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肉苁蓉种植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15150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肉苁蓉种植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工肉苁蓉种植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工肉苁蓉种植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工肉苁蓉种植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工肉苁蓉种植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工肉苁蓉种植可研报告.docx

《人工肉苁蓉种植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肉苁蓉种植可研报告.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工肉苁蓉种植可研报告.docx

人工肉苁蓉种植可研报告

 

人工种植肉苁蓉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沙日扎嘎查位于阿拉善左旗乌力吉苏木西南部,西于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敖包镇毗邻,苏木驻地处于该嘎查辖区内,总面积713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场面积700平方公里,嘎查总户数48户、136人,其中蒙古族牧民121人,占嘎查总人口的89%,是一个畜牧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嘎查。

2009年嘎查牧业生产总值达1531270元,人均收入达5913元。

2010年6月末牲畜总头数6886头(只),其中骆驼633峰,山羊5226只,绵羊1000头(只),其他27头(只)。

因沙日扎嘎查紧邻苏木驻地,嘎查队部建设在苏木驻地,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中蒙乌力吉口岸建设进程的加快,沙日扎嘎查被确定为阿拉善盟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示范嘎查,拟建设成为以当地资源为依托使沙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以口岸建设为契机发展物流业和沿路服务业,为过往人员提供良好的餐饮、住宿、车辆维修、加油等服务的新型牧业嘎查。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项目、资金倾斜和大力支持下,沙日扎嘎查显现出了一定的发展优势。

交通优势:

巴达公路(巴彦浩特—达来呼布)---218省道从阿拉善左旗首府巴彦浩特起,经巴彦诺日公苏木、乌力吉苏木沙日扎嘎查,到达额济纳旗的达来呼布镇,全长670公里。

巴达线纵穿阿拉善高原,连接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的一条交通大动脉,也是阿拉善盟北部边防生活、生产物资供给的必经之路。

五乌公路(五原—乌力吉)---312省道由巴彦淖尔盟的五原起,经图克木苏木入境,过希尼乌素、银根苏木至乌力吉苏木沙日扎嘎查,全长369公里,阿左旗境内长178公里。

五乌公路是巴彦淖尔盟五原通往阿拉善盟的干线公路,也是巴彦淖尔盟经乌力吉通往额济纳的必经之路,对阿左旗边防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有重要作用。

作为沟通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三北捷道”的临(河)策(克)铁路已全线通车,在苏宏图设有火车站为货运提供方便。

东段的临(河)哈(密)高速公路作为自治区重点工程将于2011年开工。

这两条路的建设,将会显著提高乌力吉苏木沙日扎嘎查的对外通达能力,促进中蒙乌力吉口岸,进而对全旗乃至整个阿拉善盟的城镇体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区位优势:

沙日扎嘎查是通往额济纳旗、东风航天城、临河、巴彦浩特和中蒙乌力吉口岸等国家重要军事经济发展地的必经之路,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口岸优势:

2010年中蒙乌力吉口岸建设进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口岸路、电设施建设已全面启动。

口岸的开放将对沙日扎嘎查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通讯优势:

嘎查辖区内有移动基站5座,联通塔4座,网通塔1座,公路沿线信号覆盖率98%,行政村信号覆盖率100%,无线程控电话48部,牧户家家有电话,具有良好的通讯优势。

电力优势:

10千伏高压电通往嘎查队部,为沙日扎嘎查沙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风光能资源丰富:

风能是沙日扎嘎查重要的优势资源,有望成为新的产业基础。

常年有风,平均风速3.88米/秒,全年7/8级大风日数多达50多天,年有效风能出现时间达70%;日照时间长,光能资源丰富。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约为3436.8小时,平均日照量百分率为73%。

充分利用风能、光能这个环保能源,对于解决能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内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国家鼓励发展政策的支持下,风电开发正在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2、龙头企业基本情况

阿拉善苁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95年,是国内首家进行肉苁蓉产品研发和梭梭、肉苁蓉人工栽培的民营企业。

2008年底,公司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完成了一系列的资产重组、制度改造工作,阿拉善苁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阿拉善苁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2600万元,下设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有阿拉善苁蓉保健药制品有限责任公司、阿拉善驼乡酒业有限责任公司、阿拉善左旗松山滑石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在职员工312名,其中,管理人员18名,药业酒业高级工程师3名、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生产、营销等技术人员51名

阿拉善苁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八卦泉”牌七味苁蓉药酒(国药准字B20020734、B20020735)、“玉容”牌苁蓉养生液[卫食健字(1997)第(684)号]享誉大江南北,市场潜力巨大。

公司现斥资1.2亿元人民币,正在实施肉苁蓉项目改、扩建工程,拟完成1000吨/年肉苁蓉酒、500吨/年苁蓉养生液、3000万粒/年胶囊剂、1亿片/年片剂、1000吨/年营养白酒等系列产品生产线。

肉苁蓉系列产品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是必须具备规模化、产业化的原材料基地。

为此,公司加大了人工种植梭梭、肉苁蓉基地的投入。

至2008年底,建成4个人工种植梭梭、肉苁蓉基地,共计25.2万亩,其中,人工接种肉苁蓉4万亩。

这不仅是阿拉善肉苁蓉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更是阿拉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重大举措

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阿拉善苁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依托得天独厚的肉苁蓉优势资源,发挥肉苁蓉产品研发专利技术优势,以全新的市场营销理念,把阿拉善肉苁蓉产业做大做强,使我们的肉苁蓉产品和品牌,走出阿拉善,走向全世界

1.1.2财务状况

乌力吉苏木沙日扎嘎查现有固定资产总额46万元,公共积累3.6万元。

1.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乌力吉苏木沙日扎嘎查法人代表刚巴图,嘎查书记,45岁,大专学历,具有扎实的畜牧、养殖、梭梭种植技能和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多年来带领两委会班子为全嘎查农牧民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

刚巴图连任3届阿左旗人大代表,无破产、银行欠资等问题,社会形象良好。

1.2项目基本情况

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1、项目名称:

阿拉善左旗乌力吉苏木沙日扎嘎查人工种植肉苁蓉项目

2、建设性质:

新建

3、建设地点:

阿拉善左旗乌力吉苏木沙日扎嘎查

1.2.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本项目拟依托阿拉善左旗乌力吉苏木沙日扎嘎查现有天然梭梭林和适宜生长梭梭林及肉苁蓉的广阔草场,实施梭梭人工栽植和人工肉苁蓉接种。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打机井3眼,钢围栏围封人工种植梭梭及天然梭梭林地2.2万亩,购置打孔机20台,购买梭梭苗木110万株、苁蓉种子6kg、溴敌隆包衣灭鼠剂8000kg、保水剂1260kg,栽植梭梭1万亩,接种肉苁蓉1.2万亩,举办科技培训班3期,组织科技示范户外出考察1次。

项目直接扶持牧民48户146人,辐射带动牧户250户794人。

项目实施地点重点选择在沙日扎嘎查,实施范围辐射查干扎德盖、达兰图如、科佰嘎查科技示范户。

1.2.3主要技术来源

本项目使用的技术是国内目前最为成熟的梭梭及肉苁蓉人工种植技术。

依托阿左旗林业局、农牧局和龙头企业的先进技术具体实施。

1.2.4主要建设内容

打机井3眼;钢围栏围封人工种植梭梭及天然梭梭林地2.2万亩;购置打孔机20台;购买梭梭苗木110万株、苁蓉种子6kg,溴敌隆包衣灭鼠剂8000kg,保水剂1260kg;栽植梭梭1万亩;接种肉苁蓉1.2万亩;举办科技培训班3期,组织科技示范户外出考察1次。

1.2.5建设期限

2011年3月--2011年12月,共1年。

1.3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1.3.1投资结构

1、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250.7万元。

2、投资结构

⑴基础设施建设费121.2万元,占建设投资的48.3%;

⑵设备购置的费用为40.7万元,占建设投资的16.3%;

⑶人工种植费用为85.2万元,占建设投资的34%;

⑷其它投资3.6万元,占建设投资的1.4%。

1.3.2资金来源及用途

项目总投资中,拟申请自治区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00万元,牧民自筹资金50.7万元。

财政资金就主要用于购置打孔机、保水剂、肉苁蓉种子、梭梭苗木、抱一溴敌隆,科技培训,人工接种肉苁蓉、栽种梭梭,拉设围栏和打机井;牧民自筹资金用于部分人工接种肉苁蓉和栽植梭梭和拉设围栏。

1.4项目效益

1.4.1经济效益

本项目在正常生产期内,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20万元,净利润330万元,投资利润率28.81%;经过测算,本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为4.80年(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33.08%(税后),财务净现值(ic=12%)为85.98万元(税后),盈亏平衡点为74.3%,通过以上指标可以看出,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1.4.2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利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天然梭梭林及适合生长肉苁蓉的广袤草场等资源优势和阿拉善苁蓉集团这一龙头企业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延长农牧业产业链,实现农牧户增收;该项目的建设直接带动48户致富,可间接带动周边3嘎查250户牧民转变发展方式,对以调整牧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生态环境、解决“三农三牧”问题、加快项目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步伐,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进程都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积极影响,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同时该项目可满足社会对加工原料的需求,减少人对自然环境及野生植被的破坏。

可以肉苁蓉种植为基点,引导和发展阿左旗药材种植产业。

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原则

1.5.1编制依据

1、国家发改委关于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指南;

2、阿拉善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示范点实施意见;

2、阿拉善左旗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3、阿拉善左旗扶贫开发“十一五”规划;

4、阿拉善左旗乌力吉苏木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5、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1.5.2编制范围

本项目编制组人员经过实地调研和多方咨询及对项目区自然地理、人文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对本项目实施背景、必要性、建设条件、市场情况、建设方案、投资概算、资金来源、财务效益评价、综合效益、环境影响、经营效果评价、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分析,为项目立项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5.3编制原则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原则遵循合理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弹性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1.6综合评价

1.6.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乌力吉苏木沙日扎嘎查是我旗梭梭天然林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现有成片梭梭天然林1.2万亩,也是我旗肉苁蓉主要出产地之一,这里所出产的肉苁蓉,其品质和药用价值要优于新疆等地,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深受广大消费者的亲睐。

但是,由于缺乏资金和项目支撑,如此丰富的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近年来,乌力吉苏木把大力发展特色沙产业作为解决牧区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积极引导和支持牧民转产发展肉苁蓉人工接种产业,已经初步见到成效。

乌力吉苏木拥有如此丰富的天然梭梭林资源,也具有开发种植梭梭的自然条件,同时还具有接种肉苁蓉的成熟技术,若将此资源有效地开发出来,必将对培育壮大当地主导产业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阿拉善左旗肉苁蓉加工产业已初具规模,年加工干制肉苁蓉能力已突破20万吨,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

阿拉善苁蓉集团规划利用十三年时间,分三期在阿拉善地区更新复壮300万亩天然梭梭林,其中:

100万亩要接种肉苁蓉,同时新建6000吨肉苁蓉生产线和1000吨苁蓉养生液生产线各一条,生产线建成后,预计可就地消化干制肉苁蓉200万吨∕年,可新增林木储备效益15750万元∕年,可实现销售收入93000万元∕年,可实现利润38750万元,可上缴税收收入27900万元,可就近解决3000多个就业岗位,这将对促进乌力吉经济发展和牧民增收将产生巨大的带动效应。

据当前行情调研,新鲜苁蓉每公斤市场价已上升至22元,干制苁蓉每公斤市场价已上升至120元以上,当地牧民就地接种肉苁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