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广东省自考中国教育史试题和答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1674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广东省自考中国教育史试题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月广东省自考中国教育史试题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月广东省自考中国教育史试题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月广东省自考中国教育史试题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月广东省自考中国教育史试题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月广东省自考中国教育史试题和答案.docx

《月广东省自考中国教育史试题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广东省自考中国教育史试题和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月广东省自考中国教育史试题和答案.docx

2020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教育史试题

(课程代码01281)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出自于

A.《大学》

2.战国法家的集大成者是

B.《学记》

C.《中庸》

D.《论语》

A.申不害

B.商鞅

C.李斯

D.韩非

3.被称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艺术专科学校是

A.四姓小侯学 B.鸿都门学 C.宫廷学校 D.贵胄学校4.“业精于勤,荒于嬉”的教学思想出自于

A.柳宗元 B.朱熹 C.韩愈 D.陆九渊5.从“教”、“养”、“取”、“任”四个角度论述人才培养问题的教育家是

A.朱熹

B.王夫之

C.王安石

D.颜元

6.中国最早的海军学堂是

A.天津水师学堂

B.福州海军学校

C.江南水师学堂

D.南洋水师学堂

7.中华民国教育部成立于

A.1905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49年

8.宋代科举考试中,将考生的姓名、籍贯、考号等尽行封盖,称为

A.锁院制 B.誊录制 C.回避制 D.糊名制9.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长达20多年之久的是美国传教士

A.狄考文 B.容闳 C.丁韪良 D.布朗10.陈鹤琴的教育理论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即:

A.“活教育” B.“新教育” C.“做中学” D.“心即理”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1.孟子在教学中很重视“自求自得”,对这个观点的评价应该有

A.注重独立思考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B.带有强烈的内省色彩

C.“自求自得”排斥了感性认识

D.把感性认识与理论认识割裂开来

E.成为一种脱离苦海的苦思冥想

12.孔子提倡的道德修养原则有

A.立志乐道 B.自省自克

C.长善救失 D.改过迁善

E.谦虚诚实

13.秦代的文教政策主要包括

A.书同文、行同伦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禁私学、以吏为师

D.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E.设三老,以掌教化

2020年1月中国教育史试题和答案第5页共5页

14.洋务派兴办的新式学堂,大致可以分为

A.外国语学校 B.军事(“武备”)学校 C.技术实业学校

D.师范学校 E.补习学校

15.明代地方官学,按其性质可划分为

A.儒学 B.路学 C.专门学校 D.社学 E.郡学16.下列人物中,属于洋务派的有

A.奕䜣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张之洞 E.左宗棠

三、判断改错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划线部分。

17.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集中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是《学记》。

18.明确提出“明人伦”这一学校教育目的的教育家是墨子。

19.秦汉儒生所习《五经》及其解说,大多源自荀子。

20.“知行相资”教育命题的提出者是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之一——王夫之。

21.在晓庄的乡村教育实验中,陶行知创造性提出了他的“劳动教育理论”。

22.近代第一部由国家公布并且正式实施的学制是《癸卯学制》。

23.民国时期的第一位教育总长为范源濂。

24.中国教育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史籀篇》。

25.由南宋黎靖德编的反映朱熹一生教育学术活动的语录体著作叫做《近思录》。

26唐代科举考试的考生主要来源于“生徒”和“书生”。

27.1936年“抗大”成立时,朱德曾担任该校教育委员会的主席。

28.瞽宗是对贵族子弟进行文字教育的机构。

四、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29.四门学

30.贡生制

31.京师大学堂

五、简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2.简述与“癸卯学制”相比,“壬子一癸丑学制”有哪些进步?

33.简述“熙宁、元丰兴学”的主要内容。

34.简述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教育主张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作用。

35.简述宋代书院教育的主要特点。

36.简述梁启超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

六、论述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论述荀子的性恶论。

38.论述私学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

2020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教育史试题答案

(课程代码01281)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 2.D 3.B 4.C 5.C 6.A 7.C 8.D 9.C 10.A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1.ABCDE 12.ABD 13.ACE 14.ABC 15.ACD 16.ABCDE

三、判断改错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7.√(2分)

22.√(2分)

27.×(1分)毛泽东(1分)

18.×(1分)孟子(1分) 23.×(1分)蔡元培(1分) 28.×(1分)音乐教育(1分)

19.√(2分)

20.√(2分)

21.×(1分)生活教育理论(1分)

24.√(2分)

25.×(1分)朱子语类(1分)

26.×(1分)乡贡(1分)

四、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29.是为士子准备参加科举考试而设立的预备学校。

(3分)

30.这是元代国子监选拔优秀生源直接授予官职的制度。

(1分)国子监坐斋三年以上的生员可充贡举,获得与举人同等的资格;(1分)其中最优秀的六人可直接授予官职。

(1分)

31.是1898年戊戌变法时建立的全国最高学府。

(1分)同时也为全国之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各省大学堂均属京师大学堂管辖。

(1分)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1分)

五、简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2.它缩短了教育三至四年,使教育易于普及;(1分)取消了奖励毕业生科举出身的制度;(1分)女子教育取得了一定地位,初等小学男女同学,中等以上学校专门设立女校;(1分)在课程改革上。

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能的内容;(1分)禁止体罚,尊重学生人格。

(1分)33.一是恢复和发展地方教育。

(1分)二是改革太学管理制度,创设“三舍法。

(1分)三是颁定《三经新义》给各级学校作为必读教材。

(1分)四是整顿和发展专科学校。

如设置武学,整顿和扩充医学、律学等。

(1分)五是改革科举制度,从注重背诵之学与对偶之文转向重视经书义理上来。

(1分)

34.当时学术界,教育界盛行迂腐的“宋学”和脱离现实的“汉学”。

(1分)他们批判“宋学”和“汉学”,提倡“经世致用”的新学风。

(1分)要求改革现状,主张学习西方,以达到强国御侮的目的。

(1分)他们的思想是一种进步思潮,是资产阶级变改科举主张的端倪。

(1分)也是“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潮流的先导。

(1分)

35.

(1)书院教育体系逐渐形成,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已经确立。

(1分)

(2)书院大力提倡兼容并蓄、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1分)注重性理教育,促进了南宋理学的发展和学术文化的繁荣。

(1分)

(3)书院已出现官学化倾向,(1分)“以学舍入官”或朝廷拨款、赐书、赐学田等。

(1分)

36.1902年,梁启超在《论教育当定宗旨》中提出的教育目的是:

(1分)主张教育必须培养新国民,即教育必须以培养‘新民”为目的。

(1分)“新民”,包括民力、民智、民德三个方面。

(1分)具有新思想、新精神、新品格,具有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知识和技能的人。

(1分)他认为只有培养出这祥的“新民”,

再由他们去改良社会,国家才能走向独立富强。

(1分)六、论述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

(1)荀子说: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1分)

(2)性伪区分,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区分开了。

(3分)

(3)情欲生恶。

(3分)

(4)化性起伪。

(3分)

38.原因:

封建私有制的发展为私学的兴起奠定了经济基础。

(1分)周王室王权的衰弱使“学在官府”的垄断形式失去了原有的经济支柱和政治依据,(1分)造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

(1分)养士之风盛行,进一步促进了私学的发展(。

1分)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是学校教育废弛的现实因素(。

1分)意义:

春秋战国私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划时代的革命。

(1分)私学的出现,预示着中国教育重心的一次大转移,是官学教育向私学教育的新发展,开创了古代教育的新模式、新阶段。

(1分)私学促成了学校教育独立、自由地发展,有利于学派的并立和学术的繁荣。

(1分)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局面,将教育对象扩大到社会平民。

(1分)私学促进了传统教育理论的发展。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