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说明要求+范围+样题+答题指导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865078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说明要求+范围+样题+答题指导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说明要求+范围+样题+答题指导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说明要求+范围+样题+答题指导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说明要求+范围+样题+答题指导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说明要求+范围+样题+答题指导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说明要求+范围+样题+答题指导doc.docx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说明要求+范围+样题+答题指导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说明要求+范围+样题+答题指导doc.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说明要求+范围+样题+答题指导doc.docx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说明要求+范围+样题+答题指导doc

徐州市2008历史中考考试说明

想及命题要求

1.命题指导思想

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是全面、准确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历史课程学习方面所达到水平的重要测量评价手段。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中考历史命题必须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和发展性的原则,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全面、准确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历史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应通过中考引导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改进;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人文素养;为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并实现均衡发展提供重要的评判依据。

2.命题要求

(1)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确定考查内容与要求。

历史课程标准反映了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育宗旨、目标和要求,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

“内容标准”规定的六个历史学习板块均属于考查范围,应按照“内容标准’’确定考试内容及其重点和要求。

(2)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历史试题的功能。

中考历史可采用不同类型的试题,试题的分类和运用要以发挥其功能为前提。

注意题型结构的合理配置,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题型,适当注意试题的开放性与探究性。

(3)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查。

切实有效地把考查历史知识与考查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起来。

注重考查学生收集、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和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观察现实社会的能力和学生的历史意识;注重考查学生自主与合作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体现时代性,贴近学生和社会。

历史试题的编制既要以历史问题为出发点,也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实的社会实际,加强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5)确保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编制的试卷要结构合理、题量适中、题意明确、语言准确、难易适当、目标有效,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历史学业水平,体现科学性和目标性原则,避免考试中的“繁、偏、旧’’现象。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四川教育出版社)七至九年级共六册书(教科书均以2008届毕业生所使用的教材为准)。

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考查要注意历史知识的点、线、面结合,既要照顾全面,也要突出重点。

命题注重考查学生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以及在独立思考基础上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同时还要注意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2.能级要求

根据考试的性质、历史学科的特点,布鲁姆关于能力的分类,中考历史把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识记、理解、运用。

识记:

包括“知道”和“了解”两个层面。

“知道”系指在文字或某种具象意义上掌握所学的知识。

能在与所学内容的情境、文字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通过适当的再认、回忆完成任务或确认真假、判断是非、辨别对错;“了解”系指在某些重要的或特定的抽象意义上掌握所学的知识。

能在比较大的时空或逻辑框架下或深入的问题中,定位所学的知识,并与其他相关的知识产生有一定意义的联系。

“理解”:

系指在概念或某种抽象意义上掌握所学的知识。

能在与所学内容的情景大致相同,但表述方式或文字不同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思考完成任务。

通常表现为能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述该内容,或对所学的内容作出合乎一般逻辑的推理。

“运用”:

系指在概念联系或认知策略上掌握所学的知识。

能运用该知识或与其他所学的知识一起,在同所学的情景及其复杂程度不同,但难度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完成一定的新任务。

3.考试内容及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我市初中阶段教学的实际,08年中考历史的具体内容要求如下:

 

●中国古代史

考核内容

测量要求

识记

理解

应用

1.中华文明的起源

禅让的传说

大禹治水的传说

2.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夏、商、西周的更替

(2)分封制

(3)商鞅变法

3.统一国家的建立

(1)秦的统一,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秦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2)汉武帝尊儒术兴太学、巩固国家统一

(3)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4.中国古代文化(上)

(1)司母戊鼎

(2)都江堰和郑国渠

(3)造纸术发明和改进

(4)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5)孔子

(6)战国百家争鸣

(7)王羲之书法、顾恺之绘画

5.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贞观之治”

(2)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

6.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1)南方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商业的繁荣、经济重心南移)

(2)宋代的社会生活(城市生活剪影)

7.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明朝君权的加强

(2)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3)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历史影响

8.中国古代文化(下)

(1)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

●中国近代史

考核内容

测量要求

识记

理解

应用

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人物邓世昌

(4)《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5)《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2.近代化的起步

(1)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2)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4)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5)武昌起义

(6)中华民国的成立

(7)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8)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五四爱国运动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及其历史意义

(3)南昌起义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及其意义

(5)红军长征

(6)遵义会议

(7)在地图上标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路线

4.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

(2)西安事变

(3)七七事变

(4)南京大屠杀

(5)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

(6)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7)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5.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重庆谈判

(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4)学习用图示的方法,描述人民解放战争转折阶段的战略态势

6.经济和社会生活

(1)张謇兴办实业

(2)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7.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2)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中国现代史

考核内容

测量要求

识记

理解

应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1)《共同纲领》

(2)土地改革运动

2.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5)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意义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3)经济特区的设置和对外开放的扩大

(4)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

(5)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及其意义

4.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一国两制”与香港、澳门的回归

(3)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往

5.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万隆会议

(3)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4)中美建交、中日建交

(5)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6.科技、教育与文化

 

(1)“两弹一星”与航天技术、“籼型杂交水稻”

(2)新中国的教育(邓小平“三个面向”、《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世界古代史

考核内容

测量要求

识记

理解

应用

1.古代希腊

古代希腊的繁荣

雅典民主政治

2.古代罗马

罗马共和国

●世界近代史

考核内容

测量要求

识记

理解

应用

1.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

(1)但丁的代表作品

(2)达·芬奇的代表作品

(3)哥伦布和麦哲伦的主要活动

(4)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所起的作用

2.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1)“光荣革命”

(2)《权利法案》的基本内容

(3)《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

(4)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

(5)华盛顿的主要活动

(6)《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

(7)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8)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3.殖民扩张与反殖民的斗争

(1)“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

(2)英殖民帝国的形成

4.两次工业革命

(1)纺织机的发明和蒸汽机的改良

(2)轮船和火车的出现

(3)工业革命的影响

(4)电力的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

(5)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6)“发明大王”爱迪生

5.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1)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

(2)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3)《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内容和影响

(4)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5)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

(6)倒幕派及其开展的倒幕活动

(7)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8)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6.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其历史意义

(2)巴黎公社的成立、“五月流血周”

(3)国际歌的词曲作者

7.近代的科学与思想文化

(1)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

(2)伏尔泰的基本主张

(3)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

(4)《最后的晚餐》和《向日葵》的作者和艺术风格

(5)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世界现代史

1.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重大意义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目的与效果

(3)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影响

(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2.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3)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3.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崩溃

(1)“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2)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3)西欧的振兴与欧共体的建立

(4)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

(5)苏联的解体

4.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

(1)经济全球化的趋向

(2)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5.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1)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

(2)知识经济

(3)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

(4)毕加索的艺术成就

 

三、考试形式及结构

1.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政史合卷。

全卷分为Ⅰ卷和Ⅱ卷。

I卷为选择题,Ⅱ卷为非选择题。

2.考试分值:

思想品德、历史合卷120分,其中历史满分为60分(含卷面分1分),计入升学总分。

3.考试时间:

思想品德、历史合计120分钟。

4.题型及比例:

单项选择题约50%,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非选择题约50%,要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5.中外历史考查比例:

中国历史:

60%,其中中国古代史占15%,中国近现代史占45%。

世界历史:

40%,其中世界古代史占5%,世界近现代史占35%。

6.试题难度:

基础题、中档题、较难题比例为6∶3∶1。

难度系数约为0.6-O.65。

四、典型题示例

1.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

160多年前,一位民族英雄在广州虎门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

这位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B.魏源C.严复D.邓世昌‘

【解析】这是07年徐州中考题,试题注重情景创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虎门销烟和林则徐是教材现成的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再认能力,属于识记层次。

2.下面是一首反映中华民族抗日的音乐作品(局部)。

她那振奋人心的旋律,在当时是抗日救亡的进军号角,而今仍激励着华夏子孙自强不息。

这部作品的名称是()

A.《毕业歌》B.《义勇军进行曲》  C.《黄河大合唱》D.《大路歌》

【解析】这是07年徐州中考题,该题注意到了历史与艺术学科的联系,体现了综合意识,其中所包含的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该题借助一段歌词创设情景,考查学生对《义勇军进行曲》的再认能力。

能力要求属于识记。

3.20世纪中后期,有位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曾就一件大事发表感慨,“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

结合右图,这个“转折点”是()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C.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D.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解析】这是07年徐州中考题,该题采取图文结合的设问方式,考查学生对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再认能力。

能力要求属于识记。

4.1860年美国大选揭晓后,南方11州先后退出联邦,宣布成立“美利坚诸州同盟”,并制订新的宪法,选举总统,确定首都,这些举措意味着()

A.美国内战爆发       B.蓄奴州数量增加

C.南方诸州与英国结盟    D.公开分裂国家

【解析】这是07年徐州九年级期末试题,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选项中提到的美国“南方11州先后退出联邦,宣布成立‘关利坚诸州同盟’,并制订新的宪法,选举总统,确定首都”的实质的理解能力。

选项中材料提到的每一点几乎都从实质上反映了南方公开分裂国家。

正确答案为D。

考查能力属于理解。

5.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解析】这道题中提到的“牛奶面包涨价”、“买彩票中奖”、“亲如兄弟”,都是与学生已有经验联系较为密切的话语,它能够触发学生的联想。

而学生要成功解题仅借助于自己的感性经验是不够的,还需与所学的历史知识(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特点、影响等)相结合。

从而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

正确答案为B。

6.变化急剧而深刻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

他们当中影响最大的是孔子。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孔子创立的学派被称为什么学派?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古时候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孔子对教育有哪些贡献?

(3)右图内容说的是东汉时童子魏照每天为老师郭泰洒扫庭除(打扫庭院)。

对魏照的做

法你怎么看?

【解析】该题选自07年徐州市七年级期末试题。

该题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较为全面。

第1问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第2问考查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第3问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并隐含着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考查。

【参考答案】

(1)儒家。

“仁"。

(2)孔子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被奉为圣人和先师,教师的楷模等(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创办私学,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编订《诗》《书》和《春秋》等作为教材,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学中,善于启发诱导,坚持因材施教等。

肯定:

做得好,尊师重教的优良品德值得发扬。

否定:

师生不平等,封建糟粕不值得提倡。

(答肯定、否定都可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7.阅读下列材料

侵华日军自述

(1931年9月)18日夜,弯月挂起,高梁地黑压压一片;疏星点点,长空欲坠。

岛本大队中岛中队的河本末守中尉,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领部下数名向柳条沟(湖)方向走去。

一边从侧面观察北大营的兵营,一边选了离兵营约800米往南去的地点。

在这里,河本亲自把骑兵用的小型炸药安放在铁轨下,并点了火。

……轰的一声,炸断的铁轨和枕木向四处飞散。

——日本关东军参谋花谷正回忆

回答:

(1)这份日军的回忆录是对发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哪一历史事件的回忆?

(2)这个事件的真相是怎样的?

(3)面对日本的挑衅,当时的中国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解析】该题选自05年徐州市中考试题。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阅读与理解能力。

材料通俗易懂,设问答案与教材呈显性联系,是学生“跳一下可以摘下果实”的好题。

能力考查层次涉及识记、理解。

【参考答案】

(1)九一八事变。

(2)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策划炸毁了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随即炮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19日占领沈阳全城。

(3)不抵抗政策。

东北三省沦亡。

8.提到英国历史,人们就会联想到“议会之母”、“日不落帝国”、“蒸汽机的故乡”、“世界工厂”、“法拉第的家园"等词汇。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是“议会之母”,开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先河,英国所确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突出特征是什么?

(2)英国是“日不落帝国”,列举英国在殖民帝国形成过程中打败的主要对手。

(3)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蒸汽的力量"是英国崛起的推进器。

说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给英国带来的影响。

(4)英国是“法拉第的家园”,指出法拉第在物理学上的重要贡献。

【解析】该题选自07年徐州市九年级期末试题。

该题立足国别,围绕一个个小的主题,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试题人文气息浓厚,时代感强。

【参考答案】

(1)保留国王,但王权受法律限制(或君主统而不治);国家政权实际由议会执掌(或议会至上)。

(2)西班牙、荷兰、法国。

(3)促进了机器制造、冶金、采矿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基本上被大机器生产所取代。

(答促进交通运输的革命,轮船和火车的发明也可以)(4)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提出电磁学理论。

五、样题及参考答案

(友情提示:

闭卷答题,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含卷面分1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

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A.重农抑商B.迁都咸阳C.奖励军功D.推行县制

2.“天上神仙府,地上宰相家”,说的是古代宰相地位的显贵。

宰相制度在我国废除开始于()

A.明太祖B.明成祖C.清康熙帝D.清雍正帝

3.1839年(道光十九年),英国驻广州商务监督给首相发出密件,建议向清廷发出通牒,要求:

割让一个岛屿给英王陛下。

通过鸦片战争英国实现了这一目的。

这个“岛屿”是()

A.台湾B.澎湖列岛C.香港岛D.澳门岛

4.“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右列款项用于履行一项条约。

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5.五四运动中,北京爱国学生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引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

A.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 B.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C.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6.陈毅曾说:

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这说明了(  )

A.人民的支持是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B.粮食供应是战争能否胜利的关键因素

C.淮海战役主要是一场后勤补给战争

D.战略战术正确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有企业改革首先开始于()

A.改革经营模式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推进企业改组联合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8.中国农民说:

“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

A.率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B.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制作了重大成就

C.培育出优质小麦     D.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优良品种

9.生活在浙江省云和、景宁一带的畲族,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景宁畲族自治县。

由此看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