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海水中溶解氧的测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53185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海水中溶解氧的测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四章 海水中溶解氧的测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四章 海水中溶解氧的测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四章 海水中溶解氧的测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四章 海水中溶解氧的测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 海水中溶解氧的测定.docx

《第四章 海水中溶解氧的测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海水中溶解氧的测定.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 海水中溶解氧的测定.docx

第四章海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第四章海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4-1.海水中溶解氧简介

一.概述

海水中的溶解氧和海中动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它的分布特征又是海水运动的一个重要的间接标志。

因此,溶解氧的含量及其分布变化与温度、盐度和密度一样,是海洋水文特征之一。

海水中溶解氧的一个主要来源是当海水中氧未达到饱和时,通过大气从大气溶入的氧;另一来源是海水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放出的氧。

这两种来源仅限于在距海面100-200米厚的真光层中进行。

在一般情况下,表层海水中的含氧量趋向于与大气中的氧达到平衡,而氧在海水中的溶解度又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

当海水的温度升高,盐度增加和压力减小时,溶解度减小,含氧量也就减小。

海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变动较大,一般约在0-10ml/dm3范围内。

其垂直分布并不均匀,在海洋的表层和近表层含氧量最丰富,通常接近或达到饱和;在光合作用强烈的海区,近表层会出现高达125%的过饱和状态。

但在一般外海中,最小含氧量一般出现在海洋的中层,这是因为:

一方面,生物的呼吸及海水中无机和有机物的分解氧化而消耗了部分氧,另一方面海流补充的氧也不多,从而导致中层含氧量最小。

深层温度低,氧化强度减弱以及海水的补充,含氧量有所增加。

除了在波浪能将气泡带入海洋表层和近表层,并进行气体直接交换,海水中溶解氧还会参与生物过程,例如生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氧化要消耗氧,而生物同化作用又释放氧,因此,溶解氧被认为是水体的非保守组分,并且成为迄今最常测定的组分(除温度和盐度外)。

研究海洋中含氧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仅可以用来研究大洋各个深度上生物生存的条件,而且还可以用来了解海洋环流情况。

在许多情况下,含氧量的特征是从表面下沉的海水的“年龄”的鲜明标志,由此还可能确定出各个深度上的海水与表层水之间的关系。

二.测定方法简介

海水中溶解氧的测定方法主要分为容量法,电化学分析法及光度法、色谱法等。

自从温克勒法(Winkler)用于海水分析,大大简化了测定溶解氧的方法,促进了海水中氧的研究,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工作。

由于此法简便、易于掌握,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一直被认为是测定海水中溶解氧最准确的方法。

所以至今仍为海洋调查的标准方法而被广泛使用。

此外,还有电化学分析方法中的电流滴定,极谱法等。

在此方法基础上,产生了现场溶解氧探测仪,可以直接进行自动连续测定,不需要采样和固定水样。

分光光度法测定氧,也是在温克勒法(Winkler)的基础上,用光度法测定淀粉—碘的蓝色络和物,或不加淀粉,仅测定游离I2,这些方法仅适用于溶解氧含量范围为0.1-0.001ml/l的水样。

§4-2.Winkler测定法

三.方法原理

温克勒法是1988年提出的。

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向一定水样中加入固定剂MnSO4,和碱性碘化钾(KI+NaOH),则形成Mn(OH)2沉淀,水样中的氧继续将Mn(OH)2氧化为Mn(OH)3。

然后加入酸,则Mn(OH)3氧化碘化钾,生成游离碘,再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游离碘。

根据Na2S2O3的用量计算水样中氧的含量。

由此,溶解氧的分析大体可分为以下三步:

①取样及样品中氧的固定;②酸花将溶解氧定量转化为游离碘;③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游离碘,求出溶解氧的含量。

具体反应为:

1.样品固定:

取样后,立即加入固定剂MnSO4和KI-NaOH,二价锰离子与碱反应生成白色氢氧化锰沉淀,而二价锰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很容易被氧化,定量生成高价氢氧化锰沉淀,反应如下:

Mn2++2OH―→Mn(OH)2↓(白色)

Mn(OH)2+1/2O2+H2O→2Mn(OH)3↓(棕色)

或Mn(OH)2+1/2O2→MnO(OH2)↓

2.酸化:

于固定的水样中加入酸,沉淀在pH值1―2.5范围内溶解,在酸性介质中高价锰离子是一强氧化剂,它可以将碘离子氧化为游离碘。

碘与溶液中碘离子形成络合物,抑制游离碘挥发。

反应式如下:

2Mn(OH)3+6H++2I-→2Mn2++6H2O+I2

MnO(OH2)+4H++2I-→Mn2++3H2O+I2

I2+I-I3-

3.滴定I2:

用Na2S2O3滴定游离碘,则I2被还原成I-,而S2O32-被氧化成连四硫酸盐S4O62-,反应式如下:

I3-+2S2O32-→3I-+S4O62-

四.测定方法

4.取样及固定

取样及固定是海水溶解氧测定的重要一环,此步的操作情况对结果具有很大的影响。

必须熟练掌握!

1)样品瓶:

分装溶解氧的样品瓶要求使用棕色的密封性能好的细口瓶,为了便于装取水样,瓶塞底要求是尖形的。

目前常用的样品瓶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用称量法预先测知样品瓶的体积,要求准确到0.1%,这种样品瓶是我国目前海洋调查所采用的,体积在125ml左右,其优点是:

试剂直接加入样品瓶中;

滴定整个样品;

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样品时,15ml的半微量溶解氧滴定管即可,并且避免了移液操作。

其缺点是每次分析时,必须计算样品体积,这在处理大批水样时,就不方便了—可事先测定每个样品瓶的体积,并编号备用。

第二种样品瓶是250ml左右,加入试剂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水样进行滴定,其优点是:

不需要知道样品体积;每次移取固定体积的水样滴定,计算方便;可以进行多次滴定。

-------------这种瓶受外界影响较大。

2)取样及固定:

影响溶解氧含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1氧的溶解度和温度压力有关,

当水样被提到水面时,压力减小,温度升高,造成溶解氧溶解度减小,溶解在水样中的氧容易逸出,造成溶解氧损失。

2海水中存在有机物和细菌,短时间内可造成溶解氧在水样内部的变化。

3生物的光合作用使氧的含量增加。

4水样在与采水器接触过程中,由于金属被腐蚀,致使氧的含量降低。

2(Cu,Zn)+O2+HCO3-=2(Cu,Zn)2++4CO32-+2H2O

由于以上原因,在采水器采上水样后,应该立即分装溶解氧的水样并迅速加入固定剂。

为了尽量避免造成溶解氧的变化,需特定操作:

在采样时,应严格按下述步骤进行:

1溶解氧的水样是第一个分装的;

2分装水样时,采水器上采样橡皮管中的气泡应全部赶尽,且分样管应插入样品瓶的底部,并放入少量海水洗涤样品瓶;

3装水过程中,取样管仍需插入样品瓶底部,使海水慢慢注入样品瓶中,避免产生气泡,不能振动和摇动瓶子,样品水流在瓶中不应产生大量涡流以免进入大气中的氧。

在瓶子充满的最后阶段,将管嘴缓慢的收起,最后让水样溢出瓶口。

4此时,不能马上盖盖,应快速用简便的自动移液管加入固定剂,然后盖上塞子。

------加入固定剂速度要快

5盖上塞子后,为了使样品中的氧固定完全,应反复震荡使固定剂与氧充分反应;

6加入固定剂的样品应放在暗处并避免温度变化,以免由于样品体积的变化引入大气中的氧。

这样,加入了固定剂的水样可保存10-12小时。

7为避免氧在采水器中的损失,应使用塑料(或塑料内衬的)采水器。

5.样品的滴定

3)沉淀溶解

当瓶中沉淀下降至瓶的1/2高度后,打开瓶塞迅速加入1:

1的硫酸1ml,盖上瓶塞摇动使沉淀溶解。

4)滴定:

将沉淀溶解的水样,讯速倒入三角瓶中,立即用硫代硫酸纳溶液滴定,以淀粉为指示剂,滴到溶液变为浅黄色时,加入0.5%的淀粉1ml,继续滴定至终点由兰色变为无色,然后再将溶液倒入样品瓶中,将遗留在样品瓶中的少量碘洗下来,倒回三角瓶,继续滴定至无色。

5)指示剂:

淀粉指示剂在水溶液中由于微生物的水解作用减低了灵敏度,所以淀粉必须现用现配,而且指示剂的加入必须在接近终点时加入,这是因为淀粉只有在较稀溶液中和I2形成蓝色络和物才是可逆的。

-----不能过早加!

6.空白测定

测定时往水样中加入的试剂均有溶解氧,因此必须进行空白校正。

平行取海水或自来水三份,在一个瓶中加入一份固定剂,第二个瓶中加入两份,第三个瓶中加入三份,按上述方法固定,溶解,滴定。

计算出溶解氧含量,多加固定剂的水样必须进行体积校正,将测得结果对加入试剂体积做图,直线斜率即为试剂空白,若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说明没有明显的试剂空白,若试剂空白大于0.1ml/l,应重新配制试剂。

7.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

溶解氧测定标准,不是使用标准氧含量的水,而是使用一些基准物质标定标定硫代硫酸钠的浓度,而后计算出氧的含量。

常用的基准物质有KIO3和K2CrO7。

由于所用基准物质不同,所测氧的结果也有差别。

我国海洋调查规范用的是碘酸钾。

当用碘酸钾标定硫代硫酸钠时的操作步骤如下:

用海水移液管取1.667´10-3mol/l的标准碘酸钾溶液15毫升,注入250毫升三角瓶中,用洗瓶吹洗瓶壁,加入0.6可固体KI,再用自动移液管加入2毫升2mol/l的H2SO4,摇运后,盖上表面皿,在暗处放置2分钟,然后沿壁加入50毫升蒸馏水,接着用0.01mol/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待溶液变成浅黄色时,加入1毫升0.5%的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刚消失,记下滴定体积。

同法滴定三次,每次定读数之差不大于0.02毫升,反应式如下:

KIO3+5KI+3H2SO4=3I2+3H2O+3K2SO4

I2+2Na2S2O3=Na2S4O6+2NaI

一般不利用K2CrO7做标准,因为其要求的酸度较高,会导致碘化物的光氧化产生较大误差。

碘酸钾要求的酸度低即可反应。

五.结果计算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S2O32-和O2之间的关系如下:

2S2O32-=I2=1/2O2

即1mol硫代硫酸钠相当于1/4mol氧气,则标准状态下氧的含量用mlO2/l表示时,计算公式如下:

V1为滴定水样时消耗NaS2O3溶液的体积;M1为NaS2O3溶液的摩尔浓度;V-2为水样体积减去2毫升固定剂体积;22.4为每摩尔氧分子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在海洋调查时,为了计算方便,通常可以将上式简化,令

此参数已预先测好,计算每个溶解氧瓶的M值,列成表,按下式计算:

O2mol/l=V1´M1´M

则氧的饱和度可按下式计算:

氧饱和度=(O2/O2¢)´100%

其中,O2:

样品中溶解氧的含量O2¢:

所在温度、盐度和压力下氧的溶解度

六.方法准确度

水样在近饱和的情况下,使用此法此得结果,准确度大致为0.02mol/L。

其相对误差为2~3%。

七.注意事项

溶解氧固定后,如不能立即进行滴定,可以暂时搁置,但不可超出24小时。

新配制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其浓度需经14天左右才会稳定,在此期间需天天标定它的浓度,确信浓度不再改变时,标定的次数可酌情减少(二天一次);

浓硫酸中常含有少量NO2杂质,因NO2和I-会发生下列反应:

NO2+2I-+2H+=NO+I2+H2O

这将使测定结果偏高。

另一方面,浓硫酸也可能由于有机物(如沉埃或橡皮)作用而产生SO2杂质,I2在测定过程将被SO2还原而使结果偏低。

如浓硫酸中含有以上杂质,可将其加热至冒白烟以除去这些杂质。

注意控制滴定终点,当溶液蓝色刚刚消失即为终点。

滴定速度不可太慢,否则终点变色不敏锐。

滴定终点应由蓝色变为无色,不应呈紫色。

如终点变化不灵敏,淀粉溶液必须重新配制。

如海水浑浊,可用三角瓶盛以同样海水,供滴定终点比较用。

同一水样的两次分析结果,其偏差应小于0.06ml/l。

试剂需经空白校正。

八.误差来源

温克勒法测定海水中溶解氧误差,主要来自取样固定和碘量法两个方面。

8.采样和固定误差

由于影响溶解氧含量因素很多,所以规定了溶解氧的特殊操作。

若取样和固定操作不正确,将给分析带来严重误差。

------必须正确操作!

9.碘量法中的误差

6)碘的挥发

滴定和标定过程中都存在I2,而I2又易于挥发而产生误差。

影响碘挥发的因素,有下列三方面:

碘的浓度、

碘离子浓度

温度。

¨在0℃—30℃范围内,每增加10℃,碘的蒸汽压增加2.5倍,超过这个范围增加的更快。

在实验室温度不同的情况下,碘挥发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必然造成误差。

此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分析结果偏低,碘的挥发是其中原因之一。

¨为了减少碘的挥发误差,可以于溶液中加入大量过量碘离子存在,使I2和I-形成络合物,减少游离I2浓度,防止碘挥发。

因此,应加大KI的用量,使之形成I3-而减小挥发。

I2+I-=I3-

¨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时,反应向左移动,直至被硫代硫酸钠定量滴定。

为了减少碘的挥发,也可以减少碘的浓度,在游离出碘以后,加入蒸馏水稀释。

¨由于碘的挥发,因此不能在烧杯中进行,一般使用三角瓶或碘量瓶。

为了减少碘的挥发,即使采取了以上种种措施,但还是不能完全消除,特别是在将溶液由样品瓶转移到三角瓶中时会有1—2%的碘损失。

7)空气中氧对KI的氧化

测定和标定过程,溶液中均有I-,并与空气接触,空气中O2可以将氧化为I2,反应式为:

4I-+O2+4H+2I2+2H2O

反应速度随酸度增加和阳光照射而显著增加。

(如图可以看出)当溶液酸度达到0.4~0.5M时,碘被空气中氧化最高。

所以测定时必须控制合适pH范围,一般为1

p81图35是三种不同光线对碘氧化的影响,曲线a是从加入KI到滴定之时间里放在暗处。

曲线b是放在柔光之下,曲线c是在太阳光照射下。

光线对碘在空气中的氧化有重要影响,所以加入KI后必须放在暗处。

¨此外KI溶液在空气中光线照射下氧化生成IO3-,能将Mn2+氧化成高价,使结果偏高。

8)干扰离子------还原物质

一些氧化还原物质对Winkler法均有干扰,这些杂质来自两方面。

①海水中含有氧化还原物质(例如污染海水),产生误差。

此方法仅适用于正常海水。

②试剂中常含有影响测定的杂质,例如HCl中常含有Fe3+,硫酸中含有亚硝酸根等。

氧化剂(例如亚硝酸根,三价铁离子等)因能和氧一样去氧化低价锰或氧化碘离子,造成正误差—偏高。

NO2+2I-+2H+=NO+I2+H2O

还原剂(Fe2+、H2S等)在温克勒法中引起负误差因为这些还原剂均可以引起高价锰还原或引起I2还原,均使结果偏低。

遇到含有氧化还原物质的水样,必须改进此法才能使用。

对于含有杂质的试剂必须做纯度检验。

9)试剂中含氧

对于1升水样来说,由加入的固定剂带入的氧的量约0.02mL,

必须进行空白校正

或于试剂中通N2或O2。

九.污染海水中DO的测定

Winkler法测定DO对一般海水是很好的方法,但在浮游生物繁盛期,或其它有机物浓度很大,会使结果产生误差。

另外,近岸水由于工业废水的污染,可能含有大量氧化物或还原物,也得不到准确结果。

10.碘差法:

海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或工业废水一般污染区域,可用。

严重污染不行。

原理:

在两个体积相等的水样中,各准确加入10cm30.01M碘溶液,如碘颜色消失,则再加入1.0cm3,直至有黄色为止。

此时水样中所有干扰还原物质都与碘反应了。

然后一个瓶用Winkler法测定氧含量,另一个也按同法处理,但不加入Mn2+溶液,而用蒸馏水代替,酸化之后,用Na2S2O3滴定。

两者差值即为水样中O所消耗的Na2S2O3含量。

要求:

两瓶中加入碘后放置的时间相同;

沉淀还未沉降时,就要加入硫酸,否则不加Mn2+和加入Mn2+的两个瓶中的情况不同。

因为加入Mn2+产生沉淀,吸附海水中有机物一同沉降,可能引起误差。

\沉降与加酸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产生的误差就越大。

11.氧盐法:

10)海水中仅有NO2-而无其它氧化物质:

亚硝酸盐含量大于0.1mg/dm3时能干扰氧的测定。

和高价锰一样也能氧化I-,产生正误差。

NO2+2I-+2H+=NO+I2+H2O

为此可加入叠氮化钠NaN3破坏亚硝酸盐。

测定方法和Winkler法相同,只是叠氮化钠和碱性碘化钾配制在一起。

11)海水中NO2-和Fe3+同存

有仅要加入NaN3–KI–NaOH,在酸化之前还应加入NaF掩蔽铁®(FeF)2+;或者用H3PO4酸化水样,形成磷酸铁络合物。

12.有硫化物存在下的测定

样品中有硫化物或硫代硫酸盐存在时,也不能用Winkler法直接测定,能和I2反应生成I-,®结果偏低。

需先加入HgCl2,®HgS¯,之后再用winkler法测定。

由于溶液中存在过量的HgCl2,当加入NaOH-KI时,生成四碘汞化钾络合物(K2HgI4),不影响测定。

13.碱性次氯酸盐法:

主要用于被亚硫酸盐等还原剂污染了的海水。

加入碱性次氯酸盐,将亚硫酸盐氧化成硫酸盐。

Na2SO3+NaOCl®Na2SO=+NaCl

¨这一过程必须快,<20秒,否则结果偏低,因为O2会被有机物质的分解产物所吸附!

过量的次氯酸盐可用碘化物(KI)除去(+H2SO4和KI®NaCl+K2SO4+I2+H2O),过量碘再由硫代硫酸钠除去(淀粉指示,滴定®Na2SO4+I-)。

------------最后用Winkler法时要多加一些KI-NaOH中和过量的酸(多一倍至一倍半)。

此方法对操作要求严格,结果总是偏低。

§4-3.其它方法

淀粉指示剂存在系统误差,且灵敏度不高(0.1ml/l),可用仪器测定终点。

测定溶解氧的方法很多,除了以上讲述的方法之外,还有其它一些方法,下面进行简单讲述:

十.光度滴定:

I2渐消耗,测吸光,可准至0.01%

十一.电化学分析法测定海水溶解氧

14.电流滴定法

恒定电压,等当点前后电流发生大的变化。

在控制恒电位过程,通过观察电流变化来确定等当点的容量分析方法称为电流滴定,它分为一个极化电极(极谱滴定)和两个极化电极(永停终点法)。

用电流滴定法测定海水中溶解氧含量,仍是以Winkler法为基础,只是用电化学分析方法测定终点代替了淀粉指示剂。

使用电流滴定法确定滴定终点比淀粉的灵敏度高5-10倍,因此采用电流滴定法指示终点时,必须相应提高采水的准确度,否则由于采水方法误差过大,而达不到提高测定准确度的目的。

12)

两个极化电极的电流滴定法

其装置如p89图所示,两电极均为铂金丝。

测量电流

将经固定酸化后的水样倒入烧杯接好线路。

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取恒定电压加于两个同样铂电极上,以电流对试剂(硫代硫酸钠)体积做图来决定滴定终点。

前提为溶液中的I2I-反应是可逆的!

溶液中含有I2和I-,由于两铂金电极插在同一溶液中,在不加外加电压时,它们具有相同的电极电位,溶液中无电流通过。

当加上一小电压,在两个电极上有电流通过。

其一电极上碘离子被氧化成分子碘,2I-+2e®I2;

另一电极上发生相反的反应,I2®2I-+2e。

当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时,分子碘的浓度逐渐降低,响应电流渐渐变小↘。

当碘全部还原时,即到达等当点,此时溶液中只剩下I-、S4O62-和少量S2O32-,虽然一个铂电极上仍可起下列反应:

2I-→I2+2e

但另一电极上由于硫代硫酸根的氧化是不可逆的,不可能产生如下反应:

S4O62-+2e®2S2O32-,因此电流不能通过溶液,微安表上所指示的电流为零,即为滴定终点。

其滴定结果见图。

由硫代硫酸钠滴定体积即可计算出海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电极:

2I-→I2+2e

2S2O32-→S4O62-+2e不可逆不能产生2S2O32

S4O62-+2e®2S2O32不发生,电流为0

也可用甘汞电极为参比,Pt为极化电极,如下:

13)一个极化电极的电流滴定法

用甘汞电极做参考电极,固体微铂电极做极化电极,调节极化电极电位,使电解池中的被测物质或滴定试剂产生极限扩散电流,用做图法找出滴定终点。

体步骤见讲义P90。

将经固定酸化的水样,加入过量的已知总量的Na2S2O3,还原与O2等当量的碘。

此时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I-、S2O32-和S4O62-,其中I-和S2O32-在电极上不反应,不还原,∴无电流。

用KIO3滴定,IO3-+I-+6H+→3I2+3H2O

I2+2S2O32-→2I-+S4O62-

∵析出的碘立即被S2O32-还原,∴极化电极上仍无反应,无电流。

当S2O32-全用完时,达滴定终点,再加KI,出现游离I2,在极化电极上产生反应I2+2e→2I-,有电流,I2↗,电流↗

可从图上得出KIO3体积,→溶液中余下的Na2S2O3量,∵总量已知→两者之差即为水样中氧的量。

注意:

滴定过程中KI的浓度要在0.4%以上,酸度在0.15M以上。

15.电位滴定法:

也可用两个铂电极,(和测定Cl时一样),测定氧化还原电位,可用微分法求终点,或二次微分法。

(再画一下图)

现有用Gran作图法来确定终点的,---测Alk时简单介绍。

◆滴定法本身也有问题:

对污染海水,由于存在一些氧化还原物质,应用受限制,改进(已讲)。

滴定操作需时间,且试剂保存也是问题,对DO少的海水系统误差大。

十二.传感器

在溶解氧方面比较成功的,可进行现场测量,受干扰较小(是基于氧化—还原电流,其电位对O2是恒定的----外加一定电位),可测污染水。

O2+2H++2e→H2O2E1/2=-0.25V

O2+2H2O+2e→H2O2+2OH-

这个不大用,主要用下面的:

O2+4H++4e→2H2OE1/2=-0.5~-1.3V

O2+2H2O+4e→4OH-

在传感器中,在一定还原电位下,O2在电极上反应,产生扩散电流,与浓度成正比:

id=K×m1/2×τ1/2×D1/2×CX(仪器分析上)

★早期用过滴汞电极,优点是表面不断更新,防污染、电流恒定,但有个如何保持汞滴大小的问题,且K与T、P有关,需不断校正。

且消耗大量的汞,不合算,且存在一保持汞柱高度的问题。

-----这是60年代进行的工作。

主要有Hg电极—Ag电极;Hg电极—Zn电极等,可构成原电池,不需外加电压。

★固体电极:

主要优点是面积可很大,∴灵敏度>>滴汞电极十几~几十倍,而且可做得很小,材料省。

主要有镀金丝(阴)--Zn箔(阳)电极、细铂丝组成的铂电极等。

可惜测定结果并不是很稳定,误差可达10%.

固体电极最大的问题是易中毒,海水有机物吸附于表面,电极产生OH-会使一些无机物沉积,故需不断更新。

★复膜电极:

用一透气性的膜将电极和海水隔开,只允许气通过,在膜与电极之间(必须很近)产生电流,这样有效防止了有机物的玷污。

关键是如何选择合适的膜,一是要透气性好,二是透气性要比较稳定。

目前这方面有很多人进行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十三.气相色谱法测定海水中溶解氧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海水中溶解气体,首先要将这部分溶解气体从海水中全部提出来,然后经色谱柱把混合气中各组分分离出来,并经导热池检测。

应用气相色谱分析海水中溶解氧,具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水样用量少,一次进样只需几毫升或十几毫升。

方法精度为0.5%,可以与经典的温克勒法相比较。

分析速度快,分析一个水样只需几分钟时间。

不受水样中干扰离子的影响。

样品从采集到分析,结果处理均可以实行自动化操作。

解决了海水中混合组分可以同时测定的问题。

§4-4.膜电极法测定溶解氧

十四.测定原理

溶解氧测定仪氧探头是一个隔膜电极,它的金或铂阴极和银阳极之间通过电解质凝胶相通,通常电解质为氯化钾。

电极的化学系统用溶解氧透过率高的透气隔膜(常用聚四氟乙烯)与周围环境分开。

若在电极间加以0.8或0.7伏直流电压,则电极处于极化状态。

把极化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则被测溶液中的溶解氧透过隔膜进入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