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某住宅工程钢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81960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61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某住宅工程钢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河北省某住宅工程钢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河北省某住宅工程钢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河北省某住宅工程钢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河北省某住宅工程钢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某住宅工程钢筋施工方案.docx

《河北省某住宅工程钢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某住宅工程钢筋施工方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某住宅工程钢筋施工方案.docx

河北省某住宅工程钢筋施工方案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部

****镇(6~9#住宅楼)工程

施工方案

(关键分项工程方案)

 

方案名称:

钢筋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2007年月日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施工图及施工组织设计:

(表1-1)

工程名称

****镇6#~9#楼及地下车库

设计单位

北京**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证书编号

6#、7#楼

0726-6、7

出图时间

2007年7月

8#、9#楼

0726-8、9

施工组织设计

《**·**镇6~9#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

地下车库2

0726-ck2

1.2.法规、法令、规范、规程、标准图集:

(表1-2)

序号

名称

文件编号

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92

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J11-89

3

《钢筋机械连结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03

4

《带肋钢筋套筒冷挤压连结技术规程》

JGJ108-2003

5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CG329(一、二)

6

《国家标准设计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94G329

(一)

7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筏形基础》

04G101-3

8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

03G101-1

9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04G101-4

10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GBJ300-88

11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301-88

12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104-97

注:

施工过程中如遇到国家规范、图集、标准更改,则工程要求也随之相应更改,按照新标准执行。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位置:

**一期6#~9#住宅楼及地下车库位于河北省**市**开发区,东临**路,北临**大街,西侧为**小区,东侧为**第一工业园和**公司。

为保证安全高效地施工,我项目部依据施工图及现场实际情况,并结合我公司工程实际经验制定本钢筋工程方案。

2.2.结构设计与施工概况:

(表2-1)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建筑面积

总建筑面积137492.8m2。

其中地下车库为7349m2,6#、7#楼均为37834.7m2,8#楼为27176.2m2,9#楼为27176.2m2。

2

建筑层数及高度

地下

2层(3.3m及3.25m),**镇地下车库层高为5.5m,**镇车库层高为4.1m

地上

33层(标准层为2.8m,机房层为4.8m)

3

基础底板厚

车库

**镇车库500mm,**镇车库550mm

6~9#

850mm

4

结构形式

基础型式

梁板式筏型基础

结构型式

现浇钢筋砼剪力墙

5

建筑高度

地上部分檐高

6~9#楼檐高95.5m

6

抗震等级

地下二层为三级,其他层为一级

7

底部加强区

6~9#楼底部加强区为1~5层

8

接头形式

钢筋直径≥18使用滚轧直螺纹连接

钢筋直径∠18使用搭接连接

9

环境类别

室内正常环境为一类,露天为二类b,其他为二类a

10

主要钢筋级别

基础底板:

三级钢筋10、14、16、18、22

基础梁:

三级钢筋10、12、20、28、25

连梁、暗柱及剪力墙:

二级钢筋Φ12、Φ16、Φ18、Φ20、Φ22、Φ25;一级钢筋Φ6、Φ8、Φ18;三级钢筋10、12、14、16、18、20、25、32等

第三章.施工部署

3.1.钢筋工程管理机构图:

3.1.1.项目人员部署(表3-1)

序号

工序名称

工程负责

技术负责

质量检查

施工队负责

1

图纸审核

2

技术交底

3

钢筋放样

4

钢筋加工

5

钢筋滚轧

6

钢筋绑扎

3.1.2.劳动力组织计划(表3-2)

工种

直螺纹加工

钢筋绑扎

钢筋放样

运输

班组管理人员

人数

9

52

3

60

6

3.2.施工机械布置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钢筋用量和各种钢筋型号比较多的特点,为保证施工质量及进度的要求,钢筋加工所需的机械见下表:

钢筋加工机械一览表(附表3-3略)

机具名称

数量

备注

GJ5-40切断机

3台

用于直径为6~40mm钢筋的切断,电机功率为7.5KW

GW-40弯曲机

3台

用于直径为6~40mm钢筋的弯曲,电机功率为2.8KW

调直机

3台

用于直径为4~14光圆钢筋调直

砂轮机

3台

用于螺纹钢筋的切断

滚轧机

3台

用于直径≥18mm直螺纹钢筋滚轧

直螺纹套丝机

3台

可套直径16~直径32的钢筋

电弧焊机

3台

用于加工墙体水平、竖向梯蹬筋及楼板内马蹬钢筋

后台机械按主体施工阶段总平面图进行布置,在钢筋加工前7天内调试到位,并安排专人进行维护,项目部由专职机械员**负责,保证机械的正常使用及精确度的调整;施工工人准备好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所有钢筋加工机械,需作好防护工作,调直机械前搭设安全防护架,调直机及弯曲机等使用油料的机械需设置接油盘,套丝机必须使用水溶性切削冷却润滑液,当气温低于0oC时,应掺入15%的亚硝酸钠,不得使用机油润滑。

3.3.施工现场场区安排

3.3.1.钢筋原材料进场

3.3.1.1.钢筋原材由公司物资部统一采购,进场钢材必须有有效的出厂质量证明书。

3.3.1.2.钢筋原材进场后由项目部材料室、技术室、工程室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并严格按照现场材料堆放布置图指定的位置堆放。

3.3.2.成品钢筋存放

3.3.2.1.钢筋成品堆放见现场材料堆放平面图,钢筋堆放离基坑上口距离2m以上,避免荷载过大造成土方滑移。

3.3.2.2.钢筋成品堆放区进行有效硬化处理,并做好排水,排水方向由东向西,由南向北双向排水,排水坡度约2%,防止地表水流向基坑。

3.4.流水段划分

****镇6~9#住宅楼整体分为三个单项工程,由三个结构施工队负责施工:

6#楼、**镇车库及6#与7#楼之间车库由一个结构施工队施工,7#楼及7#与8#楼之间车库由另一个结构施工队施工,其余部分由一个施工队施工。

3.4.1.基础底板流水分区:

3.4.2.地下室流水分区:

3.4.3.地上流水分区:

3.4.4.地下车库分区:

以温度后浇带为分区进行流水施工。

第四章.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图纸会审

4.1.1.1.图纸会审的程序:

由各专业技术人员自行审查图纸,发现本专业施工图存在的问题,及时做以记录;各专业施工图放在一起核对,检查尺寸、细部做法是否有相互冲突之处;检查建筑图与施工图中尺寸、标高等是否一致,发现问题及时整理记录。

4.1.1.2.项目总工应**主持项目内部的图纸会审会议,将各专业和专业配合中会出现的问题汇总,并组织大家进行分析,提出设计变更的建议。

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由设计、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参加的图纸会审会议,与会人员达成一致的意见,在会后由项目专业工程师及时同设计单位和业主办理工程洽商。

4.1.1.3.项目各专业技术人员应坚持日常的图纸审核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向项目总工汇报,重大问题由项目总工向公司技术部和总工程师汇报,同设计单位和业主协商解决。

4.1.1.4.坚持做到施工前把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处理完毕,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本应该发现的问题,并影响了成本、进度,追究当事人一定的责任。

4.1.2.钢筋构造要求

钢筋的构造要求必须严格遵守本工程施工设计图纸、图纸会审记录、《混凝土结构施工平面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和《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等相应规范、规程和标准的规定,具体构造详见对应的方案说明。

4.1.3.钢筋锚固长度、搭接长度:

(详见附表5-2及5-3)

4.1.4.钢筋接头错开要求

4.1.4.1.本工程钢筋连接分为两种形式:

滚轧直螺纹套筒连接、绑扎搭接。

基础底板、框架梁、框支梁、连梁主筋、暗柱主筋直径≥18mm的钢筋采用滚轧直螺纹套筒连接,其余钢筋为绑扎搭接或焊接。

4.1.4.2.搭接接头百分率的定义: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lE(llE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按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百分率应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

钢筋搭接长度必须满足要求,搭接采用3扣绑扎,位置分别为距端部50mm及中部,绑扎牢固,接头位置整齐一致,拉通线进行绑扎。

4.1.4.3.接头位置(表4-1)

基础底板、基础梁

其余梁、板

钢筋部位

上铁

下铁

上铁

下铁

接头位置

支座

跨中

跨中

支座

4.1.5.钢筋放样

4.1.5.1.土建技术员及放样工必须详细阅读结构总说明,墙、柱、梁、板说明及设计变更和图纸会审记录,详细了解图纸中的各个环节,如果有不清楚的环节,及时与设计院及甲方取得联系,及时解决。

4.1.5.2.对于绑扎钢筋,受拉区钢筋接头按25%错开,受压区钢筋接头按50%错开,同时同一截面钢筋接头的数量不得大于50%;对于直螺纹连接,钢筋接头位置按50%错开,同时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超过50%。

4.1.5.3.所有放样料单均须符合设计(后附节点详图略)及施工规范要求,对设计中没有确定的部分,征求设计同意后,以设计为准或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GB50010-2002及《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03G101-2、04G101-3、04G101-4)为准。

4.1.5.4.钢筋放样必须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考虑搭接、锚固要求,进行放样下料,下料时必须兼顾钢筋长短搭配,以最大限度的节约钢筋。

4.1.5.5.钢筋放样单必须经过项目总工程师应**审核后,才可以进行加工。

4.1.6.技术交底

4.1.6.1.工程在正式施工前,项目总工对参与施工的有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的一次技术性的交待与说明。

包括设计交底、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交底。

4.1.6.2.设计交底:

通过向施工人员说明工程主要部位、特殊部位及关键部位的作法,使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建筑物的主要功能、建筑及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施工图的主要内容。

4.1.6.3.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交底:

专业工程师及时将设计变更和工程洽商的主要原因、部位及具体变更做法向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施工操作人员交待清楚,以免施工时漏掉或仍按原图施工。

4.1.6.4.分项工程技术交底主要包括:

施工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标准、成品保护、安全措施、注意事项。

对非常规工序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重点部位的特殊要求等,要编制作业指导书进行着重交待,控制关键部位的质量。

4.2.人员培训

4.2.1.项目总工负责协调各专业工程师及各专业分包的工作,及时对分包单位的钢筋分项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和纠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偏差;培养项目各专业工程师的质量意识;加强对钢筋放样工、钢筋加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成本意识教育。

4.2.2.项目工程经理负责钢筋分项工程的进度、现场安全文明、环境保护的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对分包队伍的进度意识的培训;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树立安全文明、环境保护利己利人的意识;对现场保安人员进行防盗教育和制定保安管理制度,防止钢筋、直螺纹套筒等材料被盗、浪费或者损毁。

4.2.3.特殊工种培训:

特殊工种必须有上岗证-电焊工在每次施工前到项目安全员处开具动火证,设置看火人;滚轧直螺纹加工人员需有厂家技术指导,并由厂家进行操作培训,并取得了上岗证钢筋工才能进行滚轧直螺纹的加工。

4.2.4.项目部专职安全员负责对分包队进行入场教育和各项安全考核,目标在于让分包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并落实到实际施工管理和操作中。

4.3.材料及施工工具准备

4.3.1.材料

4.3.1.1.钢筋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并且质量证明书必须随钢筋一同到场,详细内容需经试验员、钢筋技术员验证合格;钢筋力学性能复试报告;钢筋表面或每盘钢筋都有不少于两个挂牌,印有厂标、钢号、批号、直径等标证。

4.3.1.2.钢筋进场时必须分批验收,每批由同一截面和同一炉号的钢筋组成,重量不大于60t。

检验内容包括对规格、种类、外观的检查,并做力学性能复试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3.1.3.外观检查内容:

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缝结疤和折叠。

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最大高度。

4.3.1.4.钢筋检验合格后,分规格、种类码放整齐,并准备防雨布。

4.3.1.5.铁丝:

采用22号火烧丝进行绑扎,铁丝的切断长度根据现场绑扎的要求,丝头允许露出30mm,扎丝切断工根据现场实际测量长度,严格进行扎丝下料。

4.3.1.6.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各种挂钩或撑杆等,必须严格按照钢筋保护层的要求进行下料或定货,钢筋工长、技术员、质检员必须严格检查上述材料的规格、尺寸是否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要求,当时通知退货或返工加工,保证到现场施工时,上述材料满足施工需要。

4.3.1.7.钢筋混合批问题:

依据《低碳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94)中第7.2条规定:

钢材应成批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质量等级、同一炉罐号、同一品种、同一尺寸、同一热处理制度(指按热处理状态供应)的钢材组成。

A级钢或B级钢允许同一牌号、同一质量等级、同一冶炼方法或浇注方法、不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

但每批不得多于6个炉罐号,且各炉罐号C含量之差不得大于0.02%,Mn含量之差不得大于0.15%。

同时,每一批次检验的钢材重量不得大于60t。

在材料进场前,必须严格控制进场的钢材存在混合批现象;如果存在混合批问题,及时通知试验人员,取样时加倍取样,保证本批钢筋不存在质量差异。

4.3.1.8.地下室钢筋原材及直螺纹套筒备料(表4-2):

钢筋型号

钢筋直径(mm)

车库(吨)

主楼(吨)

小计

Ⅲ级

32

39

39

28

19

34

53

22

41

111

152

20

94

20

114

18

320

120

440

16

634

450

1084

14

70

160

230

12

43

127

170

10

20

186

206

8

5

35

40

Ⅱ级钢筋

22

9

20

6

18

5

Ⅰ级

8

40

55

95

6

7

12

19

钢筋合计(吨)

2680

套筒数量(个)

60137

4.3.1.9.地上钢筋原材及直螺纹套筒备料(表4-3):

钢筋型号

钢筋直径(mm)

6#、7#(吨)

8#、9#(吨)

小计

Ⅲ级

25

9.6

6.4

16

22

15.7

10.5

26.2

20

23

15.3

38.3

18

14.7

9.8

24.5

16

15.2

10.1

25.3

14

18.5

12.3

30.8

12

12

8

20

10

836.5

557.67

1394.2

8

966.9

644.6

1611.5

Ⅱ级钢筋

22

57.4

38.3

95.7

20

74

49.3

123.3

18

209

139.3

348.3

16

257.5

171.67

429.17

14

348.5

232.3

580.8

12

104.1

69.4

173.5

Ⅰ级钢筋

10

57

38

95

8

138.5

92.3

230.8

6

107.8

71.87

179.67

合计(吨)

5443.17

套筒数量(个)

Φ20

1300

867

Φ18

30000

20000

Φ16

4446

2964

套筒合计(个)

59577

4.3.2.施工工具

钢筋加工机械按现场材料堆放平面图进行布置并安装调试到位,项目部由机械员**负责机械的管理,保证机械的正常使用。

所有钢筋加工机械,需作好防护工作,调直机械前搭设安全防护架,滚压机、调直机、弯曲机等使用油料的机械需设置接油盘。

施工工人准备好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粉笔、线绳、卷尺、线垂等,用于现场钢筋绑扎及质量控制。

机械设备使用说明书或其复印件交工程室一份,以便机械管理员负责设备完好。

第五章.施工工艺

5.1.钢筋后台加工

5.1.1.钢筋调直

5.1.1.1.钢筋调直机调直:

根据钢筋直径合理选用调直筒和传送压辊,操作时不能随意抬起传送压辊。

盘条钢筋放置于圈架内,保持平稳整齐。

加工至每盘钢筋末尾时防止钢筋甩弯伤人。

处理方法是:

在距离钢筋尾段80cm时,暂时停机,用长约1米的钢管套在钢筋的末断,手持钢管顶紧调直筒前断的导孔,让钢筋顺利通过调直机。

已调直的钢筋分规格、型号挂牌堆放整齐。

调直机设置防护罩和挡板,定期加润滑油,并检查各部件是否运转正常。

5.1.1.2.钢筋调直质量要求:

表面擦伤极限:

调直后,其表面擦伤的伤痕不应超过钢筋截面面积的5%;

平整无屈曲,无局部曲折。

5.1.2.钢筋切断

5.1.2.1.经过项目人员确定钢筋的出厂合格证和复试试验报告结论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后,通知下料人员进行钢筋下料,下料之前,由项目专业技术人员根据配筋图和划分的施工程序,给出结构各部位的各种形状和钢筋大样图并编号,分别计算出其下料长度及根数,填写料单,申请加工。

由项目人员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遵循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

断料时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并设置控制切断尺寸用的挡板。

安装刀片时,螺丝要紧固,刀口要密合(间隙不大于0.5mm),固定刀片与冲切刀片刀口的距离:

对直径不大于20mm钢筋重叠1—2mm,对直径大于20mm的钢筋留5mm左右。

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时必须切除,如发现钢筋的硬度与该钢筋品种有较大的出入时,必须及时向技术人员反映,查明情况。

5.1.2.2.项目钢筋工长、钢筋技术员、质检员必须定期检查后台钢筋断料情况,是否完全按照料单及技术交底进行执行,并作出相应的检查记录,并以书面形式将检查中的质量问题反馈到施工队,及时督促施工队按期整改。

5.1.2.3.质量要求:

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或弯起现象,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钢筋(例如:

顶模撑钢筋)不得有毛刺等现象;钢筋的长度要求准确,允许偏差±3mm(顶模撑除外)。

5.1.2.4.注意事项:

Ø使用前应检查刀片是否安装牢固,润滑油是否充足,开机空转正常后再进行操作。

Ø钢筋调直后再切断,钢筋与刀口垂直。

Ø断料时握紧钢筋,待活动刀片后退时及时将钢筋送入刀口,不要在活动刀片开始向前推进时向刀口送料,以免断料不准确,甚至机械伤人事故。

Ø直径在30cm以内的钢筋不能直接用手送料切断。

Ø禁止切断超过断料机技术性能规定的钢材以及超过刀片硬度或烧红的钢筋。

Ø切断后,刀口下的碎屑不能直接用手清理或用嘴吹,应用毛刷刷干净。

5.1.3.钢筋除锈

钢筋表面应洁净。

油渍、漆污和或用锤击时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钢筋在调直过程中除锈,此外,还可采用手工除锈(用钢丝刷子、砂盘),少量钢筋用钢丝刷进行除锈;锈渍较严重的用酸进行处理。

在除锈过程中发现钢筋表面的氧化铁皮鳞脱落严重并已损伤截面,或在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伤蚀截面时,通过试验的方法确定钢筋强度,确定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

5.1.4.钢筋弯曲

5.1.4.1.钢筋弯曲在钢筋棚中加工完成,弯曲机轴心根据不同的钢筋直径,采用不同的弯曲轴,同时应作好配套。

一般规定:

I级钢筋末端作180度弯钩时,其圆弧弯曲直径控制在钢筋直径的2.5倍,但不小于主筋直径,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为3d,但箍筋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为10d;II级钢筋(HRB335级)需作135度弯折时,钢筋的弯曲直径控制在钢筋直径的5倍;钢筋作不大于90度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为钢筋直径的5倍;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为5d。

钢筋弯曲时,各项技术参数按照技术准备中弯曲的各项调整值进行加工,注意考虑加工调整值。

5.1.4.2.弯曲成型工艺:

5.1.4.2.1.划线:

根据钢筋料单的要求,将钢筋的尺寸标识在定位板上,钢筋弯曲时,根据定位板上的尺寸,用粉笔将各弯曲位置划出,根据不同的弯曲角度扣除弯曲调整值,扣法是从相邻的两段长度中各扣除一半。

钢筋端部带半圆钩时,该段长度划线时增加0.5d,划线应从中间向两边进行,两边不对称时,可从一端开始。

但若划到另一端有出入时,应重新调整,详见技术调整值中的各项数值。

5.1.4.2.2.试弯:

弯曲钢筋划线后即可试弯1根,以检查划线的结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如不合格应对弯曲顺序、划线、弯曲标志、扳距进行调整,合格后方可弯曲。

机械弯曲应确定弯曲钢筋点线与心轴的尺寸关系后进行操作。

5.1.4.2.3.弯曲成型:

钢筋在弯曲机上成型时,轴心直径应是钢筋直径2.5倍。

成型轴配有偏心轴套,以适应不同直径的钢筋弯曲需要。

为使弯弧一侧的钢筋保持平直,挡铁轴应作成固定挡架(加钢板调直)。

钢筋弯起点和心轴的关系根据经验积累。

5.1.4.3.质量要求:

①钢筋形状正确,平面上无翘曲现象;

②钢筋末端弯钩的净空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

③钢筋弯曲处不得有裂缝,钢筋不能反复弯曲;

④弯曲成型的允许偏差:

全长±3mm,弯起筋起弯点位移5mm,弯起钢筋弯起高度±3mm,箍筋边长±2mm。

⑤钢筋弯曲成型后,角度正确,弯钩长度满足要求,箍筋要求方正;同种箍筋要求大小一致,弯钩长度一致,角度一致,并且做定位撑码放整齐,同时贴好标识签,注明使用部位、数量等;同种规格、尺寸的钢筋成型后要求钢筋长短一致,弯钩长度一致,角度一致,并贴好标识签后分类码放整齐,注明钢筋编号、规格、尺寸、使用部位、数量等。

5.1.5.钢筋废料处理及损耗率:

5.1.5.1.钢筋废料长度标准:

(附表5-1)

钢筋直径(mm)

6~12

14~20

22~28

≥28

废料长度(mm)

600

700

800

1000

5.1.5.2.钢筋损耗率:

参照《北京市建设工程2001预算定额-建筑工程》中说明:

现场钢筋包括2.5%的操作损耗,铁件包括1%的损耗,结合施工历史数据,确定本工程钢筋损耗率如下表5-2。

项目

盘条直径(mm)

直条钢筋直径(mm)

≤5

6~12

10~16

18~25

≥25

损耗率(%)

0.5

1

1.5

3

5

消耗量系数

1.0005

1.01

1.015

1.031

1.0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