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县中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7534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水县中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修水县中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修水县中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修水县中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修水县中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修水县中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修水县中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水县中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修水县中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修水县中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

修水县中医院2019年《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

说明:

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日本血吸虫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的哪一部位()。

A、肠系膜上静脉

B、肝脏

C、肠壁

D、肠系膜下静脉和门静脉系统

【答案】D

【解析】常见错误:

①选答“肝脏”是日本血吸虫病损害的部位之一,应复习日本血吸虫病肝脏病变的病理

解剖,血吸虫的成虫一般不寄生于肝脏,肝脏的损害主要是由于沉积于结肠壁黏膜下的虫卵,经门静脉流至

肝内引起;②选答“肠壁”的概念较含糊,肠壁有小肠壁和结肠壁,成虫不寄生于小肠壁,应复习血吸虫的

生活史。

要点日本血吸虫成虫主要寄生于肠系膜下静脉与直肠痔上静脉内。

2、细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是()。

A、复制方式

B、二分裂方式

C、出芽方式

D、孢子生成

【答案】B

【解析】细菌可以以无性或者遗传重组两种方式繁殖,最主要的方式是以二分裂法这种无性繁殖的方式。

选B。

3、大肠埃希菌的IMViC试验结果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大肠埃希菌的IMViC试验结果是++--。

4、苯巴比妥过量中毒,为了促使其快速排泄,应()。

A、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增加肾小管再吸收

B、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减小,增加肾小管再吸收

C、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减少肾小管再吸收

D、酸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减少肾小管再吸收

【答案】C

【解析】苯巴比妥属于弱酸性药物,酸性的药物在碱性的尿液中易于排泄。

故苯巴比妥中毒时,可碱化尿

液,使弱酸性药物的解离度增大,不易被肾小管重吸收,加速其排泄,减轻中毒。

故选C。

5、内环境是指()。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液

D、体液

【答案】A

【解析】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

故选A。

6、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介导的血管和平滑肌反应属于()。

A、Ⅱ型超敏反应

B、Ⅰ型超敏反应

C、以上选项均不对

D、Ⅳ型超敏反应

【答案】B

【解析】I型超敏反应是由变应原、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IgE分子介导的,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强,腺

体分泌增加,平滑肌痉挛等表现。

7、()是临床医疗服务的首要道德职责。

A、防病治病

B、救死扶伤

C、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D、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答案】B

【解析】救死扶伤是临床医疗服务的首要道德职责,即所有临床医务人员都应把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

位,为病人谋利益。

故选B。

8、引起I型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疾病是()。

A、气管异物

B、阻塞性肺气肿

C、膈肌麻痹

D、ARDS

【答案】D

【解析】I型呼吸衰竭为缺氧而无CO2潴留。

见于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

-静脉样分流)的病例,如ARDS。

9、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简称()。

A、ABO

B、HLA和MHC

C、HLA

D、MHC

【答案】D

【解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hietocompatibilitycomplex)简称MHC。

10、女性,32岁,哮喘急性发作入院。

入院查体发现过度通气体征,与肺气肿十分相似,首选的检查是

()。

A、拍摄X线胸片

B、支气管镜检查

C、测定RV、TLC,测定RV/TLC%

D、给支气管舒张药物,待呼吸困难缓解后再拍摄X线胸片,测定RV、TLC

【答案】D

【解析】哮喘急性发作时常过度通气,影响X线检查结果,应给予有效的支气管舒张药使发作时的气道痉挛

得到缓解,此后再行X线检查,并测定肺功能TLC、FRC及RV,明确是否存在肺过度充气。

11、病毒入侵机体后最早产生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物质是()。

A、SIgA

B、干扰素

C、补体结合抗体

D、中和抗体

【答案】B

【解析】病毒入侵机体后,机体针对病毒抗原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屏障结

构、巨噬细胞、干扰素、NK细胞等。

特异性免疫包括特异性细胞免疫及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是基础,特点

是发挥作用快,作用范围广,但强度弱,对某些致病性强病原体的消灭,需与特异性免疫协同进行。

SIgA、

补体结合抗体、中和抗体均为特异性抗体,T杀伤细胞为特异性免疫细胞,最早产生免疫调节作用的物质是

干ᆁ蘠නⒹⒹเሳ诠ሧเሳ쥐ᆁ

12、属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是()。

A、卡马西平

B、氟西汀

C、利培酮

D、阿普唑仑

【答案】C

【解析】利培酮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其主要对5-HT和DA受体双重阻断,在治疗

剂量下不产生锥体外系反应副作用和血清催乳素升高的一类抗精神病药。

故选C。

13、最容易诱导免疫耐受的细胞是()。

A、T细胞

B、B细胞

C、单核细胞

D、巨噬细胞

【答案】A

【解析】考查要点:

T细胞耐受的诱导。

常见错误:

选B细胞。

这是混淆了诱导T、B细胞形成免疫耐受的

条件。

通常T细胞耐受易于诱导,所需Ag量低;而诱导B细胞耐受,需要较大剂量的Ag。

14、影响药物效应的机体因素不包括()。

A、性别

B、年龄

C、肝肾功能

D、给药途径

【答案】D

【解析】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包括药物和机体两个方面。

药物方面因素包括药物的剂型、给药途径、给药时

间、联合用药。

机体方面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病理状态、心理等因素。

故选D。

15、AST活性最高的组织是()。

A、肺

B、心肌

C、肝

D、肾

【答案】B

【解析】传统的心肌酶谱包括天门冬氨酸(AST),乳酸脱氢酶(LD)及其同工酶,肌酸激酶(CK)及其

同工酶。

天门东氨酸转移酶简称AST,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肝脏、骨骼肌、肾脏,心肌内含量最丰富。

故选B。

16、下列哪项疾病属于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A、新生儿溶血症

B、特应性皮炎

C、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D、过敏性休克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学生对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的掌握情况。

常见错误是选新生儿溶血症,认为新生儿溶血

症是红细胞抗原与相应IgG型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而引起的,应属于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又称血管炎型,指的是免疫复合物没有被及时清除而沉积在血管周围或其他组织后激

活补体而引起的血管损伤,与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机制不同。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属免疫复合物型超敏

反应。

17、男性,52岁,反复发作性咳嗽、咳痰、气喘8年。

为鉴别支气管哮喘或COPD,最主要的肺功能指标

是()。

A、闭合气量

B、支气管激发试验

C、动脉血气

D、肺活量

【答案】B

【解析】支气管哮喘的气流受限多为可逆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COPD患者多为阴性。

18、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是()。

A、喉口

B、声门下腔

C、声门裂

D、前庭裂

【答案】C

【解析】喉腔侧壁的结构:

有上、下两对粘膜皱襞,上方的一对称为前庭襞,两侧前庭襞间的裂隙称为前庭

裂;下方的一对称为声襞,其内含有韧带和肌纤维,共同构成声带,声带具有发音功能,两侧声襞及两侧杓状

软骨间的裂隙称为声门裂,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19、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是()。

A、喉口

B、声门下腔

C、声门裂

D、前庭裂

【答案】C

【解析】喉腔侧壁的结构:

有上、下两对粘膜皱襞,上方的一对称为前庭襞,两侧前庭襞间的裂隙称为前庭

裂;下方的一对称为声襞,其内含有韧带和肌纤维,共同构成声带,声带具有发音功能,两侧声襞及两侧杓状

软骨间的裂隙称为声门裂,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20、免疫耐受性诱导成功与机体哪方面因素有关()。

A、免疫耐受性的建立与动物的种属品系无关

B、只有在应用免疫抑制剂条件下,才能形成免疫耐受性

C、只有在胚胎期才能诱导形成免疫耐受性

D、免疫细胞功能越不成熟,越易于建立免疫耐受性

【答案】D

【解析】考查要点:

免疫耐受的形成。

常见错误:

选“只有在胚胎期才能诱导形成免疫耐受性”或“只有在

应用免疫抑制剂条件下,才能形成免疫耐受性”。

在胚胎期及应用免疫抑制剂条件下均能诱导免疫耐受,只

是胚胎期比较容易。

所以选“只有在胚胎期才能诱导形成免疫耐受性”或“只有在应用免ᆁ蘠නⒹⒹเሳ诠ሧเሳ쥐ᆁ

21、心脏的传导系统是指()。

A、特殊心肌纤维形成的一个系统

B、心脏内心肌纤维借闰盘相连,胞质经缝隙连接相互连通而形成的一个整体

C、将血液由静脉系泵到动脉系的传导系

D、心脏内神经纤维组成的一个系统

【答案】A

【解析】心壁内含有特殊心肌纤维组成的传导系统。

22、产生雄激素结合蛋白的细胞是()。

A、睾丸间质细胞

B、精子细胞

C、睾丸支持细胞

D、生精细胞

【答案】C

【解析】在促滤泡激素(FSH)的作用下,睾丸支持细胞产生一种对睾酮或双氢睾酮亲和性很强的蛋白质,

称为雄激素结合蛋白。

23、十二指肠分为哪四部?

()

A、上部

B、降部

C、水平部

D、升部

【答案】ABCD

【解析】十二指肠,是人体介于胃与空肠之间的一个器官,十二指肠成人长度为20~25cm,管径4~5cm,

紧贴腹后壁,是小肠中长度最短、管径最大、位置最深且最为固定的小肠段。

十二指肠的形状呈“C”形,包统

胰头,可分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四部。

故选ABCD。

24、下述关于闭合性气胸采用排气疗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肺复张能力差者,应尽快将气抽尽

B、每次抽气不宜超过1.5L

C、积气量多者可每日抽气一次

D、积气量达到该侧胸腔容积的15%即可抽气

【答案】C

【解析】闭合性气胸患者采用排气疗法的原则是:

如气胸患者的肺被压缩小于20%,则可采用保守治疗,无

须抽气。

如积气量大,症状明显者可每日抽气1~2次,但每次抽气量不宜超过1000ml(1L)。

如患者肺复

张能力较差,应采用胸腔闭式引流,不宜过快将气抽尽。

闭式引流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常用方法,但适用于

张力性ᆁ蘠නⒹⒹเሳ诠ሧเሳ쥐ᆁ

25、腹部柔韧感最常见于()。

A、胃穿孔

B、腹腔内出血

C、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D、结核性腹膜炎

【答案】D

【解析】腹壁柔韧感是粘连型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

绝大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压痛,一般较轻微,

少数压痛明显并有反跳痛,后者多见于干酪型。

故选D。

26、切断动物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的改变是()。

A、呼吸幅度减小

B、呼吸频率减慢,幅度增大

C、吸气时相缩短

D、呼吸频率加快

【答案】B

【解析】迷走神经是肺牵张反射中肺扩张反射的传入神经,有切断吸气,转为呼气,使呼吸频率增加的作

用。

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吸气延长、加深,呼吸深慢。

27、关于结核菌素试验的结果,下列哪项不正确()。

A、阴性结果可排除结核病

B、年龄越小,阳性反应的意义越大

C、强阳性反应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

D、机体免疫反应受抑制时,可表现为假阴性

【答案】A

【解析】结核菌素试验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需4~8周才建立充分的变态反应,在此之

前PPD可为阴性,营养不良、HIV感染者、麻疹、水痘、癌症、严重的细菌感染包括重症结核病如粟粒性结

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等以及卡介苗接种后,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则多为10mm以内。

28、下列选项中,不会发生化生的是()。

A、慢性胃炎时的胃黏膜上皮

B、支气管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C、神经纤维

D、间叶组织中幼稚的成纤维细胞

【答案】C

【解析】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