的特点、真核生物DNA2真核生物的染而原核生物只有一个复制起点;真核生物每条染色体上可以有多个复制起点,不能再开始,而在快速生长的原核生物中,复色体在全部完成复制前,各个起点上的DNADNA复制,表现为虽有一个复制单元,但却可有多个复制叉。

制起点可以连续开始新的

第五节DNA的修复

1、错配修复:

一旦复制叉通过复制起点,母链就会在开始DNA合成前的几秒至几分钟内被甲基化。

此后只要两条DNA链上碱基配对出现错误错配修复系统就会根据“保存母链,修复子链”的原则,找出错误碱基所在的DNA链,并在对应于母链甲基化腺苷酸上游鸟苷酸的5'位置切开自恋,再根据错配碱基相对于DNA切口的方位启动修复途径,合成子链。

首先由核酸内切酶识别DNA2、切除修复:

包括碱基切除修复和核苷酸切除修复。

步骤:

○1由DNA解链酶将有损伤的DNA片段解离的损伤位点,在损伤部位的5'侧切开磷酸二酯键○2○链,填补已切DNA5'~3'方向合成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以完整的互补链为模板,按3由DNA链连接酶新合成的DNA片段与原来的DNA断链连接起来。

除的空隙○43、重组修复(复制后修复):

○在损伤的对应部位出现缺口链复制时,产生的子代受损伤的DNADNA1○上相应片段填补母链DNADNA进行重组交换,将母链与有缺口的子链另一条母链DNA2DNA的缺口,而母链DNA出现缺口

○的缺DNA聚合酶催化合成一新的DNADNA片段填补母链以另一条子链DNA为模板经3口,最后DNA连接酶连接,完成修补。

4、DNA的直接修复

5、SOS反应:

包括诱导DNA损伤修复、诱变效应、细胞分裂的抑制以及溶原性细菌释放的修复和产生变异。

DNA噬菌体等。

包括两个方面.

DNA的转座第六节

上可自主复制和移位的基本单位。

插入序列是最简单的、转座子:

是存在于染色体DNA1DNA的正常组成成分。

转座子,它不含任何宿主基因,它们是细菌染色体或质粒

RNA到从DNA生物信息的传递---第三章转录的基本过程RNA第一节

中的反义链DNA5-3方向进行的;以RNA链的合成都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RNA是按照1、聚合酶催化下;以四种三磷酸核苷为原料,根据碱基配对原则,各个核苷RNA为模版;在有意义链DNARNA带有与酸之间通过形成磷酸二酯键相连,不需要引物的参与,合成的转录起始、通过启动子及转录的延伸和终止。

相同的序列。

转录的基本过程包括:

模版识别、双链相互作用并与之相结合的过程。

真聚合酶与启动子DNA2、模版的识别:

主要是RNA聚合酶不能直接识别基因的启动子区,所以,需要一些被称为转录调控因子核生物的RNA聚合酶才能与之结合并形成复杂的转录的辅助蛋白质按特定的顺序结合在启动子上,RNAPIC,以保证有效的起始转录。

起始前复合物链上第一个核苷酸键的产生。

转录起始、起始转录:

不需要引物。

转录的起始就是RNA3聚合酶一直处于启动子区,此时RNA后直到形成9个核苷酸短链的过程是通过启动子阶段,链上掉下来并导致转录重新开模版链的结合不够牢固,很容易从dnaRN链与DNA新生的个以上核苷酸并离开启动子区,转录就进入正常的延聚合酶成功的合成了9始。

一旦RNA伸阶段。

一般来说,通过启动子的时间越短,该基因转录起始的频率也越高。

链移动并使新因子离开启动子后,核心酶沿模版DNARNA聚合酶释放σ4、转录的延伸:

RNA链不断延长的过程就是转录的延伸。

生聚合酶不在形成新的磷酸二酯键,RNARNA转录的终止:

当链延伸到转录终止位点时,5、杂合物分离,转录泡瓦解,DNA恢复成双链状态,而RNA聚合酶和RNA-DNARNA链都被从模版上释放出来,这就是转录的终止。

第二节转录机器主要成分

1、RNA聚合酶:

○在细菌中,一种RNA聚合酶几乎负责所有的mRNA聚合酶:

、rRNA、tRNA原核生物RNA1的合成。

大多数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的组成是相同的,大肠杆菌RNA聚合酶首先由2′亚基和一个ω亚基组成的核心酶,加上一个σβ亚基、一个β亚基后则成亚基、一个个α为聚合酶全酶。

转录的起始过程需要全酶,由σ因子辨认起始点,延长过程仅需要核心酶的催化。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的组成分析

亚基

相对分子质量

亚基数

组分

功能

α

43.65x10

2

核心酶

核心酶组装,启动子识别

β

51.51x10

1

核心酶

′共同组成RNA合成的活性中心和ββ

′β

51.55x10

1

核心酶

ω

411x10

1

核心酶

σ

47.0x10

1

σ因子

存在多种σ因子,用于识别不同的启动子

○聚合酶:

真核生物的RNA2

细胞内定位

转录产物

相对活性

鹅膏碱的敏感程度对α-

RNA聚合酶Ⅰ

核仁

rRNA

70%50%—

不敏感

RNA聚合酶Ⅱ

核质

hnRNA

40%—20%

敏感

聚合酶ⅢRNA

核质

tRNA

10%

约.

存在物种特异性

聚合酶全酶对启动子的识别,聚合酶与启动子RNA2、转录复合物:

模版的识别阶段包括序列中有一小段双链被解开。

对强DNA可逆性结合形成封闭复合物,聚合酶全酶所结合的开放复合物与最初是快反应。

启动子来说,从封闭复合物到开放复合物的转变是不可逆的,DNA聚合酶、NTP相结合并在两个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后即转变成包括RNA的两个的三元复合物。

和新生RNA

启动子与转录起始第三节

、启动子区的基本结构:

1○聚合酶,使之与模版DNA序列,能活化RNA启动子:

是一段位于结构基因5'端上游的1链准确的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的特异性。

因为基因的特异性转录取决于酶与启动子能DNA聚合酶的亲和力,从而影响了基RNA否有效的形成二元复合物。

启动子的结构影响了它与因的表达水平。

○10bp其中央大约位于起点上游个核苷酸TATTAPribnow区:

组成的保守序列,是一个由53区。

处,所以又称-10○TTGACA-35区域也有一段保守序列,共同序列是-35区:

在转录开始位点上游4因子σ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位点,能与-35位的TTGACA区是区和-10位的TATA相互识别而具有很高的亲和力。

聚合酶并不直接识别碱基对本身,而是通过氢键互补的方式加以识RNA2、启动子的识别:

别。

相结合,形聚合酶首先与启动子区闭合双链DNA、RNA聚合酶与启动子区的结合:

RNA3酶分子能以正确然后经过解链得到二元开链复合物。

一旦开链区解链,成二元闭合复合物,的取向与解链后的有关单链相互作用,形成开链复合物。

,区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6~19bp-35区与-10、4-10区与-35区的最佳间距:

在原核生物中,20bp都会降低启动子活性。

小于15bp或大于5'可位于转录起始点的增强子是DNA上能提高转录起始效率的序列,5、增强子及其功能:

端,而且一般与所调控的靶基因的距离无关,其特点如下:

或3'○10kb远距离效应:

一般位于上游-200bp处,但可增强远处启动子的转录,即使相距大于1也能发挥作用。

○无方向性:

无论位于靶基因的上游还是位于靶基因的下游或内部都可发挥增强转录的作2用。

○顺式调节:

只调节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靶基因,而对其他染色体上的基因没有作用。

3○无物种和基因的特异性:

可以连接到异源基因上发挥作用。

4○具有组织特异性:

增强子的作用需要特定的蛋白质因子参与。

5○的构象有关。

有相位性:

其作用和DNA6○有的增强子可以对外部信号产生反应。

7结合而改变模版DNA、转录的抑制:

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DNA模版功能抑制剂,通过与6聚合酶结合而抑制其活力。

RNA聚合酶的抑制物,它们与RNA的功能;第二类是

第四节原核与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比较

1、原核生物mRNA的特征:

○半衰期短1○多以多顺反子的形式存在2○A端也没有多聚尾巴或者很短3'5'端没有帽子结构,3的特征mRNA、真核生物2.

○5'端有帽子结构1○绝大多数3'端有polyA尾巴2○聚合酶Ⅱ进行转录,真核基因几乎都是单顺反子凡是编码功能的真核基因都能通过RNA3,只包含一个蛋白质信息。

mRNA

终止和抗终止第五节

因子的终止:

(1)依赖于ρRNA的水解促使新生ρ因子能水解各种核苷三磷酸,实际是一种NTP酶,通过催化NTP链从三元转录复合物中解离出来,从而终止转录。

因子的终止:

(2)不依赖于ρ终止终止子,模板上存在终止转录信号—每个基因或操纵子都有一个启动子和一个终止子。

容易形碱基的二重对称区,由这段DNA转录产生的RNA位点上游一般存在一个富含GC,3'端为寡聚U因此转录产物的成发卡式结构。

在终止位点前面有一段4-8个A组成的序列,这种结构特征的存在决定了转录的终止的茎-环结构的抗终止和依赖于蛋白质因子的转录终止。

(3)抗终止:

破坏终止位点的RNA

从mRNA到蛋白质第四章生物信息的传递

个核苷酸代表一按3mRNA1、翻译是指将链上的核苷酸序列从一个特定的起始位点开始,个氨基酸的原则,依次合成一条多肽链的过程。

三联子—-第一节遗传密码1、遗传密码的性质:

○密码的连续性:

一个密码子接一个密码子连续的阅读直至终止密码1○密码的简并性:

由一种以上密码子编码同一种氨基酸的现象称为简并,对应于同一氨基酸2的密码子称为同义密码子。

○密码的通用性和特殊性:

遗传密码无论在体内还是在体外,也无论是对病毒、细菌、动物3被用来编码色氨酸。

还是植物而言都是通用的。

特殊性,支原体中终止密码子UGA○的反密码子在核糖体内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相互作用:

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tRNA4在密码子与反密码子配对过程中,上的密码子相互作用的。

是通过碱基的反向配对与mRNAtRNA,因而使某些“第三对碱基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摆动”前两对严格遵守碱基配对原则,1个以上的密码子。

可以识别

第二节tRNA

1、t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处于关键地位,它不但为每个三联密码子翻译成氨基酸提供了接合体,还为准确无误的将所需的氨基酸运送到核糖体上提供了运送载体,所以,它又被称为第二遗传密码。

的结构:

tRNA、2.

端,7个碱基长的臂,其中包含5'受体臂(acceptstem,也被称作aminoacidstem)是一个所3'端。

受体臂有可能含有非Watson-Crick3'端羟基(OH)(能结合氨基酸于其上)的与有序列,在翻译时,帮助酶识端的CCACCAtail)是tRNA分子3'尾(发现的碱基对。

.CCAtRNA。

别个碱基的臂,通常含有二氢尿嘧啶)的端部4Darm)是在一个环(DloopD臂()。

(dihydrouridine包括一tRNA个碱基,包括反密码子(anticodon)。

每一5反密码子臂(anticodonarm)有)lysine个特异的三联反密码子序列,能够与氨基酸的一个或者多个密码子匹配。

例如赖氨酸((一些反密码子可以与多于一UUUAAA,相应的tRNA的反密码子可能是的密码子之一是。

摆动”)个的密码子匹配被称为“个碱基的茎,包括序列5TψC。

T臂(Tarm)是的功能:

运输的工具转运氨基酸;解读mRNA的信息。

3、tRNA、tRNA种类:

4○其tRNA,能特异性的识别mRNA模板上起始密码子的tRNA起始tRNA和延伸tRNA:

叫1tRNA

他的统称为延伸○tRNAtRNA:

代表同一种氨基酸的tRNA叫同工同工2○校正tRNA:

分为无义突变和错义突变校正。

3结合的特异性酶,由它决定氨基酸能否tRNA合成酶:

是一类催化氨基酸与tRNA、氨酰5结合,既能识别tRNA,又能识别氨基酸,对两者都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与对应的tRNAAA+tRNA+ATP催化反应:

AA-tRNA+AMP+PPi

第三节核糖体

1、核糖体的结构:

○和许多不同tRNA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

每个亚基都含有一个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1的蛋白质分子。

○核糖体蛋白。

核糖体上有多个活性中心,每个中心都由一组特殊的核糖体蛋白质构成,形2成一个多种酶的结合体,单个酶或蛋白质只有在这个总体结构上才拥有催化性质,他们共同承担了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任务。

○。

RNA核糖体3、核糖体的功能:

2.

;合成的场所,选择对信息专一的AA-tRNA-tRNA,既肽基同时容纳另一种携带肽链的tRNA:

核糖体包括至少五个活性中心的部位、肽基转移部-tRNA结合部位、结合或接受AA-tRNA部位、结合或接受肽基mRNA位及形成肽键的部位。

第四节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学基质

1、氨基酸的活化:

氨基酸必须在氨酰-tRNA合成酶的作用下生成活化氨基酸-AA-tRNA

2、翻译的起始:

○原核生物翻译的起始:

1fMet、三个翻译起始因子IF-1fMet-tRNA、IF-2、、需要的7种成分:

30S小亚基、模版mRNA2+大亚基、Mg、GTP、50SIF-3第一步:

30S小亚基首先与翻译起始因子IF-1、IF-3结合,通过SD序列与mRNA模版结合;

fMet进入小亚基的P位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在第二步:

IF-2和GTP的帮助下,fMet-tRNA

mRNA上的起始密码子配对;

第三步:

带有tRNA、mRNA三个翻译起始因子的小亚基复合物与50S大亚基结合,GTP水解,释放翻译起始因子。

3、肽链的终止:

肽链延伸过程中,当终止密码子UAA、UAG、UGA出现在核糖体的A位时,没有相应的AA-tRNA能与其结合,而释放因子能识别这些密码子并与之接合,水解P位上的多肽链与tRNA之间的二酯键,然后,新生成的肽链和tRNA从核糖体上释放,核糖体大小亚基解体,蛋白质合成结束。

4、蛋白质前体的加工:

新生的多肽链大多是没有功能的,必须经过加工修饰才能转变为有活性的蛋白质:

N端fMet或Met的切除、二硫键的形成、特定氨基酸的修饰、切除新生肽链中的非功能片段

5、蛋白质的折叠:

新生肽链在细胞内的特定部位,在多种蛋白质的帮助下卷曲成正确构象,大多数蛋白质的折叠是边翻转边折叠的。

至少两类因子参与了折叠过程:

酶、分子伴侣。

6、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主要是一些抗生素,如嘌呤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

抗生素对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可能是阻止mRNA与核糖体结合(氯霉素)或阻止AA-tRNA与核糖体结合(四环素)或干扰AA-tRNA与核糖体结合而产生错读(链霉素)。

专题七、双向电泳与质谱检测SDS-掌握双向电泳中等电聚焦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掌握双向电泳的步骤;掌握质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质谱仪的基本结构;掌握质谱技术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领域;了解蛋白质电泳凝胶染色的方法;了解双向电泳的应用及优缺点。

3、双向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等电聚焦蛋白质电泳技术:

1、SDS-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通过附加电场使利用聚丙烯酰胺形成的凝胶对大分子生物物质(如核酸、蛋白质)

分子不同的按照分子量大小在凝胶中得到分离。

变性电泳和非变性电泳蛋白质的聚丙烯凝胶电泳类型:

按蛋白质变性与否分为2、。

、蛋白质变性:

打开二硫键,蛋白质失去生物活性,故称变性(denature)3)保分钟。

为避免复性常使用β-巯基乙醇或二硫苏糖醇(954、变性的方法:

DTT℃加热5护自由的半胱氨酸巯基。

SDS-PAGE

5、变性电泳的方法: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

蛋白质在SDS凝胶电场中的运动速度和距离完全取决于其分子量。

、6SDS-PAGE7、SDS-PAGE操作程序:

浓缩胶、样品上样、电泳、凝胶染色、脱色、电泳结蛋白质样品制备、凝胶制备:

分离胶

果分析

,Tris-HCl缓冲系统,浓缩胶是pH6.8SDS-PAGE凝胶的工作原理:

制胶缓冲液使用的是Tris-甘氨酸缓冲系统。

分离胶pH8.8;而电泳缓冲液使用却很高,两者之间pH呈弱酸性,甘氨酸解离很少,在电场中泳动效率低;而Cl-浓缩胶中,这由于导电性与电场强度成反比,形成导电性较低的区带,蛋白分子就介于二者之间泳动。

一区带便形成了较高的电压梯度,压着蛋白质分子聚集到一起,浓缩为一狭窄的区带。

增加,呈碱性,甘氨酸大量解离,泳动速率增加,直接紧随氯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