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5《宝葫芦的秘密》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56683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5《宝葫芦的秘密》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5《宝葫芦的秘密》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5《宝葫芦的秘密》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5《宝葫芦的秘密》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5《宝葫芦的秘密》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5《宝葫芦的秘密》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5《宝葫芦的秘密》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5《宝葫芦的秘密》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5《宝葫芦的秘密》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5《宝葫芦的秘密》说课稿教学设计

25.《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说课稿

1、说教材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讲读课文。

《宝葫芦的秘密》是一篇童话故事,选自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中一小部分。

本文讲述了宝葫芦的主人王葆在得到宝葫芦之前,如何经常听奶奶讲许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得到宝葫芦的人都“过上了好日子”“要什么有什么”“幸福极了”,于是王葆开始联系自己,非常希望自己也有这么一个宝葫芦,为自己排忧解难,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二、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量,相信很多同学有读过《宝葫芦的秘密》。

对于本文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妖、矩”等8个生字,会写“介、绍”等13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介绍、神仙、妖怪、每逢、规矩、劈面”等词语。

2.自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奇妙。

3.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奇妙。

教学难点:

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四、说教法、学法

1.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开放性阅读理解,而不是想着怎样将学生的认识以及对文本的理解统一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之中。

2.学生充分自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谈感受、体会以及对文本的理解,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看,这是什么?

对,一个葫芦,它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葫芦,它可是有故事的宝葫芦。

2.今天,我们来学习《宝葫芦的秘密》。

学生齐读课题“宝葫芦的秘密”。

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课前阅读到的关于《宝葫芦的秘密》的故事,谈谈自己对宝葫芦的感知。

3.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二)深入理解,探讨故事

细读课文第一部分(1-4自然段)

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第一部分,想想张天翼笔下的宝葫芦的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

画出有关句子,并想一想这些语句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学生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

3.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4.教师根据交流结果归纳:

教师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

①“我姓王,叫王葆。

为什么不说“我叫王葆”?

(这样说,比较正式,有仪式感。

②“可是我要声明,我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我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

为什么说王葆说“我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

(因为他和宝葫芦有故事,是传说中的那种宝葫芦和王葆发生过一些故事。

学习第二部分:

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4-19自然段)

1.“至于宝葫芦的故事,那我从小就知道了。

那是我奶奶讲给我听的。

奶奶给“我”讲了哪些故事?

(都是宝葫芦的故事)

2.“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

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

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

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

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张三想:

“我要吃水蜜桃。

”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

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1)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怎么样?

(非常奇妙)

怎么奇妙了?

指导朗读第二部分:

带着幸福、快乐的的语气读出宝葫芦的神奇。

(2)奶奶给我讲的宝葫芦的故事,有很多,你能否选择其中一个,根据已有的内容创编一下,讲给同学们听?

学生分组讲故事,选代表上台讲给全班同学听。

注意:

可以补充课文中没有的空白,发挥想象,大胆编创。

3.王葆非常想得到一个宝葫芦,为什么?

(因为听了这么多宝葫芦的故事,每个得到宝葫芦的人都“幸福极了”“过上了好日子”“要什么有什么”)

(板书:

宝葫芦使人们幸福极了过上了好日子要什么有什么)

4.“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

我该要些什么?

是啊,王葆,要宝葫芦最想做什么呢?

学习第三部分:

读读课文20-21自然段,圈画出王葆要宝葫芦的目的是做哪些事?

(1)帮助王葆列式子,学数学:

“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样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

从这段可以看出,王葆是个怎样的孩子?

(数学不好,不爱动脑筋的孩子)(板书:

王葆:

数学不好,不爱动脑筋的孩子)

(2)帮助向日葵长高:

“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不能再棒的向日葵。

从这儿可以看出,王葆是个怎样的孩子?

(好胜心很强,凡事比别人要好)(板书:

好胜心很强,凡事比别人要好)

指导朗读:

读读第三部分,读出王葆对宝葫芦的渴求,对生活的向往。

(三)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文具体写了王葆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自己也想要个宝葫芦。

童话的故事好奇妙呀!

2.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把宝葫芦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六、说板书设计

25《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宝葫芦使人们:

幸福极了过上了好日子要什么有什么

王葆:

数学不好,不爱动脑筋的孩子

好胜心很强,凡事比别人要好

 

25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脚丫、拽住”等词语。

2.了解故事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形象,感受童话的奇妙。

3.根据文中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选一个,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新故事。

[教学重难点]

感受童话的奇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自主创编故事。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观看《宝葫芦的秘密》动画片中的片段。

其实这部动画片是由一部长篇童话故事改编而成的。

出示《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的封面,让学生自己试着读书名。

2.了解封面,介绍作者。

(板书课题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二、初读课文,提出质疑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说说你对这篇课文还有哪些疑问。

2.鼓励其他学生自主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针对不能解决且对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价值的问题进行汇总。

问题预设:

(1)奶奶讲了几个故事?

这些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2)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三、带着问题,合作学习课文

1.四人为一小组,合作探究大家提出的问题。

2.全班交流。

(1)奶奶讲了几个故事?

这些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奶奶讲了4个故事,分别是:

张三劈面撞到神仙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李四远足旅游到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赵六掘地得到一个宝葫芦。

(2)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不管是谁,只要得到了宝葫芦,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王葆希望得到一个宝葫芦帮助他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四、理清脉络

1.说一说文中的主人公是谁。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指名说,教师点拨、汇总。

第1~4自然段可以概括为:

故事的主人公王葆是一个爱听故事的少先队员。

3.引导学生按照这样的方式,归纳文章其他自然段的意思。

(1)第5~18自然段:

奶奶每逢要求我做什么,就得给我讲故事,所以,我听奶奶讲了很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

(2)第19~21自然段:

我想有一个万能的宝葫芦。

五、识记生字、词语

1.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关注生字。

2.组织学生自主认识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预设:

(1)我见过“向日葵”和“秋葵”,它们都是一种植物,所以是草字头。

(2)我在《西游记》中看见过“妖怪”这个词,所以我认识“妖”。

(3)我是通过拆分编故事的方法记住“撵”字的,两个车夫将小偷拽出门去。

六、学习写字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易错字的书写。

预设:

(1)“妖”字右边是“夭”,不是“天”。

(2)“规矩”中的“矩”变读为轻声。

“矩”与“短”不同,形近易错。

(3)“舔”右上是“天”,不是“夭”。

右下是“”,不是“小”或“氺”。

2.教师重点指导难字书写后,学生抄写本课生字。

七、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每个写3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字词。

2.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宝葫芦的秘密是童话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探索秘密。

二、学习第1~4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1~4自然段,思考:

“我”从哪听说的宝葫芦的秘密?

2.奶奶为什么经常讲故事给“我”听?

3.体会童话故事语言的童趣。

三、学习第5~18自然段

1.教师指名读课文,思考:

“我”和奶奶的规矩是什么?

2.除了课本提出的要求,“我”还可能提出哪些要求让奶奶讲故事?

3.重组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感受童话的神奇。

(1)出示句子,生讲述故事。

(2)重组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理清故事的层次。

先讲宝葫芦的来历,再讲宝葫芦的作用,中间可适当加入自己的想象。

(先讲宝葫芦的来历)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

(再讲宝葫芦的作用)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张三想:

“我要吃水蜜桃。

”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

按照“来历——作用”的框架,生试着讲奶奶讲的宝葫芦的秘密。

不局限于已有的内容,可充分发挥想象力。

四、学习第19~21自然段

1.王葆听奶奶讲了那么多宝葫芦的故事,有什么想法?

小组合作读第19~21自然段,在文段中找一找答案。

2.“我”遇到了哪些困难?

遇到这些困难时,“我”也期待可以得到一个宝葫芦,“我”希望宝葫芦怎样帮助“我”呢?

3.出示电影《宝葫芦的秘密》中的截图(与宝葫芦的来历和作用相关联的),让学生展开想象,四人一组创编故事。

(1)点拨: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王葆也渐渐长大。

有一天……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王葆想……果然……

(2)每组选派代表上台讲故事,评选出“故事大王”。

五、拓展阅读

1.当王葆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时,他逐渐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

这是怎么回事呢?

本书中有详尽的介绍。

2.课件展示王葆得到宝葫芦后遇到的一系列麻烦,宝葫芦给王葆添了这么多麻烦,最终他会怎样做?

王葆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自己可从此得了一个经验教训。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什么启示。

3.看到王葆的经历,你还希望有一个宝葫芦吗?

说说理由。

[教学板书]

25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自我介绍

听宝葫芦的故事

“我”想有一个宝葫芦不劳而获,带

来的不是幸

福,而是烦恼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语言质朴,想象奇妙,适合这一学段的学生阅读。

在课文的讲解中,我注重对故事的引导,通过简单的故事,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自己去创编故事,体会不劳而获并不能成功,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成就事业的道理,激发他们阅读后续故事的兴趣。

不足之处:

学生不能完全发散思维,尽情地想象,对于“奇妙”的理解不够透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