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人权纪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90471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的人权纪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美国的人权纪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美国的人权纪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美国的人权纪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美国的人权纪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国的人权纪录.docx

《美国的人权纪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的人权纪录.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国的人权纪录.docx

美国的人权纪录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3日发表《2007年美国的人权纪录》,以回应美国国务院11日发表的《2007年国别人权报告》对中国人权状况的肆意歪曲和无理指责。

  这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针对美国一年一度的国别人权报告连续第9年发表美国的人权纪录。

  《2007年美国的人权纪录》全文如下:

  2007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08年3月13日

  2008年3月11日,美国国务院发表《2007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指责,却仍然对自身的人权问题只字不提。

为了让世界人民了解美国真实的人权状况,敦促美国反思其所作所为,我们特发表《2007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一、关于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

  美国暴力犯罪上升,严重危及人民的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

  据美国联邦调查局2007年9月公布的全美犯罪情况报告统计,2006年,美国全国暴力犯罪为141万起,比2005年增加了1.9%。

其中,杀人与过失杀人增加了1.8%,抢劫增加了7.2%。

(见注1)美国12岁以上居民共经历了2500万起暴力和盗窃犯罪,其中暴力犯罪的发生率为每千人24.6起,财产犯罪为每千家庭159.5起。

男性经历暴力犯罪为每千人26起,女性为每千人23起。

黑人为每千人33起,高于白人的每千人23起。

(见注2)在美国,每22.2秒发生一起暴力犯罪,其中,每30.9分钟发生一起谋杀案,每5.7分钟发生一起强奸案,每1.2分钟发生一起抢劫案,每36.6秒发生一起恶意袭击案。

(见注3)

  据美国警察执法研究论坛对全美163个城市2007年上半年暴力犯罪情况进行的调查报告显示,65%的城市凶杀犯罪增加或无改善,41.9%的城市严重袭击案件增加或无改善,55.6%的城市抢劫犯罪增加或无改善。

(见注4)2007年,新奥尔良发生209起谋杀案,比2006年增加30%。

(见注5)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因凶杀致死的已达181人,比2006年增加7%。

(见注6)巴尔的摩市全年有282人遭凶杀,(见注7)纽约市到11月已有428人遭凶杀。

(见注8)仅1月至9月,芝加哥刑事犯罪案119553件,其中谋杀案341件,抢劫案11097件。

(见注9)在洛杉矶,从1月至11月,已有737人死于谋杀,相当于每天超过2人在谋杀中丧生。

(见注10)在底特律,因暴力犯罪猖獗,居民纷纷移居他乡,现城市人口已减少近百万。

(见注11)

  美国枪支泛滥,持枪犯罪频频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美国私人拥有枪支达2.5亿支,几乎人手一枪,甚至包括有重罪前科者或未成年人。

据美联社2007年1月29日报道,在佛罗里达州,大约41万人得到携带隐藏武器的许可证,由于当局工作出现漏洞和错误,其中1400人有犯罪前科或曾犯有重罪。

  在美国,每年约有3万人死于枪击。

(见注12)据《今日美国报》2007年12月5日报道,自2002年以来,美国因枪击致死案件总体上升了13%。

有25%的暴力犯罪者在行使犯罪时持有武器,其中9%发生了枪击事件。

(见注13)据美国司法部2007年12月公布的报告,2005年,在12-18岁的学生中,有150万是校园非致命暴力的受害者。

8%的9-12年级的学生在以前的12个月中曾经被持有武器的人所威胁或伤害。

从2005年7月1日到2006年6月30日,5-18岁的青少年中有17人死于校园暴力。

(见注14)2007年4月16日,弗吉尼亚大学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惨重的一起屠杀枪击案,造成33人死亡,30多人受伤。

(见注15)2007年2月12日晚上,在盐湖城和费城分别发生两起枪击案,导致8人死亡,多人受伤。

(见注16)6月9日,威斯康星州德拉文镇发生枪击事件,造成4名成年人和两名婴儿死亡。

(见注17)10月31日万圣节晚上,一名38岁的孕妇带着两个孩子出门到邻居家敲门要糖,不幸遭遇团伙枪战,头部中弹身亡。

(见注18)12月5日,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一个购物中心,一名男子开枪打死8人,打伤5人后自杀。

(见注19)12月7日,在号称美国“最安全城市”的圣荷塞市发生了3起枪杀案,不到一个月内,共有4人死于枪击。

(见注20)12月9日,在科罗拉多州连续发生两起教堂枪击案,造成5人死亡,5人受伤。

(见注21)12月24日和25日两天,纽约市就发生了数起枪击案,造成至少9人伤亡。

(见注22)12月26日,在西雅图市东部的一所民宅中有6具被枪杀的尸体。

(见注23)

  

(1)FBIReleaseIts2006CrimeStatistics,FBI,In:

www.fbi.gov.

  

(2)CriminalVictimization2006,U.S.DepartmentofJustice,In:

www.ojp.usdoj.gov/bjs.

  (3)FBIReleaseIts2006CrimeStatistics,FBI,In:

www.fbi.gov.

  (4)SurveyShowsShiftinViolence,USAToday,October12,2007.

  (5)NewOrleansHomicidesup30%over'06Level,USAToday,January3,2008.

  (6)KillingsinD.CupafterLongDip,TheWashingtonPost,January1,2008.

  (7)CityMarksFirst'08Slaying,TheBaltimoreSun,January2,2008.

  (8)CityHomicidesStillDropping,tounder500,TheNewYorkTimes,November23,2007.

  (9)ChicagoPoliceDepartmrent,In:

egov.cityofchicago.org.

  (10)《世界日报》,2007年12月4日。

  (11)Study:

DetroitMostDangerousCity,TheAssociatedPress,November18,2007.

  (12)Update2-SenatePassesGunBillinResponsetoRampage,Reuters,December19,2007.

  (13)CriminalVictimization2006,U.S.DepartmentofJustice,In:

www.ojp.usdoj.gov/bjs.

  (14)IndicatorsofSchoolCrimeandSafety2007,U.S.DepartmentofJustice,In:

www.ojp.usdoj.gov/bjs.

  (15)法新社,2007年4月17日。

  (16)美联社,2007年2月13日。

  (17)《芝加哥论坛报》,2007年6月11日。

  (18)《芝加哥论坛报》,2007年11月2日。

  (19)美联社,2007年12月5日。

  (20)《明报》,2007年12月9日。

  (21)路透社,2007年12月9日。

  (22)多维新闻网,2007年12月26日。

  (23)多维新闻网,2007年12月27日。

  二、关于执法、司法侵权

  美国执法、司法部门滥用职权,严重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利。

  据美国司法部统计,2001至2007财年,全美执法人员侵犯公民权利的案件增长了25%。

(见注24)每年对警察的投诉率平均为9.5%。

(见注25)但绝大多数被投诉有粗暴行为的执法人员最终没有受到指控。

在2001年5月至2006年6月间,芝加哥有2451名警察受到4至10次投诉,662名警察受到10次以上投诉,最终只有22人受到处罚。

更有甚者,有些警察遭到超过50次以上的有关不良行为的投诉却从未受到处罚。

(见注26)在芝加哥,2006年8月17日,52岁妇女多洛雷斯·罗巴在横穿马路时因妨碍快速行驶的警车,受到该警车上警察的搜查,她与其理论时,遭到警察毒打。

(见注27)12月15日,4名商人在酒吧遭到6名警察莫名攻击。

(见注28)2007年8月3日,42岁的黑人热弗雷·约翰逊在家被警察用电击枪虐待致死。

8月6日,18岁黑人少年阿龙·哈里森在逃避警察追赶时被警察击中背部身亡。

(见注29)5月1日,拉丁裔移民在洛杉矶市中心麦克阿瑟公园举行维护非法移民权益示威游行,警察滥用职权,用棍棒殴打并用橡皮子弹攻击示威群众和记者。

(见注30)11月12日,18岁的青年契尔·科宾站在母亲家门口挥舞一把梳子,5名警察误认为他持有一把手枪,向他连开20枪,其中8枪命中。

(见注31)据美国司法部2007年10月公布的报告统计,2003年至2005年间,在全美47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共有2002人在逮捕过程中死亡,其中有1095人是被州和当地警察开枪打死,占总数的55%。

(见注32)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监狱,其人均囚犯是全世界最高的。

据埃菲社2007年12月5日报道,美国司法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最近30年间,美国囚犯人数增加了500%。

2006年,监狱共关押了超过226万犯人,比2005年底增加了2.8%,是过去6年来最高的。

美国人口仅占全世界人口的5%,而囚犯占全球囚犯总数的25%。

平均每10万美国居民中就有751名囚犯,远远高于其他西方国家。

(见注33)在囚犯中,有96%的罪犯刑期在1年以上,这意味着每200名美国居民中就有1人在监狱中服刑1年以上。

(见注34)“9·11”事件后,美国的重新犯罪率不断上升。

据统计,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囚犯获释后在3年内会重新犯罪,每3个释放犯中就有2名会被重抓,其中40%会重入监狱。

  美国监狱的虐囚现象很普遍。

据美国司法部2007年12月统计,全美在押犯人中共有60500名罪犯遭遇过性侵犯,占罪犯总数的4.5%。

有2.9%的罪犯被管理人员侵犯,0.5%的罪犯遭受其他罪犯和管理人员的双重侵犯,全国大约有0.8%的罪犯因性侵犯而受伤。

(见注35)美国政府2007年1月16日发布的报告承认,在全国5个监狱中,被怀疑为非法移民的人受到虐待,这违背了人道原则。

(见注36)据《华盛顿时报》2007年12月17日报道,西得克萨斯关押少年犯的监狱对犯人进行性侵犯、殴打,并不给犯人及时医治,揭发其罪行的人受到打击报复。

该事件被曝光数月后,监狱状况仍未得以改善。

(见注37)2008年1月,佐治亚州7名犯人对狱警和管理人员提出团体诉讼,控告他们在2005年10月至2007年8月间虐待囚犯,用警棍、特制手套殴打犯人,揪住犯人的头撞墙等。

报道称,在该州其他监狱还有40多名犯人告发类似案件。

狱方把犯人衣服扒光固定在铁床或铁椅上,在48小时之内不给他们食物和水,也不让他们上厕所,已有2名犯人因此丧生。

(见注38)美国监狱狱警普遍使用泰瑟枪。

大赦国际2007年报告称,自2001年以来,美国已有230人死于泰瑟枪。

2006年7月,科罗拉多州加菲尔德县监狱被指控经常用泰瑟枪电击或用胡椒喷雾剂对付犯人,然后把他们绑在椅子上,让他们几个小时保持非常难受的姿势。

8月,该州阿拉珀霍县监狱囚犯劳尔·加列戈-雷斯,因敲打牢门并大声叫喊而被狱警绑在椅子上用泰瑟枪反复击打致死。

  美国监狱犯人因感染艾滋病、医疗设施不全等致死事件经常发生。

据美国司法部2007年9月公布的报告,到2005年底,美国联邦和各州监狱关押的犯人中,有22480名被感染或确认患有艾滋病。

其中,大约有5620名罪犯确认患有艾滋病。

2005年,州监狱中有176名犯人死于艾滋病,联邦监狱中有27名犯人死于艾滋病。

(见注39)据《洛杉矶时报》2007年9月20日报道,加利福尼亚州监狱因存在医疗延误等问题,导致2006年共发生426例死亡事件。

其中,18例死亡事件被认为是可以避免的,48例被认为是可能避免的。

2007年4月14日,在迈阿密的一所监狱里,41岁的囚犯鲁道夫·拉莫斯因患有糖尿病而大小便失禁,在长达一周的时间里,被自己的粪便包围,狱方明知他的身体状况,却未给予及时治疗,造成其死亡。

(见注40)

  美国司法的公正性越来越遭到人们的质疑。

据统计,自1989年首次引用DNA技术以来,全美已有209人经过DNA技术测试被证明无罪,这些人在宣判无罪之前平均已服刑12年,他们在被判刑时的平均年龄为26岁,其中15人曾被判死刑。

(见注41)美联社2008年1月3日报道,得克萨斯州一位名叫查尔斯·查特曼的男子,1981年因恶性性侵犯被判服刑99年。

在他被监禁26年后,经过新的DNA测试,被无罪释放。

他已成为达拉斯县自2001年以来因DNA测试而被释放的第15名犯人。

(见注42)

  (24)PoliceBrutalityCasesup25%:

UnionWorriedoverDipinHiringStandards,USAToday,December18,2007.

  (25)TheNewYorkTimes,November14,2007.

  (26)TheChicagoPoliceDepartment'sBrokenSystem,UniversityofChicago,In:

www.law.chicago.edu.

  (27)《芝加哥论坛报》,2007年5月1日。

  (28)《芝加哥论坛报》,2007年6月9日。

  (29)《芝加哥论坛报》,2007年8月9日。

  (30)《洛杉矶时报》,2007年10月9日。

  (31)纽约《侨报》,2007年11月19日。

  (32)DeathsinCustodyStatisticalTables,U.S.DepartmentofJustice,In:

www.ojp.usdoj.gov/bjs.

  (33)埃菲社,2007年12月5日。

  (34)PrisonersIn2006,U.S.DepartmentofJustice,In:

www.ojp.usdoj.gov/bjs.

  (35)SexualVictimizationinStateandFederalPrisonsReportedbyInmates,U.S.DepartmentofJustice,In:

www.ojp.usdoj.gov/bjs.

  (36)TheWashingtonPost,January1,2007.

  (37)DadDismissesPrisonReform,TheWashingtonTimes,December17,2007.

  (38)《国际先驱导报》,2008年1月8日。

  (39)HIVinPrisons2005,U.S.DepartmentofJustice,In:

www.ojp.usdoj.gov/bjs.

  (40)美联社,2007年4月27日。

  (41)FactsonPost-ConvictionDNAExonerations,InnocenceProject,In:

.

  (42)TexasManExoneratedbyDNAafter26Years,TheAssociatedPress,January3,2008.

三、关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美国公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和权利正在逐步缩小。

  2007年8月3日和4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保护美国法》,允许美国政府不经特别法庭许可,就可以对境内“恐怖嫌疑人”进行窃听,还允许情报机构对经由美国境内设备转接到境外“恐怖嫌疑人”的通信进行窃听。

(见注43)据《华盛顿邮报》2007年3月10日报道,在2003年至2005年期间,联邦调查局根据国家安全条款,在没有法院监督的情况下,获取超过52000人的个人信息。

美国韦里孙通信公司透露,美国联邦调查局要求通信公司提供顾客信息,不仅包括顾客的电话记录,还包括与该顾客通话的所有人的信息。

该公司曾在“紧急情况”下向联邦调查局提供了720次信息,包括网址和电话记录。

其间,在联邦机构持有传票或法庭命令的情况下,还提供了9.4万次信息,主要用于包括反恐在内的多种调查。

(见注44)2007年8月23日,美国国家情报总监迈克尔·麦康奈尔透露说,目前,美国境内根据对外情报检查法庭授权受到监听的不超过100人,境外有数以千计的人受到监听。

(见注45)美国联邦调查局将耗资10亿美元,建立名为“识别下一代”的全球最大的公民特征数据库。

届时,联邦调查局将具有空前的能力去识别在美国本土和海外的个人。

这引起了美国公民对不必要审查的担心。

据统计,政府部门非法电子监视,使上百万人敏感的个人信息处于风险之中。

2006年就发现有477起入侵政府数据库的案件。

(见注46)2007年,有1.62亿份个人数据被盗或丢失,是2006年的3倍多。

(见注47)7月,美国国土安全部开展了监视网计划,拨款400多万美元在圣保罗、麦迪逊(威斯康星州)和匹兹堡等城市架设了175个摄像头。

国土安全部还斥资数亿元,在全国各地同步安装大量的新监视系统。

这些加速了美国“监视社会”的形成。

(见注48)

  工人结社权利受到限制。

据报道,2006年美国工会会员数减少了32.6万人,只有12%的雇员为工会会员,比1983年减少了8%。

由于雇主百般阻挠使得53%的人不能加入工会。

(见注49)据人权观察报告称,沃尔玛公司严重违反劳动法,以惩罚甚至开除相威胁,阻止工人成立工会,并对员工进行非法监视。

(见注50)

  在美国,金钱是政治的“母乳”,选举是有钱人的“游戏”,凸显美国民主的虚伪性。

2008年总统选举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参加美国总统选举的“金钱门槛”越来越高。

据埃菲社2007年5月18日报道,打算在2008年竞选美国总统的大约20多位政治人士中,至少有10位民主党或者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是百万富翁。

据法新社2007年1月15日报道,2008年总统选举将成为历史上耗资最多的一次选举。

2004年总统选举花费了6.93亿美元,当时曾是历史最高。

据估计,今年的总花费可能将达到10亿美元左右,最近《财富》杂志预测花费将提升到30亿美元。

民主党一名主要参选人在2007年共筹集到1.15亿美元,该党的另一名主要参选人筹集到1.03亿美元。

共和党一名主要参选人拥有1270万竞选资金。

该党另一名主要参选人是个富商,他为自己的竞选活动出资1700万美元。

在2007年国会选举中,共和党为缩小在筹集竞选经费方面与民主党的差距,决定吸引更多富人参加竞选,一些富有的共和党人已经个人花了10万至100万美元不等的钱支持共和党竞选。

据估计,在纽约州第20区竞选的每个候选人至少需要花300万美元。

(见注51)

  “金钱竞赛”渗透到美国各种竞选活动中。

据有关组织统计,在2005年至2006年,全美各州高级法院法官候选人为竞选共筹款3400万美元。

2007年,宾夕法尼亚州最高法院竞选两名新法官,候选人破纪录地筹集竞选经费680万美元。

(见注52)一些国会议员候选人当选后为给予自己政治捐款的公司争取利益。

据《华盛顿邮报》2007年12月10日报道,仅国会多数党领袖单独或与其他议员联名提出的专项拨款议案总金额高达9600万美元,其中一项就达980万美元,许多专项拨款将使曾支持其竞选的特殊利益集团获利。

2007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4710亿美元的国防部预算后,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联邦议员为曾给予其竞选捐款的公司赢得了一个800万美元的专项拨款。

另外,还有20名新当选国会议员为特殊利益集团获得了专项拨款数额,其中最少的有800多万美元,多的高达1800多万美元。

(见注53)

  一些公司为获取利益,资助一些美国政要及其他政府公职人员旅行。

据统计,2007年前8个月美国议员接受的资助旅行金额已超过了2006年全年的总数,近190万美元。

(见注54)据《今日美国报》2007年8月23日报道,该报审查了近12个月600多份美国联邦政府官员旅行的报告,发现超过200次旅行是由相关公司或贸易协会组织的。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两位主席自2002年以来有近30次旅行全部或部分由相关贸易协会或制造商资助,金额达6万美元。

  美国政府操纵新闻。

2007年10月23日,美国联邦紧急措施署炮制了一场有关加利福尼亚州火灾假新闻发布会,该署工作人员冒充记者,在15分钟内向主持人提了6个问题,美国各电视台播出了这则消息。

在《华盛顿邮报》揭穿了这场闹剧后,该署还为自己制作虚假新闻的行为辩解。

(见注55)4月24日,美国陆军女兵杰西卡·林奇和美国陆军特种部队“游骑兵”士兵帕特·蒂尔曼的哥哥一起向国会作证,谴责了五角大楼的欺骗行为,指责五角大楼将她与蒂尔曼的可怕经历杜撰成为虚假的英雄事迹,抨击政府就这件事说谎。

(见注56)

  (43)TheSo-calledProtectAmericaAct,August10,2007,In:

.

  (44)TheWashingtonPost,October16,2007.

  (45)美联社,2007年8月23日。

  (46)FBIPreparesVastDatabaseofBiometrics,TheWashingtonPost,December22,2007.

  (47)USAToday,December10,2007.

  (48)《波士顿环球报》,2007年8月12日。

  (49)SharpDeclineinUnionMembersin'06,TheNewYorkTimes,January26,2007.

  (50)ReportAssailsWal-MartOverUnions,TheNewYorkTimes,May1,2007.

  (51)TheNewYorkTimes,November26,2007.

  (52)JusticeforSale,USAToday,November5,2007.

  (53)“Earmarks”AnalysisShowsMoneyFollowsPower,USAToday,December12,2007.

  (54)LimitsDon'tSlowTripPerksforU.S.Lawmakers,USAToday,October24,2007.

  (55)FEMAOfficialApologizesforStagedBriefingwithFakeReporters,TheWashingtonPost,October27,2007.

  (56)英国《泰晤士报》,2007年4月25日。

  四、关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美国公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

  美国贫困人口不断增加。

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7年8月公布的统计数据,到2006年底,美国贫困人口的比率为12.3%,即有3650万人、770万个家庭生活在贫困中,几乎相当于每8个美国人中就有1人生活在贫困中。

密西西比州的贫困率高达21.1%。

(见注57)美国主要城市的贫困率为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