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学主要理论.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33838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社会学主要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西方社会学主要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西方社会学主要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西方社会学主要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西方社会学主要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社会学主要理论.docx

《西方社会学主要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社会学主要理论.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社会学主要理论.docx

西方社会学主要理论

一结构功能主义

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

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

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

  思想渊源 社会科学中的功能主义有着长期的历史。

A.孔德和H.斯宾塞在其著作中都有所论述。

□.迪尔凯姆、A.R.拉德克利夫—布朗和B.K.马林诺夫斯基对功能主义也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现代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是在以往的功能主义的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他在以后的许多论著中,为形成结构功能主义的系统性理论作出了很大努力,并成为结构功能分析学派的领袖人物。

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行动系统的4个子系统之一,其他3个是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和文化系统。

在社会系统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形成了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

社会角色,作为角色系统的集体,以及由价值观和规范构成的社会制度,是社会的一些结构单位。

社会系统为了保证自身的维持和存在,必须满足4种功能条件:

①适应。

确保系统从环境中获得所需资源,并在系统内加以分配。

②目标达成。

制定系统的目标和确定各目标的主次关系,并能调动资源和引导社会成员去实现目标。

③整合。

使系统各部分协调为一个起作用的整体。

④潜在模式维系。

维持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基本模式,并使其在系统内保持制度化。

在社会系统中,执行这4种功能的子系统分别为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模式托管系统。

这些功能在社会系统中相互联系。

社会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社会系统内的各亚系统之间,在社会互动中具有输入—输出的交换关系,而金钱、权力、影响和价值承诺则是一些交换媒介。

这样的交换使社会秩序得以结构化。

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趋于均衡的,4种必要功能条件的满足可使系统保持稳定性。

  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 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发展了结构功能方法。

默顿认为,在功能分析上,应该注意分析社会文化事项对个人、社会群体所造成的客观后果。

他提出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的概念,前者指那些有意造成并可认识到的后果,后者是那些并非有意造成和不被认识到的后果。

进行功能分析时,应裁定所分析的对象系统的性质与界限,因为对某个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事项,对另一系统就可能不具这样的功能。

功能有正负之分,对群体的整合与内聚有贡献的是正功能,而推助群体破裂的则是负功能。

默顿主张根据功能后果的正负净权衡来考察社会文化事项。

他还引入功能选择的概念,认为某个功能项目被另外的功能项目所替代或置换后,仍可满足社会的需要。

社会制度或结构对行动者的行为影响是默顿著述中的主题之一。

他认为,社会价值观确定了社会追求的目标,而社会规范界定了为达到目标可采用的手段。

如果文化结构(目标与社会结构(制度化手段)之间发生脱节,就会出现社会失范状态,导致越轨行为。

  影响和评价 结构功能主义在50年代美国的社会学中曾占主导地位。

其代表人物还有K.戴维斯、M.J.利维、N.J.斯梅尔塞等社会学家。

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涉及面很广,包括社会理论探讨、经验研究和历史研究,其学术观点涉及人类学与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并对现代化理论有很大影响。

从60年代中期开始,结构功能主义受到相当多的批评,其中有的直接针对它的功能逻辑前提,特别是对它采用唯意志论和目的论的解释方式,即把系统各组成部分存在的原因归之于对系统整体产生的有益后果,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还批评它只强调社会整合,忽视社会冲突,不能合理地解释社会变迁。

      

二冲突主义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西方社会学流派。

以率先反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结构功能主义而著称。

它强调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性并以此解释社会变迁。

  形成 作为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冲突现象,曾受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许多社会理论家的广泛关注。

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以T.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成员共同持有的价值取向对于维系社会整合、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将冲突视作健康社会的“病态”,努力寻求消除冲突的机制。

50年代中、后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短暂稳定的消退和冲突现象的普遍增长,一些社会学家开始对帕森斯理论的精确性产生怀疑。

他们吸取古典社会学家,特别是K.马克思、M.韦伯、G.齐美尔等人有关冲突的思想,批评和修正结构功能主义的片面性,逐渐形成继结构功能主义学派之后有重大影响的社会学流派之一。

主要代表人物有:

美国的L.A.科瑟尔、L.柯林斯,德国的R.达伦多夫,英国的J.赖克斯等。

  科瑟尔的冲突理论 科瑟尔在《社会冲突的功能》(1956)中最早使用了“冲突理论”这一术语。

他反对帕森斯认为冲突只具有破坏作用的片面观点,力图把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和社会冲突分析模式结合起来,修正和补充帕森斯理论。

科瑟尔从齐美尔“冲突是一种社会结合形式”的命题出发,广泛探讨社会冲突的功能。

他认为,冲突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

在一定条件下,冲突具有保证社会连续性、减少对立两极产生的可能性、防止社会系统的僵化、增强社会组织的适应性和促进社会的整合等正功能。

  达伦多夫的冲突理论 达伦多夫认为,社会现实有两张面孔,一张是稳定、和谐与共识,另一张是变迁、冲突和强制。

社会学不仅需要一种和谐的社会模型,同样需要一种冲突的社会模型。

为此,社会学必须走出帕森斯所建构的均衡与和谐的“乌托邦”,建立起一般性冲突理论。

在《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冲突》(1957)中,达伦多夫主要吸取了韦伯关于权威和权力的理论,以此为基础建立其阶级和冲突理论。

他认为,社会组织不是寻求均衡的社会系统,而是强制性协调联合体。

社会组织内部的各种不同位置具有不同量的权威和权力。

社会结构中固有的这种不平等权威的分布,使社会分化为统治和被统治两大彼此对立的准群体。

在一定条件下,准群体组织表现为明显的利益群体,并作为集体行动者投入公开的群体冲突,从而导致社会组织内部权威和权力的再分配,社会暂时趋于稳定与和谐。

但权威的再分配同时也是新的统治和被统治角色的制度化过程。

和谐中潜伏着冲突的危机,一旦时机成熟,社会成员就会重新组织起来,进入另一轮争夺权力的冲突。

社会现实是冲突与和谐的循环过程,而“权力和抵制的辩证法乃是历史的推动力”。

  赖克斯的冲突理论 赖克斯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反对帕森斯以价值规范为重心的秩序理论,强调物质生活手段的分配应该在建构社会模型时占据优先地位。

在《社会学理论中的关键问题》(1961)中,赖克斯描述了“统治阶段的情境”:

统治集团支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运用强制性权力迫使社会整合。

在这种情形中,经济分配体系向不同群体分发一定量的物质生活资源;政治权力体系分配权力以“防范任何破坏经济分配体系的行为发生”;终极价值体系确认“这种政治权力体系的合法性”;宗教仪式则具有“促使人们遵从终极价值体系的功效”。

他认为,这种货币→权力→价值→仪式的一体化社会结构,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生活手段分配上的极端不平等,必然造成被统治阶级不满情绪的日益增长,促使其成员将个人利益置于群体利益之下而结成集体行动者。

一旦统治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权力对比发生变化,社会就会由“统治阶段的情境”向“革命情境”运动,最终导致统治阶级的倒台。

冲突的双方即使认识到激烈的冲突比适度的让步将会付出更高的代价,从而彼此作出妥协,但这种“休战情境”也是极不稳定的。

冲突双方继续寻找能够满足自己单方面利益的手段,一旦找到了这种手段,权力的平衡立即被打破,冲突随即重新取代暂时的和平。

  柯林斯的冲突理论 1975年,柯林斯的《冲突社会学:

迈向一门说明性科学》一书出版,标志着冲突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早期冲突论者只是对结构功能主义进行补充和修正,认为秩序理论和冲突理论同是有用的理论工具。

柯林斯认为,社会冲突是社会生活的中心过程,仅仅提出一种补充性“冲突理论”不足以说明这一过程,必须建立一门以冲突为主题的社会学。

早期冲突论者主要关注宏观社会结构问题,并把社会结构视作外在于个人的强制性力量。

柯林斯则认为,社会结构是行动者的互动模式,是在行动者不断地创造和再创造中产生并得以持续的。

对宏观社会结构的理解不能脱离建构这些结构的行动者。

他吸取了现象学和民俗学方法论的研究成果,力图为宏观社会学奠定微观基础。

与早期冲突论者注重理论和意识形态问题不同,柯林斯强调必须建立假说—演绎的命题系统,并从经验上加以验证。

唯有如此,才能使冲突社会学真正成为一门说明性科学。

柯林斯为冲突问题的研究打下了新的基础,标志着狭义上的“冲突理论”作为一个流派已经式微。

  影响 冲突理论产生后,在西方社会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它很快渗透到社会学各分支学科的经验研究中去,在政治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种族关系、社会分层、集体行为、婚姻家庭等领域出现了大量以冲突概念为框架的论著,在当代社会学发展中有重大的影响。

三社会交换理论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流派之一。

产生于50年代末期的美国。

交换理论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的,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

它强调对人和人的心理动机的研究,批判那种只从宏观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或抽象的社会角色上去研究社会的作法;在方法论上倡导个人是社会学研究的根本原则;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

这是对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功能主义的文化人类学和功利主义的经济学的全面综合。

  社会交换论的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

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社会学家G.C.霍曼斯、P.M.布劳和R.埃默森。

霍曼斯是交换理论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一组普遍性命题:

①成功命题。

一个人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的奖赏,他就会重复这一行动;某一行动获得奖赏愈多,重复活动的频率也随之增多;获得的奖赏愈快,重复活动的可能性就愈大。

②刺激命题。

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来相同或相似性行为。

如某人过去在某种情况下的活动得到了奖赏或惩罚,而在出现相同的情况时,他就会重复或不再重复此种活动。

③价值命题。

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去重复同样的行动。

④剥夺与满足命题。

某人(或团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愈多,那么,这一奖赏对该人(或团体)的价值就愈小。

⑤攻击与赞同命题。

该命题包括两方面:

一是当个人的行动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者受到了未曾预料到的惩罚时,就可能产生愤怒的情绪,从而出现攻击性行为;二是当个人的行动得到预期的奖赏,甚至超过期待值,或者没有遭到预期的惩罚时,他就会高兴,就会赞同这种行为。

霍曼斯将5个命题看成是一组“命题系列”,强调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并认为只要将5个命题综合起来,就能够解释一切社会行为。

霍曼斯指出,利己主义、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想在交换中获取最大利益,结果使交换行为本身变成一种相对的得与失。

对个人来说,投资的大小与利益的多少基本上是公平分布的。

  布劳的交换理论是从社会结构的原则出发考察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换过程,其理论目标既想克服功能主义忽视研究人的理论缺陷,又想弥补霍曼斯理论只局限于微观层次方面的不足。

布劳的理论方法是从描述交换过程及其在微观层次上的影响开始,再从群体层次上升到制度与社会的宏观层次。

他认为,社会交换关系存在于关系密切的群体或社区中,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

社会交换是一种有限的活动,它指个人为了获取回报而又真正得到回报的自愿性活动。

布劳还区分了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内在奖赏和外在奖赏的差别,引入了权力、权威、规范和不平等的概念,使交换理论在更大的范围内解释社会现象。

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从微观到宏观,系统地追溯了交换现象的各种发展过程及其影响,从而形成一种归纳过程取向的社会结构理论。

  继布劳之后,对交换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还有埃默森等人。

埃默森运用严密的数理模型和网络分析,阐述社会结构及其变化、社会交换的基本动因和制度化过程,在方法论上进一步充实了交换理论的理论体系。

四符号互动理论

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派别。

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

  符号互动论的派别 该理论源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W.詹姆斯和G.H.米德的著作。

但最早使用符号互动这一术语的是美国社会学家H.G.布鲁默,1937年,他用这一术语指称美国许多学者诸如C.H.库利、米德、J.杜威、W.I.托马斯、W.詹姆斯、R.E.帕克、F.W.兹纳尼茨基等人的著作中所隐含的“社会心理状态”。

西方学术界曾有人把符号互动分为两派,一是以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一是以M.库恩为首的艾奥瓦学派。

1930~1950年间出版的一系列布鲁默及其同事、学生们的著作中确定了该理论的主要观点。

  从哲学上看,符号互动论与美国的实用主义、德国和法国的现象学联系最为密切,与逻辑实证主义、结构功能主义、文化决定论、生物决定论、刺激—反应行为主义、交换理论以及均衡理论的各种形式相对立,而与心理分析理论、现象学社会学、民俗学方法论、角色理论、戏剧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心理学、哲学,具有某些相容性。

E.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在当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定 主要有:

①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这些事物对人的意义为基础的;②这些事物的意义来源于个体与其同伴的互动,而不存于这些事物本身之中;③当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他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这些意义。

  符号互动论的观点 主要观点有:

①心灵、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

心灵、自我和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都以符号使用为先决条件。

如果人不具备使用符号的能力,那么心灵、自我和社会就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或者说失去了存在的根据。

  ②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使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

人际符号互动主要通过自然语言进行。

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

  ③心灵是社会过程的内化,事实上内化的过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人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这种符号来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

社会的内化过程,伴随着个体的外化过程。

  ④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并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

个体在符号互动中逐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限度内行动,但在这个限度内,个体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处世行事。

  ⑤个体的行为受他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

人对情境的定义,表现在他不停地解释所见所闻,赋各种意义于各种事件和物体中,这个解释过程,或者说定义过程,也是一种符号互动。

  ⑥在个体面对面的互动中有待于协商的中心对象是身份和身份的意义,个人和他人并不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而是存在于互动本身之中。

  方法论特征 符号互动论者倾向于自然主义的、描述性的和解释性的方法论,偏爱参与观察、生活史研究、人种史、不透明的被脉络化了的互动片断或行为标本等方法,强调研究过程,而不是研究固定的、静止的、结构的属性;必须研究真实的社会情境,而不是通过运用实验设计或调查研究来构成人造情境。

符号互动论者不运用正式的数据搜集法和数据分析法,而代之以概括性的和一般的方法论的指令,这些指令要求对被调查的对象采取“尊重”态度。

布鲁默曾声称,这种研究需要或至少应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考察”,调查者着重了解他想要研究的社会情境的第一手资料。

目的是把在其中生活的人们所理解、所适应的世界照样描绘出来,主要用参加者的语言来表达。

第二阶段,即“检验”阶段。

研究者集中注意环境中的“分析因素”,这些因素要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观察才可能获得。

对于多数符号互动论者说来,这一阶段在辨认、描述和解释基本的社会过程如社会化、整合、协商时已开始了。

  应用符号互动论有助于对许多问题的理解,如对社会越轨、精神疾病、集体行为、儿童社会化、死亡和挣扎、老年、疾病与痛苦和艺术社会学(见文艺社会学)的理解等等。

五民俗学方法论

对一定社区的社会成员在社会互动中所遵循的规则的社会学研究。

又称民族学方法论、本土方法论。

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微观社会学学派之一。

创始人为美国社会学家H.加芬克尔。

民俗学方法论的英文词头“ethno”在希腊文中意为国家、人民、部落、种族。

加芬克尔的理论借鉴了美国社会学家G.H.米德的角色理论和德国哲学家E.胡塞尔的现象学,并大量吸收了A.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和英国日常语言哲学的思想观点。

他的基本假定是:

社会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社会仅仅在它的成员觉察到它存在时才存在,因此必须对社会成员在建构和解释他们所处的社会时所使用的方法进行详细考察。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组织社会活动,并使活动具有共同的意义。

这套规则和程序就称为民俗方法,也有人称它为本土方法或民族方法。

由于强调社会成员对社会现实的主观解释,民俗学方法论常常被视为一种现象学研究。

民俗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是个人,它运用极为精细的实证方法,着重分析人们行为的微观方面,力图发现和描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行为、响应行为和改变行为的规则。

在他们看来,这些不成文的、公认的行为规则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

  民俗学方法论的基本概念有:

①考虑,又称“计算”或“算计”。

指人们对外部世界做出解释的过程,是每一个人依其行为情景所赋予意义的能力。

民俗方法论者极为注重分析个人的考虑以及这些考虑的提出和被接受的方式,专注于对人们之间的会话的研究。

②指示性,又称“索引性”。

指一切考虑都对应于其特定行为情境:

地点、时间、当事人、行为意图、相互了解等。

因此,研究者必须站在行动者的角度来理解其行为的意义和背景。

③省略原则。

人们在交往中允许不清楚的信息存在,待以后弄清。

而不会力图问清一切情况,使交往无法继续。

④文件方式。

人们在交往中往往寻找不明言的潜在的含意以理解相互的行为,决不是孤立地去对待每一件事。

⑤自然语言。

人们在交谈中往往轮流对话而不使会话中断的基本结构。

  民俗学方法论的最大特点是反对社会学的主流思想,特别是实证主义学派(见社会学方法论)。

它对□.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的客观实体论”和功能学派的“社会事实既存论”进行了批判,认为传统社会学往往把自己的意思强加于社会现实而不是让其从社会现实中表现出来。

对于民俗学方法论者来说,传统社会学的概念、技术和统计歪曲了社会现实的真实本质。

与现象学社会学不同,民俗学方法论并不试图概括出普遍规律,而只注意对日常生活的语言及行为意义的经验研究,尤其是对行为者实际动作的观察分析。

加芬克尔等人发展了一套独特的研究技巧,如追踪访问、亲身观察、文件解释和“破坏试验”法。

后者是故意干扰和打破人们通常的行为方式,以观察人们的反应。

通过这些方法来揭示社会互动中隐含的行为规则,对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做出描述与阐释。

这些研究技巧对社会学调查方法的精细化起了一定的作用。

  民俗学方法论强调个人间的微观互动过程,强调对行为者主观意图的理解,并把这种原则应用于经验研究,从而在方法论上发展和充实了M.韦伯的理解的社会学。

70年代以来,民俗学方法论作为一种新的学派已逐渐被社会学界所接受。

但它由于否定客观社会事实和普遍规律,所以那些以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为宗旨的大多数主流派社会学家,尤其是宏观社会学家看来,不仅是不足取的,甚至是难以置信的。

他们认为民俗学方法论基本上是描述性的,并且批评它无视社会结构,特别是权力的中心地位在社会交互作用中的影响。

六新功能主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社会学界兴起的一股力图综合当代最新研究成果以重新建构T.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传统的流派或理论发展趋势。

“新功能主义”这一术语是由美国社会学理论家J.亚历山大于1985年在其编辑的论文集《新功能主义》中首次使用的。

  理论渊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60年代中期,以帕森斯为主要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是美国社会学中占统治地位的理论流派。

自60年代中后期起,美国社会中出现的一系列剧烈变动,促使社会学理论家重新思索社会学方向,各种新理论纷纷兴起,向帕森斯的“巨型理论”发起冲击。

其中以符号互动论、社会交换论、民俗学方法论为主要代表的微观社会学理论猛烈抨击帕森斯理论中侧重对社会结构分析的方面,他们强调对个体行动和行为的分析,要求恢复个体的创造性和自由。

以冲突理论为主要代表的宏观社会学理论,则指责帕森斯过于重视秩序、和谐和稳定,忽视冲突、强制和变迁,他们要求社会学更加注意社会变迁中的暴力、革命、权力等物质结构。

这些理论在70年代逐渐取代了帕森斯理论而占居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在这些理论之间又形成以符号互动论、社会交换论和民俗学方法论为一方,以冲突理论为另一方的“微观/宏观大分裂”,就社会行动、社会秩序、社会变迁等重大理论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

这些争论本身暴露出上述诸理论自身的致命弱点──偏执一端而缺乏综合性。

从70年代后期起,帕森斯理论中强烈的综合意识又重新引起社会学界的兴趣,各种理论内部开始出现试图进行新的综合的种种尝试。

新功能主义正是力图以批判地继承帕森斯理论遗产,开辟一条新的综合之路而产生的。

  特点 与其他流派相比,新功能主义具有以下3个特点:

①对帕森斯理论传统持批判继承态度,既强调与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承续关系,又强调从内部批判帕森斯理论的必要性。

其中,亚历山大批判了帕森斯理论的实证主义认识论基础,主张在“后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基础上重建多维度的理论框架。

新功能主义者还重新解释了帕森斯理论,以此矫正反功能主义的偏颇。

②对70年代的各种反帕森斯理论流派持开放态度,力图在功能主义理论传统基础上整合上述理论。

针对符号互动论、社会交换论、民俗学方法论等理论的微观分析,新功能主义力图通过重建帕森斯的行动理论来综合其理论洞见,并探索微观个体行动和宏观社会结构及制度的连结环节。

对宏观社会学领域的冲突理论,新功能主义主张在保持帕森斯“规范秩序”的前提下,强调对权力、战争、强制、冲突等问题的分析,并把社会变迁分析纳入帕森斯的“分化”理论中。

“新功能主义”还打破帕森斯曾为社会学划定的只研究社会系统问题的界限,对80年代以来盛行的“文化社会学”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力图在功能主义框架内解决文化与社会及人格系统的关系问题。

③新功能主义尚未具备统一的理论形态。

被归在新功能主义名下的社会学家,老一辈的有R.N.贝拉、A.英克尔斯、N.J.斯梅尔塞等人,新一代的有亚历山大、S.N.艾森施塔特、N.卢曼、W.施卢赫特等。

他们除了具有共同的理论传统外,在许多问题上持有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

新功能主义只能说是以超越战后社会学发展之第一阶段和建立新的综合理论为目标的尝试。

  新功能主义的理论提出后,引起了社会学界的广泛注意和不同反应。

不少人对新功能主义持反对和怀疑态度。

对此,亚历山大的回答是:

“它是新瓶装旧酒,还是确有新酿,将由历史来判定。

七社会行为主义

当代美国社会学中的一种激进的自然主义理论。

又称行为主义社会学。

它以英国功利主义经济学的个人主义和自由放任原则以及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主张社会学应用经验方法测算具体环境对行为的刺激因素,以解释个人的外显行为,然后再将个人行为扩大到人际交换领域,使之成为能解释社会现象的理论。

代表人物有心理学家B.F.斯金纳和社会学家G.C.霍曼斯。

  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激进的行为主义为社会行为主义提供了心理学基础和认识论依据。

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对象是人的外显行为,认为人的行为与动物行为并无本质差别。

斯金纳把研究鸽子和老鼠时获得的实验资料用到对人的研究上,认为个人的外显行为并非对外部刺激的首要反应,而是在外部环境各种刺激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反射的复杂总体。

他认为,人类行为和动物行为都可视为旨在获得报偿和逃避惩罚;人们在互动过程中彼此提供积极或消极的外部因素,从而形成各自的外显行为。

这一原理为社会学交换理论奠定了基石。

  霍曼斯把行为心理学对人的行为的解释与功利主义经济学把人的行为解释为在成本和利润中选择最合算的行动路线的思想结合起来,目的在于把对人的行为的心理学解释和经济学解释纳入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