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湖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7363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02 大小:51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湖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人工湖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人工湖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人工湖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人工湖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工湖施工组织设计.docx

《人工湖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湖施工组织设计.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工湖施工组织设计.docx

人工湖施工组织设计

人工湖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第1章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1.1、业主提供资料

招标文件及A版图纸、图纸会审、勘测资料、清单等。

1.1.2、踏勘现场所得资料信息

我单位通过现场实地考察,获得的现场地质、水文情况、现场设施情况、现场条件和地形地貌等信息。

1.1.3、施工经验

公司企业管理制度、技术管理、装备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1.4、技术标准

国家及省、部、委或行业的现行工程建设和规范。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4)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3)《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

(4)《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

(5)《防洪标准》(GB50201-2014)

(6)《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SL252-2000)

(7)《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

(8)《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2014)

(9)《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2008)

(10)《水工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SL677-2014)

(11)《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

(12)《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231-98)

(13)《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225-98)

(14)《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SL235-2012)

(15)《垃圾填埋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GJ/T234-2006)

1.1.5、工程所在地风俗

尊重和保护工程施工所在地民众多年来形成的民俗风情和行为惯例。

1.2、编制目的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现场实际情况、施工条件等,按施工技术要求制定先进的施工方法和工程质量目标、安全目标、环境保护目标,并保证质量惯例体系的有效运行,以求实现优质、安全、环保、高效、低耗,全面地完成施工任务。

1.3、编制原则

1.3.1、遵循招标文件要求的原则

严格按照招标文件中对工程工期、质量、安全目标等要求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

1.3.2、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认真阅读核对获得的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满足设计标准要求。

1.3.3、遵循施工设计规范和验收标准的原则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优化施工技术规范,认真执行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

1.3.4、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严格按照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服从建设单位指令,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指导,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章程序办事,确保施工安全。

1.3.5、遵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

配备技术能力强,有丰富的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同时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充分应用“四新”成果,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作用。

1.3.6、遵循专业队伍施工和综合管理的原则

以专业化队伍为基本形式,配备必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同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1.3.7、遵循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原则

施工中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和本工程所在地的有关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地方法规,创建市级“安全、文明标准化的工地”。

1.3.8、服从生态、环保要求的原则

现场布置做到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减少干扰,避免污染环境;充分考虑当地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积极利用既有条件,合理安排临时工程设施,减少固体废弃物产生,满足环保要求。

 

第2章工程概况

2.1、项目简介

2.1.1、工程名称

市政工程·人工湖。

2.1.2、建设地点

城北片区。

2.1.3、质量要求

达到国家现行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2.1.4、合同工期

具体以合同为准

2.1.5、项目概况

本工程分为基础处理工程和湖岸景观工程

1、根据人工湖基础设计方案,本次人工湖基础处理区域总面积约3.60万m2。

根据人工湖设计标高及场地现状,人工湖基础大部分为填方区,最大填方深度达15.60米。

由于工程填方区域及填方深度较大,且主要采用周边开挖的泥岩作为填土材料,为保证施工质量,人工湖基础填方区域采用强夯法。

2、根据人工湖景观设计方案,拟建人工湖湖岸岸线总长约1450m,水域总面积为2.15万㎡,湖体正常蓄水量约为6.0万m³,属于V等小型水利工程,其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由于拟建人工湖位于城区,周边房屋建筑较多,考虑到工程的重要性,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提高为4级。

根据人工湖总体布置,滨湖路将人工湖分为东区和西区。

东区共布置有6级跌水池,岸线总长约560m,水域面积约2060㎡,每级跌水池内水深0.35-1.0m,跌水高差1.0-3.0m;西区包括跌水区和主湖区,西区岸线长约890m,水域面积约21160㎡,包括浅跌水区和主湖区,其中西区跌水区共布置有6个跌水池,水域面积约为670㎡,每级跌水池内水深0.35m,跌水高差1.0-3.0m;西区主湖区水域面积约18780㎡,湖岸为斜坡,湖区水深1.0-5.0m。

2.2、自然地理概况

2.2.1、地形地貌

场地在地貌上属浅丘地貌,现因四周新建修辑,形成开挖回填,地形较为复杂,多呈陡坎、台阶状分布,总体地势东北高,南西低,地形高差相差较大,约31m。

2.2.2、气象特征

工程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据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7℃;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80mm,降水时间多集中于7~9三月,占全年的75.5%;风向以北东向为主,年平均风速1.28m/s;年平均相对湿度76%。

2.2.3、岩土结构及特征

在勘孔揭示深度内,场地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素填土、残坡积层粉质粘土及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质粉砂岩组成。

现将场地岩土分布及结构特征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①(Q4ml):

近期因拟建建(构)筑物四周新建修辑回填。

2、杂填土①1(Q4ml)):

场内部分地段有分布;杂色,以粉质粘土为主,土中含有砖瓦块、卵石等建筑垃圾,松散状;层厚0.90—4.80m。

3、素填土①2(Q4ml):

场内大部分地段分布;紫红色,以泥质粉砂岩为主,松散状;层厚0.80—19.20m,属于欠固结土。

4、粉质粘土②(Q4edl):

场内均有分布;褐黄色,硬塑状;土中含少量粉细砂及卵石;土体干强度、韧性中等,稍有光滑,无摇振反应,层厚0.90—5.10m。

5、泥质粉砂岩③(J2s):

紫红色,粉砂质、泥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带以下层理清晰,产状185°∠6°。

根据风化程度,将基岩划分为强风化层③1、中等风化层③2两个亚层。

现分述于后:

(1)、强风化层③1:

岩石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风化裂隙发育,岩芯以短小碎块状为主,强度低,硬度小。

层顶埋深0.80—20.80m,标高485.50—512.48m,层厚1.80—2.30m。

(2)、中等风化层③2:

岩石组织结构部分破坏,风化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短柱~柱状,强度较高,硬度较大,且由上至下逐渐增强。

层顶埋深3.30—17.90m,标高483.60—509.78m,揭露层厚1.90—11.00m。

2.2.4、场地稳定性及地震

对区域地壳稳定性起主导作用的是新构造运动,区域稳定性较好。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本地区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场地土层等效剪切波速150m/s≤Vse≤250m/s,场地覆盖层厚度一般为15.0—20.0m。

按第4.1.6和5.1.4条,场地类别为Ⅱ类,特征周期值为0.40s;据第4.1.1条,建筑场地属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拟建工程场内无饱和粉土与砂土层分布,故不存在地震液化问题。

 

第3章施工部署及施工准备

3.1、工程目标及方针

3.1.1、管理方针

本着以诚信守法为准则,以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精良的设备、精心组织施工,建造精品工程,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注重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提高员工素质,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及职业安全健康状况并持续改进,超越自我,提供优质服务以达业主及相关方的要求。

3.1.2、项目管理目标、指标

根据GB/T19001-2000标准、GB/T24001-2004标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建立了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充分体现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控制。

本工程按项目法管理进行施工,为使本工程达到“安全、优质、高效”的预期目标,成立项目经理部,全权负责本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及管理。

1、质量管理目标

(1)、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满足业主针对本工程制定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并保持一个健全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质量控制流程,合同履约率100%;工程(产品)合格率100%;单位工程合格率100%,分项工程合格率100%。

(2)、质量控制活动符合ISO9001-2000质量体系各种文件的规定。

(3)、遵守合同并按照有关标准进行组织施工。

(4)、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标准按城镇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相关规范执行。

2、工期管理目标

招标文件要求工期360个工作日,在业主提供的施工场地完全满足施工需要的情况下,我司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前提下360个工作日内完成合同内的全部工作内容,具体工期以施工合同为准(本计划暂定工期360日历天),暂定2014年8月1日开工,2015年7月25日竣工,实际开工时间以监理工程师发布的开工令为准。

为确保整个工程总工期,我部将加大资源投入,优化施工方案,加强科学管理,认真安排施工关键部位的工期节点。

3、安全管理目标、指标

本工程安全生产目标为:

杜绝因工死亡事故,轻伤率控制在8‰下。

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管理方针和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创建安全文明工地的安全管理目标。

4、文明施工目标

按国家现场建设标准以及各项管理标准和管理办法进行现场管理。

5、环境保护目标

按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进行管理,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办法,尽最大努力控制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标准以及声、色、光的污染;实现绿色工地、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保持施工现场周边良好环境。

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和指标图3.1.2-1

序号

目标

指标

1

无因工死亡事故,不发生重大机损事故

①因工死亡责任事故为:

0

②重大机损责任事故为:

0

2

不发生重大火灾责任事故

重大火灾次数为:

0

3

1级和2级危害源得到控制和消除

1级和2级危害源整改合格率100%

4

工作环境符合国家规定

①照明、通风、止水、噪声符合标准规定

②目测无较浓扬尘,矽肺得病率为0

③劳动防护用品利用率达90%以上

5

特种设备运行和操作人员符合国家规定

①特种设备获得国家运行许可证获证率:

100%

②特种工作人员持证上岗持证率:

100%

 

环境目标和指标图3.1.2-2

序号

目标

指标

1

生活、生产污水排放符合当地环保部门的规定。

污水排放符合标准及相关方的规定。

减少污水排放量。

2

减少污染气体排放及扬尘污染。

废气排放符合标准规定;达标率90%以上。

目测无较浓扬尘。

相关方投诉为0。

3

生活、生产垃圾分类处理。

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处理。

建筑垃圾、废弃材料统一集中处理。

4

噪声排放符合要求。

噪声排放符合标准规定。

按规定时间施工,相关方投诉为0。

5

危险废弃物处理符合法规要求。

分类管理,合理处置,处理率100%。

6

节约水、电能源。

按规定使用,按时计量。

3.2、项目部组织机构

为了能对整个工程实施有效地全面统一的施工组织管理,在施工组织过程中,成立一个项目部,其基本职责是对整个工程的操作过程进行指导和控制,包括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

项目经理部下设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测量员、实验员、材料员、造价员、资料员、以及后勤保卫等人员,同时挑选一批技术高、手艺好的施工班组等到各专业班实施各项工种的施工任务。

 

项目部管理组织机构

 

3.2.1、项目部班子主要成员及技术力量的配备

本项目实行公司领导下的项目经理负责制,下设基础处理工程、防水工程、排水工程、景观工程等四个施工队,选派施工过类似工程,并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梁利州担任项目经理,建立由项目经理负责、技术负责人中间控制,质检员基层检查的三级管理系统,形成横向从整体工程到各分项工程,纵向从项目经理到作业班组的质量管理网络。

现场项目班子主要成员及技术力量配备如下:

项目经理梁利州负责项目全面管理,协调工作。

施工、质量、安全、材料、预算、实验等各个职能管理小组,按岗位要求,配备齐全,建立高效管理的管理部门,严格岗位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为规范对该项目各项管理工作,合同管理及质量、进度的总控制,项目经理部将按照颁布的《质量保证手册》,《标准工程程序汇编》及《文明施工与成品保护管理办法》等程序支持性文件实施管理和控制。

3.2.2、现场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现场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见下图:

现场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3.2.3、项目部的组成与要求

1、实行公司领导下的项目经理负责制,直接面对项目进行综合协调、管理。

2、选派具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和综合协调能力的工程师,担任该工程项目经理,负责本工程的组织管理工作。

3、挑选思想、技术业务过硬的,并参加过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组建项目部,扎扎实实、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出色完成该工程施工任务。

4、项目部建立高效合理的管理部门,科室齐全,按岗设人,严格岗位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项目部将每天召开工程碰头会,以加强内部各方面管理,主动配合和协助业主做好其它管理工作,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3.3、施工准备

3.3.1、制定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工程项目施工准备分为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劳动力组织准备和施工现场准备。

为了落实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加强对其检查、必须根据各项施工准备的内容时间和人员,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见下表: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表3.3.1-1

序号

准备项目

内容

时间(天)

1

建立施工组织机构

成立项目经理部、明确岗位责任

1

2

熟悉、审查施工图

熟悉、审查施工图纸,了解设计目的,设计专图

5

3

编写施工图预算

计算工程量及取费

7

4

编写施工组织设计

确定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3

5

图纸会审

全部施工图

1

6

现场平面布置

按总平面布置水、电及临时设施,材料堆场

5

7

现场定位放线

点线复核,建立平面定位控制网

2

8

主要机具进场

机械设备进场到位

2

9

主要材料进场

急用材料进场

2

10

劳动力进场

组织劳动力陆续进场、进行三级安全技术教育

4

11

进度计划交底

总进度安排及明确各部门的任务和期限

2

3.3.2、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是施工准备的核心,任何技术的差错或隐患都可能引起人身安全和质量事故,造成人、财、物的损失,因此必须认真细致地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具体有以下内容:

1、施工图纸会审

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设计施工图,掌握施工图纸的全部内容,熟悉设计目的、设计意图、领会设计效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2、会同有关单位搞好现场接收工作

现场交接的重点是施工测量与有关资料的移交,熟悉场地情况,包括场地构筑物、管线埋设、施工条件等。

3、编制施工图预算

依据设计施工图,招投标文件,合同条款编写详细施工图预算,它是签订合同、工程结算、进度拨款、成本核算、材料计划编制、加强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

4、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它是指导施工现场全部生产活动的技术经济文件,阐明施工工艺和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劳动力组织和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保证措施,收集以前施工的各种经验,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难点,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5、技术交底

在工程开工前,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应结合具体工程内容、施工现场、关键工序和施工难点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验收标准等进行交底。

技术交底采取“双层三级制”,交底后施工人员认真反复学习,贯彻执行。

3.3.3、物资准备

物资准备工作包括材料准备,施工机具准备和安全防护用品的准备。

1、材料准备

主要包括水泥、砂石、各种管材等,必须提前选定材料品牌,签订购买合同,按工程进度需要,组织分批进场。

2、施工机具及实验器具准备

根据工程进度的需要,编制施工机械使用计划,按施工工艺要求,确定进退物资的时间,对公司自有的机械设备,提前检修,保养好,对于需租赁的大型设备,提前签好租赁合同。

“拟投入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见本施工组织设计附表一。

“拟配备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见本施工组织设计附表二。

3.3.4、安全防护用品的准备

根据本工程特点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用品。

3.3.5、劳动力组织

配足的各班组所需劳动力,劳动力组织还必须做到:

1、按照开工日期和工程进度要求,组织劳动人员进场。

2、对职工进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并安排好职工生活。

3、向施工班组、工人进行施工组织计划进度计划、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技术交底。

4、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职工行为。

3.3.6、施工现场准备

1、临时设施建设

依据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平面布置规划,按照规定程序和使用标准建设好办公、生活和生产用临时设施。

项目部临时设施建设有如下几项:

(1)、办公用房:

包括各类办公室、会议室、门卫、消防等,

(2)、生活用房:

包括职工宿舍、食堂、卫生设施、水房、休息室等,

(3)、生产用设施:

包括材料及小型工具仓库等。

2、施工道路及管线铺设

施工单位负责合同协议约定的施工现场内道路管线铺设。

临时给水、排水用电要满足施工高峰期的实际用量。

3.3.7、施工现场安全与环境保护

采取措施,强化施工现场噪音管理,努力降低噪音扰民现象的发生。

加强安全防火施工宣传教育,健全安全防火工程保证体系,完善与配套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

按照环境保护的规定,认真处理好施工与生活的垃圾、污水、废水的排放与处理要有措施。

3.3.8、“施工总平面图”见本施工组织设计附表三。

 

第4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4.1、工程施工测量

4.1.1、测量准备

1、测量仪器配置

(2)、全站仪: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配置一台全站仪(ES-602G)。

(3)、水准仪(DS1、NAL124):

控制标高引测及沉降观测等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DS1精密水准仪,一般现场场地标高测量常采用NAL124水准仪。

(4)、花杆(2m):

远距离对中及断面测量。

(5)、钢卷尺(50m、5m):

进行实地短距离丈量。

4.1.2、作业条件

1、使用的测量仪器都已经专业法定检测部门检验合格。

2、熟悉施工图纸以及施工现场地理环境。

3、建设单位必须将工程控制桩或导线点以现场提供和书面形式移交施工单位。

4、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控制桩,先对其坐标、高程进行复核测量,复核控制点本身闭合差是否在规范规定范围内,同时依据控制点坐标复核与拟施工道路相关联的已建建筑物和道路是否与该坐标控制体系有出入,经复核无误后才能使用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高程控制桩。

若发现控制桩复核误差超出《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所规定的允许范围,应向建设单位提交书面资料,要求重新提供。

5、建立测量控制网:

根据设计总平面图、施工现场地理环境、测量通视效果、测量便利程度和拟设控制点保护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布设测量控制桩。

控制桩布好后再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高程控制点,将布设的导线控制点的坐标、高程测量出来,经复核无误后就形成完整的能直接指导测量施工的坐标、高程控制网体系,并形成文字记录。

4.1.3、测量施工工艺流程

基础处理测量→湖岸及景观工程测量→竣工测量。

1、基础处理测量

在坐标、高程控制网建立后,紧接着就是基础处理测量工作,这是基础处理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道重要程序。

主要测量在基础处理施工过程中的高程控制和基础施工完成后高程是否与设计平面图存在较大误差。

测量人员主要做以下工作:

依据坐标控制网,按照设计平面图中各地块实际高程放样出来并形成文字记录;

2、湖岸及景观工程测量

湖岸及景观工程施工主要包括箱涵、放空管系统、HDPE膜施工及湖堤施工,均在基础处理施工结束后进行。

管道工程先测量管道系统中心线,在适当地点设置施工控制桩并撒出石灰线以便开挖,在机械开挖施工时同步架设水准仪进行跟踪测量,及时控制管槽开挖深度,防止超挖;管槽开挖后应及时恢复管道中心线和控制高程,采用设置坡度板来进行高程、中心线控制,随时检查坡度板设置位置和高程是否准确,确保管道中心线、坡度及附属构筑物位置与沟槽长度准确。

HDPE膜施工应在湖堤施工完成后进行。

湖堤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施工图及基槽开挖深度放出坡,确定开挖边线,具体控制方法同管槽控制方法。

3、竣工测量

本市政工程完工后,需进行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包括:

道路中心线位置、标高、横断面图式,附属结构及地下管线的实际位置和标高。

测量结果应在竣工图中标明,测量复核记录及竣工测量均应整理归档。

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对竣工测量进行核查。

4、质量标准

(1)、导线方位角闭合差为:

±40n秒,(n为测站数)。

(2)、水准点闭合差为±12L(mm),(L为水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单位为km)。

(3)、直接丈量测距允许偏差:

测距小于200m时允许偏差1/5000;测距200~500m时,允许偏差1/10000;测距大于500m时允许偏差1/20000。

4.2、基础处理工程

4.2.1、人工湖基础处理范围及方法

人工湖基础处理范围为人工湖所在地块区域,根据人工湖景观设计方案,人工湖基础处理区域总面积约3.60万m2,根据人工湖设计标高本工程人工湖基础处理划分为9个地块。

人工湖基础大部分为填方区,最大填方深度达15.60米。

由于填方深度较大,且主要采用周边开挖的泥岩作为填土材料,为保证施工质量,人工湖基础填方区域采用强夯法。

根据人工湖基础填方深度及填料情况,人工湖基础强夯有效加固深度按7m考虑,强夯分层厚度为7m。

根据人工湖基础地块划分情况及填深,各地块强夯层数为1~2层。

4.2.2、回填土材料及填筑标准

1、强夯区域填方土采用含砾黏性土为宜,不得采用耕植土、冻土、淤泥质土,填土材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得大于5%;采用周边泥岩开挖料作为回填料时,应清除强风化表层土,并对泥岩开挖料中的大粒径块石进行破碎方可用于人工湖基础回填,同时每层强夯3m内填料粒径不得大于0.3m,3m以下至原始地面填料不得大于0.5m。

2、本工程人工湖基础回填采用分层回填、分层强夯的施工方法,填筑体回填强夯按照由下而上的原则分层进行施工,严禁进行抛填施工,以避免造成大粒径填料集中。

3、分层填筑的厚度为0.8m,由于回填地基采取强夯加固,故分层填筑的填土层可用推土机简单推平碾压、满足机械正常行走要求即可。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