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榆树一中五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874316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7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一中五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一中五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一中五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一中五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一中五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一中五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一中五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市榆树一中五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一中五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一中五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试卷满分:

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将答案填在相应的答题卡内,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

A.对天人关系有所研究

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

C.注重于现实政治诉求

D.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有为而无求”说明儒家从社会实际出发,以入世的态度解决社会现实问题,C正确;材料中的信息并不是对天人关系的研究,A错误;“墨家信鬼神”与儒家思想截然不同,二者不是互补关系,B错误;儒家思想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是在北宋时期,D错误。

2.面对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孔子热心救世,但他的救世思想在鲁国行不通,到齐国也碰壁。

造成孔子碰壁主要在于他的救世思想

A.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B.忽视法治而只重视德治

C.旨在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D.未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儒家提倡仁爱思想不能适应当时社会需要,D正确;儒家救世思想不是因为没有形成理论体系,A错误;忽视法治而只重视德治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孔子思想维护没落奴隶主阶级,不是人民利益,C错误。

3.朱熹对王安石评价道:

“惑乱神祖之聪明而变移其心术,使不得遂其大有为之志,而反为一世祸败之原。

”其评价

A.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B.以理学攻击异己之术

C.捍卫了神学的权威

D.对理学发展有所损害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的意思是说王安石变法把神宗皇帝的心术给引导坏了,让一代本可“大有为”的君主,反而变成祸败之原,朱熹的意思显然是以理学攻击异己之术,B正确;朱熹的评价不符合实际,王安石变法并未败坏皇帝心术,A错误;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不是捍卫神学权威,C错误;对理学发展有所损害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4.王夫之明确指出:

“天之命,有理而无心者也……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

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

”由此可知,王夫之

A.把自然规律与人伦物理相统一

B.全面地继承了程朱理学

C.唯物地批判了儒学的“天命论”

D.系统地总结了传统儒学

【答案】C

【解析】

【详解】王夫之是明末清初唯物主义思想家,“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说明王夫之批判了儒学的“天命论”思想,C正确;材料并不是论述自然规律与人伦物理相统一,A错误;王夫之是对程朱理学的批判,不是全面继承,B错误;材料观点不是系统地总结了传统儒学,D错误。

5.“它在欧洲的出现,把学术、教育从基督教修道院中解放出来……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思想文化的交流传播起了巨大作用。

”材料评价的是

A.印刷术

B.造纸术

C.火药

D.指南针

【答案】A

【解析】

【详解】印刷术对于西欧影响最大的是思想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发展,A正确;造纸术促进世界文明发展和进步,但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火药主要是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起到重要作用,C错误;指南针促进地理大发现,D错误。

【点睛】中国四大发明的确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但不能认为四大发明在中国古代没有发挥作用,造纸术与印刷术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指南针对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火药增添了节日的欢乐。

任何重大发明和创造,只有在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能发挥其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6.汉昏侯刘贺墓葬是中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考古人员从主棺内提取出百余件珍贵文物,其中韘形佩、玉剑彘等一批深埋地下两千多年的精美玉器重现世间。

下图是该墓葬挖掘的一枚玉章,由此可知

A.印章沿用了秦统一文字的字体

B.金印上书写的文字可能是铭文

C.竹简木牍可能记载有佛教经典

D.王国侯国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墓葬出土的印章用的字体是小篆,可见汉代印章依然延续使用秦朝的统一文字,A正确;铭文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不符合题意,B错误;佛教传入中国是东汉时期,墓葬出土是西汉时期,C错误;汉昏候刘贺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分割了侯国权力,王国侯国对中央集权威胁不可能巨大,D错误。

7.《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很多描写都家喻户晓,如草船借箭、借东风等。

但是,这与《三国志》中的诸葛亮形象却有明显不同,甚至像草船借箭等也并非诸葛亮所为。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文学作品对历史的叙述不可信

B.文学作品和正史都无法获取历史真相

C.时间久远导致对历史认识不清

D.立场和价值观会影响历史的叙述倾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三国演义》属于演义小说,对历史人物进行了美化,《三国志》属于史学著作,二者对于诸葛亮的不同表述,说明立场和价值观会影响历史的叙述倾向,D正确;文学作品属于二手史料具有一定史料价值,A错误;文学作品和正史都可能接近于历史,但需要考古挖掘的印证,B错误;历史认识不会因为历史久远就认识不清,C错误。

【点睛】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

历史的史料根据形式可分为实物资料(如遗迹、遗物和出土文物等);文献资料(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和报刊杂志等);口述资料(如神话传说、史诗故事和话本等);图片音像资料(新闻图片、记录片和影视资料)。

根据使用价值又可分为第一手资料(原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间接资料)。

在历史资料研究中,不管是文字还是实物的资料,凡是有当事人或亲历者根据亲身经历写成或叙述的资料都可成为第一手资料。

高考中常出现的诗歌、传说、竹枝词和话本等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但使用时须用其他史料印证。

8.近代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普遍认为中学远比西学优越,甚至认定“西学源于中学”,中学是西学的“祖师”,应当“西人由外归中”,而中土即使需要学习西方文明,也应从“经世之学”出发去学习,而且仅限于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这一心态

A.是晚清经济结构变动的反映

B.阻碍了中华文明的转型

C.推动了维新变法的开展

D.是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明显是天朝上国思想的影响,传统的中国中心观影响,这种心态不利于西方文明的引入,阻碍了中华文明向近代转型,B正确;材料中是向西方学习心态,不是晚清经济结构变动的反映,A错误;这种思想属于顽固派的思想,不会推动了维新变法的开展,C错误;近代中国落后主要指经济、政治等因素,并不是单纯心态问题,D错误。

9.康有为说:

“人人皆天生,故不曰国民,而曰天民。

人人既是天生,则直隶于天……人人皆同胞而相亲如兄弟。

”此观点实质上

A.宣扬了变法图强的急迫性

B.指明君主立宪的重要性

C.继承了儒家“民本”思想

D.否定君主地位的独特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人人既是天生,则直隶于天”体现出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思想,此观点实质上是否定君主专制的权威,D正确;材料的观点不是宣传维新变法思想,A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君主立宪制的重要性,B错误;材料中人人平等思想与儒家民本思想不符合,C错误。

10.五四运动前夕,鲁迅说:

“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不许‘妄谈法理’以至护法,自‘食肉寝皮’的吃人思想以至人道主义,自迎尸拜蛇以至美育代宗教,都摩肩挨背的存在。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多元并存的复杂状态

B.民主科学已深入人心

C.封建思想仍根深蒂固

D.物质生活极具包容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几十世纪缩在一时”“吃人思想以至人道主义”“美育代宗教”等说明近代中国新旧杂陈思想并存,A正确;材料中并不是说明民主科学已深入人心,B错误;材料中介绍有封建思想,但并不是根深蒂固,C错误;材料没有说明物质生活的包容性,D错误。

11.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

“在中国,胡适是实用主义的主将,他不遗余力地提倡研究和解决即实际问题,‘一点一滴’进化式改善中国。

李大钊与他之后不久的陈独秀,则主张效仿苏俄的形式,进行直接和彻底的真汉子社会转型”。

二者的争论

A.使得中国社会完成了转型

B.宣传了西方资产阶级学说

C.为共产党的成立准备条件

D.消除了救亡方式上的分歧

【答案】C

【解析】

【详解】“李大钊与他之后不久的陈独秀,则主张效仿苏俄的形式”实质上学习社会主义道路,这一争论的思想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为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C正确;五四运动之后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没有完成社会转型,A错误;材料中争论的实质不是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B错误;D中的消除说法绝对,排除。

12.有学者说: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政治思想在20世纪初成为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

”这是因为三民主义

A.顺应了中国政治民主化潮流

B.成为了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C.全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D.完整地表达了西方政治理念

【答案】A

【解析】

【详解】“三民主义政治思想”主要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一主张顺应了当时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趋势,A正确;三民主义思想并不是国家的主流思想,B错误;当时中国社会矛盾不仅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矛盾,主要的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三民主义并未全面反映中国社会的矛盾,C错误;D中完整表达说法绝对,排除。

【点睛】孙中山与三民主义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五”

一个目标: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两个阶段:

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三个革命:

民族革命(前提)、政治革命(核心)、社会革命(补充)。

四大成果:

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兴起国民大革命。

五大转变:

由从医救民到政治救国;由和平改良到暴力革命;由集中推翻清政府到全面反帝反封建;由依靠军阀到建立革命武装;由资产阶级独立奋斗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3.1927年8月,毛泽东在《湖南暴动大纲》中提出:

“要在湖南形成一师的武装,占据五六县,形成一定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

”据此可知毛泽东

A.已预知了秋收起义的失败

B.最早提出土地革命思想

C.意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

D.已经萌发“割据”思想

【答案】D

【解析】

【详解】“占据五六县,形成一定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说明毛泽东已经萌发建立农村根据地的思想,D正确;材料中是假设,并不是已经预知,A错误;此时的思想并不是土地革命思想,B错误;武装斗争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上山”“土地革命”以及1927年时间,可知当时产生“割据”思想。

14.邓小平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领导了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把中国从混乱引向大治,从崩溃的边缘引向繁荣昌盛。

下列关键词组合能体现其治国方略的是

A.拨乱反正、一国两制、市场经济

B.科教兴国、依法治国、三个代表

C.改革开放、两个凡是、韬光养晦

D.三面红旗、实事求是、共同富裕

【答案】A

【解析】

【详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实行拨乱反正,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一国两制”的理论,针对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正确;三个代表是江泽民提出,B错误;两个凡是是文革后提出的“左”倾思想,C错误;三面红旗是毛泽东的治国方略,D错误。

15.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这一成就

A.使中国科技迈入先进行列

B.使中国成为世界核大国

C.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D.粉碎了西方国家的封锁

【答案】C

【解析】

【详解】1964年10月16日,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主要是打破了美苏核武器的垄断,提高了中国的国防实力,C正确;原子弹的爆炸并不能说明中国进入了科技先进行列,A错误;中国当时并不是世界核大国,B错误;原子弹的爆炸并不能粉碎西方国家的封锁,D错误。

【点睛】研制“两弹一星”的重大意义

(1)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

(2)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4)带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5)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16.在1949-1976新中国文艺作品中,女性成为该时期艺术作品中的主角,几乎占据了该时期艺术的半壁江山。

下图两幅画中,画家幻想一个丰衣足食、物质丰盈的世界。

该作品的出现表明

《初踏黄金路》(1963年)《稻香千里飘,人人逞英豪》(1961年)

A.社会制度转型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B.文学艺术事业发展受政策因素影响

C.社会主义制度下女性地位的提升

D.邓小平主持科教工作推动拨乱反正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画家幻想一个丰衣足食、物质丰盈的世界”,可知这两幅作品力图歌颂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与集体化道路的正确性,这是受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故B项正确;社会制度转型在1956年已经完成,与绘画的所表现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社会主义制度下女性地位的提升与材料主旨不符合,C错误;D项发生在改革开放后,排除。

17.普罗泰格拉认为,事物就是人们感觉到的那个样子,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

当人们觉得某法律不合理时人们就可以进行改革。

对于此观点评价正确的是

A.体现了理性和思想自由

B.将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了出来

C.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D.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答案】C

【解析】

【详解】“事物就是人们感觉到的那个样子,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体现出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思想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C正确;材料中属于感性思维认识,并不是理性思维,A错误;智者运动是人从自然控制解脱出来,而不是将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B错误;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是苏格拉底主张,D错误。

【点睛】区分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卓越思想家,但他不属于智者学派。

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自由),忽视道德;苏格拉底强调人的理性(美德)。

18.布克哈特感叹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有多少人如不能以丰功伟绩流芳百世,就力图以恶德丑行遗臭万年啊!

”这反映出文艺复兴

A.推动人们积极追求现实幸福

B.使意大利成为人们向往的圣地

C.促进了极端个人主义的膨胀

D.禁锢人们思想的神学已被推翻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评述的是文艺复兴时期负面影响,说明文艺复兴容易导致极端个人主义的膨胀,C正确;A属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不符合材料主旨;使意大利成为人们向往的圣地属于文艺复兴积极影响,B错误;文艺复兴并没有推翻神学统治,D错误。

19.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把人类社会进程描绘为一个由自然状态到政治社会状态、终止于专制政治社会的过程,他反对以道德败坏和人性异化为代价来换取科技进步和物质增长。

这说明,卢梭

A.积极的乐观主义者

B.主张开明君主专制

C.反对科技飞速增长

D.对理性持质疑态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终止于专制政治社会的过程”“反对以道德败坏和人性异化为代价”说明卢梭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实行开明君主制,B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卢梭的乐观主义者,A错误;材料中不是反对科技飞速增长,是反对以道德败坏和人性异化为代价来换取科技进步方式,C错误;材料是主张理性的思想,D错误。

20.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自然科学的学术组织“自然秘密协会”于1560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创立。

1601年,意大利创立的罗马林琴学院,拥有32名院士,包括物理学家伽利略。

据此可知

A.近代科学得到充分发展

B.意大利是近代科学的发源地

C.人们已冲破神学的束缚

D.思想解放与科学发展相互推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时间是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然秘密协会”的成立,罗马林琴学院的创立说明思想解放运动对于科学发展作用,同时自然科学发展又推动了启蒙运动开展,故D项正确;近代科学得到充分发展并不是材料主旨,A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意大利是近代科学的发源地,B错误;此时属于文艺复兴时期,人的思想并没有冲破神学的束缚,C错误。

21.2019年2月12日是达尔文210周年诞辰,2019年也是著名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160周年。

达尔文的理论早已成为生物学的基础,但在科学超级大国——美国,反对进化论的声音却响亮而持久。

这反映

A.科学与宗教势不两立

B.宗教影响的根深蒂固

C.进化论存在严重缺陷

D.科学难以改变人们观念

【答案】B

【解析】

【详解】虽然达尔文进化论发表数百年,达尔文进化论思想与宗教进行长期斗争,当时“美国反对进化论的声音却响亮而持久”,说明宗教影响的根深蒂固,B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科学与宗教势不两立,A错误;材料说明宗教思想影响深远,不是进化论存在缺陷,C错误;科学可以改变人们的观念,D错误。

22.如果没有牛顿力学和那时其他科学家创立的科学理论,就不可能发生18世纪的产业革命;如果没有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和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电气化时代在19世纪就不可能出现;如果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质能关系式和薛定谔的波动方程,那么,电子和原子时代的到来就不可能在20世纪变为现实。

这表明

A.科技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进步

B.科学理论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C.科技发展具有阶段性且无止境

D.没有科技发展就没有人类的进步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通过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理论对于科技革命推动作用,说明科学理论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B正确;科技发展必然促进社会进步,这个说法过于绝对,A错误;科技发展具有阶段性且无止境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材料说明科学理论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D说法绝对,排除。

23.普朗克墓的标志是一块简单的矩形石碑,上面刻着他的名字,墓志铭是描述量子大小的普朗克常数的值。

普朗克的贡献

A.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

B.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C.弥补了经典力学对宏观世界认识不足

D.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普朗克发明量子论,主要是从微观领域研究理学,量子论发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B正确;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是伽利略,A错误;C和D都是相对论影响,排除。

【点睛】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把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中,牛顿力学只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状态下的一个特例。

24.“(这种画派)是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的分割线,它创立了全新的色彩体系,在艺术表现上打破了常规的‘固有色’思想,并对之进行了科学的、客观的分析。

”下列属于这一画派的作品有

A.《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

C.《日出·印象》

D.现代主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印象主义注重“光与色”的组合。

材料中“色彩体系”“固有色”可知是印象主义,《日出·印象》是印象主义代表作,C正确;A是浪漫主义;B是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注重反传统,不符合题意,故ABD错误。

【点睛】印象画派注重画家个人的感受,着力于表现光和色的变化,强调捕捉人对外部世界的瞬间印象。

代表作是莫奈的《日出·印象》、塞尚的《埃斯泰克的海湾》、凡高的《向日葵》等。

25.威廉·曼彻斯特这样描述一个美国家庭:

“现在他们并排地、而且常常并肩地坐在一起,看上几个小时电视,连目光都很少交换。

如果他们交谈,有时也是气鼓鼓的,为这个或那个节目的好坏而争吵。

”这说明电视

A.是娱乐生活最便捷的平台

B.提升了民众的生活质量

C.激化了家庭成员间的矛盾

D.已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

【答案】D

【解析】

【详解】“看上几个小时电视,连目光都很少交换。

如果他们交谈,有时也是气鼓鼓的,为这个或那个节目的好坏而争吵”说明由于电视的出现,影响到了人们正常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D正确;A中最便捷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中没有说明电视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B错误;C中激化矛盾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二、综合题:

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在孔子看来,感情可以从内向外层层推衍,从爱自己的父兄到爱其他人,血缘也可以从内向外层层推广。

所以儒家断定,“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这是建立一个国家秩序和理性社会的心理基础。

——摘编自葛兆光《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

材料二许多哲学史论著喜欢把宋明理学公式化地分割为宇宙观、认识论、社会政治思想几大块论述,如果从宋明理学的发展行程和整体结构来看,无论是“格物致知”或“知行合一”的认识论,无论是“无极”“太极”“理”“气”等宇宙观世界观,实际上都只是服务于建立这个伦理主体,并把它提到“与大地参”的超道德的本体地位。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特点和历史过程,造就了以儒学为核心的封建意识形态,这种同封建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的统一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对劳动人民起着极大地麻醉欺骗作用,因而它有效地稳定着封建社会秩序。

为了使儒家学说更好地发挥巩固封建经济和政治制度的作用,历代封建统治者及其思想家们不断地对它加工改造,逐渐使之完备细密,并在一个很长时间内,进行了儒学的造神活动:

把孔子偶像化,把儒家经典神圣化,又吸收佛教、道教的思想,将儒家变成了儒教。

——摘编自任鹏《中国儒学发展史》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儒学的治国理念。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的基本特征。

(3)据上述材料,分析古代儒学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因素。

【答案】

(1)理念:

外在礼乐转向内在情感,依赖于情感和人性来实现社会秩序、建立国家。

(2)特征:

以佛道宇宙论、认识论再建儒学传统,将伦理提高为本体,以重建人的哲学。

(3)地位:

是封建大一统的统治思想。

因素:

儒学中的等级、伦理等思想符合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儒学家对儒学加工改造和不断完善;小农经济的封闭性、落后性是其存在的根源;封建统治者的扶持。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感情可以从内向外层层推衍”可以得出外在礼乐转向内在情感,依据“这是建立一个国家秩序和理性社会的心理基础”可以得出依赖于情感和人性来实现社会秩序、建立国家。

(2)依据材料二“宇宙观、认识论、社会政治思想几大块论”可以得出以佛道宇宙论、认识论再建儒学传统;依据“服务于建立这个伦理主体,并把它提到“与大地参”的超道德的本体地位”可以得出将伦理提高为本体,以重建人的哲学。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同封建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的统一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可知是封建大一统的统治思想;第二小问形成的因素依据所学可知儒学中的等级、伦理等思想符合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儒学家对儒学加工改造和不断完善、小农经济的封闭性、落后性是其存在的根源以及封建统治者的扶持。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