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伊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31253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伊犁州伊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伊犁州伊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伊犁州伊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伊犁州伊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伊犁州伊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伊犁州伊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伊犁州伊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伊犁州伊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伊犁州伊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伊犁州伊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伊犁州伊宁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伊宁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外部发展环境和“7·5”事件的双重影响,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一主题,解放思想,务实创新,排难而进,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强势推进各项工作,奋力推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全年经济企稳回升,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为加快建设繁荣稳定富裕和谐的伊宁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预计实现生产总值82.02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7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24.74亿元,增长21.6%;第三产业增加值53.41亿元,增长13.4%。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40.5%、57.4%;拉动GDP总量分别增长0.3个百分点、6.3个百分点、8.9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4.7:

29.5:

65.8”变化为2009年的“4.7:

30.2:

65.1”。

第二产业比重有所提升,比上年增长0.7个百分点,其中:

工业增加值17.68亿元,增长21.6%,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19.3%上升到21.1%。

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型发展态势。

按全市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17862元(折合2616美元),较上年增长13.7%。

2009年,伊宁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100.55,较上年下降7.7个百分点。

全市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3.0,提高1个百分点。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99.5,下降9.4个百分点。

二、农业

2009年,全市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以“11532”富民工程为动力,以设施农业、林果业、畜牧业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突破口,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投入,全市农村经济快速增长。

2009年,全市实现地方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66996万元,增长7.3%。

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3.9亿元,增长7.2%。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290元,增加1129元。

全市耕地面积22.92万亩。

全市以城郊型农业为着力点,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不断扩大特色作物种植规模。

种植业产值42315万元,增长7.1%。

从主要农产品产量看,小麦、油料、蔬菜产量分别增长6.7%、4.7%、18.8%。

各乡镇(场)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温室、大棚蔬菜、林果园艺等,种植业逐步向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全市拥有蔬菜大棚面积26585亩,增长46.8%。

林业生产通过开发性造林,实现了城乡绿化一体化。

2009年全市完成植树造林面积28254亩,增长15.5%。

其中经济林21101亩,增长15%;用材林3724亩,增长23.9%。

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85%,其中特色无公害防治率90%。

生态环境逐年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8.8%。

全市牲畜年末存栏总头数20.07万头,下降0.8%,牲畜繁殖成活率95.7%,牲畜出栏率89.8%,提高0.7个百分点。

全市畜牧业产值19505万元,增长8.0%。

水产养殖业有所增长。

全年水产品产量3230吨,增长6.8%。

渔业产值1861万元,较上年增长7%。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6.2万千瓦,增长10.7%。

拥有大中型拖拉机870台,增长6.1%;小型拖拉机1170台,增长1.8%。

据测算,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290元,增加1129元,增长21.9%,来自一产、二产和三产的收入分别为2695元、1184元和2411元,由于全市设施农业温室收入及劳务输出收入的增加,第一、第三产业增长较快,分别较上年增加616元、468元。

农村劳动力输出总人数5.38万人次,实现转移收入1.9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9年,全市实现地方工业总产值42.87亿元,其中轻工业产值20.42亿元,重工业产值22.45亿元;合作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2.8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0%。

从地方3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情况看,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1.62%,较上年上升61.6个百分点。

上升的指标有:

流动资产周转率2.41次/年、总资产贡献率12.99%、成本费用利润率10.69%,资本保值增值率112.6%、工业产销率98.4%,分别较上年增长0.24、3.5、7.2、23.9、4.5个百分点;下降的指标有:

资产负债率77.3%,下降1.2个百分点。

全市地方实现工业增加值16.3亿元,较上年增长22.1%。

合作区实现工业增加值45467万元,增长18.9%。

全市辖区预计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0681万元,增长21.5%。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建设

2009年,全市辖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24809万元,增长44.6%。

其中地方固定资产投资417434万元,增长45.7%。

在地方投资中,城镇项目投资254356万元,增长1.2倍。

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1.21亿元,增长1.78倍;工业投资完成10.85亿元,增长56.4%;关系民生的投资如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业投资分别为1.42亿元、1.28亿元、1.08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7.84倍、6.29倍、20.69%。

房地产投资117939万元,下降12.3%,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28.2%。

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173.99万平米,下降2.4%,其中住宅157.75万平米,增长10.5%;商品房销售面积107.19万平米,增长44.3%,其中住宅103.45万平米,增长43.8%。

城市化进程全面提速。

2009年完成城市建设投入15亿元,是历年来投入力度最大的一年。

一是强化规划工作。

投入1300万元,先后完成了第六轮城市总规的修编和规划纲要的审批工作,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申报工作,18个专项规划和10条道路控制性详规的编制,总部经济区、新市委、政府片区等城市重要节点的景观设计。

二是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投入4.7亿元,新建、续建了阿合买提江街延伸段等18条总长29公里的道路及附属基础设施建设。

投入1.6亿元,扩建二热源、新建四热源,新增城市集中供热能力80万平方米,续扩建二、三、四水厂和东区污水处理厂,完成了7公里的供热和41公里的排水管网铺设任务。

投入4000万元,新建了伊犁河谷唯一的医疗垃圾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

投入1.2亿元,完成了六星街片区、天山街片区、胜利街片区等9个片区75公里的背街小巷道路改造及上下水等附属设施工程。

投入1200万元,完成了斯大林街、飞机场路的人行道硬化工程和天山后街、胜利街、英阿亚提街的道路罩面工程。

三是园林绿化取得新进展。

投入3000万元,在国省道伊宁段种植乡土树木4.7万棵,完成了续建、新改建道路10万平方米绿化任务,实施了新市委、政府片区180亩绿化工程,完成了市区200万株花卉定植、20万盆花摆放任务及2万棵树木种植任务,新增城市绿地面积700亩。

四是加大了土地征迁和储备工作力度,投入6亿元,完成552户拆迁、8000亩土地征迁及6000亩土地的报批。

五是环保工作取得新成效。

拆除了16家单位21台锅炉,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削减877吨、1633吨,顺利通过国家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验收。

2009年,我市南市区旧城保护性改造项目,获得建设部颁发的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五、国内贸易

消费需求增势强劲。

消费受收入水平提高,家电下乡、鼓励汽车消费、结构性减税等扩大消费政策的实施,伊宁市居民消费明显加快,对经济的拉动力不断增强。

全年辖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33433万元,增长21.7%。

其中地方消费品零售额308336万元,增长23.1%。

在地方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城市零售额300527万元,增长23.5%;农村零售额7809万元,增长9.9%。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251808万元,增长24.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6371万元,增长17.7%;其他行业零售额10157万元,增长7.4%。

全市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436274万元,增长15.5%,其中批发额184466万元,占42.3%。

六、开放经济

受国际金融危机及“7.5”事件影响,全市外贸进出口大幅下滑。

2009年全市辖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8227万美元,下降44.7%。

其中出口28005万美元,下降77.4%。

外贸企业从上年的24家增加到41家,其中出口规模最大的伊犁州龙华公司实现进出口额11000万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39%,较上年下降61.3%。

招商引资工作稳步发展。

2009年,全市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3个,项目总金额1380468万元。

到位资金225070万元,增长25.1%,其中区外项目35个,到位资金210770万元;工业项目35个,到位资金180120万元。

据工商部门统计,个体、私营经济稳步发展。

2009年,全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分别为15919户、1980户,分别增长5.1%、8.3%;从业人员分别为29765人、10853人,分别下降4.2%、13.7%;注册资金分别为45380万元、82934万元,分别增长4.6%、%。

七、旅游业

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

2009年,全市共有宾馆65家,其中星级宾馆29家(四星级3家,三星级14家,二星级12家),社会宾馆36家;旅行社15家,旅游景区(点)27家。

农家乐旅游点206家,实现收入1500万元,较上年增长58%。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64.36万人次,下降15.4%。

其中来自疆外游客24.65万人次,疆内州外游客41.09万人次。

旅游收入26251万元,下降2.4%。

其中宾馆17810万元,下降9.7%;旅行社889万元,下降43.6%;景区7551万元,增长34.5%。

全市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3.2%。

八、财政和金融

2009年,全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64120万元,增长43.4%。

一般预算收入66983万元,增长30.9%;其中税收收入59409万元,增长32.1%。

地方财政支出245988万元,增长48.3%。

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48897万元,增长51.5%。

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较快,达到40191万元,增长1.1倍。

2009年,全市银行存款余额171.34亿元,增长34.5%,其中: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5.28亿元,增长20.8%;银行贷款余额69.71亿元,增长39.1%。

九、教育和科技

全市以建设“教育强市”为目标,强化教育学教管理,教育工作质量显着提高。

2009年,全市辖区共有中高等院校8所。

地方中小学93所,其中小学64所,中学29所;中小学在校学生7.73万人,其中小学在校生4.57万人,占59.1%;全市拥有中小学专任教师5232人。

全市高考上线率92.97%,其中高考民语言高考上线率80.39%。

大力推行“3+3”双语教学模式,全市各类“双语”教学班达到667个,学生25005名,占少数民族学生总数的88%。

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

投入科技资金1400万元,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科技项目8个,专利授权10件。

全年科学技术支出1300万元,“科技三项费用”到位1035.14万元,在资金使用上突出重点,加大了对重大科技项目的支持。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全市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08场次,举办各类大型体育赛事17项,参加运动员3万余人,荣获自治区银牌奖2块;荣获自治州金牌1块,银牌1块,铜牌2块。

建立了伊宁市文化体育人才库,收录各类人才千余人。

图书服务功能逐步拓宽,公共图书总藏量18.6万册,新增图书0.3万册,较上年增长1.6%。

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

全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42652小时。

播出新闻节目3908小时。

收看数字电视节目40套。

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9.5%、99.5%。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

2009年,全市拥有医院、卫生院(不含农四师)35所;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3073张,增长8.7%,其中医院3033张,增长8.8%;卫生技术人员3148人,增长10.8%,其中执业医师1102人,增长8%,注册护士1235人,增长21.8%。

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工作实施顺利。

全市新农合参合10.81万人,参合率94%,全年新农合专用基金共为农牧民门诊和住院补偿1029万元。

其中门诊就诊人数60493人次。

全额补偿48.97万元;住院人数11254人次,专用基金给予补偿979.6万元,有效解决农牧民看病负担过重问题。

十一、环境、资源

据环保部门统计,2009年全市达到国家二级以上天数350天,占总监测天数的96.4%;城市集中饮用水源水质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之内,伊犁河流域伊宁市段水质达到自治区划定的水域功能区水质标准,城市整体环境质量良好。

全市拆除33家单位40台采暖锅炉,限期治理全鹿制药等7家单位8台烟尘超标排放锅炉,消减排污量。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5家酒店已停用供热水锅炉,改用太阳能。

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分别消减878吨和465吨,均控制在规定指标之内。

十二、安全生产

据安监部门统计,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264起,死亡22人,受伤106人,直接经济损失49.2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18.77%,死亡下降35.3%,受伤人数上升2.91%,直接经济损失下降26.30%。

十三、人口

2009年末,全市总人口459172人,增长1.58%。

其中非农业人口311745人,占总人口的67.9%;其中男性227777人,女性231395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

0.98。

全市共有37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226818人、汉族160105人、哈萨克族20792人、回族34515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9.4%、34.9%、4.5%和7.5%。

全市人口出生率10.52‰,死亡率1.70‰;自然增长率8.82‰。

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9.82%。

十四、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抽样调查显示,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05元,增长14.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948元,增长7.2%,其中服务性支出1681元,增长2.8%。

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290元,增加1129元,增长21.9%。

全市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65648万元,增长13.4%;在岗职工平均货币工资23494元,增长5.9%。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全市地方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1337人,增长6.3%。

征收养老保险金10902万元,增长19.9%;参加医疗保险34647人(有4512人转州社保局),下降9%。

已收医疗保险金5397万元,下降1.4%;参加失业保险19470人,增长4.1%,征收失业保险金1116万元,增长18.3%;工伤参保人数14675人,增长11%。

征收工伤保险金164万元,增长3.1%;生育参保人数24149人,增长8.2%。

征收生育保险金253万元,增长14.2%。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全面启动,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9840人,基金收入1439万元。

全市实现城镇就业再就业19036人,实现开发就业岗位4522个,其中新增公益性岗位413个。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据民政部门统计,全市城镇居民享受低保15743户,享受低保46515人,全年发放低保金8485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698户,享受低保户13689人,已发放保障金1157万元,基本保证了城乡困难群体的最低生活需求。

全市城镇医疗救助57233人次,救助资金780万元;农村医疗救助18675人,救助资金340万元。

全年投资2.2亿元,新建3410套17万平方米廉租住房,解决了低保人群中无房户的住房困难。

完成农村抗震安居工程5965户,发放补助金1385万元。

注:

主要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人口资料中“三率”指标取自市计生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