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安全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85792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13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桥梁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桥梁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桥梁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桥梁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安全技术交底.docx

《桥梁安全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安全技术交底.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梁安全技术交底.docx

桥梁安全技术交底

桥梁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一、设计文件的特殊要求、控制要点

1.1施工准备

1)施工开始前应对设计文件、图纸、资料进行现场核对,并对测量资料进行核对、复测。

若实际情况与设计文件有出入,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复查。

2)进行施工放样之前,必须对各桥梁墩台控制里程桩号、桩位坐标、设计标高数据进行细致到位的计算复核,此外对于位于平曲线上的主梁的平面布置(如梁长、翼缘加宽等参数)也必须进行核对,如发现计算数据与设计图中提供数据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

复查。

1.2下部结构施工

1)地面线设计高程与实际地面高程偏差1.0m以内,施工中可自行调整桩顶标高,并在保证桩底嵌岩深度不变的前提下调整桩长。

2)墩台基础开挖时,若发现地质情况与地质报告、设计文件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监理单位,以便作适当调整。

3)基坑在开挖时应隔离地表水。

若地表地形地质复杂(地形起伏较大、土层松散以及岩层破碎等)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临时或永久支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工程量根据《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以实际发生计量并须经现场监理工程师同意。

挖孔桩桩基开挖时,在土层及强风化岩石段应采取混凝土护壁等措施,要求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桩基混凝土强度等级,并确保施工安全。

墩台基底岩石表面应修凿平整,开挖验基后应立即浇筑基础,桥台底层基础应原槽浇筑。

4)桩基按嵌岩桩(钻孔为主,部分挖孔)设计。

终孔需满足以下条件:

桩底入中风化岩层(完整不破碎)深度不小于设计深度,嵌岩深度定义参照《桥梁工程公用构造通用图-基桩嵌岩深度示意图(SIV-GY-18)》执行;

5)桩基成孔后必须测量孔径、孔位,检查桩底岩层高程和沉淀厚度,只有确认满足设计

要求后,才能灌注混凝土。

各项规定和允许偏差如下:

轴线偏差:

单桩为50mm;

沉淀厚度:

钻孔桩不大于30mm,挖孔桩应清除干净;

倾斜度:

钻孔桩小于1.0%,挖孔桩小于0.5%;

桩基长度:

不短于设计值及嵌岩深度要求。

6)桩基浇筑前应预埋混凝土质量检测管。

桩基声测管的布置原则:

(a)检测管上端高出基桩顶面30cm,下端至桩底,检测管每节长8m,最底一节长度不大于12m,节间用套管连接;

(b)安装时将检测管绑扎于桩基加强筋内侧,其底端用钢板焊牢封底,要求不漏水,浇筑砼前,往管内注满水,其上用塞子堵死。

7)为确保桩基质量,在成桩后应及时根据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对每根桩的完整性及强度进行检测,推荐采用超声波法或其它无破损检测法。

每根桩均须根据要求布设检测管。

8)明挖扩大基础基底嵌入中风化岩层1m内,基底标高可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进行调整,但基底容许承载力不小于450kPa。

9)重力式桥台明挖扩大基础,形成的基坑边坡高度较大,采用放坡开挖或采取临时支挡措施。

10)浇筑桥台背墙时,为保证伸缩缝宽度,根据实际纵坡,适当调整台背的倾角。

11)U台台内填料应采用砂砾、碎石等透水性良好的透水性填料。

要求分层填筑,每层松铺厚度≤15cm,且压实度不小于96%。

台身应设置泄水孔,台内应设置防水层和排水盲沟。

12)本桥承台、U台台身等部位混凝土属大体积浇筑,施工时应注意预埋冷却水管以控制混凝土水化热温度裂缝,并应满足施工技术规范的工艺要求及相关质量验收标准。

1.3上部结构施工

所有上部结构主梁以及附属结构的架设、浇筑等临时或永久加载行为务必纵横向对称、均衡、合理、有序地进行。

1.4其它事项

1)施工方应根据本桥桥位地形、地质以及交通等具体情况,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及结构物安全。

2)1、2、3号墩、左幅9、11、12、右幅12号墩、16、17号墩、18号墩、左幅19墩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其余桥墩采用挖孔灌注桩基础。

3)对于桥墩基坑开挖时,采用混凝土护壁,防止岩体掉块或土体滑塌;对于桥台基坑边坡,进行分阶放坡开挖,或采取锚固措施。

基坑开挖后,应及时浇注,防止泥岩风化或遇水软化;基坑开挖时,应作好止水、排水工作,应尽量避开汛期施工,避免泥岩遇水软化。

4)拟建桥梁分布有交通公路,宜注意拟建桥梁施工及运营相互无影响,以确保交通畅通。

5)在拟建桥梁桥墩位于河中或河滩上,施工时采用土堤形成挡水条件,同时加强抽排地下水及防渗工作。

对施工时产生的弃土流沙应及时清理,防止堵塞河道、污染河水。

6)施工期间,人工开挖可能导致局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场地内地下水贫乏,基坑开挖不会产生涌、突水,在雨季施工时,应加强地表水的疏排。

7)工程区地形坡度较大,禁止在工程区堆积施工弃土,对于施工弃土应及时转运出施工场地,防止其失稳,威胁构筑物及施工人员的安全。

8)高空作业应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安全进行施工。

高墩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监控措施。

二、分项工程各工序施工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和控制要点

2.1钢筋加工及安装

2.1.1施工技术标准

钢筋安装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受力钢筋间距(mm)

两排以上排距

±5

尺量:

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

3

同排

梁、板、拱肋

±10

基础、锚碇、墩台、柱

±20

灌注桩

±20

2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

±10

尺量:

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2

3

钢筋骨架尺寸

±10

尺量:

按骨架总数30%抽查

1

宽、高或直径

±5

4

弯起钢筋位置(mm)

±20

尺量:

每骨架抽查30%

2

5△

保护层厚度(mm)

柱、梁、拱肋

±5

尺量:

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

3

基础、锚碇、墩台

±10

±3

2.1.2质量标准

1)钢筋、机械连接器、焊条等的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

2)冷拉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规范要求,钢筋平直,表面不应有裂皮和油污。

3)受力钢筋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搭接长度、焊接和机械接头质量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4)钢筋安装时,必须保证设计要求的钢筋根数。

5)受力钢筋应平直,表面不得有裂纹及其它损伤。

2.1.3控制要点

1、钢筋检查

钢筋工程的检查主要包含两大部分,一部分就是在钢筋原材进场时,必须检查钢筋的出厂质量证明、出厂合格证以及各种检验报告。

同时钢筋目测后应没有过大的弯曲,其表面不能出现裂纹和油污。

符合进场要求的钢筋应按照规范规定的抽检批次进行钢筋性能的抽检,主要有机械性能以及力学性能两部分,只有这两部分检测报告合格才能真正用于工程施工之中。

2、钢筋的保管

由于钢筋在空气中容易产生锈蚀,因此对于钢筋必须进行妥善的保管,进场的钢筋必须安放在制定的钢筋棚中,钢筋下方必须通过木垫块加高,加高的高度在30cm左右,同时在钢筋的四周不能存在积水,因此必须在周边设置排水明沟,必须将钢筋规格、钢筋的批次以及钢的使用部位等用钢筋标识牌树立在钢筋前面,以便钢筋工人能够清楚的识别各种部位的钢筋。

3.3钢筋加工的质量控制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钢筋加工质量的控制,钢筋的加工主要包括钢筋的下料、钢筋的绑扎、焊接、机械连接等方面,规范对钢筋加工的要求都有详细的论述,因此在加工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图纸和规范进行施工。

2.2钻孔灌注桩

2.2.1施工技术标准

钻孔灌注桩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3

2△

桩位(mm)

群桩

100

全站仪或经纬仪:

每桩检查

2

排架桩

允许

50

极值

100

3△

孔深(m)

不小于设计

测绳量:

每桩测量

3

4△

孔径(mm)

不小于设计

探孔器:

每桩测量

3

5

钻孔倾斜度(mm)

1%桩长,且不大于500

用测壁(斜)仪或钻杆垂线法:

每桩检查

1

6△

沉淀厚度(mm)

摩擦桩

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按施工规范要求

沉淀盒或标准测锤:

每桩检查

2

支承桩

不大于设计规定

7

钢筋骨架底面高程(mm)

±50

水准仪:

测每桩骨架顶面高程后反算

1

2.2.2质量标准

1)桩身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及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成孔后必须清孔,测量孔径、孔深、孔位和沉淀层厚度,确认满足设计或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后,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

3)水下混凝土应连续灌注,严禁有夹层和断桩。

4)嵌入承台的锚固钢筋长度不得低于设计规范规定的最小锚固长度要求。

5)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桩用无破损法进行检测,重要工程或重要部位的桩宜逐根进行检测。

设计有规定或对桩的质量有怀疑时,应采取钻取芯样法对桩进行检测。

6)凿除桩头预留混凝土后,桩顶应无残余的松散混凝土。

2.2.3控制要点

1、钻孔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钻杆应保持垂直稳固,位置正确,防止因钻杆晃动引起扩大孔径;

钻进速度应根据电流值变化,及时调整;

钻进过程中,遇塌孔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钻进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时测定护壁泥浆的比重、含砂率、粘度。

2、成孔至设计深度时,派专人负责验收。

3、钢筋笼在制作、安装过程中,督促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放生不可恢复的扭转、弯曲。

4、清孔结束,灌注混凝土前,必须仔细测量孔底沉渣厚度,沉淀厚度不大于30mm。

5、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下导管时,其底口至孔底的距离控制在25-40cm,首批混凝土浇筑应能埋住导管至少1m,之后灌注混凝土应埋住导管2-6m。

6、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22cm。

2.3人工挖孔桩

2.3.1施工技术标准

挖孔桩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3

2△

桩位(mm)

群桩

100

全站仪或经纬仪:

每桩检查

2

排架桩

允许

50

极值

100

3△

孔深(m)

不小于设计

测绳量:

每桩测量

3

4△

孔径(mm)

不小于设计

探孔器:

每桩测量

3

5

钻孔倾斜度(mm)

0.5%桩长,且不大于200

垂线法:

每桩检查

1

6

钢筋骨架底面高程(mm)

±50

水准仪测骨架顶面高程后反算:

每桩检查

1

2.3.2质量标准

1)桩身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及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挖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及时进行孔底处理,必须做到无松渣、淤泥等扰动软土层,使孔底情况满足设计要求。

3)嵌入承台的锚固钢筋长度不得小于设计规范规定的最小锚固长度要求。

2.3.3控制要点

1、桩位定位质量的控制;

2、技术准备质量监控,对图纸进行熟悉;参加图纸交底;

3、挖孔桩的沉渣厚度控制,小于0.5%;

4、灌注混凝土质量控制。

2.4预应力筋的加工及安装

2.4.1施工技术标准

后张法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管道坐标(mm)

梁长方向

±30

尺量:

抽查30佩每根查10个点

2

梁高方向

±10

2

管道间距(mm)

同排

10

尺量:

抽查30%,每根查5个点

1

上下层

10

3

张拉应力值

符合设计要求

查油压表读数:

全部

4

4

张拉伸长率

符合设计规定,无设计规定时±6%

尺量:

全部

3

5

断丝滑丝数

钢束

每束1根,且每断面不超过钢丝总数的1%

目测:

每根(束)

3

钢筋

不允许

2.4.2质量标准

1)预应力筋的各项技术性能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

2)预应力束中的钢丝、钢绞线应梳理顺直,不得有缠绞、扭麻花现象,表面不应有损伤。

3)单根钢绞线不允许断丝。

单根钢筋不允许断筋或滑移。

4)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接头面积不超过预应力筋总面积的25%,接头质量应满足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5)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时混凝土强度和龄期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的张拉顺序进行操作。

6)预应力钢丝采用镦头锚时,镦头应头型圆整,不得有斜歪或破裂现象。

7)制孔管道应安装牢固,接头密合,弯曲圆顾。

锚垫板平面应与孔道轴线垂直。

8)千斤顶、油表、钢尺等器具应经检验校正。

9)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符合设计要求,按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0)压浆工作在5℃以下进行时,应采取防冻或保温措施。

11)孔道压浆的水泥浆性能和强度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压浆时排气、排水孔应有水泥原浆溢出后方可封闭。

12)按设计要求浇筑封锚混凝土。

2.4.3控制要点

1、预应力材料质量控制

所用材料要进行相关的试验,检测材料各项指标是否达到国家标准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要求,确保其质量合格以后才能让材料进场。

检测项目包含外形尺寸、延伸率、抗拉强度、松弛性能以及弹性模量等。

2、确保预应力锚具的质量

为保证预应力锚具的质量,要选用耐久性强、强度高的预应力钢材。

3、做好预应力管道安装质量控制

在预应力管道安装质量控制中,要确保波纹管道内外清洁,没有附杂物,不能出现锈蚀、无脱口、折皱以及空洞的情况,确定符合要求之后,才能进行预应力管道的安装工作。

4、做好滑丝和断丝质量控制

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中,千斤顶的工具式夹片在使用的过程中会经常受到磨损,容易发生滑丝现象,为了防止发生滑丝现象,就要确定千斤顶的工具式夹片的质量。

5、做好预应力张拉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张拉设备要配套标定、配套使用。

2.5T梁预制及安装

2.5.1施工技术标准

梁(板)预制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3

2

粱(板)长度(mm)

+15,-10

尺量:

每梁(板)

1

3

宽度(mm)

干接缝(粱翼缘、板)

±10

尺量:

检查3处

1

湿接缝(梁翼缘、板)

±20

箱梁

顶宽

±30

底宽

±20

4

高度(mm)

梁、板

±5

尺量:

检查2处

1

箱梁

+0,-5

5△

断面尺寸(mm)

顶板厚

+5,-0

尺量:

检查3个断面

2

底板厚

腹板或梁肋

6

平整度(mm)

5

2m直尺:

每侧面每梁长测l处

1

7

横系梁及预埋件位置(mm)

5

尺量:

每件

1

梁(板)安装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支座中心偏位(mm)

5

尺量:

每孔抽查4~6个支座

3

10

2

倾斜度

1.2%

吊垂线:

每孔检查3片粱

2

3

梁(板)顶面纵向高程(mm)

+8,-5

水准仪:

抽查每孔2片,每片3点

2

4

相邻粱(板)顶面高差(mm)

8

尺量:

每相邻梁(板)

1

2.5.2质量标准

1).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及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梁(板)不得出现露筋和空洞现象。

3).粱(板)在吊移出预制底座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得低于设计所要求的吊装强度;粱(板)在安装时,支承结构(墩台、盖梁、垫石)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梁(板)安装前,墩、台支座垫板必须稳固。

5).粱(板)就位后,粱两端支座应对位,粱(板)底与支座以及支座底与垫石顶须密贴,否则应重新安装。

6).两粱(板)之间接缝填充材料的规格和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5.3控制要点

1、混凝土表面平整,颜色一致,无明显施工接缝。

2、混凝土表面不得蜂窝、麻面,如出现必须修整‘

3、混凝土表面出现非受力裂缝,若裂缝宽度超过设计规定或设计未规定时超过0.15mm必须处理。

4、封锚混凝土应密实、平整。

5、梁、板的填缝应平整密实。

6、梁体内不得留建筑垃圾、杂物、临时预埋件。

2.6支座垫石和挡块

2.6.1.基本要求

(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及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按规定配合比施工。

(2)支座垫石不得出现露筋、空洞、蜂窝、麻面现象及任何裂缝。

(3)实测项目如下

支座垫石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3

2△

轴线偏位(mm)

5

全站仪或经纬仪:

支座垫石纵横向检查

2

3

断面尺寸(mm)

±5

尺量:

检查1个断面

2

4△

顶面高程(mm)

±2

水准仪:

检查中心及四角

2

顶面四角高差(mm)

1

5

预埋件位置(mm)

5

尺量:

每件

1

 

挡块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3

2△

平面位置(mm)

5

全站仪或经纬仪:

每块检查

2

3

断面检查(mm)

±10

尺量:

每块检查一个断面

2

4△

顶面高程(mm)

±10

水准仪:

每块检查1处

1

5

与梁体间隙(mm)

±5

尺量:

每块检查

1

2.6.2.控制要点

1、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棱角线平直。

2、挡块如出现蜂窝、麻面,必须进行修正。

3、混凝土表面出现非受力裂缝,若裂缝宽度超过设计规定或设计未规定时超过0.15mm必须处理。

2.7支座安装

2.7.1.基本要求

(1)支座的材料、质量和规格必须满足设计和有关规范的要求,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

(2)支座底板调平砂浆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灌注密实,不得留有空洞。

(3)支座上下各部纵轴线必须对正。

当安装时温度与设计要求不同时,应通过计算设置支座顺桥向预偏量。

(4)支座不得发生偏歪、不均匀受力和脱空现象。

滑动面上的四氟滑板和不锈钢板不得有划痕、碰伤等,位置正确,安装前必须涂上硅脂油。

(5)实测项目如下

支座安装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支座中心与主梁中心线偏位(mm)

2

经纬仪、钢尺:

每支座

3

2

支座顺桥向偏位(mm)

10

经纬仪或拉线检查:

每支座

2

3△

支座高程(mm)

±5

水准仪:

每支座

3

4

支座四角高差(mm)

承压力≤500kN

1

水准仪:

每支座

2

承压力>500kN

2

2.7.2.控制要点

1、支座表面应保持清洁,支座附近的杂物及灰尘应清除。

2.8混凝土防撞护栏

2.8.1.基本要求

1、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和外掺剂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不得出现露筋和空洞现象。

3、防撞护栏上的钢构件应焊接牢固,焊缝应满足设计和有关规范的要求,并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护。

4、实测项目

混凝土防撞栏浇筑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3

2

平面偏位(mm)

4

经纬仪、钢尺拉线检查:

每100m检查3处

2

3△

断面尺寸(mm)

±5

尺量,每100m每侧检查3处

2

4

竖直度(mm)

4

吊垂线;每lOOm每侧检查3处

1

5

预埋件位置(mm)

5

尺量:

每件

1

2.8.2.控制要点

1、防撞栏线形直顺美观。

2、混凝土表面应平整,不应出现蜂窝麻面。

如出现必须修整完好。

3、防撞栏浇筑节段间应平滑顺接。

2.9桥头搭板

2.9.1.基本要求

1、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和外掺剂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桥头搭板下的地基及垫层或路面基层的强度和压实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不得出现露筋和空洞现象。

4、实测项目

桥头搭板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3

2

枕梁尺寸(mm)

宽、高

±20

尺量,每梁检查2个断面

1

±30

尺量:

检查每梁

3

板尺寸(mm)

长、宽

±30

尺量;各检查2~4处

1

±10

尺量:

检查4~8处

2

4

顶面高程(mm)

±2

水准仪:

测量5处

2

5

板顶纵坡(%)

0.3

水准仪:

测量3~5处

1

2.9.2.控制要点

1、板的表面应平整。

2、板的边缘顺直。

三、施工技术方案及控制措施

3.1、人工挖孔施工工艺

3.1.1、施工准备

挖孔桩施工前,我部安排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三通一平”工作,即通水、通电、通路,平整场地。

做好空中电线、地下电缆、水管等障碍物的调查工作,如与桩位冲突,及时找相关单位协助解决。

施工前先由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逐孔全面检查各项施工准备工作,逐级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使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在思想上、组织上、操作上得到落实。

准确进行桩孔定位测量,放出桩位中心点;铲除松软的土层,将桩孔附近场地进行平整夯实,在孔口四周挖排水沟,做好临时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地表水,搭好孔口雨棚;布置出渣通道、弃渣场、材料及机具堆放位置,注意堆放位置不得增加孔壁压力,减少塌孔因素;安装提升架、空压机、风镐等设备。

3.1.2、施工测量

在挖孔桩施工之前,根据闭合好的导线控制网,对挖孔桩的轴线及其各桩基中心坐标进行计算、复核并在现场测放出各桩基位置,放出桩基桩位后,马上安排人员在桩位处用十字线护桩。

在第一节孔圈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好以上护桩,并及时复核桩基桩位是否正确。

3.1.3、人工挖孔

⑴、挖孔工人采用专业挖孔人员,2人1小组。

根据测量放样的桩位进行开挖,孔下由1人负责开挖及装土,孔外由1人负责往外拉土,拉土采用卷扬机。

挖孔所出土石方用机械翻斗车转运至临时弃土场,再利用自卸汽车外运至指定弃土场。

⑵、挖孔时,必须注意安全。

孔内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安全绳必须系在孔口。

(3)、挖孔桩四周加设围挡,必要时应搭设掩体。

提取土石渣的吊桶、吊钩、钢丝绳、卷扬机等机具应经常检查。

(4)、孔内设防水罩灯泡照明,电压为安全电压,电缆为防水绝缘电缆并设置漏电保护器。

⑶、挖孔暂停时,孔口必须罩盖,人工挖孔孔深不宜大于15m,当孔内产生的空气污染物超过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规定的三级标准浓度限值时,人工挖孔深度超过10m时,必须采取通风措施,各污染物的浓度限值见下表。

各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mg/m3)(标准状态)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二氧化硫SO2

年平均

0.02

0.06

0.10

日平均

0.05

0.15

0.25

LH平均

0.15

0.50

0.70

总悬浮颗粒物TSP

年平均

0.08

0.20

0.30

日平均

0.12

0.30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