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8666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学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学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测定溶液的pHB.

稀释浓硫酸

C.

验满氧气D.

加热固体制取气体

2.工程技术人员通常利用铝热剂燃烧释放大量的热来焊接铁轨.点燃铝热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Fe2O3

2Fe+Al2O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中铝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C.生成物中的铁的化合价为+3价

D.焊接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3.我们经常针对宏观事实建立微观解释,下列思维方式科学的是(  )

A.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是因为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变了

B.蔗糖放入水中会消失不见,是因为蔗糖分子分解了

C.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会反应实质是H+会和OH﹣结合成H2O

D.气体加压体积会缩小,是因为气体受压分子变小了

4.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不具酸性的氯气液化为油状液体叫液氯.氯气溶于水得到的水溶液叫氯水,其中含有H+、Cl﹣等离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气溶于水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B.液氯与氯水一样都具有酸性

C.往氯水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会有气泡生成

D.往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5.拉瓦锡曾将少量汞放在密闭容器里,加热十二天后,部分液态汞变成了红色氧化汞粉末,容器里空气体积减少了约

.另将红色粉末加强热,得到汞和一种气体,该气体的体积恰好等于原来密闭容器里减少的空气体积.由实验得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红色粉末是汞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的氧化汞

B.证明了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

,氮气占

C.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可使某些反应向反方向进行

D.测定结果比用木炭燃烧测空气中氧气含量更准确

6.如图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  )

A.

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

B.

在一定量的AgNO3和Zn(NO3)2混合溶液中加铁粉

C.

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

D.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二、填空题

7.课外小组同学要从含有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某废液中,回收铜并得到铁红(主要成分Fe2O3),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要求全过程不引入其他金属元素,请回答:

(1)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      .

(2)溶液丙中阴离子的符号是      .

8.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为铁的价类图,则E点可表示+2价的亚铁盐.请回答:

(1)A点表示的物质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

(2)一种新型净水剂碱式硫酸铁混凝剂化学式为Fe(OH)SO4它代表的点是      .

(3)已知C点表示的化合物在常温下能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写出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探究题

9.小黄发现某薯片包装内的一个小袋,上面标有“成分:

CaO、Fe”作用;防潮、防氧化;警告:

禁止食用”等字样.撕开小袋,发现里面装的是固体粉末,大部分呈灰白色,少部分呈棕红色.经过初步分析成分,他认为棕红色粉末是Fe2O3,灰白色粉末中应该含有CaCO3和Fe.小黄想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判断,请你一同参与.

【实验目的】证实灰白色粉末中含有CaCO3和Fe.

【实验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预测与分析】

(1)若要证实灰白色粉末中含有CaCO3.和Fe,仪器的连接顺序是①      ⑥(填序号).

(2)若观察到      ,可证实样品成分中含有Fe.

(3)装置A中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      .

(4)依据小黄的结论分析思路,灰白色粉末样品中应该还可以有别的成分,请你写出其中一种物质的名称      .

10.早期的课本里做硫与铁反应的实验方法是:

将硫粉与铁粉混合后平铺在石棉网上,再用一根加热过的玻璃棒插入混合物,开始反应后立即拔出玻璃棒,结果可看到反应继续进行,直到反应完全.现在课本里反应改成了将混合物装进试管里,然后用酒精灯加热使其发生反应,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硫与铁反应的生成物在类别上      (填“是”或“否”)属于盐类.

(2)早期课本上的实验方法中玻璃棒起加热作用.玻璃棒拔出后反应仍能进行,说明该反应是      反应.现在课本上的实验方法与早期的相比优点是      (写出一点).

(3)实验室通常用上述反应的生成物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是一种能溶于水的有毒气体,为防止硫化氢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可将它储存在如图2的瓶中,则尾气应从      (填“a”或“b”)口通入.

(4)硫化氢水溶液是一种酸,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1.小徐同学猜测人体汗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钠,为此做了探究实验.

(1)他想到两种提取汗液方法:

方法I:

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取足量汗液转移到烧杯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稀释.

方法Ⅱ:

用出汗的手在盛有自来水的容器中清洗,再将清洗后的自来水转移到烧杯中.

你认为他应该选用的是方法      ,简要说明理由      .在老师指导下,他用正确的方法提取了汗液.

(2)为检验汗液中含有Cl﹣,小徐同学向提取的汗液中,先滴加硝酸钡溶液,若无沉淀出现,再滴加硝酸银和稀硝酸.他滴加硝酸钡溶液的目的是      .

(3)小徐同学由此得出了汗液中含有NaCl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

 

四、解答题

12.如图“自生氧防毒面具”适用于火灾、震灾、毒气外泄等造成的缺氧场合.其独特的制氧装置能保证在1分钟之内使袋内充满氧气,以保证佩戴者快速安全地逃离灾害现场.

请根据提供的“材料说明”等分析:

(1)推断生氧剂具备的化学性质      (写出一点).

(2)若成人每分钟正常需氧量为0.32g,则能维持成人正常呼吸30分钟的“自生氧防毒面具”,至少要装入这种生氧剂多少克?

(3)若将刚使用后的“生氧剂”取出放置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水A克后,发现总质量减轻了B克(方程式:

4KO2+2H2O═4KOH+3O2↑),若求使用后“生氧剂”中KO2的质量分数,则还需要确定的一个数据是      (假设使用后的“生氧剂”中杂质不与水反应).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测定溶液的pHB.

稀释浓硫酸

C.

验满氧气D.

加热固体制取气体

【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分析】A、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分析;

C、根据验满时的注意事项解答;

D、根据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的方法分析;

【解答】解:

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防止水浮在浓硫酸的水面上沸腾溅出,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满,不能深入瓶口,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加热固体制取气体,为防止冷凝水倒流入试管,将试管炸裂,试管口应低于试管底,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答案:

B

 

2.工程技术人员通常利用铝热剂燃烧释放大量的热来焊接铁轨.点燃铝热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Fe2O3

2Fe+Al2O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中铝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C.生成物中的铁的化合价为+3价

D.焊接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置换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实质.

【分析】根据反应类型有四个: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因此2Al+Fe2O3

2Fe+Al2O3属于置换反应;铝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此反应需要点燃的条件,但是铝燃烧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解答】解:

A、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因此2Al+Fe2O3

2Fe+Al2O3属于置换反应,故A正确;

B、铝在化学化学反应中的化合价升高,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故B正确;

C、生成物中的铁是单质,化合价为0价,故C错误;

D、铁的熔化属于物理变化,氧化铁和铝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

C.

 

3.我们经常针对宏观事实建立微观解释,下列思维方式科学的是(  )

A.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是因为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变了

B.蔗糖放入水中会消失不见,是因为蔗糖分子分解了

C.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会反应实质是H+会和OH﹣结合成H2O

D.气体加压体积会缩小,是因为气体受压分子变小了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是因为氢分子、氧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水分子,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没有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B、蔗糖放入水中会消失不见,是因为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解释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会反应,实质是H+会和OH﹣结合成H2O,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气体加压体积会缩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

C.

 

4.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不具酸性的氯气液化为油状液体叫液氯.氯气溶于水得到的水溶液叫氯水,其中含有H+、Cl﹣等离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气溶于水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B.液氯与氯水一样都具有酸性

C.往氯水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会有气泡生成

D.往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分析;

B、液氯不具酸性;

C、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呈酸性;

D、溶液中含有氯离子,会与银离子结合成白色沉淀.

【解答】解:

A、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B、液氯不具酸性,错误;

C、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呈酸性,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正确;

D、溶液中含有氯离子,会与银离子结合成白色氯化银沉淀,正确.

故选:

B.

 

5.拉瓦锡曾将少量汞放在密闭容器里,加热十二天后,部分液态汞变成了红色氧化汞粉末,容器里空气体积减少了约

.另将红色粉末加强热,得到汞和一种气体,该气体的体积恰好等于原来密闭容器里减少的空气体积.由实验得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红色粉末是汞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的氧化汞

B.证明了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

,氮气占

C.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可使某些反应向反方向进行

D.测定结果比用木炭燃烧测空气中氧气含量更准确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

【分析】依据汞与氧气反应的情况结合氧气减小气压降低的问题解决.根据汞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依据木炭燃烧的事实分析判断并解决.

【解答】解:

A、汞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汞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汞+氧气

氧化汞.属于化合反应,故正确;

B、汞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这时在密闭容器中减少的气体是氧气;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不能说明氮气占

,故错误;

C、将红色粉末加强热,得到汞和一种气体,该气体的体积恰好等于原来密闭容器里减少的空气体积.氧化汞受热分解为汞和氧气,为分解反应,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可使某些反应向反方向进行,故正确;

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装置内气压基本不变,汞加热生成物是固体,气压降低,测定结果比用木炭燃烧测空气中氧气含量更准确,故正确.

答案:

B

 

6.如图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  )

A.

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

B.

在一定量的AgNO3和Zn(NO3)2混合溶液中加铁粉

C.

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

D.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金属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根据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分析;

B、根据在一定量的AgNO3和Zn(NO3)2混合溶液中加铁粉,铁会与硝酸银反应,不会与硝酸锌反应进行分析;

C、根据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氢氧化钾会先与稀硫酸反应,然后再与硫酸铜反应进行分析;

D、根据催化剂不会影响生成氧气多少进行分析.

【解答】解:

A、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先减小,然后增大到原来的数据,故A错误;

B、在一定量的AgNO3和Zn(NO3)2混合溶液中加铁粉,铁会与硝酸银反应,不会与硝酸锌反应,所以刚开始溶液中含有3种溶质,硝酸银反应完,溶液中就只含有两种溶质,故B错误;

C、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氢氧化钾会先与稀硫酸反应,然后再与硫酸铜反应,图象符合要求,故C正确;

D、催化剂不会影响生成氧气多少,故D错误.

故选:

C.

 

二、填空题

7.课外小组同学要从含有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某废液中,回收铜并得到铁红(主要成分Fe2O3),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要求全过程不引入其他金属元素,请回答:

(1)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 除去过量的铁 .

(2)溶液丙中阴离子的符号是 Cl﹣、OH﹣ .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

要从废液中回收铜并得到铁红,要求全过程不引入其他金属元素,因此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铁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过滤后,溶液甲是氯化钠和氯化亚铁的混合物;固体甲是铜和过量的铁;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乙中含有盐酸和氯化亚铁,因此B为可溶性碱,溶液丙中含有氯离子和过量的氢氧根离子.

【解答】解:

(1)固体甲是铜和过量的铁,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铁;

(2)溶液甲是氯化钠和氯化亚铁的混合物;固体甲是铜和过量的铁;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乙中含有盐酸和氯化亚铁,因此B为可溶性碱,溶液丙中含有氯离子和过量的氢氧根离子.

故答案为:

(1)除去过量的铁;

(2)Cl﹣、OH﹣

 

8.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为铁的价类图,则E点可表示+2价的亚铁盐.请回答:

(1)A点表示的物质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单质 .

(2)一种新型净水剂碱式硫酸铁混凝剂化学式为Fe(OH)SO4它代表的点是 F .

(3)已知C点表示的化合物在常温下能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写出化学方程式 4Fe(OH)2+O2+2H2O=4Fe(OH)3 .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分析】

(1)根据单质化合价为零;

(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出铁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方程式的写法写出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

(1)单质化合价为零,由图示可知A点物质的化合价是零,所以物质类别是单质;

(2)Fe(OH)SO4属于盐,氢氧根显﹣1价,硫酸根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x+(﹣1)+(﹣2)=0,则x=+3价;则它代表的点是F;

(3)由于C点是铁的+2价的碱,属于氢氧化亚铁,D是+3价铁的碱,即氢氧化铁,由题给信息可知,反应物是氢氧化亚铁、氧气和水,生成物是氢氧化铁,用观察法配平,所以方程式是:

4Fe(OH)2+O2+2H2O=4Fe(OH)3.

故答案为:

(1)单质;

(2)F;(3)4Fe(OH)2+O2+2H2O=4Fe(OH)3.

 

三、实验探究题

9.小黄发现某薯片包装内的一个小袋,上面标有“成分:

CaO、Fe”作用;防潮、防氧化;警告:

禁止食用”等字样.撕开小袋,发现里面装的是固体粉末,大部分呈灰白色,少部分呈棕红色.经过初步分析成分,他认为棕红色粉末是Fe2O3,灰白色粉末中应该含有CaCO3和Fe.小黄想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判断,请你一同参与.

【实验目的】证实灰白色粉末中含有CaCO3和Fe.

【实验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预测与分析】

(1)若要证实灰白色粉末中含有CaCO3.和Fe,仪器的连接顺序是① ④⑤③② ⑥(填序号).

(2)若观察到 D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E中无水硫酸铜白色变蓝色 ,可证实样品成分中含有Fe.

(3)装置A中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 关闭导管①的止水夹,往漏斗中加水,形成水柱,一段时间后水柱无变化则气密性良好 .

(4)依据小黄的结论分析思路,灰白色粉末样品中应该还可以有别的成分,请你写出其中一种物质的名称 氢氧化钙 .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证明碳酸盐;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

(1)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具有还原性,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解答;

(2)运用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水反应的现象解答;

(3)根据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解答;

(4)运用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性质解答.

【解答】解:

(1)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具有还原性,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C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E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有水生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除去生成的气体中的水蒸气.若要证实灰白色粉末中含有CaCO3.和Fe,仪器的连接顺序是①④⑤③②⑥;

(2)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水,反应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水蒸气进入E装置,我们可以看到E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若观察到D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E中无水硫酸铜白色变蓝色;可证实样品成分中含有Fe.

(3)装置A中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

关闭导管①的止水夹,往漏斗中加水,形成水柱,一段时间后水柱无变化则气密性良好;

(4)因为小袋上面标有成分:

CaO、Fe,其中的CaO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Ca(OH)2,所以灰白色粉末中还应该有Ca(OH)2.

答案:

(1)④⑤③②⑥;

(2)D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E中无水硫酸铜白色变蓝色;

(3)关闭导管①的止水夹,往漏斗中加水,形成水柱,一段时间后水柱无变化则气密性良好;

(4)氢氧化钙.

 

10.早期的课本里做硫与铁反应的实验方法是:

将硫粉与铁粉混合后平铺在石棉网上,再用一根加热过的玻璃棒插入混合物,开始反应后立即拔出玻璃棒,结果可看到反应继续进行,直到反应完全.现在课本里反应改成了将混合物装进试管里,然后用酒精灯加热使其发生反应,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硫与铁反应的生成物在类别上 是 (填“是”或“否”)属于盐类.

(2)早期课本上的实验方法中玻璃棒起加热作用.玻璃棒拔出后反应仍能进行,说明该反应是 放热 反应.现在课本上的实验方法与早期的相比优点是 操作简单、减少污染 (写出一点).

(3)实验室通常用上述反应的生成物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是一种能溶于水的有毒气体,为防止硫化氢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可将它储存在如图2的瓶中,则尾气应从 a (填“a”或“b”)口通入.

(4)硫化氢水溶液是一种酸,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CuSO4=CuS↓+H2SO4 .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分析】

(1)根据铁和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铁进行解答;

(2)根据玻璃棒拔出后反应仍能进行,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进行解答;

(3)根据硫化氢溶于水呈酸性,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如果b进入容易造成倒吸进行解答;

(4)根据氢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和硫酸进行解答.

【解答】解:

(1)铁和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属于盐;

(2)玻璃棒拔出后反应仍能进行,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现在课本上的实验方法与早期的相比优点是操作简单、减少污染;

(3)硫化氢溶于水呈酸性,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如果b进入容易造成倒吸,所以从a进入,吸收的更充分;

(4)氢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CuSO4=CuS↓+H2SO4.

故答案为:

(1)是;

(2)放热;操作简单、减少污染;

(3)a;

(4)H2S+CuSO4=CuS↓+H2SO4.

 

11.小徐同学猜测人体汗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钠,为此做了探究实验.

(1)他想到两种提取汗液方法:

方法I:

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取足量汗液转移到烧杯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稀释.

方法Ⅱ:

用出汗的手在盛有自来水的容器中清洗,再将清洗后的自来水转移到烧杯中.

你认为他应该选用的是方法 Ⅰ ,简要说明理由 自来水中含有氯离子,会对实验产生干扰 .在老师指导下,他用正确的方法提取了汗液.

(2)为检验汗液中含有Cl﹣,小徐同学向提取的汗液中,先滴加硝酸钡溶液,若无沉淀出现,再滴加硝酸银和稀硝酸.他滴加硝酸钡溶液的目的是 排除溶液中硫酸根、碳酸根离子的干扰 .

(3)小徐同学由此得出了汗液中含有NaCl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

【考点】证明盐酸和可溶性盐酸盐.

【分析】

(1)根据自来水中含有的氯离子会对实验产生干扰进行分析,

(2)根据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SO42﹣、CO32﹣生成沉淀分析,

(3)根据汗水中也含有其他的矿物质和无机盐进行分析.

【解答】解:

(1)由于自来水中是经过氯气消毒的,存在一定的氯离子,会对后面氯离子的检验产生干扰,故答案为:

Ⅰ;自来水中含有氯离子,会对实验产生干扰;

(2)由题目中可知通过实验证明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不存在,因为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钡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会生成白色的碳酸钡沉淀,由于没有出现白色沉淀,由此说明没有溶液中没有SO42﹣和碳酸根离子,故答案为:

排除溶液中硫酸根、碳酸根离子的干扰;

(3)由于凭上述实验只能得出汗液中含有Cl﹣,而不能证明其含有Na+,如KCl+AgNO3═AgCl↓+KNO3,汗水中除了氯化钠外也可能含有其他的无机盐,蒸发后也会出现小颗粒,故结论不正确.

故答案为:

(1)Ⅰ;自来水中含有氯离子,会对实验产生干扰;

(2)排除溶液中硫酸根、碳酸根离子的干扰;

(3)不正确,只证明氯离子的存在,未证明钠离子的存在,不能说明就是氯化钠.

 

四、解答题

12.如图“自生氧防毒面具”适用于火灾、震灾、毒气外泄等造成的缺氧场合.其独特的制氧装置能保证在1分钟之内使袋内充满氧气,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