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78725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docx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docx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

毫米的认识

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

9月3日

上课时间

认识技能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4、让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的产生实际意义。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教材分析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形成直观表象。

学生

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估测、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引出不够1厘米时要用到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使学生明确毫米的意义,并进而观察直尺,得出:

1厘米=10毫米。

学生在合作、动手实践的基础上易于掌握本节知识。

教学方法(教学设想)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过程与方法

设计

意图

时间

分配

一、

(一)复习以前学习过哪些长度单位?

请用手比量一下大约的长度。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

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 计

测量

数学书的长

数学书的宽

数学书的厚

师:

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交流。

三、揭示课题。

(板书:

毫米的认识)

四、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直尺上的1毫米有多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

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

师:

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五、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厘米长度里有几小

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有意识地设置障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合作意识。

 

利用身边的学具,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和与厘米之间的关系,易于学生理解、接受。

 

5分

 

10分

 

10分

 

过程与方法

设计

意图

时间

分配

板书:

1厘米=10毫米

六、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1、2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七、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巩固新知,使学生加强对新知的理解掌握。

 

 

15分

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

教学体会(反思):

 

课题

分米的认识

课时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

9月3号

上课时间

 

 

认识技能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换算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4、在操作与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分米作单位测量。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材分析(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根据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换算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学生

分析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让学生测量书桌的长和宽,引出长度单位“分米”,并利用直尺建立1分米的概念,难度不大。

但让学生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或填合适的长度单位可能部分学生会感到有难度,要加强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和练习。

教学方法(教学设想)

动手操作

过程与方法

设计

意图

时间

分配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

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认识分米

(一)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板书:

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3、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4、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二)、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利用物体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三、了解分米与厘米、毫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四、巩固发展

1、练习一的第3题。

(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  )

(2)一张床长5分米。

 (  )

(3)小明高14分米。

 (  )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 )

3、填空:

5分米=( )厘米30厘米=( )分米

40毫米=( )厘米 2米=(  )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5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6题和第7题。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从实际测量中初步体验到长度单位厘米给测量带来的不便,体会到“分米”引入的必要性。

 

利用直尺使学生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并联系生活加深理解。

 

使学生深入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今后知识的学习,也是对新知的一个延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采用不同的题型练习,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5分

 

10分

 

5分

 

18分

 

板书设计:

分米的认识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

教学体会(反思):

课题

千米的认识

课时

第三课时

备课时间

9月3号

上课时间

认识技能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米与千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材分析(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知道1千米=1000米。

教学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学生

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课前由家长带领去体会1000米,课上进一步明确:

1千米=1000米。

1千米长度单位的建立对学生来说有个适应过程,在应用上还需多加练习。

教学方法(教学设想)

 

讲解法

过程与方法

设计

意图

时间

分配

一、复习导入

1、我们都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

2、用手表示。

一、认识千米

1、学生汇报昨天从学校到哪是1000米。

2、让学生看书第7页的例3,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3、小结:

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4、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师:

从学校门口道南第一个路灯杆到电业局门口大约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

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米,两圈半就有1千米。

5、明确千米与米的关系

1千米(公里)=1000米

6、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1题和第4题。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练习二第2题

3、智慧星:

为新知学习做铺垫。

 

使学生知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通过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进上步强化所学知识,帮助

5分

 

12分

 

21分

 

过程与方法

设计

意图

时间

分配

(1)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作单位。

(2)填合适的单位:

彩笔长75()

爸爸的身高为175()

青岛到济南的路程约为400()

(3)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学过的长度单位。

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学生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分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1千米(公里)=1000米

1千米=1公里

1公里=1000米

教学体会(反思):

课题

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练习)

课时

第四课时

备课时间

9月5号

上课时间

认识技能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材分析(重难点)

教学重点: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难点: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学生

分析

 

通过本节练习,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之间关系的理解,巩固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方法(教学设想)

 

练习法

 

过程与方法

设计

意图

时间

分配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

师:

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

(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

”)

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

 第一道门:

小精灵:

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

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0厘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

能说说为什么?

 第二道门:

小精灵:

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

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你会选吗?

你知道为什么吗?

小结:

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

第三道门:

小精灵:

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

6把钥匙分别是:

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

 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

二、巩固运用。

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

 师:

哗!

数学王国多美呀!

有树,有花,还有……。

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

(把教材第8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

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

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308千米。

他们早上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三、全课总结。

说说你游数学王国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将练习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话语、情景,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信心和决心。

15分

 

23分

 

板书设计:

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千米(公里)=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教学体会(反思):

 

课题

吨的认识

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

9月8号

上课时间

 

 

认识技能

1、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教学难点:

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

 

学生

分析

1吨质量概念的建立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借助学生熟悉的物体的体重。

通过背一背、看一看、算一算让学生想像、感悟1吨有多重。

教学方法(教学设想)

情境教学

过程与方法

设计

意图

时间

分配

一、激趣引入

结合主题画:

你们看谁来了?

这天阳光明媚。

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去游玩。

走着走着它们来到一条小河边。

小牛提议:

咱们一起过桥玩吧。

小熊说:

等等,你们看,这里有个牌子。

上面写着什么?

(限重1吨)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揭示课题:

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

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吨”。

(板书课题)

二、实践体验

1、认识吨。

(1)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的体重,再指名学生汇报。

(2)让学生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

(3)1个同学约重25千克,4个这样的同学约重多少千克?

(4)40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

(5)1000千克也就是1吨。

板书:

1吨=1000千克

(6)联系班中40个体重约是25千克的同学,让学生感悟1吨到底有多重。

2、联系生活,看看,算算、说说。

(1)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几袋大米重工业吨?

(2)一袋面粉50千克,几袋面粉重1吨?

(3)一头水牛重350千克,几头水牛约重1吨?

(4)你能这样举例子吗?

(5)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大约重1吨。

小结:

计量较重的或大件物品的质量用吨作单位。

(6)说说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用吨作单位的?

3、解决主题画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2、练习三:

1、2、3

四、课外拓展:

练习三第4题

五、布置作业

由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引入,抓住学生“童心”,激发学习兴趣。

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去。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学生熟悉的物体的体重。

通过背一背、看一看、算一算让学生想像、感悟1吨有多重。

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使抽象化的概念变得具体化,并培养了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肯钻研、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5分

 

15分

 

20分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教学体会(反思):

 

课题

生活中的数学

课时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

9月9号

上课时间

认识技能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相关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材分析(重难点)

教学重点:

牢记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

 

学生

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加深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间进率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教学方(教学设想)

归纳法、练习法

过程与方法

设计

意图

时间

分配

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一)自学课本第14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第14页的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

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师:

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加深学生对长度、质量单位概念的理解。

 

联系生活,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

 

 

15分

 

20分

 

5分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数学

长度单位有: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质量单位有:

克、千克、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好数学没问题。

教学体会(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