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件冷铁基本知识与安放原则.doc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1872945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铸造件冷铁基本知识与安放原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铸造件冷铁基本知识与安放原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铸造件冷铁基本知识与安放原则.docx

《铸造件冷铁基本知识与安放原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铸造件冷铁基本知识与安放原则.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铸造件冷铁基本知识与安放原则.docx

一、冷铁的作用:

1.减小冒口尺寸,提高工艺出品率。

2.在铸件难以设置冒口的部位,放置冷铁可防止缩孔,缩松。

3.在局部部位使用冷铁可控制铸件的顺序凝固,增加冒口的补缩距离。

4.消除局部热应力,防止裂纹。

冷铁分为外冷铁和内冷铁。

外冷铁置于铸件外壁,安放在型砂中,冷铁上面喷涂涂料,一般在落砂时冷铁就能脱离铸件。

内冷铁是将激冷冷插入型中需要激冷的部分,使冷铁与铸件熔为一体,内冷铁主要用于黑色金属厚大铸件生产中。

内冷铁的激冷作用比外冷铁大得多,所以用量要适当。

如内冷铁重量过大,则不能很好地熔合,影响铸件的机械性能,严重时引起铸件裂纹。

重量过小则不能有效消除缩孔、缩松。

内冷铁重量的经验估算公式为:

G冷=0.28(G2-G1)式中G冷为内冷铁的重量;G2为铸件厚壁处重量;G1为铸件壁薄处重量。

2.2使用内冷铁的注意事项:

使用前,内冷铁要喷丸或喷砂处理,去除表面锈蚀和油污,常镀锌或镀锡防氧化。

砂型内放置内冷铁后及时浇注,防止内冷铁上聚集水分而产生气孔。

时长一般不超过4h。

对放置有较多内冷铁的铸型,浇注前最好用喷灯加热,去除内冷铁表面的水分。

承受高温、高压和质量要求很高的铸件,不宜放置内冷铁。

放置内冷铁的铸型上方应有出气孔,如上方是暗冒口,冒口上也应有较大的出气孔。

采用栅状内冷铁时,单根冷铁的直径不大于30mm。

内冷铁在铸件加工后不得暴露,以免影响铸件的力学性能。

2.3外冷铁分直接外冷铁与间接外冷铁。

使用外冷铁的注意事项:

外冷铁紧贴铸件表面的部位应光洁,除去锈污等各种脏物,有时要刷涂料。

对于易产生裂纹的铸造合金浇注的铸件,使用外冷铁时应带有一定的斜度以免型砂和冷铁分界处因冷却速度差别过大而形成裂纹。

外冷铁边缘与砂型相接处不宜有尖角砂。

可以选择随形冷铁。

选择恰当的外冷铁厚度。

太薄的外冷铁只在凝固初期发生微弱的激冷作用,甚至会与铸件熔合在一起。

冷铁过厚则铸件易裂。

外冷铁厚度一般为铸件壁厚的0.5-0.7倍或为搭子厚度的0.8倍左右。

可以采用导热性好的型砂代替形状复杂的异型外冷铁。

如锆英砂、镁砂、铁屑、铁丸、碳素砂、碳化硅(金刚砂)等。

生产中还采用隔砂冷铁来减缓冷却速度,防止裂纹。

对厚实铸件一般用间接外冷铁,以控制冷铁挂砂厚度来控制冷铁对铸件热节的影响。

冷铁挂砂厚度小于40mm(大于40mm冷铁完全不起作用)。

三、实践应用:

根据产品结构选择方形冷铁和圆棒冷铁。

方形冷铁的尺寸为100mmX100mmX100mm和80mmX80mmX200mm两种,圆形冷铁尺寸为φ80mmX200mm。

均采用间接冷铁工艺,垫砂厚度1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