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新闻采访》教案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09743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新闻采访》教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新闻采访》教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新闻采访》教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新闻采访》教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新闻采访》教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新闻采访》教案doc.docx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新闻采访》教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新闻采访》教案doc.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新闻采访》教案doc.docx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新闻采访》教案doc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新闻采访》教案

 

本次教学目标:

理论上理论三种人物类新闻的概念,实践中锻炼人物类新闻的采访方法与技巧。

教学主要内容:

三种人物类新闻的概念、人物类新闻的特点、人物类新闻的采访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人物类新闻的采访方法

教学手段:

讲授、观摩、讨论、实践

教学过程:

项目

内容

所需

时间

提问问题

导入新课

1、学生进行课前新闻播报,就其中的报道进行新闻价值的评价,肯定其发现新闻的能力。

2、从一个报道案例入手,引出人物类新闻。

7

分钟

 

讲授新课

课前讨论分析(20分钟)

阅读《任长霞:

百姓心中的丰碑》,分析人物通讯采访报道的方法和技巧。

65

分钟

理论讲授环节

(45分钟)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二、两种新闻人物

三、人物新闻

四、人物通讯

五、人物专访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七、采访问题的设计

八、GOSS采访法

实践训练

采访策划环节

(15分钟)

要求学生就采访本校郭银土书记,进行事前的采访策划。

15分钟

总结归纳

本章共学习了三大方面的内容:

人物新闻的概念、人物类新闻的特点和人物类新闻的采访方法。

其中理论重点部分是名词解释,实践方面的重点就是掌握人物类新闻的采访方法与技巧,并在采访实践中正确应用这些方法。

3

分钟

 

第二章人物通讯写作

我们所生存其中的社会最核心的因子是什么?

是人。

人的各种互动关系构成了社会,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0页)新闻反映社会现实,而本质上反映的却是人,是各种社会情景中形形色色的人的活动和关系,人物通讯就是专门讲述其中一些独特的人的故事,透过他们,我们在反照自身。

本章分三节着重讨论三个问题,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写什么人物”个性”是什么?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的基本方法怎样写?

第一节

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写什么

一、人物通讯的题材范围

人物通讯的题材范围主要涉及社会生活中那些突出的、能引起人们关注和兴趣的各类新闻人物(后面第十四章所讨论的人物特写其题材特性与之相同)。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对之作最简化的归类:

1、英雄人物:

有非凡壮举或贡献,为社会所崇敬的人物。

2、杰出人物,有突出成就、贡献,或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获得较大成功的人物。

用”杰出人物”这一概念替换了原来的”先进人物”的概念,其原因是,它涵盖面更大,也使分类更简明。

它既包括先进人物,还包括了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涌现出来的一些突出的新型人物,后者很难用原来的”先进”概念来论释,但他们的确是杰出的人物。

比如本章后附录的范例《特殊回报》中的女主角。

3、特色人物,这类”新闻人物”都是”平凡者”,他们没有前两类人物的非凡壮举或突出成就。

他们所以值得报道,常常是因为他们在自己乎凡的生活道路或追求中所体现出来的某种精神素质令人尊重,或某种行为和观念异于传统和常轨,等等。

这类”新闻人物”有的还存在争议,但或许正是这种争议更引人关注和兴趣,也带给人们思索。

这类人物通讯作品通常显得更有”乎民”特色和日常生活的接近性。

如本章后所附范例:

《探子屠生》。

此外,还有少部分题材属于”反面人物”,这是一些较典型的违法犯罪人物,通讯表现这类人物对社会有一种警示作用。

二、人物通讯的写作观——人物个性形象审美价值展示

人物通讯究竟写人的什么?

在第一章关于体裁的介绍中,我们给人物通讯下的定义是:

较完整地再现新闻人物独特个性形象的通讯体裁。

第一章有关通讯的通论中强调了一个观念:

通讯就是讲新闻故事。

那么人物通讯自然就是“讲述新闻人物的故事”。

讲故事并不仅仅在讲一个人做了什么,因为他做的事和其他许多人做的事是相同的或类似的,仅仅做了什么并没有独特的”形象”,只是工作或生活记录表。

一个人的独特形象关键在于他做事的独特个性展现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他怎样做的?

怎样能做到?

他有过挫折吗?

为什么要这样做……要真正出色地使特定人物的个性形象在你的文字中鲜活起来,这并不容易,因为人的”个性”是心灵内层的东西,每个人的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要理解一个人的内心是最困难的事。

其他通讯体裁也同样要表现人,如果能理解写人的基本道理,那么于其他通讯中写人就比较容易把握了。

本章力求明自而又不过于复杂地阐释”表现人的个性形象。

的问题,会涉及到一些有关人的个性心理理论的引述。

读者可能会觉得麻烦,不过它能帮助我们理解”人”,并由此引导我们对人的采写途径迸行思考与探索。

(一)模式化标准

杰出人物和英雄人物在人物通讯题材中占有主要位置,因此,这类人物的写作具有代表性。

长期以来,”为社会树立榜样”是这类题材写作的”经典性”法则,也是人物表现成功与否的根本价值尺度。

但现在,这一”榜样法则”在实践中导致的一些问题却值得我们反思:

它很容易导致新闻人物表现的真实性产生偏差,使报道的可信度下降,从而弱化甚至消解所期望的报道效果。

问题并不在于是否写榜样,而在于怎样写榜样,更本质的问题是:

我们怎样界定和理解人物通讯中的榜样这个概念?

怎样写更符合传播规律的人物通讯以及怎样写更有效果?

在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偏差在于,先验地以某种绝对化、纯粹化、理想化的标准,预制一种理想榜样模式,然后甩这种模式来”套”现实中的人物,相当程度上是以简单化的宣传价值取代审美价值,给人物通讯的写作带来失真的明显弊病。

一些读者对此评价说:

典型都是真典型,就是让报纸给宣传假了。

”((新闻业务》1984年第4期,第5页)

因此;是否真实可信地表现新闻人物,是否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而不是以先验的”法则”却主视说教的思维想当然地”塑造”人物,是使我们的报道能为受众乐于接受并能真正产生社会效果的根本。

(二)问题与偏差

先看下面一个例子,这是一位在改革中崭露头角的年轻的企业领导人接受采访的对话:

采访者:

“你一定经常加班加点,忘记了休息?

被采访者摇了摇头:

“不,我一般不加班加点。

我对每天的工作要求在规定时问内完成。

休息时问我要用来看书。

采访者迟疑了,“那么,你有没有生病不休息,把病假单塞在口袋里?

被采访者想了个好办法。

“不,现代社会要求讲究效率,拼身体不是办法啊。

”有点失望的采访者把希望寄托在第三个问题上,“听说你爱人原来在新疆工作,你探亲时,是不是还惦念着工作,未等假期满,就提前赶了回来?

被采访者再次表示了遗憾:

“我还嫌假期短了呐。

她是搞计算机的,有的革新项目我还可以和她在那里商量呢。

((新闻记者)19网年第5期,第16页)

这段采访对话说明什么呢?

采访者用某种先验的”榜样模式”来规范采访对象,他树起一根榜样的杆子,对方却顽固地拒绝爬上去。

对方是否在嘲弄采访者我们不知道,但至少今天我们很难从这样的采访中感到记者真的在担负一种有价值和有责任的工作。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例子。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时,这位劳模说,他多年来养成个毛病,不愿见记者。

原因是什么呢?

劳模给这位通讯员讲了3件事,摘录如下:

I96I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了依吉密林场场长。

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苯,当工组长也能独当一面。

惟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

群众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

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

当时场里给他安排了办公窒,准备了办公桌,可他只要了一个工具箱。

白天,他照常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

谁知,稿子登出来,对马永顺这段“事迹”是这样写的:

“马永顺当场长后,不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

'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

》)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着真能忽悠!

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1971年,马永顺去北京参加全国林业会议。

有位记者去采访他,对他说:

”我想把你的精神境界反映出来,这次我想往深挖一挖,请你好好和我谈谈。

”马永顺一听,不知怎么“深挖”,精神立刻紧张起来。

那位记者说,“你做了那么多感人的事,心里是怎么想的?

”老马爽快地回答:

“我想的是,没有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我马永顺的骨头渣子早就烂没了。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当然应该多出力啦!

那位记者对这种回答不满意,说,”你这是朴素的阶级感情,对你这位全国劳模来说,只想这些是不够的。

应该站得高,看得远,要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被压迫被剥削民族还没解放。

”马永顺心想:

这哪里是采访?

分明是在给我上政治课。

不久,记者的大作发表了,说马永顺”站在兴安岭,眼望全中国,想着全世界。

”有人问马永顺:

”你的境界真高啊!

”马永顺苦笑着说:

”那都是记者给我拔得高。

”从此,他怕记者再深挖,见了记者总是躲着走。

1982年马永顺退休后,年年春天都上一两次山,栽一些树苗。

1990年又招来记者的采访,可是这位记者为使英雄形象”高大”,不光写他春天上山造林,还写他扶育、整地。

年近八句老人也这么干,当然引起老英雄的反感。

马永顺向林业局常陪记者采访的一位同志风趣地说:

“我老了,干不动了,春天上山造林都没干多少。

请你转告那位记者,不要再逼我夏天扶育、秋天整地了。

马永顺讲完三件事,感概地说:

“我不懂新闻,可我总觉得记者采访应尊重被采访人的意见,不能瞎忽悠。

“没文化”也”不懂新闻”的老马要”有文化、懂新闻”的记者”不能瞎忽悠”。

当记者一门心思想要”塑造”榜样时,他会把现实中的人物和事实”文化”成什么呢?

当记者习惯性地把活生生的人物放在某种先验的说教话语模式中过滤、屏蔽相挣化,最后从”宣传生产线”上产出标准化的”榜样”时,读者是否真的买账?

类似的,一位先进人物曾对人讲,他怕报刊报道他的事迹,原因是一伯把他写得太高,看了脸上发烧;二怕把别人的成绩也去的球。

事后一位作家问她“当时想什么?

”她说:

“我想到了祖国的荣誉,想到了人民的嘱托,浑身充满了新的力量……”她转而笑道,“这是记者的语言。

这是他们想当然的,一点也不真实。

”(同上)

用不着引述传播学以及传播心理学研究中己被充分证明的效果理论,”一分钟报纸”、”花5分钱买了个爹”这是早在奶世纪80年代中期读者对我们当时的报纸无可读性以及僵化的说教味的批廿歌当时的报纸是5分钱一份卜而今天的读者则是更具有理解力的读者。

也许问题不能完全归咎于记者,因为至少在很长一段时期,”非标准化产品”通常容易遭枪毙。

但中国社会改革的发展同样会带动新闻界的改革:

《中国青年报》1985年11月15日刊登一篇”破格”的人物通讯《福强玻璃店的新主人》,向我们介绍了一位“有某种新东西”,但绝对够不上榜样标准,甚至是有争议的个体户姑娘。

作者在通讯结尾处一段简短的话实际上是留给同行们,”留给整个新闻界思考的:

没到这之前,我曾向一位新闻同行询问玻璃店和这女主人的情况。

回答是,”现在看来还不成熟……”

“不成熟”,当然就很难把她塑造成”榜样”而登”大雅之堂”。

但这位记者终于把她写了出来,而报纸也刊登了,这篇也许是前所未有的人物通讯由此在我们的报道史上打开了一个”禁区”。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深度报道在中国的迅速掘起,新闻界自身开始了对陈旧的新闻观念的反思。

”记者不愿在报道中充当'法官'评断是非。

也不愿充当'交通警',指挥读者。

往东去,不准往西去'。

记者只充当一个高明的'导游',他把归到他的名下,无颜见人;三伯硬要加上老婆拉后腿的情节,不好意思回家。

(摘自《新闻业务》1984年第2期第28页)

当年中国女排辉煌时期被大量报道时,一位女排姑娘谈过这样的事:

她在训练时,累倒在地板上,抹着眼泪接教练不停扣过。

风景点的精妙之处巧妙地指点给'游客'后,自己便抽身隐退……”(樊云芳、丁炳昌:

《新闻文体大趋势一一”全息摄影”》,(中国记者)1988年2期)。

1988年1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一篇文章:

《一人沉浮千夫评说——步鑫生被免职后的种种议论》,特别提到了新闻界的责任。

背景是:

1984年,几乎全中国新闻媒体都同时”隆重推出”一个人:

浙江海盐县衬衫厂厂长步鑫生。

他被新闻媒体塑造为新时代企业改革家的最新榜样和先驱,新诞生的”步鑫生模式”基本上代表了中国城市经济改革的方向和现代化的未来。

但1988年1月,几乎全中国的新闻媒体又在“批判”同一个人:

被免职的步鑫生。

各种报道”把步鑫生失误、问题以及他所应负的责任叙述得

十分充分。

《人民日报》这篇文章就此事引述了社会以及新闻界自身对新闻媒体的评价,“步鑫生没有你们吹得那么好,也没有你们批得这么坏!

”一位工人说。

“有些记者既当接生婆,又做掘墓人。

“记者太势利,靠不住!

”一位厂长说。

一位当年曾经报道过步鑫生的记者说:

改革的万宝全书,就很难获得正确的答案,估价的失态造就了机会。

”真缺德!

”一位干部”……如果把他当成并最终给步鑫生自我。

“社会舆论在造就步鑫生地位、名望的同时,又和他一起共同铸造了他的错误和悲剧。

”另一位曾经报道过步鑫生的记者说:

”如果几年后的今天,关于步鑫生的报道重新招来读者反感,那其中同样反映了记者陈旧偏狭的思想方法……”

一位当地新闻界领导就此说:

“新闻亟需改革,最主要的是要改革新闻工作者陈旧的思维方式、非此即彼的偏狭评价。

我们可以对上述”模式化标准”带来的弊病作如下概括:

1、为榜样讳,气为先进讳。

它体现主观简单说教的理念,先验地以某种纯粹和理想的标准,预制了一种理想榜样模式,由此,记者在写作中很容易产生”为榜样讳”、“为先进讳”的心态和思维定势,用这种模式来”修正”或”包装”现实中的人物,对人物的个性及精神世界进行过滤、屏蔽和净化,孤立地放大其”超常性气”非凡桂”,将其推至极致,导致所报道的人物理想化、标准化和类型化,真实人物内涵丰富的个性灌灭于理想规范和准则之中,成了理想模式的影子和”寓言式的抽象品”,成了马克思所嘲笑的”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马克思恩格斯论文艺和美学》上,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412页)这种写作实际上是人物形象表现的”虚幻”,一种非人化和违背新闻真实性的”理想写作病”。

2、由此产生相关的采写模式;单一和片面地挑选人物某方新闻报道的这种现象与我们实际工作中的某些做法很类似,直到今天,这种简单主观而不考虑实际效果的宣教方式依然存在。

2001年4月28日的《中国青年报》刊载一篇报道,又一次对这种现象提出了疑问:

第三只眼看标兵

在部队基层连队,用身边的标兵教育身边的战士”作为管理教育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已被带兵人所广泛认可。

然而,近来在济南军区某机械化旅炮兵团组织的一次“岗位标兵话成才”报道会上,一种现象却令人困惑。

列兵的纸条

报告会上,一次次热烈的掌声中,笔者注意到身边几名列兵始终不鼓掌。

报告会散场后,笔者找到这几名列兵,直截了当地问他们为什么无动于衷?

列兵们却建议,把连队的列兵都召集起来,问问有几个人的掌声是发自内心的?

不问不知道,在这个普通的炮兵连队的27名列兵中,竟有24人“实话实说”,为标兵鼓掌只是为了达到连队干部和班长的要求,在集体场合,掌声就是连队的精神面貌的具体表现!

一名列兵建议:

干脆把我们的理由写在纸条上给你吧!

纸条一:

报告会上的这10名标兵,兵龄都在5到10年之问,而且都是士官,多数标兵有着几次提干未成、立功末果的经历。

既为标兵,为何多次与这些好事。

失之交臂?

纸条二:

据我统计,10名标兵中,功劳型标兵少,苦劳型标兵多,颇有论资排辈之嫌。

纸条三:

何为标兵?

何为成才?

台上的标兵多数是兼职型的,成才范围与其本质工作和部队中心工作都不沽边儿,与部队战斗力关系不大。

挖掘典型,树立标兵,是每个单位的”重头戏”,但效果呢?

面的事例并赋予某种政治、道德理想和时代精神,然后将之”整合装配”而成篇章。

3、为了模式的”完美”而随意拨高乃至虚构人物的精神境界,造成真实人物的虚假感。

4、使人物通讯写作题材狭窄:

除了典型的英雄和先进,我们的生活中就再也没有可写的人了。

上述论说并非否定了人物通讯的社会教化功能,恰恰相反,这些论说想阐明的是:

新闻的思维和话语方式只有符合新闻传播规律,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其社会教化功能,而主观想象的”魔弹”效果是不可能的,甚至可能是逆反的。

干部的录音

一名有着5年”标兵史”的三级士官坦率地告诉笔者:

”其实标兵就是连队主官工作能力的具体体现。

”为了验证这个说法的是与否,笔者跑了不少基层连队,与连队干部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录音片段一:

树立标兵是”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一种管理教育方式,要求战士学习的是其精神,并非人人都一定要达到标兵的标准。

战士作为被管理和被教育者,没有必要对不同岗位上的标兵求全责各,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录音片段二:

不可否认,作为连队主官,我们与战士在思想上并没有完全沟通。

应该看到,连队干部的工作经验和知识结构落后于部队的实际需求,带兵千部解释不清楚战士的疑惑,列兵不买标兵的账,也就不难理解了。

录音片段三:

面对标兵,10年前,我看到的是自身与标兵之问存在的差距;而今天的列兵却不以为然,但我并不认为这是列兵们的素质和觉悟低。

与10年前的列兵相比,他们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

这就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思考:

“向标兵看齐”和”手中有典型、胸中有全局”作为我军传统的管理教育方式,墨守成规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审时度势,”适应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标准和官兵价植观念的新变化,不断树立可信可学的标兵,管理教育工作才能充满活力。

对于标兵的褒贬,虽然连队干部们各有见解,道共同的难题一一如何让标兵成为士兵的偶像?

带着这道难题,笔者来到标兵们中问,倾听标兵的心里话。

标兵独白一:

标兵难以赢得众誉,主要原因在于从分队到机关的层层把关、层层包装,致使标兵最终失去了”庐山真面目”。

经过包装的标兵虽然血肉丰满,但到了报告会上,标兵几乎成了革命

样板戏里”高大全”式的英雄。

标兵过于完美无缺,就大大降低了,士兵只能敬而远之。

标兵独白二,说句心里话,我的工作并无出众之处,为外出驻训期问家遭不幸,便成了标兵。

几场报告下来,知自已是谁了,这又怎能让别人心生崇敬之情?

标兵独白三:

树立标兵能否坚持”宁缺毋滥”?

对于连队而言,没有就是没有,敢不敢向上级机关说真话?

机关在确定标兵时,能不能严把质量关,有几个算几个,不为凑数而凑合?

也可以这样说,如果机关把标准定高一点,我就成不了标兵,我离我心目中的标兵确实还有很大差距。

标兵独白四:

部队树立标兵,也应该像流行歌坛一样,不断地推出新人,标兵越老,并不一定越值钱。

虽然我这个老技术标兵今年仍作过几场报告,但我擅长检修的装备却在前年就被淘汰了。

10年前,我成为技术尖子的经历是值得大家学习的,现如今我酌技术水乎并没有新的长进,战士们的知识结构却发生了巨大变化。

旧船票怎能登得上新客船?

第三只眼看标兵,笔者似乎没有得到一个标准答案,但又似乎得到了。

这应了该团王政委的话:

“如何让标兵成为士兵的偶像没有标准答案,却应引起带兵人的深思。

((中国青年报)2仍1年4月28日)

(三)另一问题“事例的苍白影子”

与”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写作弊病相关联,写人缺乏个性显现的另一毛病是”见事不见人”,即只是机械地记录人物的行为及过程,而没有着力表现人物的个性及内心世界,人物成了事例的一个苍白的影子。

这样的写作是因为记者自己就没有主动认识和理解所写人物的个惟形象,仅仅收集了”事例”并简单地罗列起来。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情满深山

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成都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乡12村,到今年她己扎根深山l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

她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为决心扎根在这里,与当地的农民张勇结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

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

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

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了一些”小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掇学的学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社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

学生张国华家庭贫困,只好回家干活。

廖世华不但做好其家长的工作,还把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

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

廖世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苫的努力,她所在学校学额巩固率达98绍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

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为他付了全部医疗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穿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每到下雨后的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河。

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

上,两人都摔在水里。

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拥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了河才回去换衣服。

华所教的班,学生每次统考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

她也先后被选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

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发表时问:

1990年1月24日)

这本是一个好题材,一位来自大都市的姑娘,扎根偏僻贫困的山区,从事乡村小学教育,15年没有回头。

读者的兴趣在于:

她为什么和其他都市人不同,她是一个什么样个性的人?

她为什么宁愿15年留在那里?

她很顺利地走过了这15年吗?

几次放弃回城机会没有一点犹豫吗?

仅仅为了留在那里便和当地农民结婚吗?

她为什么”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

没有一个答案,全文只是一堆没有思想、没有人物内心世界揭示,同时也就没有活力的材料罗列,”人物”留给读者的只是一个名字、一个符号、一个遥远模糊的”事例的苍白的影子”。

它可以叫做”工作成绩简报”,但不能叫做人物通讯。

(四)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的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应该可以明白这一写作观念具有的普适性意义及其实际效应。

实际上,与阅读消息不同,读者阅读通讯明确地带有”审美”倾向,而不是首先因为想接受教导。

读者的兴趣是:

砚实中的这个”新闻人物”究竟是个什么样个性的人。

简言之,读人物通讯是”审美欣赏阅读”。

阅读中的”审美”感受实际上是一种”移情效应”,只有当作品中的人物融人了读者的心理和情感情绪中,人物的某种”精神”才能够真正影响读者,并产生持久效力。

对于记者来说,采写人物通讯要适应读者这种审美阅读需求,其写作的基本观念就应当是:

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的独特个性形象。

“最能打动读者的人物素描是形象与个性的结合。

作者的目的是钻进采访对象的内,从里向外看,写这个人,向读者揭示某个特定人物的真面目一一这是一个读者从未见过的人,也许从未听到过,也许永远是一个千里之分的人物。

写一篇顶呱呱的特稿,作者的目标就必须是比采访对象的外表更深的东西。

”([美]威廉·梅茨:

(怎样写新闻从导语到结尾况苏金瑰、阮宁、洪天国选译,新华出版社l93年5月版,第98页)

个性形象在作品中首先而且主导性地体现审美价值,某种社会教化价值则是潜在和内含的。

换句话说,人物通讯写作只有以审美价值为基础和主导,其不露声色的。

教化”或”宣传”才可能有效。

从本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