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控制系统十二问含解析.doc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0865459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协调控制系统十二问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协调控制系统十二问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协调控制系统十二问含解析.docx

《协调控制系统十二问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协调控制系统十二问含解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协调控制系统十二问含解析.docx

协调控制系统十二问含解析

1.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任务是什么?

答:

(1)根据机组的运行状态和调节任务选择调节负荷的方式和外部的负荷指令。

(2)对外部负荷指令进行处理,使之与机炉运行状态以及变负荷能力相适应,并发出机炉协调动作的指令,分别送到锅炉调节系统和汽机调节系统中去。

2.单元机组协调控制投入的顺序如何?

答:

在正常情况下,机组协调控制投入的顺序如下:

(1)一、二、三级级减温水投入自动;

(2)给水投入自动;

(3)炉膛负压投入自动;

(4)送风投入自动;

(5)燃料量投入自动;

(6)锅炉主控投入自动;

(7)汽轮机主控投入自动;

(8)协调控制投入自动。

3.协调控制系统一般设计有几种控制方式?

答:

协调控制系统一般设计有五种控制方式:

1)机炉协调控制方式;

2)汽机跟随控制,机组输出功率可调的方式;

3)汽机跟随控制,机组输出功率不可调的方式;

4)锅炉跟随控制,机组输出功率不可调的方式;

5)锅炉和汽机主控制器均处于手动控制方式。

其中“机跟炉,功率不可调整”的方式适应于汽机运行正常而锅炉部分设备不正常,因而使锅炉出力受到限制时的情况下使用。

4.一个协调控制系统一般由几个部分组成?

每一部分起什么作用?

答:

协调控制系统一般由功率指令处理装置和机炉主控制器两大部分组成。

其中,功率指令处理装置完成对负荷指令变化率和起始变化幅度的限制;计算出机组实际可能允许的出力,当机组负荷要求超过实际可能允许的出力时,对负荷要求进行限制,即进行最高负荷限制;当机组辅机发生故障时,为了保证机组正常运行,不管此时电网对机组负荷要求多大,都能把机组负荷降到适当水平。

另外,机炉主控制器的作用是接受负荷指令处理装置的功率给定指令,发出汽机调节阀开度及锅炉燃烧率指令,并能根据机组运行情况,对不同的控制方式进行切换。

5.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调速汽阀过开措施来适应电网对机组的功率要求?

答: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中,因为中间再热式汽机在调节阀开度改变时,中、低压缸的功率变化有惯性,所以采取调速汽阀的动态过开,以适应电网对机组的功率的要求,提高汽机的负荷适应性。

如果整定合适,可使机组很快(在几秒钟之内)达到功率给定值的要求。

6.单元机组中,锅炉和汽机在适应电网负荷要求的速度上有什么差异?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中要采取哪些技术措施?

答:

单元机组中锅炉和汽机在适应电网负荷要求的速度上有很大的差异,锅炉适应负荷较慢,而汽机在适应负荷是依靠释放锅炉的部分贮热,以汽压波动为代价的。

所以在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中,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采用前馈调节方式,当给定功率变化时,把其给定功率的微分信号送到锅炉控制系统,使锅炉能尽快适应负荷,而汽机侧则放出锅炉贮热,适应负荷的要求,但为了不使汽压波动太大,还要适当限制汽机进汽阀开度的大小。

这样,就可以实现,在负荷要求变化时,即尽快地适应负荷变化的要求,又将汽压稳定在要求的范围内。

7.单元制运行机组的“机跟炉”和“炉跟机”运行方式有什么特点?

各使用于什么工况?

答:

单元制运行机组的“机跟炉”运行方式具有汽压稳定,但适应负荷能力差的特定,而“炉跟机”运行方式则正好相反,具有适应负荷能力强,而汽压波动大的特点。

前者适应于炉有故障的工况,而后者适应于机有故障的工况。

8.单元机组运行时,在哪些情况下采用机跟炉运行方式?

答:

单元机组运行时,一般符合下列情况时采用机跟炉运行方式:

(1)汽轮机主控处于自动,锅炉主控处于手动时;

(2)汽轮机主控处于自动时,投入锅炉主控自动;

(3)协调控制方式下发生锅炉RB时;

(4)协调控制方式下按协调控制盘的“汽轮机跟踪”键时;

(5)协调控制方式下发生“燃料—给水”、燃料—风量“比例失调时。

9.单元机组运行时,在哪些情况下采用炉跟机运行方式?

答:

单元机组运行时,一般符合下列情况时采用炉跟机运行方式:

(1)锅炉主控处于自动方式;

(2)机组控制不在机跟炉方式;

(3)机组控制不在协调控制方式。

10.简述单元机组锅炉跟随的负荷调节方式。

答:

在单元机组的锅炉跟随的负荷调方式中,当中调来的指令要求负荷改变时,首先改变汽轮机的进汽阀开度,进而改变汽轮机的进汽量,使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迅速与所要求的负荷一致。

当汽轮机的进汽阀开度改变时,锅炉的出口汽压随即改变,通过汽压调节器改变加入锅炉的燃料量和相应的送风量、给水量。

这种方式能很快适应负荷,但汽压变动大。

在大型单元机组中,锅炉的蓄热能力相对减少,对于较小的负荷变化,在汽压允许的变化范围内充分利用锅炉的蓄热以迅速适应负荷是有可能的,这对电网的频率控制也是有利的。

但是,在负荷变动太大时,汽压变化就太大,会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

尤其对于直流锅炉,蓄热能力比汽包锅炉小的多,采用锅炉跟随的方式上适应较大的负荷变化,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当单元机组中锅炉设备运行正常,而机组的输出功率受到汽轮机的限制,可以采用这种锅炉跟随的方式。

11.简述单元机组汽机跟随的负荷调节方式。

答:

在单元机组的汽机跟随的负荷调节方式中,当中调的指令要求改变负荷时,首先改变锅炉的燃料量和相应的送风量、给水流量。

而当锅炉的蒸发量开始改变,出口汽压开始改变后,才通过汽压调节器去改变汽轮机进汽阀,从而改变汽轮机的进汽量,最后使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负荷要求一致。

在这个系统中,由锅炉调节负荷,而由汽轮机调节汽压。

因此,汽压变化小,但是由于没有利用锅炉的蓄热,而只有当锅炉改变燃烧率造成蒸发量改变后,才能改变机组的出力,这样,适应负荷变化能力较差。

这个系统适用于承担基本负荷的单元机组或当机组刚投入运行经验还不够时,采用这个系统可使汽压稳定而为机组稳定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当单元机组中汽轮机运行正常,机组的输出功率受到锅炉限制时,也可以采用汽轮机跟随的调节方式。

12.简述单元机组调节中机炉综合的调节方式。

答:

在单元机组机炉综合的调节方式中,当外界要求负荷改变时,通过机炉主控器对锅炉和汽轮机分别发出负荷调节的指令,并行地改变锅炉的燃烧率和汽轮机的进汽量,同时为了使汽压变化幅度不致太大,还根据汽压偏离给定的汽压的情况适当地限制汽轮机进汽阀的开度变化和适当地加强锅炉的调节作用。

当调节结束时,机组的输出功率和外界负荷要求一致。

而汽压与给定汽压一致。

这样,就可以在过渡过程中让汽压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动而充分地利用锅炉的蓄热,使单元机组能较快地适应外界负荷的变化,同时汽压变化的范围也不大,因而使机组的运行工况比较稳定。

当单元机组需要参加电网调频时,也应采用机组综合调节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