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点评.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86927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点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点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点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点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点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点评.docx

《中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点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点评.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点评.docx

中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点评

中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点评

开放内容,让学生回归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而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造成了学生数学知识学习与生活应用的脱节,导致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

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思考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有什么素材可供教学之用,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小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生活化,这不仅需要体现课程内容的生活化,更需要体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的生活化。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要把抽象的数学变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生活中,学好数学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解决问题。

数学设计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将学生经验纳入课堂。

数学中许多概念的获得本应建立在学生对实际生活的体验中,例如,计量单位的教学。

如果抛开学生的生活与实践,学生永远也得不到真正的理解,更谈不上应用。

如下面的《克与千克》的教学:

一、课前准备

让学生到超市调查有关物品重量的问题并完成表格。

“克与千克的认识”家庭实践调查表

(1)

(2)

(3)出示10枚1角钱的硬币。

师:

你们知道10枚这样的硬币有多重吗?

(10克)

掂一掂10枚硬币的重量,感受10克有多重。

(学生动手掂)

(2)师:

如果有100枚、500枚这样的硬币有多重?

(100克、500克)(板书)

找出重量分别为100克和500克得物品。

(饼干100克、食盐500克)

师:

你是怎样知道的?

(看包装袋的标签)

(3)掂一掂这两样物品。

体验他们的质量。

3.建立千克的概念

(1)出示一袋大米。

这袋大米的质量用什么单位?

(千克)(板书)

(2)在桌上找出用千克做单位的物品。

(洗衣粉1千克)(板书)

提一提,感受1千克。

4.进率教学

(1)师:

桌上哪些物品的质量和也是1千克呢?

生1:

两包砂糖共重1000克,和一包1千克的洗衣粉一样重。

生2:

10包饼干共重1000克,和一包1千克的洗衣粉一样重。

(2)使用盘秤验证。

两包砂糖的质量等于一包洗衣粉的质量。

得出结论:

1000克=1千克。

(板书:

1000克=1千克)

四、在生活中实践

1.对比估计

出示:

将本子、苹果、书包与硬币、饼干、洗衣粉比较,估一估它们的质量。

反馈:

生1:

我估计本子是几十克,因为它比一个硬币重,比一包饼干轻。

生2:

我估计苹果是几百克,因为它比一包饼干重,比一包洗衣粉轻。

生3:

我估计书包是几千克,因为它比一包洗衣粉重。

验证:

将本子、苹果、书包放在秤上称,检验估计的结果是否正确。

2.实践活动:

当个小小售货员

师:

老师要买1千克苹果和500克鸡蛋,请同学们估计几个苹果中大约1千克,几个鸡蛋重大约500克。

要求:

先用自己的方法估计出大概的个数,再用盘秤验证。

是:

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1:

我先拿4个苹果放到袋子里,然后一手拿苹果一手拿洗衣粉,感觉苹果轻了,再发1个进去,感觉差不多了,放到秤上一称,是1100克,我估计得还可以。

生2:

我先拿10个鸡蛋和1包盐比,太重了就拿掉1个,太轻了就再放1个进去,称一称,才440克,还可以再放一个。

五、抽象练习

1.说出这些物品的质量(图略)

2.看看这一家子的体重(图略)

小结:

比较轻的物品用克做单位,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做单位。

3.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个文具盒约重300()

一包大米约重25(  )

六、总结:

师: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你们还有什么疑问?

生:

老师,卡车上写着3吨,“吨”也是质量单位吗?

案例评析

本节课体现的基本观念是:

数学的学习内容是有现实基础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验证、推理。

采取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习成为实践、感知、体验、领悟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生活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认识数学的价值和力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

有关物体质量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在生活中有一定的感性经验。

在这节课中,教师较好地了新教材的特点与新课程标准理念,把数学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上,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

设计课前调查活动,可以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突出了“情境体验”在学习中的意义,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

本节课在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和培养学生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时,创设了让学生“掂一掂物品,体验它们的质量,找一找哪些物品与它们一样重;估一估几个鸡蛋重500克;称一称自己估计得是否准确”的活动。

让学生体验物品的轻重,悟出克与千克的关系,悟出估计的方法。

使学生建立了单位质量的观念,培养了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

本节课也关注了情感态度的动力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三维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成功的内部动力。

本节课,注重让学生在调查等活动中产生兴趣,在探究新知、体验新知、体验学习中产生情感,从生活中引入数学,并通过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来感受数学的价值。

在学会了新知以后,学生就会产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以获得成就感。

否则就会产生知识无用的想法,对学习失去兴趣。

因此,教师要紧紧地把握好这一大好时机,设计出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兴趣的练习,满足学生的愿望。

如在练习中我设计了一篇有趣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日记,由于是单位的错用闹出了一系列的笑话,这样的练习既有趣又联系生活,同时也巩固了新知识。

在拓展应用的练习中,更体现了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现实问题数学化,让学生体会对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数学知识能够在生活中发挥威力。

这集基础性、应用性、趣味性、开放性相结合的数学问题,不但巩固了简单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参与生活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

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将书本知识活学活用。

使小小的课堂走向更广阔的生活天地,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必须贴近生活,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味为有趣。

让数学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让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还能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胜任社会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