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嵌入式发展及定义与发展简史.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532878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嵌入式发展及定义与发展简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发展战略嵌入式发展及定义与发展简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发展战略嵌入式发展及定义与发展简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发展战略嵌入式发展及定义与发展简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发展战略嵌入式发展及定义与发展简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战略嵌入式发展及定义与发展简史.docx

《发展战略嵌入式发展及定义与发展简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嵌入式发展及定义与发展简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战略嵌入式发展及定义与发展简史.docx

发展战略嵌入式发展及定义与发展简史

嵌入式发展前景及定义与发展简史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与发展简史

一、现代计算机的技术发展史

1.始于微型机时代的嵌入式应用

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在其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计算机始终是供养在特殊的机房中,实现数值计算的大型昂贵设备。

直到20世纪70年代,微处理器的出现,计算机才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

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微型计算机以其小型、价廉、高可靠性特点,迅速走出机房;基于高速数值解算能力的微型机,表现出的智能化水平引起了控制专业人士的兴趣,要求将微型机嵌入到一个对象体系中,实现对象体系的智能化控制。

例如,将微型计算机经电气加固、机械加固,并配置各种外围接口电路,安装到大型舰船中构成自动驾驶仪或轮机状态监测系统。

这样一来,计算机便失去了原来的形态与通用的计算机功能。

为了区别于原有的通用计算机系统,把嵌入到对象体系中,实现对象体系智能化控制的计算机,称作嵌入式计算机系统。

因此,嵌入式系统诞生于微型机时代,嵌入式系统的嵌入性本质是将一个计算机嵌入到一个对象体系中去,这些是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出发点。

2.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两大分支

由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要嵌入到对象体系中,实现的是对象的智能化控制,因此,它有着与通用计算机系统完全不同的技术要求与技术发展方向。

通用计算机系统的技术要求是高速、海量的数值计算;技术发展方向是总线速度的无限提升,存储容量的无限扩大。

而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技术要求则是对象的智能化控制能力;技术发展方向是与对象系统密切相关的嵌入性能、控制能力与控制的可靠性。

早期,人们勉为其难地将通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改装,在大型设备中实现嵌入式应用。

然而,对于众多的对象系统(如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工控单元……),无法嵌入通用计算机系统,况且嵌入式系统与通用计算机系统的技术发展方向完全不同,因此,必须独立地发展通用计算机系统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这就形成了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两大分支。

如果说微型机的出现,使计算机进入到现代计算机发展阶段,那么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诞生,则标志了计算机进入了通用计算机系统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两大分支并行发展时代,从而导致20世纪末,计算机的高速发展时期。

3.两大分支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通用计算机系统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专业化分工发展,导致20世纪末、21世纪初,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专业领域集中精力发展通用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技术,不必兼顾嵌入式应用要求,通用微处理器迅速从286、386、486到奔腾系列;操作系统则迅速扩张计算机基于高速海量的数据文件处理能力,使通用计算机系统进入到尽善尽美阶段。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则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这条独立发展的道路就是单芯片化道路。

它动员了原有的传统电子系统领域的厂家与专业人士,接过起源于计算机领域的嵌入式系统,承担起发展与普及嵌入式系统的历史任务,迅速地将传统的电子系统发展到智能化的现代电子系统时代。

因此,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两大分支的里程碑意义在于:

它不仅形成了计算机发展的专业化分工,而且将发展计算机技术的任务扩展到传统的电子系统领域,使计算机成为进入人类社会全面智能化时代的有力工具。

二、嵌入式系统的定义与特点

如果我们了解了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由来与发展,对嵌入式系统就不会产生过多的误解,而能历史地、本质地、普遍适用地定义嵌入式系统。

1.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按照历史性、本质性、普遍性要求,嵌入式系统应定义为:

“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嵌入性”、“专用性”与“计算机系统”是嵌入式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

对象系统则是指嵌入式系统所嵌入的宿主系统。

2.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与定义不同,它是由定义中的三个基本要素衍生出来的。

不同的嵌入式系统其特点会有所差异。

与“嵌入性”的相关特点:

由于是嵌入到对象系统中,必须满足对象系统的环境要求,如物理环境(小型)、电气/气氛环境(可靠)、成本(价廉)等要求。

与“专用性”的相关特点:

软、硬件的裁剪性;满足对象要求的最小软、硬件配置等。

与“计算机系统”的相关特点:

嵌入式系统必须是能满足对象系统控制要求的计算机系统。

与上两个特点相呼应,这样的计算机必须配置有与对象系统相适应的接口电路。

另外,在理解嵌入式系统定义时,不要与嵌入式设备相混淆。

嵌入式设备是指内部有嵌入式系统的产品、设备,例如,内含单片机的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工控单元、机器人、手机、PDA等。

3.嵌入式系统的种类与发展

按照上述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只要满足定义中三要素的计算机系统,都可称为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按形态可分为设备级(工控机)、板级(单板、模块)、芯片级(MCU、SoC)。

有些人把嵌入式处理器当作嵌入式系统,但由于嵌入式系统是一个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因此,只有将嵌入式处理器构成一个计算机系统,并作为嵌入式应用时,这样的计算机系统才可称作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与对象系统密切相关,其主要技术发展方向是满足嵌入式应用要求,不断扩展对象系统要求的外围电路(如ADC、DAC、PWM、日历时钟、电源监测、程序运行监测电路等),形成满足对象系统要求的应用系统。

因此,嵌入式系统作为一个专用计算机系统,要不断向计算机应用系统发展。

因此,可以把定义中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引伸成,满足对象系统要求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三、嵌入式系统的独立发展道路

1.单片机开创了嵌入式系统独立发展道路

嵌入式系统虽然起源于微型计算机时代,然而,微型计算机的体积、价位、可靠性都无法满足广大对象系统的嵌入式应用要求,因此,嵌入式系统必须走独立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就是芯片化道路。

将计算机做在一个芯片上,从而开创了嵌入式系统独立发展的单片机时代。

在探索单片机的发展道路时,有过两种模式,即“Σ模式”与“创新模式”。

“Σ模式”本质上是通用计算机直接芯片化的模式,它将通用计算机系统中的基本单元进行裁剪后,集成在一个芯片上,构成单片微型计算机;“创新模式”则完全按嵌入式应用要求设计全新的,满足嵌入式应用要求的体系结构、微处理器、指令系统、总线方式、管理模式等。

Intel公司的MCS-48、MCS-51就是按照创新模式发展起来的单片形态的嵌入式系统(单片微型计算机)。

MCS-51是在MCS-48探索基础上,进行全面完善的嵌入式系统。

历史证明,“创新模式”是嵌入式系统独立发展的正确道路,MCS-51的体系结构也因此成为单片嵌入式系统的典型结构体系。

2.单片机的技术发展史

单片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历了SCM、MCU、SoC三大阶段。

1.SCM即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ChipMicrocomputer)阶段,主要是寻求最佳的单片形态嵌入式系统的最佳体系结构。

“创新模式”获得成功,奠定了SCM与通用计算机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在开创嵌入式系统独立发展道路上,Intel公司功不可没。

2.MCU即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Unit)阶段,主要的技术发展方向是:

不断扩展满足嵌入式应用时,对象系统要求的各种外围电路与接口电路,突显其对象的智能化控制能力。

它所涉及的领域都与对象系统相关,因此,发展MCU的重任不可避免地落在电气、电子技术厂家。

从这一角度来看,Intel逐渐淡出MCU的发展也有其客观因素。

在发展MCU方面,最著名的厂家当数Philips公司。

Philips公司以其在嵌入式应用方面的巨大优势,将MCS-51从单片微型计算机迅速发展到微控制器。

因此,当我们回顾嵌入式系统发展道路时,不要忘记Intel和Philips的历史功绩。

3.单片机是嵌入式系统的独立发展之路,向MCU阶段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寻求应用系统在芯片上的最大化解决;因此,专用单片机的发展自然形成了SoC化趋势。

随着微电子技术、IC设计、EDA工具的发展,基于SoC的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会有较大的发展。

因此,对单片机的理解可以从单片微型计算机、单片微控制器延伸到单片应用系统。

四、嵌入式系统的两种应用模式

嵌入式系统的嵌入式应用特点,决定了它的多学科交叉特点。

作为计算机的内含,要求计算机领域人员介入其体系结构、软件技术、工程应用方面的研究。

然而,了解对象系统的控制要求,实现系统控制模式必须具备对象领域的专业知识。

因此,从嵌入式系统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嵌入式应用的多样性中,可以了解到客观上形成的两种应用模式。

1.客观存在的两种应用模式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起源于微型机时代,但很快就进入到独立发展的单片机时代。

在单片机时代,嵌入式系统以器件形态迅速进入到传统电子技术领域中,以电子技术应用工程师为主体,实现传统电子系统的智能化,而计算机专业队伍并没有真正进入单片机应用领域。

因此,电子技术应用工程师以自己习惯性的电子技术应用模式,从事单片机的应用开发。

这种应用模式最重要的特点是:

软、硬件的底层性和随意性;对象系统专业技术的密切相关性;缺少计算机工程设计方法。

虽然在单片机时代,计算机专业淡出了嵌入式系统领域,但随着后PC时代的到来,网络、通信技术得以发展;同时,嵌入式系统软、硬件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为计算机专业人士介入嵌入式系统应用开辟了广阔天地。

计算机专业人士的介入,形成的计算机应用模式带有明显的计算机的工程应用特点,即基于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平台,以网络、通信为主的非嵌入式底层应用。

2.两种应用模式的并存与互补

由于嵌入式系统最大、最广、最底层的应用是传统电子技术领域的智能化改造,因此,以通晓对象专业的电子技术队伍为主,用最少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开销,以8位机为主,带有浓重的电子系统设计色彩的电子系统应用模式会长期存在下去。

另外,计算机专业人士会愈来愈多地介入嵌入式系统应用,但囿于对象专业知识的隔阂,其应用领域会集中在网络、通信、多媒体、商务电子等方面,不可能替代原来电子工程师在控制、仪器仪表、机械电子等方面的嵌入式应用。

因此,客观存在的两种应用模式会长期并存下去,在不同的领域中相互补充。

电子系统设计模式应从计算机应用设计模式中,学习计算机工程方法和嵌入式系统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设计模式应从电子系统设计模式中,了解嵌入式系统应用的电路系统特性、基本的外围电路设计方法和对象系统的基本要求等。

3.嵌入式系统应用的高低端

由于嵌入式系统有过很长的一段单片机的独立发展道路,大多是基于8位单片机,实现最底层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带有明显的电子系统设计模式特点。

大多数从事单片机应用开发人员,都是对象系统领域中的电子系统工程师,加之单片机的出现,立即脱离了计算机专业领域,以“智能化”器件身份进入电子系统领域,没有带入“嵌入式系统”概念。

因此,不少从事单片机应用的人,不了解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的关系,在谈到“嵌入式系统”领域时,往往理解成计算机专业领域的,基于32位嵌入式处理器,从事网络、通信、多媒体等的应用。

这样,“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形成了嵌入式系统中常见的两个独立的名词。

但由于“单片机”是典型的、独立发展起来的嵌入式系统,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应该把它统一成“嵌入式系统”。

考虑到原来单片机的电子系统底层应用特点,可以把嵌入式系统应用分成高端与低端,把原来的单片机应用理解成嵌入式系统的低端应用,含义为它的底层性以及与对象系统的紧耦合。

1.1引言

目前红外技术作为一种高技术,它与激光技术并驾齐驱,在军事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红外成像、红外侦察、红外跟踪、红外制导、红外预警、红外对抗等在现代和未来战争中都是很重要的战术和战略手段。

在70年代以后,军事红外技术又逐步向民用部门转化。

红外加热和干燥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交通等各个行业和部门。

红外测温、红外测湿、红外理疗、红外检测、红外报警、红外遥感、红外防伪更是各行业争相选用的先进技术。

标志红外技术最新成就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它与雷达、电视一起构成当代三大传感系统,尤其是焦平面列阵技术的采用,将使它发展成可与眼睛相媲美的凝视系统。

1.2红外简介

1.2.1红外线概述

1672年,牛顿使用分光棱镜把太阳光(白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色单色光,证实了太阳光(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

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F.W.赫胥尔从热的观点来研究各种色光时,偶然发现放在光带红光外的一支温度计,比其他色光温度的指示数值高。

经过反复试验,这个所谓热量最多的高温区,总是位于光带最边缘处红光的外面。

于是他宣布:

太阳发出的辐射中除可见光线外,还有一种人眼看不见的“热线”,这种看不见的“热线”位于红色光外侧,叫做红外线。

这种红外线,又称红外辐射,是指波长为0.78~1000μm的电磁波。

其中波长为0.78~1.5μm的部分称为近红外,波长为1.5~10μm的部分称为中红外,波长为10~1000μm的部分称为远红外线。

而波长为2.0~1000μm的部分,也称为热红外线。

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最为广泛的电磁波辐射,它在电磁波连续频谱中的位置是处于无线电波与可见光之间的区域。

这种红外线辐射是,基于任何物体在常规环境下都会产生自身的分子和原子无规则的运动,并不停地辐射出热红外能量。

分子和原子的运动愈剧烈,辐射的能量愈大;反之,辐射的能量愈小。

1.2.2红外线特性

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生物体中的偶极子和自由电荷在电磁场的作用下,有按电磁场方向排列的趋势。

在此过程中,引发分子,原子无规则运动加剧而产生热。

当红外辐射有足够强度时,即超过了生物体的散热能力,就会使被照射机体局部温度升高,这是红外线的热效应。

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表明,不仅太阳光中有红外线,而且任何温度高与绝对零度的物体(如人体等)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

就是冰和雪,因为它们的温度也源源高与绝对零度,所以也在不断的辐射红外线。

因此,红外线的最大特点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

也就是说,任何“热”的物体虽然不发光但都能辐射红外线。

因此红外线又称为热辐射线简称热辐射。

  红外线和可见光相比的另一个特点是,色彩丰富多样,。

由于可见光的最长波长是最短波长的1倍(780nm~380nm),所以也叫作一个倍频程。

而红外线的最长波长是最短波长的10倍,即具有10个倍频程。

因此,如果可见光能表现为7种颜色,则红外线便可能表现70种颜色,显示了丰富的色彩。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辐射,具有与可见光相似的特性,服从反射和折射定律,也有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同时,它又具有粒子性,即它可以光量子的形式发射和吸收。

此外,红外线还有一些与可见光不一样的独有特性:

(1)红外线对人的眼睛不敏感,所以必须用对红外线敏感的红外探测器才能接收到;

(2)红外线的光量子能量比可见光的小,例如10μm波长的红外光子的能量大约是可见光光子能量的1/20;

(3)红外线的热效应比可见光要强得多;

(4)红外线更易被物质所吸收,但对于薄雾来说,长波红外线更容易通过。

1.2.3红外技术的发展

19世纪:

研究天文星体的红外辐射,应用红外光谱进行物质分析。

20世纪:

红外技术首先受到军事部门的关注,因为它提供了在黑暗中观察、探测军事目标自身辐射及进行保密通讯的可能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研制了一些实验性红外装置,如信号闪烁器、搜索装置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

红外显像管;战争期间:

德国,美国:

红外辐射源、窄带滤光片、红外探测器、红外望远镜、测辐射热计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前苏联。

50年代以后,美国:

响尾蛇导弹上的寻的器制导装置和u—2间谍飞机上的红外照相机代表着当时军用红外技术的水平。

前视红外装置(FLIR)获得了军界的重视,并广泛使用:

机载前视红外装置能在1500m上空探测到人、小型车辆和隐蔽目标,在20000m高空能分辨出汽车,特别是能探测水下40m深处的潜艇。

在海湾战争中,红外技术,特别是热成像技术在军事上的作用和威力得到充分显示。

第2章红外探测技术

2.1红外探测器

2.1.1物理学的进展与红外探测器

红外辐射与物质(材料)相互作用产生各种效应。

100多年来,从经典物理到20世纪开创的近代物理,特别是量子力学、半导体物理等学科的创立,到现代的介观物理、低维结构物理等等,有许多而且越来越多可用于红外探测的物理现象和效应。

2.1.1.1热探测器:

热辐射引起材料温度变化产生可度量的输出。

有多种热效应可用于红外探测器。

(1)热胀冷缩效应的液态的水银温度计、气态的高莱池(Golaycell);

(2)温差电(Seebeck)效应。

可做成热电偶和热电堆,主要用于测量仪器。

(3)共振频率对温度的敏感可制作石英共振器非致冷红外成像阵列。

(4)材料的电阻或介电常数的热敏效应--辐射引起温升改变材料电阻用以探测热辐射-测辐射热计(Bolometer):

半导体有高的温度系数而应用最多,常称"热敏电阻"。

利用转变温度附近电阻巨变的超导探测器引起重视。

如果室温度超导成为现实,将是21世纪最引人注目的探测器。

(5)热释电效应:

快速温度变化使晶体自发极化强度改变,表面电荷发生变化,可作成热释电探测器。

热探测器一般不需致冷(超导除外)而易于使用、维护,可靠性好;光谱响应与波长无关,为无选择性探测器;制备工艺相对简易,成本较低。

但灵敏度低,响应速度慢。

热探测器性能限制的主要因素是热绝缘的设计问题。

2.1.1.2光电探测器:

红外辐射光子在半导体材料中激发非平衡载流子(电子或空穴),引起电学性能变化。

因为载流子不逸出体外,所以称内光电效应。

量子光电效应灵敏度高,响应速度比热探测器快得多,是选择性探测器。

为了达到最佳性能,一般都需要在低温下工作。

光电探测器可分为:

(1)光导型:

又称光敏电阻。

入射光子激发均匀半导体中的价带电子越过禁带进入导带并在价带留下空穴,引起电导增加,为本征光电导。

从禁带中的杂质能级也可激发光生载流子进入导带或价带,为杂质光电导。

截止波长由杂质电离能决定。

量子效率低于本征光导,而且要求更低的工作温度。

(2)光伏型:

主要是p-n结的光生伏特效应。

能量大于禁带宽度的红外光子在结区及其附近激发电子空穴对。

存在的结电场使空穴进入p区,电子进入n区,两部分出现电位差。

外电路就有电压或电流信号。

与光导探测器比较,光伏探测器背影限探测率大于40%;不需要外加偏置电场和负载电阻,不消耗功率,有高的阻抗。

这些特性给制备和使用焦平面阵列带来很大好处。

(3)光发射-Schottky势垒探测器:

金属和半导体接触,典型的有PtSi/Si结构,形成Schottky势垒,红外光子透过Si层为PtSi吸收,电子获得能量跃上Fermi能级,留下空穴越过势垒进入Si衬底,PtSi层的电子被收集,完成红外探测。

充分利用Si集成技术,便于制作,具有成本低、均匀性好等优势,可做成大规模(1024×1024甚至更大)焦平面阵列来弥补量子效率低的缺陷。

有严格的低温要求。

用这类探测器,国内外已生产出具有像质良好的热像仪。

PtSi/Si结构FPA是最早制成的IRFPA。

(4)量子阱探测器(QWIP):

将两种半导体材料A和B用人工方法薄层交替生长形成超晶格,在其界面,能带有突变。

电子和空穴被限制在低势能阱A层内,能量量子化,称为量子阱。

利用量子阱中能级电子跃迁原理可以做红外探测器。

9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已有512×512、640×480规模的QWIPGaAs/AlGaAs焦平面制成相应的热像仪诞生。

因为入射辐射中只有垂直于超晶格生长面的电极化矢量起作用,光子利用率低;量子阱中基态电子浓度受掺杂限制,量子效率不高;响应光谱区窄;低温要求苛刻。

人们正深入研究努力加以改进,可望与碲镉汞探测器一争高低。

2.1.2新技术飞速发展促进红外探测器更新换代

60年代以前多为单元探测器扫描成像,但灵敏度低,二维扫描系统结构复杂笨重。

增加探测元,例如有N元组成的探测器,灵敏度增加N1/2倍,一个M×N阵列,灵敏度增长(M×N)1/2倍。

元数增加还将简化光机扫描机构,大规模凝视焦平面阵列,不再需要光机扫描,大大简化整机系统。

现代探测器技术进入第二、第三代,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元数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是开发同时覆盖两个波段以上的双色和多光谱探测器。

所有进展都离不开新技术特别是半导体技术的开发和进步。

几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有:

(1)半导体精密光刻技术使探测器技术由单元向多元线列探测器迅速发展,即后来称为第一代探测器。

(2)Si集成电路技术Si读出电路与光敏元大面阵耦合,诞生了所谓第二代的大规模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

更进一步有Z平面和灵巧型智能探测器等新品种。

此项技术还诱导产生非制冷焦平面阵列,使一度冷落的热探测器重现勃勃生机。

(3)先进的薄层材料生长技术分子束外延、金属有机化学汽相淀积和液相外延等技术可重复、精密控制生长大面积高度均匀材料,使制备大规模红外焦平面阵列成为可能。

也是量子阱探测器出现的前提。

(4)微型制冷技术高性能探测器低温要求驱动微型制冷机的开发,制冷技术又促进了探测器的研制和应用。

我国红外探测器研制从1958年开始,至今已40多年。

先后研制过PbS、PbSe、Ge:

Au、Ge:

Hg、InSb、PbSnTe、HgCdTe、PtSi/Si、GaAs/AlGaAs量子阱和热释电探测器等。

随着低维材料出现,纳米电子学、光电一体化等技术日新月异,21世纪红外探测器必有革命性的进展。

物理学及材料科学是现代技术发展的主要基础,现代技术飞速发展对物理学研究又有巨大的反作用。

4、高性能红外探测器-碲镉汞探测器

1959年,英国Lawson等首先制成可变带隙Hg1-xCdxTe固溶体合金,提供了红外探测器设计空前的自由度。

碲镉汞有三大优势:

1)本征激发、高的吸收系数和高的量子效率(可超过80%)且有高的探测率;

2)其最吸引人的特性是改变Hg、Cd配比调节响应波段,可以工作在各个红外光谱区段并获得最佳性能。

而且晶格参数几乎恒定不变,对制备复合禁带异质结结构新器件特别重要

3)同样的响应波段,工作温度较高,可工作的温度范围也较宽。

碲镉汞中,弱Hg-Te键(比Cd-Te键弱约30%),可通过热处理或特定途径形成P或N型,并可完成转型。

其电学性质如1载流子浓度低,2少数载流子寿命长,3电子空穴有效质量比大(~10.0),电子迁移率高,4介电常数小等有利于探测器性能。

第一代碲镉汞探测器主要是多元光导型,美国采用60、120和180元光导探测器作为热像仪通用组件,英国则以70年代中期开发的SPRITE为通用组件。

SPRITE是一种三电极光导器件,利用半导体中非平衡载流子扫出效应,当光点扫描速度与载流子双极漂移速度匹配,使探测器在完成辐射探测的同时实现信号的时间延迟积分功能。

8条SPRIET的性能可相当100元以上的多元探测器。

结构、制备工艺和后续电子学大大简化。

现有技术又克服了高光机扫描速度和空间分辨率受限制等两个缺陷。

1992年诞生了第一台国产化通用组件高性能热像仪,SPRITE探测器研制成功是关键。

到90年代初,第一代碲镉汞光导探测器纷纷完成技术鉴定,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兵器工业211所的SPRITE、32和60元探测器已实用化并投入批量生产,规模和市场不断扩大。

国外在80年代就已大批量生产。

由于电极、杜瓦瓶设计和制冷机方面的重重困难,第一代碲镉汞探测器元数一般无法超过200。

大的碲镉汞光敏阵列和Si读出集成电路分别制备并最佳化,然后两者进行电学耦合和机械联结形成混合式焦平面阵列,就是第二代碲镉汞探测器。

目前国际上已研制出256×256甚至640×480规模的长波IRFPA。

中波红外已有用于天文的1024×1024的规模,现阶段典型产品是法国的4N系列288×4扫描式FPA。

国内仍处于研制开发阶段。

晶体碲镉汞材料也有鲜明的弱势:

1)相图液线和固线分离大,分凝引起径向、纵向组分不均匀;

2)高Hg压使大直径晶体生长困难,晶格结构完整性差;

3)重复生产成品率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