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32132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两位数减一位数》教案

第七节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教学内容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50~51页。

课时目标

1.学会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提高口算准确度,培养口算能力。

3.提倡算法多样化,训练学生的思维。

4.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1.学会笔算方法。

2.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减的道理。

教具学具

投影仪、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6=   30+2=   8+51=   50-20=

74-4=   8-4=   40+4=   35+2=

90-70=   58-8=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口答。

2.口答。

(1)5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4=50+(  )

(2)6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68=8+(  )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导人。

师:

小朋友们,你们都有自己的玩具,小强也有很多呢。

(投影出示例题的图)我们来读一读,他说了什么。

2.理解题意,列出算式计算。

读出小强的话:

“我有46张画片,给你4张。

师:

小强给了同学4张画片后,还剩多少张呢?

你能列出算式来吗?

学生说出算式。

教师板书:

46-4=

让学生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3.讨论算法。

师:

你是怎样计算的。

如果是用小棒计算,引导学生总结出=46减4,就是从46根小棒中去掉4根,可以先从单根的小棒中去掉4根,剩下的再和原来整捆的小棒合起来,结果是42根。

师:

你还能怎样计算?

启发学生结合操作过程归纳计算方法。

(1)把46分成4个十和6个一。

(2)先算6-4=2。

(即个位上的数先相减)

(3)再算40+2=42。

(即再把个位上的数与整十数合起来)

学生边叙述,教师边板书。

启发学生互相叙述一遍计算过程:

计算46减4,要先算6—4等于2,再算40加2等于42,所以46—4=42。

再让学生把书上例题填充完整。

4.学习列竖式计算。

生:

还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

如果有学生提出这种算法,教师应予以表扬,说明他能把刚学过的知识进行迁移。

教师可以追问学生,竖式怎么写。

师生边对话,教师边板书过程。

先写46,再写减4,4要写在个位上,和6对齐。

再从个位减起,6减4得2写在个位上。

再算十位上的数,4个十减0个十得4个十,写在十位上。

也就是可以把4这个数抄下来。

结果就是42。

注意提醒学生减号不要写到4的下面,要靠左一些,画横线要用尺子。

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最后总结笔算方法:

笔算减法,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多请几位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可以问你觉得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该怎样计算。

最后再齐读书上的话。

5.试一试。

刚刚同学们学习了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下面你们想用刚学到的方法来完成试一试吗?

出示试一试的三道题。

让学生独立列竖式算一算,指三名同学板演。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也让学生说一说。

提醒学生,笔算时不要忘记横式上的答案。

6.选择正确的得数。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卡片,指名说出正确结果,再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出示:

56-3=(26 59 53)

生:

等于53,因为6减3等于3……

再依次出示:

56-30=(86 26 53)

47-4=(43 51 7)

99-8=(91 10 9)

三、全课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四、作业

教材51页练一练1、2、3题。

第八节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教学内容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52~53页。

课时目标

1.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会列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口算能力和操作能力。

4.培养对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1.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2.理解退位的道理。

教具学具

口算卡片、投影仪,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口算:

(1)12-7=

(2)20+4=50+3=  56-4=  7+60=

(3)35-3=23-2=  54-2=

2.回顾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口算方法,结合第(3)组口算题来说,并强调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先用个位数减个位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设疑激情。

引人:

刚才同学们回顾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你们能不能按照刚才的算法做一做这道题。

教师出示例题情境(板书)。

(2)学生试着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思考方式。

(3)简单交流。

教师提出:

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谁给大家谈一谈?

学生提出疑难:

个位上的4减去8不够减。

(4)操作探疑。

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

每位同学拿出3捆小棒表示3个十,再拿出4根小棒,表示4个一,在课桌上摆好。

从这些小棒中要去掉8根小棒,想一想应该怎么办呢?

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

同桌同学可以互相议一议,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怎么想的?

在学生操作的同时,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可能有的同学先去掉4根,然后再从整捆小棒中抽出4根,这时教师及时点拨,使学生明确,从整捆中抽出4根,实际上就是把一捆小棒先拆开了,也就是把1个十看作10个一)。

(5)解疑明理。

指名说说学生的操作过程,然后依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学生回答时,教师引导学生有序操作。

先摆三捆小棒和4根小棒。

单根小棒不够8根,就得把一捆小棒打开,变成10根。

打开的10根小棒和原来的4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4根小棒,用14减去8得到6,再用20加6得26.所以34减8应该得26。

(6)归纳算法。

①引导学生对照黑板上的操作过程议一议,算式中,34应该先怎么办?

再干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

个位上的4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拿出1个十,也就是10个一,与个位上的4合起来,然后用14减去8得6,再把6和剩下的2个十加起来。

②学生回答计算过程,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③再让学生说一说有没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生:

从34里拿出10,10减8得2,2加4得6,6加20得26。

④师生回顾学习过程,强化口算方法。

(7)学习列竖式计算。

师:

这道题可以怎样列竖式计算呢?

师生边对话交流,教师边板书。

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师:

个位不够减,怎么办?

生:

从十位借1再减。

师:

怎么表示十位被借走了1呢?

教师结合对话,书写板书。

小结:

说一说列竖式怎样算,“.”表示什么?

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总结算法。

师: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下面谁愿意来说一说计算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出:

当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借1再减,注意十位上的数已被减了1,别忘了,可以在十位上加个点表示。

多请几位同学说说算法。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

师:

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学们,你们会应用吗?

一起来试试看。

出示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3个学生板演。

教师巡视。

集体交流,检查相同数位是否对齐,不够减时,向十位借1的“.”点上了没有等。

找出学生中的错例来分析,表扬做得好的学生。

2.完成练一练。

第1题。

师:

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已经能算得不错了,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些练习,同学们愿意吗?

看谁做得比刚才更好。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同桌间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全班答题情况。

最后集体交流。

第2、3题。

师:

接下来我们可以用刚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

出示第2、3题,引导学生读题,可以创设一个比较自然的对话来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列出算式,再独立解答。

最后集体交流。

第4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

集体交流。

教师重点了解一些学生的错误原因。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第九节 提问题并解答

(一)

教学内容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56~59页。

课时目标

1.理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用减法计算,并能根据题意正确列出算式。

2.使学生能运用自己的语言较正确地表述解题思路。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能根据情境提出问题,正确列式解答。

教具学具

投影仪,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复习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口算。

44-3   51-3   82-7   26-5   72+6   57-4

89-6   26-9   58-4   32-6   16+5   25-6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二、新授

1.情境导人。

师:

小朋友们,平时你喜欢和妈妈聊天吗?

有一天,小强在铺满月光的晚上,和妈妈在院子里聊天,谈到了他们的年龄,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对话吧。

2.看图提问题。

教师出示例题的图。

让学生读一读母子的对话。

妈妈和小强都说了什么呢?

生:

妈妈今年32岁。

小强今年7岁。

师:

生活中总是隐藏着许多数学问题。

你能根据他们的对话提出数学问题吗?

和同桌说一说,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把问题说给全班听,并列式。

生:

妈妈比小强大多少岁?

师:

怎样列式呢?

生:

32-7=

教师把算式板书出来,再让学生算出结果。

生:

妈妈比小强大25岁,32-7=25。

师:

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说?

学生思考后回答:

儿子比妈妈小多少岁?

三、试一试

师:

出示教材56页的画面,对话激趣。

师:

你能根据画面上的情况,像刚才那样,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

能。

师:

那么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你的问题,看谁提的多。

学生活动,交流。

师:

下面哪位小朋友愿意先来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全班同学听?

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有:

红萝卜比胡萝卜多几个?

问到此类问题,教师可追问:

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说?

请学生说出:

胡萝卜比红萝卜少几个?

还可引导学生提出其他的问题,只要学生的问题有道理,教师都应予以肯定,但是要注意调控,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同时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再挑个别题目让学生解答。

四、练一练

1.完成59页第1题。

教师出示题目,引导学生看图,读题。

大燕子说:

我捉了52只虫子。

小燕子说:

我捉了30只虫子。

可以让两名学生站起来对话,扮演燕子,激发学生兴趣。

师:

大燕子比小燕子多捉了多少只虫子?

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问?

生:

还可以问小燕子比大燕子少捉了多少只虫子?

让学生列出算式,并解答。

最后交流。

2.完成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

五、身边的数学

刚才我们都体会到了别人身边有很多数学问题,那么我们自己身边有没有呢?

上节课,老师请同学们回家问爸爸妈妈或其他人的年龄,记录下来了吗?

学生报告。

师:

你能根据你家庭成员的年龄提出问题吗?

生:

爸爸比妈妈大几岁?

生:

妈妈比我大多少岁?

生:

奶奶比爸爸大多少岁?

……

六、作业

教材第57页2~5题。

第十节 提问题并解答

(二)

教学内容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60~61页。

课时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会用学过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

(1)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估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对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估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

投影仪,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今天,老师要带领小朋友们到图书借阅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这之前,要先请小朋友们来算几道口算题,看谁算得好。

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回答:

32-3053-320+660+20

73-325-564-430+15

开火车口答:

36-1057-3026+20

20+3072+1051-40

二、新授

1.出示例题,弄清已知条件。

教师投影出示主图。

师:

瞧,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借阅处。

你能说一说现在借阅处有什么书,是多少本吗?

学生通过观察画面,说出:

故事书有46本,连环画有40本,英语读物有30本。

瞧,现在来了两位借书的同学,我们先给他俩取个名字吧。

生:

给小男孩取名小聪。

生:

那女孩就叫小慧吧。

师:

可以。

他们分别借多少书呢?

同学们读读看。

师:

我们的老朋友兔博士又来了,它问我们: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1)先指名个别的学生说给全班同学听。

师:

你能提出什么加法或减法问题呢?

先说给全班同学听,哪位勇敢的小朋友来当开头炮?

生:

老师我来,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师:

你会解答吗?

生:

会。

46-30=16(本)

师:

你做得真好。

谁接着来?

学生提的问题,如:

连环画还剩多少本?

40-20=20(本)

(2)学生在小组内说自己提出的问题,可以请别的同学解答,也可以自己解答。

(3)在书上把自己提的问题写出来。

(4)集体交流。

师:

刚才同学们和自己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接下来,你愿意把你刚才提的问题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吗?

要求听的同学注意,听的时候要认真,等下轮到自己说的时候别重复别人提过的问题。

生:

我的问题是连环画比故事书少多少本?

师:

怎样解答呢?

你想请谁来回答?

……

生:

故事书和英语读物一共是多少本?

46+30=76(本)

生:

借阅处的英语读物比连环画多几本?

请××同学来回答。

……

(5)小结。

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回答的同学也很踊跃。

看,蓝灵鼠对我们的表现也很满意,正冲我们直乐呢。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一练1、2、3、4题。

学生独立完成。

四、身边的数学

师:

现在,兔博士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身边的数学题。

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出示教材练一练第5题)

生:

鞋和衣服,还有对应的价格。

师:

大家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提出问题后,你会解答吗?

请学生两人一组,一问一答。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