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门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51442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海门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海门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海门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海门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海门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海门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docx

《江苏海门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海门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海门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docx

江苏海门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

江苏省海门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

历史试题

2018.9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西周分封的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治理诸候国过程中“启以商政,疆以周索”,要实行文王“德明慎行”的方针,广求商代哲王的保民方法。

材料表明分封制

A.有利于稳定政局,镇抚各族B.阻碍了西周势力的拓展

C.导致了诸侯独立,王权衰弱D.不利文化的交流和认同

2.南宋江南繁荣的市镇,已初步形成像州县城市那样的市区。

如吉州的水和镇“辟坊巷六街三市”,平江府的平望镇“邸肆间列”。

太平州的黄池镇,俗谚有云:

“太平州不如芜湖,芜湖不如黄池。

”这说明,南宋时期

A.江南市镇己出现城市化特征B.商帮的出现带来了市镇经济的繁荣

C.江南市镇专业化分工较明显D.坊市界限打破带动了江南市镇发展

3.明史籍记载:

“成、弘之际,豪门巨室间有乘巨舰贸易海外者。

”正德九年(1509年),广东布政司参议惊呼“近许官府抽分,公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船,私置兵器,纵横海上”。

材料反映了

A.明朝改变了重农抑商B.政府己废除了海禁政策

C.明朝海禁政策的松弛D.明朝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4.清人秦荣先《上海县竹枝词》写道:

廿三五月雨麻花,大旱农夫苦踏车。

直唤娇娘帮出力,汗淫粉颊赛红霞。

这里的“踏车”

A.推动交通工具的近代化B.利用水力提高了农田抗早能力

C.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D.表明灌溉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5.“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

……昔日京华景象正如洪水过地,荡然无存。

”它使

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通商口岸B.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流域

C.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权D.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6.右侧是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一幅照片。

该照片可表明

A.近代文明礼仪被普遍接受B.民众的服饰带有政治色彩

C.妇女是生活时尚的引领者D.近代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

7.一位解放军指挥员在诗中写道:

“四十昼夜风云,三千里路征程;雄师南下,跨陇海,越黄泛,铁骑饮马长江滨;壮举谁为者,刘邓常胜军。

”他描写的是

A.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了南京B.刘邓大军组织发动淮海战役

C.晋冀鲁豫解放军跃进大别山D.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8.“办工厂,调原料,调车调马带套绳;办食堂,调锅灶,大搞水利调木料;畜牧场,调徒弟,交通设厂调机器;……”为上世纪50年代,我国某地群众流传的一段顺口溜。

顺口溜所反映的史实

A.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使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C.导致我国出现严重经济困难D.反映了民众三大改造的积极性

9.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后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该会议

A.标志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B.说明统一战线组织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C.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D.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10.周恩来曾指出说:

“公报把两个曾经极端敌对的国家带到一起来了。

两国之间有些问题推迟一个时期解决也无妨。

公报将使我们的国家,使世界产生多大的变化,是无法估量的。

”这一公报的发表

A.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B.使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C.标志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表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1.中共中央决定,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把股份制引入土地制度建设。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有利于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B.农民获得了土地买卖的自主权

C.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取代D.推动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2.下列是1998—2000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产值比较表(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表格数据的变化表明

年份

私营企业

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

数值

(亿元)

比重

(%)

数值

(亿元)

比重

(%)

数值

(亿元)

比重

(%)

1998

2083

3.90

33621

62.90

17750

33.21

1999

3245

5.62

35571

61.57

18954

32.81

2000

5520

7.94

40554

58.32

23465

33.74

A.增强国企活力成为深化改革中心环节B.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C.中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动摇

13.《十二铜表法》的条文中,主要有三点:

一是自由民在“私法”范围上平等;二是“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

”三是“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

”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A.维护了私有财产B.维护了罗马帝国境内平民的利益

C.实现了社会平等D.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14.“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

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

”材料表明,美国

A.司法权凌驾于行政权之上B.司法权和行政权间的冲突

C.民主政治存在严重的缺陷D.分权与制衡机制遭到破坏

15.18世纪英国的商业,一些历史学家使用了诸如“商业革命”“一场真正的商业爆炸”等字眼。

国内商业以较大的幅度增长,而海外商业活动增幅更大,国际贸易在英国当时的商业发展领域里遥遥领先。

导致英国商业爆炸的主要因素是

A.工业革命完成的推动B.殖民扩张和殖民霸主地位确立

C.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D.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16.下表是1750—188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部分)。

表格数据的变化可说明

国家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860年

1880年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印度

24.5

19.7

17.6

8.6

2.8

英国

1.9

4.3

9.5

19.9

22.9

美国

0.1

0.8

2.4

7.2

14.7

A.垄断推动英美制造业领先世界B.中印两国已成为英美的原料产地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制造业格局

17.《布尔什维克和世界大战》一书中写道:

“这个(资本家)政府给予人民的是军事管制而不是自由,它作为协约资本的人质,一次又一次地把工人、士兵们驱向战争,甚至从来不试图开始和平谈判。

”针对此状况,列宁

A.提出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强调两个政权的并存不可避免

18.《漫长的20世纪》指出:

30年代大危机爆发……人们放弃了相对稳定货币的追求,“世界资本主义退到了民族国家经济及相关帝国的避难所里。

”为此,战后采取的措施是

A.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B.建立“福利国家”

C.建立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D.发展“混合经济”

19.赫鲁晓夫继承了一份可怕的遗产。

“越来越贫困的、实际上半崩溃的农村、技术上落后的工业、最尖锐的住房短缺、居民生活的低水平。

”为此,他的农业改革措施是

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B.组织个体农民,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C.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D.建立家庭农场,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

20.在一份国际文件中有如下表述:

“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通过实行最终包括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

”该文件的签署

A.制了苏联向西欧的扩张B.推动了欧洲政治一体化

C.促进了欧洲共同体的建立D.冲击了美苏对峙的格局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

其中21、22题各13分,23题12分。

24、25题各11分。

21.(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儒生参政带来的“以德取人”因素,使察举制因而成立,但这并不是唯一制约察举选官的因素。

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

阳嘉元年又建立“诸生试家法”制度,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在察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举荐;在科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考试成绩。

所以举人可以“投牒自进”,不必非得他人举荐不可。

到了北宋,封弥成为贡举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看不到举人的姓名、乡贯等,也就很难作弊了。

隋唐以来,科举出身的官员在高级官员中的比例,逐渐增加,到宋代已占有绝对优势。

——摘编自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

材料三宋廷对于在任官员的课绩,以对德行、才能、劳效的综合检验为主要内容。

“德行”的考核被置于重要地位,但不易操作;对于才能的核验,宋廷要求官员申报时填写非常具体的“实迹”、“实绩”,以便日后核对。

在宋代,课绩与监察各为独立系统,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关系密切。

宋廷对官吏的考察方式多样:

有课绩定等、有廉访会问等,考察结果向本人公开,以求得多种信息来源的相互印证。

——摘编自袁行霖《中华文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察举制出现的原因。

概括东汉察举制的新发展。

(4分)

(2)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的发展趋势。

科举制的发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5分)

(3)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对官吏的课绩和考察分别有何侧重点。

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历史借鉴价值。

(4分)

22.(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70年以后,因为官员们开始主办工业企业,许多买办商人都被招聘去当官办企业的经理。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官员被任命去帮助管理或监督各种新办的企业。

正像商人捐纳官衔那样,官员和士绅也纷纷从商,从而扩大了商人队伍。

到了1900年,有那么多人亦官亦商,致使经商活动已经变成仕途以外另一个受人尊敬的选择了。

这些发展的结果产生了商人大阶级之内的新的“绅商”社会阶层。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二尽管绅商阶层同传统的绅士和旧式商人阶层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带有明显的过渡特征,但从本质上已不同于二者,在新的时代氛围下,其价值趋向是近代的。

下表是苏州几名上层绅商的产业及收入分布情况:

姓名

田产及收入

商业资本及收入

近代企业投资

尤先甲

祖传田产6、7千亩,年收租约5万元。

同仁和绸缎庄资本2万元,年销售额约6万元。

投资苏经苏纶丝、纱两厂,新老股各占20股以上,最低资本额2600两

张履谦

祖传田产4、5千亩,年收租约3万元。

保裕典资本2万元,年营业额9万元,年收典息约1.5万元。

同上,但在任该两厂经理期间垫款甚多。

杭祖良

购置田产约数百亩。

杭禄富记纱缎庄,资本约2万元

苏省铁路股东,苏经、苏纶厂少量股本。

——摘编自《苏州商会档案》

材料三20世纪初年,当清政府亲自着手推行现代化时,主要通过重用绅商等手段,来加强官、商之间的联络。

事实上,由绅商出面来调谐官商关系,尚存在有负面意义的一面,绅商在经商营工,攫取利润的同时,骨子里仍潜藏着儒家文化意识。

这不能不损害他们创办企业的成就,阻碍资本主义企业精神在中国的抽萌、成长。

——摘编自马敏著《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绅商阶层产生的主要途径。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近代绅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