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80222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上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上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上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四上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四上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上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

《四上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上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上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

四上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四单元

(定稿)

主备人:

曹晓军

参备人:

周国华冯裕海方德林

 

执教者

绩溪县桂枝小学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

三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和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乘法),积的变化规律,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先从因数是三位数的笔算乘法入手,运用已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概括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再通过对一组乘法算式的观察、比较、归纳出乘法算式中积的变化规律。

最后运用乘法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出常见的数量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为多位数的乘法打下了基础,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方法掌握比较容易。

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时,得数的结果应如何对位,使学生明白其中的算理。

在计算教学中,学生会感觉比较枯燥无味,教学中可将计算与解决问题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目标

1、①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②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③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

2、经历乘法的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比较、归纳、抽象、总结的思维方法。

3、通过学习活动,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思考、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法与学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安排教学的,教学中要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形成认知结构。

在教学中渗透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

同时,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学中,要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实际,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用6课时安排教学。

课题

第一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

主备人

曹晓军

参备人

周国华冯裕海方德林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页例1,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方法,培养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2、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对位和进位。

教学方法

探究类推练习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3×30=47×20=42×19≈58×41≈

2、笔算

43×26=12×34=

师:

这是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该怎

样列竖式计算呢?

小结:

先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3、师:

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

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师:

同学们,题目中已知的是什么?

要求的是什么?

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

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

三位数乘两位数

145×12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

怎么计算出准确的结果?

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这道题,自己试一试。

问: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

最后算什么?

145×12=1740

145

×12

-------

290

145

-------

1740

问:

如何检验自己的运算结果?

小结: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课件演示笔算过程)

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练习:

1、书后做一做

134×12=176×47425×36237×82

2、说出下面计算中的错误,并改正过来。

134

×16

804

134

938

3、学校要为各班新购买一套百科全书。

129元∕套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施教批注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

145×12=1740(千米)

145

×12

-------

290…145×2,积的末尾同个位对齐。

145…145×10,积的末尾同十位对齐。

-------

1740

课时练习

1、算一算

156×13234×35456×24522×28

2、下面的计算正确吗?

不对的请改正过来。

178163234

×13×26×24

---------------------

314678826

178126468

---------------------

20947941294

3、列式计算

⑴42个132的和是多少?

⑵242的36倍是多少?

4、每一千米公路两旁共植树648棵,两城市之间相距92千米,共植树多少棵?

教学反思

 

课题

第二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

主备人

曹晓军

参备人

周国华冯裕海方德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页例2,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八第3、5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简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提高计算能力。

2、经历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思想与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验成功,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在积的末尾添0的算理。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40×72=600×300=30×23=

608×5=908×4=400×50=

2、笔算

708×6=790×8=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

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2、特快列车1小时可行160千米。

普通列车1小时可行106千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问:

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

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怎么计算出结果?

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1)160×30=问:

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

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160×30=4800

160

×30

—————

4800

2)106×30=自己试一试

学生反馈时讨论:

(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106

×30

————

(2)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

如何写这一位的积?

106×30=3180

106

×30

——————

3180

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

小结: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三、巩固练习:

1、书后第48页做一做

2、练习八的第3~7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施教批注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

160×30=4800106×30=3180

160106

×30×30

———————————

48003180

课时练习

1、算一算

320×40240×30320×34

2、列式计算

⑴240的60倍是多少?

⑵90个201相加的和是多少?

3、解决问题

⑴一辆自行车的价格是190元,一辆电动车的价格是一辆自行车的30倍。

一辆电动车是多少元?

⑵一台饮水机价格是104元,一台电冰箱的价格是饮水机的20倍。

王叔叔要买一台饮水机和一台电冰箱,共多少元。

⑶一个足球35元,学校要买160个足球,需要准备多少钱?

教学反思

 

课题

第三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

主备人

曹晓军

参备人

周国华冯裕海方德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50页练习八第2、6~12题.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准确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性。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熟练准确地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讨论,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方法

引导讨论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

1、笔算下列各题

124×29=306×24=520×30=

2、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和方法。

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再指名说一说。

3、教师针对前一课时学生在做练习题时出现的错误进行简要讲解。

二、指导练习

1、教材第49页练习八第2题。

(1)课件出示教材练习八第2题。

(2)组织学生讨论已知信息,了解题目要求的内容。

(3)教师进行环境教育。

2、教材第50页练习八第8题。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题做得对吗?

错在哪里?

将错题改正在练习本上。

(2)学生独立改正,小组互相说说:

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为了避免错误,可以怎样检验?

(3)集体订正,交流计算方法、应注意的问题、检验的方法。

3、教材第50页练习八第10题。

课件出示第10题中各种观赏蔬菜,指名说一说各自的单价和卖出的盆数。

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第

(1)

(2)两题,并相互检查。

组织学生议一议:

从表中你还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把自己的发现在班上交流。

4、教材第50页练习八第11题。

(1)课件出示教材练习八第11题。

(2)组织学生讨论已知信息,了解题目要求的内容。

(3)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练习八第6、7、9题.

2、拓展练习:

练习八第12题。

四、课后小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哪些进步?

施教批注

板书设计

 

课时练习

1、笔算下列各题

113×24320×30206×27243×40234×3335×307

2、判断

(1)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至少有几个0.()

(2)140×300的最简竖式是140

×300。

()

(3)两个因数相乘的积一定比这两个因数都大。

()

(4)240×50的积的末尾一共有2个0.()

3、下表是电器商店部分商品一个月的销售情况。

品种

项目

复读机

电扇

电灯

洗衣机

单价(元)

184

275

89

886

数量(台)

52

36

162

27

⑴每种电器各卖了多少?

⑵一共收入多少元?

⑶你还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教学反思

 

课题

第四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主备人

曹晓军

参备人

周国华冯裕海方德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1页例3,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九的第1、2、4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并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

质疑引导探究讨论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饿规律。

1、研究问题,概括规律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怎么变化。

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你能根据每组算式的特点接下去再写两道算式吗?

试试看

6×2=8×125=

6×20=24×125=

6×200=72×125=

组织小组交流

归纳规律:

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有怎么变化?

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有发现了什么?

20×4=25×160=

10×4=25×40=

5×4=25×10=

引导学生概括:

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

(3)整体概括规律

问:

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2、验证规律

1)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

26×48=17×12=

26×24=17×24=

26×12=17×36=

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

3、应用规律

完成例3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九的1、4题

二、巩固新知

1、书上练习九第2题。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56平方厘米,如果长缩小到原来的,宽扩大到原来的4倍,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它的边长是多少?

三、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施教批注

板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同时乘(或除以)几(0除外)。

课时练习

1、我能填得准。

(1)一个因数10,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应()。

(2)两个因数同时除以10,积应()。

(3)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除以10.积()。

(4)

2、根据7×40=28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4×40=21×40=49×40=28×40=35×40=7×20=

3、找规律。

12×13=12×65=12×26=12×78=12×39=12×91=

4、下面这块长方形绿地的长要由20米增加到60米,宽不变。

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根据320×7=2240填空。

(1)(320○□)×(7×4)=2240

(2)(320÷8)×(7○□)=2240

6、2千克苹果售价12元,3千克香蕉售价18元。

李阿姨买了8千克苹果和9千克香蕉,一共需要付多少元?

教学反思

 

课题

第五课时价格问题

主备人

曹晓军

参备人

周国华冯裕海方德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页例4,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九第3、8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

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的发现过程,掌握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和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讲解引导探究讨论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应该经常陪爸爸妈妈逛超市吧!

(出示一张超市内部的图片)

超市里有那么多的商品,同学们都认识吗?

你们都喜欢超市里的哪些商品?

你们知道这些东西多少钱吗?

(展示一物品的图片,下方标明价格)

引导学生认识“单价”。

如果老师买了5包薯片,结账的时候又该如何算一共用了多少钱呢?

今天我们就来解决有关购物的问题。

(板书课题:

价格问题)

二、探索新知

教学教科书第52页例4.

1、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例4

(1)。

指名学生读题,抽取题目中有用的信息:

篮球每个80元,买了3个。

教师:

我们把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单价”;买了多少叫“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总价。

那这道题目里“单价、数量、总价”分别是什么呢?

指名学生回答。

理清思路后,由学生自己列式回答,再指名学生上台列出算式。

80×3=240(元)(适时板书)

2、教师:

在这个例子里,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单价、数量和总价三个要素。

那同学们能归纳出这三个因素的关系吗?

观察算式,你们能发现这其中的等量关系吗?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单价×数量=总价

教师:

在价格问题中,只要知道了其它的两个因素,就能根据条件推测出第三个因素的量。

3、课件出示教科书第52页例4第

(2)题:

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元?

学生独立作答。

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列出算式:

10×4=40(元)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52页“做一做”第2题。

2、完成练习九第3、8题。

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价格问题是否都掌握了,可以灵活运用了吗?

施教批注

板书设计

价格问题

8×30=240(元)

单价×数量=总价

10×4=40(元)

课时练习

1、填空

单价=()÷()数量=()÷()

2、判断

(1)知道每袋洗衣粉的价格和买的袋数,求总价应用洗衣粉的单价乘以袋数。

()

(2)李老师花300元买了6个篮球,每个篮球多少元?

是求数量的题目。

()

3、解决问题

(1)超市每包牛奶原价14元,小明打算买3包,需要多少钱?

去了超市,小明发现牛奶降价促销,每包便宜了8元,用同样的钱现在能买几包?

(2)张老师买3个篮球用了132元,他想再买12个这样的篮球,需要多少钱?

(3)学校一共买了32张电脑桌,每张电脑桌120元。

已经预付了800元,还应再付多少钱?

教学反思

 

课题

第六课时行程问题

主备人

曹晓军

参备人

周国华冯裕海方德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3页例5,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九第5、6、7、9、10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解决问题

3、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教学重点

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引导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介绍学生未知的交通工具(陆、海、空到宇宙方面)的运行速度,自然界一些动物的运行速度等等

2、你还知道哪些运行速度?

学生展示搜集的信息

二、探究新知

1、教学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写法,

1)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我们把人骑自行车1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还可以说成:

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6千米。

可以写成16千米/时。

(用统一的符号表示速度)

2)普通列车每小时行106千米。

特快列车每小时行160千米。

小林每分钟走60米

师:

还可以怎么用数学语言叙述?

这些用符号怎么写呢?

师:

每小时,每分钟都表示单位时间。

单位时间可以是每小时、每分钟、每秒、每日等等

3)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

2、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李老师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千米?

独立计算并找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改变其中一题,求时间或者求速度。

问:

你能发现速度、时间与路程有什么关系吗?

三、巩固新知

1、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可写作()。

2、蝴蝶的速度每分钟500米,写作()。

3、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写作()。

4、小强每天早上跑步15千米,他的速度大约是120米/分,小强每天大约跑步多少米?

5、练习九第5、9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施教批注

板书设计

行程问题

70×4=280(千米)225×10=2250(千米)

速度×时间=路程

课时练习

1、李婷步行的速度大约65米/分,她每天上学要用14分钟。

李婷家离学校大约是多少米?

2、国庆节小林全家乘坐一辆汽车去旅游,这辆汽车的速度大约是85千米/时。

该车第一天行驶了5小时,第二天行驶了7小时。

两天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3、司机王师傅从厦门出发到福州送货,前3小时的速度是60千米/时,后2小时共行驶了100千米。

王师傅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4、两城市相距300千米。

一辆汽车从一座城市驶向另一座城市,去时用了6个小时,返回时少用了1小时。

①去时这辆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②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5、一列火车3小时行273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要20小时,甲地到乙地有多元?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