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15篇.docx
《《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15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15篇
《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15篇
《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1
教学《寻隐者不遇》,还是和原先一样,先预习,再以学生自学、交流自学成果为主。
一、预习
还是要求孩子们尽量自己自学,按照提出的要求一步步完成,古诗预习以理解字词和诗句为主,可参考各种资料,有不能完成的可以作个记号,待全部预习完,可回过头来再思考。
提出“尽量自己解决”这样的要求,主要是希望孩子们养成自己思考、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合作学习
课堂中应该有孩子们的思考、交流、合作、探究的火花。
我们首先交流预习情况:
字词意思、诗句意思、生字笔顺、生字组词。
有不明白的我进行引导、解释。
最后给孩子们腾出一些时间,让他们对字词意思和串联起来的诗句意思进行消化。
交流过程中,我相机介绍了贾岛的生平,理解贾岛严谨的创作态度,并结合大小练上的有关题目,有目的地进行教学。
“一问一答,藏问于答”的独特形式,让学生们耳目一新,接受起来也很快。
隐者是何许人也,也让学生十分好奇,通过我的介绍,再从“云深不知处”“言师采药去”字里行间,学生悟出了隐者的“学问高深、神秘莫测、飘忽不定”。
松自古以来被文人墨客称颂,正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特征,让学生受益匪浅。
总的说来学生的课堂学习比较顺利。
但是少数孩子对古诗字词的理解还不够灵活,还不会瞻前顾后进行理解。
《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2
《寻隐者不遇》是部编版一下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中的一首古诗,贾岛所作。
这是一首问答诗,诗人采用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的焦急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对隐者的无限仰慕之情,教学中课引导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懂古诗,读出节奏,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对本次教学实践,我做了以下反思:
课前两问:
一是我用什么教学方法达到我想达到的教学目标?
二是我为什么认为这些方法能够达到这些目标?
我是用教授法、示范法、角色扮演法实现我的教学目标的。
第四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一首古诗:
《静夜思》,学生学习热情很高,对于划分节奏已有初步的感知,对于本首诗的节奏已有一些基础。
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喜爱。
通过示范朗读,可以再次强化学生读出节奏感,再通过角色扮演法,学生演读古诗,可以身临其境,入境入情,在自然中由景到情。
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悟诗境,走进诗人。
也正是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了孩子们对古诗的兴趣。
课堂教学两问:
一是我在教学中发现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什么问题?
二是这些问题对我们的教学意味着什么?
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有:
还有一些孩子的后鼻音ong读不清,容易和后鼻音eng混淆,平翘舌音有些分不清,比如“师、只、山、中、知”是翘舌音,“下、采、在、此、子”是平舌音。
对于读出清幽的山中意境,有些学生还是达不到这个目标,学生的感情并不能全然表达。
这意味着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需要将教学内容做删减,可以减少识字环节的反复交流,点到为止,识字环节精简一些。
在错音的时候需要及时纠正并且可以采用同音字去强化,或者通过后鼻音的字去区分。
对于诗意不需多讲解,一年级的诗歌教学重在培养孩子对诗歌的喜爱,可以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可以打节拍读,可以同桌合作互读,可以更多形式的朗读去实现教学目标,寓难点突破于无形中。
这需要慎重设计教学。
课后反思两问:
一是我的课堂教学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我的教学目标?
二是我的教学目标是否需要一些调整?
我认为我课堂教学目标达成有90%。
对于字音和节奏的把握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完成此项教学目标,对于读出情感、读出诗意,有些学生是做不到的,跟其他老师交流后,认识到低年级诗歌教学不应重在字音、节奏、情感,而在朗读的兴趣,所以日后的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情去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的重点有所侧重,比如可以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可以是配乐读,可以是演读,可以是打节拍读,可以同桌合作读,还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读。
以此突破重点。
作业布置两问:
一是作业布置是否兼顾到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
二是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
学生辅导两问:
一是对不同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不同问题是否清楚?
二是辅导学生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
这两个问题我放在一起反思。
我的作业设置为课堂作业,一是背诵《寻隐者不遇》;二是以学习单的形式落实教学目标,学习单的内容是诗歌内容填空。
作业设计是面向所有学生的,针对诗歌内容填空学困生完不成此项目标,我采用一对一的辅导实现学困生帮扶,填写后给我批改,并通过再次检查背诵去强化。
接下来的教学中,对于比较简单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此堂课设置当堂作业的形式完成教学目标的落实与教学内容的检测,不让学生有负担。
《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3
《寻隐者不遇》主要写了贾岛去山中寻找隐者却没有找到的一件事。
让学生感受隐者的形象是教学的难点。
而且古诗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多读多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摇头晃脑的多读多体会,并指名说说诗中出现的景物及人物,这些景和人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并在脑海中形成景象。
并通过小组朗读,男生女生读,个人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朗读,来加深印象,感悟体会。
理解古诗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字词,这对于学生是个难点,所以我事先让学生做好预习,上课再相机点拨理解,带着这些理解了的字词走入古诗的情景,再来理解诗意就简单很多了。
本首古诗是个问答体的古诗,省略了诗人的提问,在教学中,最主要的就是引导学生通过体会通过想象自己能猜出省略的问句是什么,并且在诗人与童子的对话当中,体会诗人心情的一波三折。
这个过程同学们相对来说都能说出来,看来掌握的还可以,然后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能够有所体会。
然后再让学会说呢过进行背诵。
但整堂课我觉得备课时想法太多、太杂,也没有进行梳理,导致结果呈现在课堂上就显得繁琐,有点乱糟糟的感觉,学生掌握起来也并不容易。
特别是细节方面把握的并不好,过渡语也不尽人意,终上所述,以后还需不断的打磨进步。
《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4
苏教国标版第九册第3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著名诗人贾岛的作品。
这首诗写得自然质朴,通俗明快,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篇。
此诗描述了寻访者拜访隐者不遇,却与童子互问答。
全诗仅四句,20个字,笔墨虽不多,但曲折有致,各具神韵。
一、以读促悟,注重整体感悟。
本诗字词教学不是难点,关键是要结合作者贾岛的为人、个性,学习本诗、理解本诗。
学习作者为什么要到深山寻找隐者,他找隐者干什么?
其实结合当时作者所处的环境,作者的性格,作为“苦吟”诗人,他有着怎样的追求?
这些需要学生抓住本诗背景、作者当时的心境,理解古诗。
在本课上,王罗涛的课前预习比较全面,他查到了贾岛做和尚的时候写诗发牢骚后来被韩愈发现了,后来还俗入世,可不如愿的是他并没有成大器。
后来有避世欲隐世之意。
这首诗是他入世碰壁后来寻隐者之过程。
结合古诗的背景理解会更加深刻。
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学生去找找古诗作诗背景,从而真正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境。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浅近易晓,貌似平常,仔细品味,却曲折多姿、波澜迭起地道出了寻访“隐者”、或“遇”或“不遇”的三种情况。
“言师采药去”——无法得遇;“只在此山中”——可以得遇;“云深不知处”——难以相遇。
简短的三行诗,写出了三层意思,三次转折,既富于变化,又句句出新,耐人寻味;三次转折,让寻访者的心情一波三折,先是满怀希望,后是失望,又有了一丝希望,最后彻底失望。
关于本诗的字词理解,我是先让学生看着这些诗句整体理解意思,然后根据整体的理解分析字词的意思。
如:
言:
说;处:
具体位置等。
二、非“云深”乃隐者的神秘之“深”
这首诗,作者没有写寻访者不遇的失望心情,而是通过童子的答话,用极其朴素、自然的文字,从侧面描绘了隐者隐居的山林之幽深、壮美。
这山林的形象同隐者的形象,在作者的笔下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教学时,在弄懂句意的同时,教者要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中表达的意境,想象诗人描绘的情景。
“松下”可见松树的高大,隐者住处环境的'壮美与幽静;“采药”道出了山中草木繁茂,遍藏奇珍异宝;“云深”,既写出了云雾的浓重厚密,又写出了山林的高大幽深。
这些词语朴实无华、不加雕琢,而有机地连缀在《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中,个个都显示了不凡的光彩,成为壮美山林的传神之笔。
三、作者寻隐者不遇是一种必然
在教学的过程中,当我提到童子作为隐者的弟子,他真的不知道隐者师傅的具体位置吗?
当我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学生一片茫然,因为从小他们一直教育着要做诚实的孩子,也非常相信文中童子的话,没有结合__当时境况来思考问题。
在停顿了一段时间之后,班级的小“思想家”简春明举手回答:
“既然是隐者,那么他肯定是不会告诉别人自己的具体地点的。
在他离开居所的时候肯定交代自己的徒弟不要告诉别人自己的行踪的。
所以,我认为,童子他是在说谎。
”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跳跃的想法,很多学生没有这么想。
听了简春明的回答,其他学生都恍然大悟。
的确是这样的,作者虽然说自己没有找到隐者,但是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隐者不想别人打扰他。
为了不让别人干扰师父,童子宁愿撒谎。
学习完《寻隐者不遇》一诗后,我发现,学习古诗一定要结合作者的境遇、写诗当时的背景来学。
这样才能走进古诗,“触摸”得到意境。
《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5
本首诗作者采用以答含问的形式完成的,笔墨虽不多,却曲折有致,各具神韵。
我在教学中,着重让学生体会如下两点:
一、体会诗里平淡中出新奇的地方。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浅近易晓,貌似平常,仔细品味,却曲折多姿、波澜迭起地道出了寻访“隐者”、或“遇”或“不遇”的三种情况。
“言师采药去”——无法得遇;“只在此山中”——可以得遇;“云深不知处”——难以相遇。
简短的三行诗,写出了三层意思,三次转折,既富于变化,又句句出新,耐人寻味。
从写作笔法上看,“松下问童子”这是写问,问了什么话,诗中并没有说。
但可以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中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回答把问句隐含其中。
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是童子补充回答。
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说不定。
这三番问答,通常至少需六句才能表达完整,诗人贾岛采用以答代问的手法,仅以二十字表达完美,这不难想象是作者推敲字句之功力。
所以在施教中,不能离开这首诗的写作特点,不能囫囵吞枣,只有细心捉摸,才能体味到诗的妙处所在。
二、体会诗里朴实中显壮美之处。
这首诗,作者没有写寻访者不遇的失望心情,而是通过童子的答话,用极其朴素、自然的文字,从侧面描绘了隐者隐居的山林之幽深、壮美。
这山林的形象同隐者的形象,在作者的笔下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教学时,在弄懂句意的同时,教者要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中表达的意境,想象诗人描绘的情景。
“松下”可见松树的高大,隐者住处环境的壮美与幽静;“采药”道出了山中草木繁茂,遍藏奇珍异宝;“云深”,既写出了云雾的浓重厚密,又写出了山林的高大幽深。
这些词语朴实无华、不加雕琢,而有机地连缀在《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中,个个都显示了不凡的光彩,成为壮美山林的传神之笔。
在品读中让学生依照诗句将松、童子、“我”所在的环境,以彩粉、笔画的形式,在黑板上勾勒出来,与全诗对照,以达到诗情和画意完美的统一。
从诗本身的语言文字出发,通过合理想象来揭示诗的画面或艺术形象,这是古诗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以上所写两点,只是古诗《寻隐者不遇》教学的一部分内容,如何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串讲、朗读指导中进行教学,还需教者再花一番心血。
不足之处:
语文教学倡导以读带讲,在本节教学中读的环节太少,形式应多样化。
另外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本课挖得有点过深,今后一定要在这方面多思考,教学设计要把握好学段目标,更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6
一、有空白的语言才是美的
诗,语言简洁,文字精练,诗句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很多人都觉得是语言表达的最高峰。
《寻隐者不遇》主要的特点是寓问于答。
但奇怪的是,只有答却没有问,“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三句都是答,问是空白的。
而正是这样的缺失,读起来才有了诗味。
三句是跳跃式的向前发展的,本身三句诗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只有读者去读了,才有了关系。
因此,诗的空白是由读者去填的,读者在填白的过程中,自己就融进了诗,不知不觉,却真真切切。
二、会想象的学生才是智慧的
课堂上,真正去填白的是学生。
很多时候,来时会让学生把每一问写进去,然后连起来读。
是的,这样一来,大部分人都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但是,这不是在读诗,而是在做作业。
只有不写才能打开学生的思维。
例如,这里贾岛问了几问呢?
如果写,就必然只有三问,如果不是三问,语句就不通顺了。
但是放在脑子里,就未必一定是三问。
贾岛先问,你师傅在吗?
童子说不在,采药去了;贾岛再问去哪采药了?
性急、好客的童子可能就会说“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甚至还能想象童子的表情、动作等。
那么这个故事才能有趣。
《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7
苏教国标版第九册第3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著名诗人贾岛的作品。
这首诗写得自然质朴,通俗明快,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篇。
此诗描述了寻访者拜访隐者不遇,却与童子互问答。
全诗仅四句,20个字,笔墨虽不多,但曲折有致,各具神韵。
一、平淡中出新奇。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浅近易晓,貌似平常,仔细品味,却曲折多姿、波澜迭起地道出了寻访“隐者”、或“遇”或“不遇”的三种情况。
“言师采药去”——无法得遇;“只在此山中”——可以得遇;“云深不知处”——难以相遇。
简短的三行诗,写出了三层意思,三次转折,既富于变化,又句句出新,耐人寻味;三次转折,让寻访者的心情一波三折,先是满怀希望,后是失望,又有了一丝希望,最后彻底失望。
从写作笔法上看,“松下问童子”这是写问,问了什么话,诗中并没有说。
但可以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中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回答把问句隐含其中。
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是童子补充回答。
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说不定。
这三番问答,通常至少需六句才能表达完整,诗人贾岛采用以答代问的手法,仅以二十字表达完美,这不难想象是作者推敲字句之功力。
所以在施教中,不能离开这首诗的写作特点,不能囫囵吞枣,只有细心捉摸,才能体味到诗的妙处所在。
二、朴实中显壮美。
这首诗,作者没有写寻访者不遇的失望心情,而是通过童子的答话,用极其朴素、自然的文字,从侧面描绘了隐者隐居的山林之幽深、壮美。
这山林的形象同隐者的形象,在作者的笔下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教学时,在弄懂句意的同时,教者要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中表达的意境,想象诗人描绘的情景。
“松下”可见松树的高大,隐者住处环境的壮美与幽静;“采药”道出了山中草木繁茂,遍藏奇珍异宝;“云深”,既写出了云雾的浓重厚密,又写出了山林的高大幽深。
这些词语朴实无华、不加雕琢,而有机地连缀在《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中,个个都显示了不凡的光彩,成为壮美山林的传神之笔。
三、交流中生亮点。
学习过程中,有学生提出:
这位隐者是谁?
是神仙吗?
针对这一疑难,同学的回答各式各样:
诗人、僧人、道士、采药人、医生……同学们各抒己见,有说:
从“采药”一词可猜想隐者是懂医术的人,他采了药为人治病,是一位救人的良医。
有说:
“云深不知处”说明隐者的采药是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上,他不辞辛劳、不怕艰险,隐居在深山,采药行医,是个大好人。
有说:
“松下问童子”的“松”也有意思,是不是也象征隐士的品格像松树一样坚强,精神像松树一样长青。
他是一位品德高尚的的老人。
……正是有了学生的交流,课堂才会生成亮点,课堂上学生才会意趣横生,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学习完《寻隐者不遇》一诗后,个人觉得在课堂学习中,我们组织他们去自主学习、合作探讨,集体力量再强大,学生仍旧会遇到懵懂不开的困难。
这时的老师不能见死不救,一味强调让他们自己再想想,应该组织他们整理思维,引导他们的思维走向正确,适当地及时参与,或提醒,或总结,整合学生混杂的语言、思路,做一位及时的引导者,积极的参与者。
当然,也只有深思熟虑后,方可见真知。
《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8
总觉得这首古诗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讲,太简单没什么好教的。
细细研读文本,才发现一首诗可以教的内容很多,于是就整整花了一课时教《寻隐者不遇》,感觉意犹未尽。
这首诗的意思不难理解,布置预习作业:
查阅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课上一检测,学生十分准确地说出了“言”、“云深”、“不知处”等词的意思,每句诗的意思也说得很清楚。
在此基础上,我重点引领学生深入学习:
1.课前诵读贾岛的《题诗后》,从“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以及“苦吟诗人”,理解贾岛严谨的创作态度。
课上,让学生讲讲诗中的故事,逐步完善故事内容,从而明确“一问一答,藏问于答”的独特形式。
2.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主要写谁?
通过比较“诗人、童子、隐者”,学生明确了歌咏的对象是隐者。
原来书写的对象竟然隐藏在看似平淡的一问一答之中,体现出构思的精妙。
3.进一步思考:
隐者有什么特点?
从字里行间推敲推敲。
学生抓住“云深不知处”概括出“学问高深”、“神秘莫测”……”等特点。
接着从“隐者”入手,联系学生熟悉的“诸葛亮”“姜子牙”等人物,了解隐者的性格特征。
在古诗里,诗人也通过一个字赞誉了隐者的高贵品格,是哪一个字呢?
(松)贾岛在诗中用“松”描写了隐者居住的环境,隐藏着对隐者高洁品格的赞美。
4.从课题入手,思考:
诗人为什么要“寻隐者”?
从而领悟诗人对隐者的崇敬、仰慕之情。
“寻隐者不遇”有一丝遗憾,但更多的是对隐者的赞誉,通过“不遇”之行,诗人对隐者的仰慕之情更深了。
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相关__:
将“猜字谜”进行到底。
当然从叙事诗的角度来讲,也给了学生许多的启示:
短短二十字,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有人物对话,环境描写,心理变化……
教一首诗真不简单那!
《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9
古诗《寻隐者不遇》是唐代的诗人贾岛所作,贾岛又被称为“苦吟诗人”,他的诗语言简洁,文字精练,诗句蕴含着丰富的感情。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
“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
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
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何处的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寓问于答的写作方式,我先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诗句体会人物情感,然后结合《补充习题》中的第三题:
“想象诗歌中诗人问了哪些问题,童子又是怎么回答的”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在一问一答的形式中体会诗人的心情变化,第一句:
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
第二句:
言师采药去——情绪一下子低落变成失望。
第三句:
只在此山中——失望之中萌生了一线希望。
第四句:
云深不知处——怅然若失,彻底失望,生出无可奈何之感。
理解诗句中蕴含的感情色彩后,我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诗歌,与文本对话。
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意境,进行改写诗歌,并适当地指导学生要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
描绘周围的景物。
想像对话时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适时写出诗人的心情。
《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10
核心提示: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的这首《寻隐者不遇》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学生自读几遍就能理解其大意。
因此在备这一节课时,我把对古诗朗读和诗意理解的环节进行了压缩再压缩,尽可能地...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的这首《寻隐者不遇》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学生自读几遍就能理解其大意。
因此在备这一节课时,我把对古诗朗读和诗意理解的环节进行了压缩再压缩,尽可能地精简,以求不做无用功。
那么剩下的时间干什么呢?
就用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和学生一起赏析这首精致的小诗。
在本课的课后练习中有这样一题,要求学生体会本诗所描绘的情景,并写下来。
这道看似简单的练笔题,其实并不容易。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解古诗含义当成目标的话,那么不少学生会把这道练笔做成是翻译古诗。
这样以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就荡然无存。
我所设想的,就是能引导学生一起赏析这首古诗,和学生一起去挖掘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节和感情。
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才有可能写好那道练笔题,而我也能从这样的作业中得到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最真实有效的反馈。
因此,我把本诗的最主要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能体会古诗意境,展开自己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将本诗改写成文。
有了这明确目标之后,那么我的整个课堂教学都将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为它服务。
以下就是我的主要教学流程:
一、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上面提到过,这首古诗非常浅显,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朗读之余就能读懂。
在教学过本课之后,也证实了我的预想,我只需在“只”,“云深”这两处稍一点拨,学生就完全准确地读懂了这首诗。
二、再读古诗,触摸心情
这一环节我分两步走,首先是引导学生将诗句里的“一问一答”读成“三问三答”。
“你师傅呢?
”“采药去了。
”“哪里?
”“此山中。
”“具体去往何处?
”“云深不知处”。
有了这样将对话过程具体化的环节,我就引领学生走向第二步:
触摸作者在这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松下问童子”:
兴奋急切,满怀期待;“言师采药去”:
顿感失望,心有不甘;“只在此山中”:
萌生一丝希望;“云深不知处”:
怅然若失,无可奈何。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会,结合朗读的指导,学生也很快把握了诗人这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三、深读古诗,体会意境
通过前两个环节,学生把握了情节,读懂了情感,于是教学往更深一层递进——体会意境。
这首诗的意境体会,主要是通过“寻找隐者的影子”来实现的。
贾岛苦苦寻找的那位隐者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引导学生从诗中的每一处文字去试着寻找隐者的“影子”。
最明显的一处是学生自己找出来的:
“采药”。
首先,古时候,懂医术的人,除了专门的大夫外,往往是学识深厚的人,看来这位隐者是位贤士。
其次,隐者隐居山林,往往是不问世事,这位采药的隐者却很可能是心系黎民百姓,为民采药的,看来这又是一位扶贫济困的仁者。
另两处则是需要通过老师的点拨的,即“松”和“云”。
这两处景物分别象征的隐者坚贞的的品质和高洁的性情。
最后,我还引导学生进行个性解读:
你觉得作者最后离开时的心情是如何的?
有的同学坚持认为,他是一无所获,失望而归;却也有同学认为,他虽未能一睹隐者的庐山真面目,但却从“松”、“云”之物,及“采药”之事上已领略到隐者的气质风范,所以是不枉此行的。
其实,并没有统一的答案,无论是哪种结论,都是建立在对古诗意境较为准确的把握基础之上的,体会意境才是我的目的,又何必去追寻这最后的答案一致呢。
四,指导谋篇,改写成文
在布置学生改写古诗时,我提了三方面的要求:
1、必须是完整的故事,除了对话这一主要情节外,要有适当的开头和结尾。
2、在整个故事的叙述中,必须写出诗人的心情变化过程。
3、要有两处景物描写。
一是在开头,对隐者所居住的山林的描写,二是对作者所见“云深“之情景的描绘。
这样的教学设计课容量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学生开始动笔的时候离下课仅有五分钟左右了,大部分学生只能完成一个开头。
但当批阅学生的练笔本时,我发现学生中不乏佳作。
可见,本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实在的。
这堂课,让我更真切的感受到:
明确目标是备课(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而服务目标则是课堂教学(教学过程)的基本宗旨。
《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1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课文出现的新词。
2.通过丑小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