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docx.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5894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docx.docx

《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docx.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docx.docx

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docx

 

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

 

一、我们周围的空气选择题

1.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证装置不漏气

B.用放大镜聚焦日光使红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一段时间后火焰熄灭的原因一定是集气瓶内没有氧气

D.该实验可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答案】C

【解析】

A、凡是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的实验,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证装置不漏气,正确;B、放大镜有汇聚光线,提高温度的作用,故用放大镜聚焦日光使红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正确;C、一段时间后火焰熄灭的原因可能是集气瓶内没有氧气,也可能是红磷量不足,错误;D、若红磷足量,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导致集气瓶内压强降低,进入集气瓶中

水的体积就是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正确。

故选C。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酸和碱反应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加热液体D.闻气体的气味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量筒不能做反应容器,故

A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必须是密封体系,图示中导管与外界通着,故

B错误;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C错误;

D、闻气体气味的方法:

用手扇着闻,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

 

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

B.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

C.氟、硫、氯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D.氟元素和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有几个电子层,就属于第几周期。

【详解】

A、氟原子是9号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则核外电子数为

9,故A正确;

B、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故B正确;

C、氟、硫、氯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故C正确;

D、氟元素和氯元素核外电子层数不同,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不同周期,故D不正确。

故选D。

 

【点睛】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4.下列有关物质反应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

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5.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合理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B.蔗糖溶于水﹣﹣蔗糖分子变成了水分子

C.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分子分裂成原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热胀冷缩﹣﹣分子间隔的变化,而非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A错误;

B、蔗糖溶于水﹣﹣蔗糖分子和水分子相互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隔了,故B错误;

C、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解释合理,故C正确;

D、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隔变大,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D错误。

故选:

C。

 

6.化学实验离不开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在空气中加热铜片,会观察到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故

A正确;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

B不正确;

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C不正确;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

D正确。

故选

A。

 

7.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

与质子数之和,如

13

6个质子和

7个中子的碳原子。

下列关于

131

127

6C表示核内有

53I和

53I

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B.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

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D.属于同种元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两个符号都表示质子数为53的碘元素的原子。

此项正确。

B两原子的质子数

相同,但左上角的数值不同。

所以它们的中子数不同。

此项不正确。

C在原子中,核外电

 

子数=质子数,所以两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此项正确。

D元素的种类是由其原子的质子

数(核电荷数)决定的。

两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此项正确。

所以应选B

项。

考点:

原子的构成

 

8.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匙中的红磷可用木炭代替

B.红磷点燃后,慢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C.红磷燃烧停止后,立即打开铁夹

D

1

/

5

,可能是红磷量不足

.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造成进入瓶中的水不足瓶容积的1/5,甚至水不

会进入瓶中,选项错误;

B、红磷点然后,应迅速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避免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冲出瓶外,造成实验结果偏大,选项错误;

C、红磷燃烧停止后,冷却至室温时再打开铁夹,避免气体膨胀造成实验结果偏小,选项错误;

D、红磷量不足,则瓶中的氧气会有剩余,进入瓶中水的体积会不足瓶容积的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5,选项正确,故选D。

1/5,造成测

【点睛】

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除去氧气的物质在与氧气反应时不能生成气体,避免生成的气体对实验产生干扰。

 

9.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2个氢原子——2H

B.3个亚铁离子——3Fe+2

C.氢氧化铝——AlOH

D.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3

【答案】A

【解析】

【分析】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在数

字前,正负号在后,带1个点电荷时,1要省略;化合价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

 

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化学式书写方法是各元素化合价总和为零书

写。

【详解】

A、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只能表示微观概念,表示几个该原子,2个氢原子可以写成

2H,故A正确;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

在数字前,正负号在后,带

1个点电荷时,

1要省略;

3个亚铁离子应该写成

,故

B

不正确;

C、化学式书写方法是各元素化合价总和为零书写,氢氧化铝应写成

,故

C不正

确;

D、化合价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氧

 

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

【点睛】

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10.火箭常用联氨(N2H4)作燃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2H4+2NO

2X+2H2O.则X

的化学式是(

A.N

2

B.NO

C.NH

D.NO

2

3

2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可知,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不变。

N2H4+2NO

2X+2H2O反应中,反应前共有氮原子

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

2个;反应

后的原子为:

氢原子4个、氧原子

2个,则2X中含有氮原子

4个,故X的化学式为N2,

故选A。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保持不变

 

11.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实验相关实验内容和结论说法错误的是

①具有可燃性;②通常为无色无味气体;③有氧化性;④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瓶底必须放少量

水吸收产生的气体

;⑤食物腐败与氧气无关

⑤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瓶内水的主要作用是吸

收热量,防止瓶底炸裂

⑦木炭燃烧生成

CO2和

H2O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答案】

D

【解析】

【详解】

①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错误;②氧气通常为无色无味气体,正确;③氧气具有

氧化性,正确;④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瓶底必须放少量水是为了防止瓶底炸裂,故错误;⑤

 

食物腐败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的缓慢氧化的过程,故错误;⑤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瓶内水的

主要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故错误;⑦木炭燃烧生成CO2,没有H2O,故错

误。

故错误的有5个。

故选D。

 

12.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

【答案】D

【解析】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属于“多变一”的化合反应,错误;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物质四氧化三铁,属于“多变一”的化合反应,错误;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多变一”的化合反应,错误;

D、一种物质氯酸钾生成氯化钾、氧气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分解反应特点,正确。

故选A。

点睛:

分解反应是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之一,指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

应,简单概括为“一变多”,其反应的基本形式为:

A→B+C。

 

13.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下图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

B.b导管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输气管

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有氧气输出时,会有气泡冒出,使用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有氧气输出时,会有气泡冒出,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是否输出及输出的速率,b导管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输气管,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使用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4.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选项正确;B.应先开

始加热,等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使收集的气体纯净,选项错

误;C.收集O2后,应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再将集气瓶移出水槽,否则收集的气体会逸散,选项错误;D.停止加热时,应先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否则会使水槽中的水

倒流到热的试管中,砸裂试管,选项错误;故选A。

 

1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答案】B

【解析】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错误;B、磷

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正确;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在空气中仅能出现红

热现象,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

是结论而不是现象),错误。

故选B。

 

16.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随着反应的发生,纵坐标表

 

示的是()

 

A.高锰酸钾的质量

 

B.氧气的质量

C.锰元素的质量分数

D.固体物质的质量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加热高锰酸钾会生成氧气,反应过程中高锰酸钾的质量逐渐减小,完全反应后高锰酸

钾的质量变为零,与图像不相符,故A错误;

B、加热高锰酸钾会生成氧气,反应开始时氧气的质量应为零,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质量

应该是不断增加,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变,与图像不相符,故B错误;

C、锰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反应过程中的固体质量不断变小,所以锰的质量分

数会不断的变大,与图像不相符,故C错误;

D、加热高锰酸钾会生成氧气、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所以随着加热的不断进行固体的质量

不断减小,直至反应结束后只剩下锰酸钾与二氧化锰,与图像相符,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

 

17.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A.在同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答案】C

【解析】

【详解】

为探究铁丝的粗细程度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利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知道应该保证氧气的浓度相同的条件下采取一粗一细的铁丝来进行同时点燃,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C是正确的,故选C.

 

18.下列是化学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实验室做有关氧气的性质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小林将盛有红热木炭的燃烧匙从瓶口往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B.小兵准备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他未将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就停止收集

C.小芳在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之前先用砂纸把铁丝打磨光亮

D.小琴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引燃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后立即将其伸入集气瓶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先引燃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要燃尽时再将其伸入

集气瓶中。

所以小琴的操作错误,故选D。

 

19.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

你认为可能的原

因是()

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中装满水,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故正确;

B、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导气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故正

确;

C、用排水法收集,没有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就开始收集,原试管内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故错误;

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可以防止空气的进入,故正确;答案:

C。

 

20.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催化剂只能催化一个化学反应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C.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D.如果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氯酸钾加热不会分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一种催化剂可以催化多个化学反应,如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和氯酸钾制取

氧气的实验中都可以做催化剂,故错误;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

变,故错误;C、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

 

率,故正确;D、不使用催化剂物质也能发生化学反应,例如氯酸钾加热下也能缓慢分解

放出氧气,故错误.

考点: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