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40158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

《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

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及答案

成都市2015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

理科综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Ti-48Mn-55Ba-137

第Ⅰ卷(共126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不一定都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B.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膜的通透性可能发生改变

C.细胞癌变是致癌因子诱发原癌基因表达导致的

D.细胞凋亡是细胞中部分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下列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捕获光能的色素种类都相同

B.光能转换为有机物中化学能的全过程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C.暗反应中C3转变成C5的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H]和ATP

D.光照适宜时叶绿体固定的CO2由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产生

3.下列与生物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龙胆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液都可以将细胞中的染色体染成深色

B.斐林试剂与甘蔗组织提取液水浴共热后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C.制作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都应先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

D.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只能够选择液泡中含有色素的细胞

4.有人在一片柑橘林中发现一株具有明显早熟特性的植株,经检测,该变异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研究人员决定利用该植株培育早熟柑橘新品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柑橘变异植株的早熟性状一定能通过配子遗传给后代

B.若变异植株自交后代均为早熟就可判断早熟性状是隐性

C.用秋水仙素处理变异植株的幼苗就能得到纯合早熟品系

D.选育早熟品种过程中柑橘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5.某桑基鱼塘中养殖有多种鱼,不同种类的鱼生活在鱼塘的不同水层,食性也有很明显的差异,其中生活在下层的一些鱼可以食用蚕沙(蚕的粪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决定不同种类鱼在鱼塘中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B.蚕沙和鱼体内的碳元素都能以CO2的形式进入生产者体内

C.蚕同化的能量通过蚕沙流动到鱼体内的部分约为10%~20%

D.桑基鱼塘通过能量的多级利用来提高桑树对光能的利用率

6.动物细胞的线粒体DNA分子上有两个复制起始区OH和OL。

该DNA复制时,OH首先被启动,以L链为模板合成M链,当M链合成约2/3时,OL启动,以H链为模板合成N链,最终合成两个环状双螺旋DNA分子,该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复制启动时OH区和OL区首先结合的酶是DNA聚合酶

B.合成M链和N链时方向相反是因为起始区解旋方向不同

C.复制完成后M链中的嘌呤数与N链中的嘌呤数一定相同

D线粒体环状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相连

7.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物质用途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用途

解释

A

钛合金可用于人造卫星等领域

钛合金具有密度小、熔点高等特点

B

明矶在净水中作絮凝剂

明矾具有氧化性,可消毒杀菌

C

生石灰可作煤炭燃烧的固硫剂

生石灰可与煤燃烧生成的SO2反应

D

维生素C在食品工业中可作抗氧剂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8.某有机玻璃的单体分子(只含C、H、O元素)结构模型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分子所有原子可能共面

B.与该单体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羧酸类有4种

C.该有机高分子的链节为

D.该有机玻璃容器可贮存强酸强碱溶液

9.常温下,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D3O+中含中子数目为10NA

B.一定条件下1molN2与4molH2充分反应后,所得混合物中极性键数目为6NA

C.在100.0mL浓度均为0.1mol/L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50.0mL0.5mol/L稀盐酸,生成CO2气体分子数目为0.01NA

D.在1.0L含有Na+、K+、Clˉ、CO32-的溶液中,H+数目小于1.0×10-7NA

10.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甲、乙、丙、丁、戊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其中丙、丁、戊为二元化合物,已是元素C的单质。

甲、乙的溶液均呈碱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和戊加入水中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B.乙和戊都含有离子键

C.原子半径r(D)>r(B)>r(C)>r(A)

D.A、B、C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显酸性

11.控制变量是科学研究重要方法。

由下列实验现象一定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A

B

C

D

装置图

现象

右边试管产生气泡较快

左边棉球变棕黄色,右边棉球变蓝色

试管中先出现淡黄色固体,后出现黄色固体

试管中液体变浑浊

结论

催化活性生:

Fe3+>Cu2+

氧化性:

Br2>L2

Ksp:

AgCl>AgBr>Agl

非金属性:

C>Si

12.载人空间站为了循环利用人体呼出的CO2并将其转化为O2,设计装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以实现“太阳能→电能→化学能”的转化。

总反应为2CO2=2CO+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属于原电池

B.水在Y电极参与反应

C.反应完毕,该装置中电解质溶液碱性增强

D.X极反应:

O2+2H2O+4e-=4OH-

13.已知H2A为二元弱酸,室温下向100.0mL0.1mol/LH2A溶液中加入不同质量的NaOH固体,pH变化如下表(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下列分析正确是

m(NaOH)/g

0

0.4

0.8

1.2

pH

3.8

8.3

12.0

13.2

A.H2A第一步电离K1的数量级为10-8

B.上述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增大

Cm(NaOH)=0.6g时,c(Na+)>c(A2-)>c(HAˉ)>c(OHˉ)>c(H+)

D.若溶液中加NaOH至=100时,c(OHˉ)>100c(H+)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分析甲图中的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乙图表明:

只要有光射到金属板上,就一定有光电子射出

C.丙图表示的是磁场对α、β和γ射线的作用情况,其中①是β射线,②是γ射线

D.丁图表示的核反应属于重核裂变,是人工无法控制的核反应

15.2016年6月和8月,我国在西昌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分别发射了第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G7和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

G7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高度距地面约3600km),“墨子号”的圆形轨道距地面的高度约为500km。

关于在轨运行的这两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墨子号”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B.北斗G7的运行速度大于11.2km/s

C.“墨子号”的运行周期比北斗G7大D.“墨子号”的向心加速度比北斗G7大

16.一种改进后的回旋加速器示意如图,宽度忽略不计的窄缝A、C间的加速电场场强大小恒定,电场被限制在A、C间,与A、C平行的两虚线之间无电场。

带电粒子从P0处以速度v0沿电场线方向射入加速电场,经加速后再进入D形盒中的匀强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

对这种改进后的回旋加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电场的方向需要做周期性的变化

B.加速后粒子的最大速度与D形盒的尺寸无关

C.带电粒子每运动一周被加速一次

D.带电粒子每运动一周直径的变化量相等,即P1P2等于P2P3

17.如图,一质量为M、带有挂钩的小球套在倾角为θ的细杆上,恰能沿杆匀速下滑。

若下滑过程中小球所受杆的作用力大小为F,且小球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仅增大θ(θ<90°),小球被释放后仍能沿杆匀速下滑

B.仅增大θ(θ<90°),小球被释放后所受杆的作用力小于F

C.θ不变,仅在挂钩上再挂一个物体,小球被释放后将沿杆加速下滑

D.θ不变,仅在挂钩上再挂一个物体,小球被释放后所受杆的作用力仍等于F

18.一轻质细杆长为2L,可绕固定于中点O的水平轴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杆两端固定有形状相同的小球1和2,它们的质量均为m,电荷量分别为q和-q(q>0),整个装置放在如图所示的、在竖直面内关于过O轴的竖直线对称的电场中。

现将杆由水平位置静止释放,让两小球绕轴转动到竖直线上A、B两位置。

设电势差UBA=U,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考虑小球1、2间的库仑力。

则该过程中

A.小球2受到的电场力减小

B.小球1电势能减少了Uq

C.小球1、2的机械能总和增加了Uq-mgL

D.小球1、2的动能总和增加了Uq

19.如图甲,交流发电机与一理想变压器连接,给“220V,1100W”的电饭煲和“220V,220W”的抽油烟机正常供电。

交流发电机的两磁极间视为匀强磁场内阻不计的线圈绕垂直于匀强磁场的水平轴OO′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从中性面开始计时,产生的电动势如图乙所示。

所有导线的电阻均不计,交流电流表是理想电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L=1100sinl00πt(V)

B正常工作时,电饭锅和抽烟机的发热功率之比为5︰1

C.t=0时刻,穿过发电机线圈的磁通量和A表的示数均为零

D.电饭锅和抽油烟机同时正常工作时,A表示数为1.2A

20.研究“蹦极”运动时,在运动员身上安装传感器,用于测量运动员在不同时刻下落的高度及速度。

如图甲,运动员(包括携带的全部设备)的质量为60kg,弹性绳原长为10m,运动员从蹦极台自由下落,据传感器所测数据,得到图乙所示的速度v—位移x图像。

若“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始终在空中,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x=0到x=10m的过程中,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

B.从x=10m到x=16m的过程中,远动员的加速度一直减小

C.v=15m/s时,绳的弹力达到最大

D.从x=0到x=30m的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减少18000J

21.如图,固定在竖直面内的光滑绝缘轨道由水平段AB和半径为r的半圆环段BCD平滑相切而成,过圆环直径BOD的虚线左侧存在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

现将一可视为质点的带正电小滑块,从水平轨道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滑块沿轨道运动到半圆环上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等于滑块重力的7倍,且滑块离开半圆环后不经任何碰撞回到了B点。

关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不能沿轨道运动到最高点D

B.滑块两次经过B点时的速度相同

C.在虚线左侧,滑块到达距水平轨道高为的位置时,电场力的瞬时功率为零

D.P到B点的距离为

第Ⅱ卷(共174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

为了“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其中M表示小车的质量,m表示砂和砂桶的质量。

滑轮质量不计。

(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或保证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填选项字母序号)

A.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m

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C.平衡摩擦力后,让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D.保证M不变,改变m,重复“步骤C”

E为减小实验误差,一定要保证m<<M

F.选出其中点迹清晰的几条纸带,利用逐差法分别计算出每条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并记下对应的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