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简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47028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简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简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省简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省简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川省简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简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docx

《四川省简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简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简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docx

四川省简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简阳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高一历史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报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第Ⅱ卷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君时常通过不断纳妾来显示自己的实力与财富,于是就有了同父异母的许多个儿子。

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在考虑由庶子来继承。

这种规定是依据古代()

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世官制

官员

职能

奉常

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典客

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宗正

皇室事务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

少府

皇室财政

2.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下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

A.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

B.突出了权力的制约平衡

C.维护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D.大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3.司马迁《史记》中对秦实行的“郡县制”有这样一句评价:

“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

郡县治,天下无不治。

”下列关于秦“郡县制”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基于宗法制的某些作用而实行     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这是中国官僚政治完善的标志     D.是秦“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

4.廷议又称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

唐代政事堂议事,程序规范,秩序井然;宋代设置了廷议的固定场所,参加者的编排程式固定化,廷议的议程程式化,设有掌管廷议的监议御史。

唐宋时期廷议制度逐渐程式化和规范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官员专权乱政现象严重B.为了减少决策的失误

C.提高中央机构行政效率D.君主专制强化的需要

5.中国古代历朝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或机构,如刺史和御史台。

但是从秦至明清仍不断出现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屡禁不绝。

这种现象无法断绝的根本原因是()

A.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

B.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

C.没有设立相应的惩治措施来配合监察体制

D.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的权力太小

6.对于古代中国的某一制度创新,美国人史皮尔曾说:

“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

听吧!

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它不主张任人唯亲。

”该制度是(  )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7.唐代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负责草拟,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这样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上的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8.明成祖时,宫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参议机构,用来弥补废丞相后中枢决策留下的空缺,这个机构就是“内阁”,其性质是内廷秘书班子。

这反映出“内阁”(  )

A.是皇权执行机构B.其阁员位卑权重

C.有助于合理决策D.是中枢决议机构

9.历史学习要注意对主干知识结构的梳理。

下图所示知识结构的主题是(  )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主题: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1840—194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A.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        B.中国人民的探索抗争

C.中国近代化步履艰难        D.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10.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赢得民族独立是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

以下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元里抗英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反侵略斗争

B.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自治区

C.义和团运动未能阻止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D.徐州会战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11.辛亥革命后,很多西洋东西都被冠以“文明”两字。

手杖是“文明棍”,西式礼帽是“文明帽”,自行车是“文明车”,话剧是“文明戏”。

这体现了当时()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积极借鉴西方文明成果

C.西方对中国的影响增强D.抛弃了中国的传统文明

12.近代中国革命运动此伏彼起,义和团运动失败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相继发生。

但辛亥革命与义和团相比已有很大不同,而五四运动则带有更新的时代烙印。

五四运动体现的“更新的时代烙印”是指()

A.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军B.由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组织领导

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D.首次承担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13.《长征组歌》:

“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雄狮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

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毛主席来掌舵,向前进。

”这部分诗歌反映的史实是()

A.四度赤水河B.召开遵义会议

C.飞夺泸定桥D.甘肃会宁会师

14.下表主要反映了()

战争初期

战争中期

战争结束时

中国战场

亚洲其他战场

中国战场

亚洲其他战场

中国战场

亚洲其他战场

35个师团

17个师团

37个师团

15个师团

111多万人

10.9万人

A.日军在各战场兵力分配不均衡B.日军始终存在兵力不足的状况

C.日军对亚洲其他战场不够重视D.中国战场牵制了大量日军主力

15.毛泽东在一次报告中说:

“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成立包括更大范围的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代表人物在内的同样是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正式的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

”这一份报告发表标志着()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抗日战争即将进入最后阶段

C.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获得胜利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16.1956年,纪念孙中山诞生90周年时,毛泽东说:

“现代中国人……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

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下列说法,哪一项最类似于完成孙中山民权主义(主权在民)的任务()

A.推翻三座大山,赢得民族独立B.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建立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D.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7.邓小平曾说:

“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都不管,就万事大吉了。

这是不行的,这种想法不实际。

”这言论主要强调()

A.香港地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B.“一国两制”理论遭到质疑

C.“一国”是“两制”的前提D.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同于大陆

18.有学者认为,和平意识、平等意识、宽容意识和全球意识是现代外交的重要理念,是走出“冷战”时期外交困境的重要价值选择。

下列中国的对外交往活动,最符合上述理念的是()

A.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

B.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平解决了朝鲜问题

C.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席位

D.新时期,中国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19.古代中国、希腊和罗马都曾缔造过辉煌的文明,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三者在政治体制上却存在较大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形态B.自然地理

C.社会文化D.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20.亚里士多德指出:

“依照常例,公民就是父母双方都是公民所生的儿子,单是父亲或母亲为公民,则其子不得为公民”。

另外,雅典宗教活动中妇女经常参加并拥有特殊地位,而且常常担任祭司和预言者的身份。

这说明雅典妇女()

A.与男性公民一样都拥有公民权B.无政治权但部分人有公民身份

C.通过宗教活动提高了政治地位D.是雅典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主体

21.某历史学家在《审判雅典:

西方思想中的反民主传统》一文中论及“权力和威望是来自少数几个富有家族之人所具有的特权,这一观念在任何人记忆所及的时间里,都是希腊人思想中根深蒂固的观念。

”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制定“陶片放逐法”B.组成“十将军委员会”

C.设立五百人议事会D.实行公民津贴制

22.“英国政体的有效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紧密结合……其连接点就是内阁,内阁本属行政机构,但在职能上亦属立法机构,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密切结合和近乎一体的配合。

”材料旨在说明英国()

A.政治权力的基本架构混乱B.内阁权力有凌驾于议会之上的趋势

C.内阁兼有行政权和立法权D.行政权和立法权通过内阁有效结合

23.1946年6月,美国国会经过激烈辩论后,通过了中止价格监督的法案。

杜鲁门总统考虑到即将在该年11月举行的国会选举,为拉拢选民,断然否决了该法案。

虽然价格监督最终还是被取消了,然而杜鲁门却以此赢得了民心。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杜鲁门总统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违宪B.民选产生的美国总统应该对选民负责

C.当时的美国政府放松了对经济的干预D.美国国会和总统之争降低了行政效率

24.1877年5月,法国共和派西蒙领导的内阁和教权发生激烈冲突,总统当即于5月16日写信给西蒙进行指责,使西蒙内阁被迫辞职。

接着,王政派的布罗伊便被任命为内阁总理。

众议院就此提出抗议后,总统又将众议院解散。

这说明当时的法国()

A.仍是“政教合一”的国家B.总统有任免内阁的权力

C.总统是君主派的代言人D.是总统共和制的国家

25.在历史探究课上,老师提出了命题:

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同学通过思考,找出以下几个论据,你认为最有力的一个是()

A.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合二为一    B.君主由参众两院的联席议会选出

C.君主掌握实权,议会粉饰门面    D.议会和宰相共同掌握着行政大权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8分;共50分。

26.(16分)政治民主化、法治化是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努力追求的目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民法是罗马国家“为了本国公民颁布的法律”;万民法意思是“各民族共有”的法律,初适用于意大利半岛的各民族,后扩大至罗马地中海的各民族;自然法则是“将自然理性注入人心的道德法”,是一切事物的逻辑和秩序。

——周启迪主编《世界上古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马法的组成部分。

(2分)

时间

国家

法律文献

1689年

英国

《权利法案》

1787年

美国

A

1871年

德国

《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5年

法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912年

中国

B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将A、B所代表的内容填写在答题卡上。

(2分)在人类法制文明进程中,法律的制定和完善是可以相互借鉴并适当调整的。

请从上表中选择两部法律说明后者对前者在政治制度构建上的借鉴和调整。

(4分)

 

材料三由于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从历史上考察是缺乏法治文化传统和法律制度背景的。

因此可以说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法治建设的基础是非常薄弱的,法治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政府和人民不畏艰辛,60年来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只要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就能克服法治建设的阻碍,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

——郭庆珠《新中国法治建设历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前后、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8分)

 

27.(16分)百余年来,中国经历了从沉沦到复兴的艰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