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84897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2.docx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2.docx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2

第一课 《好 朋 友》 

一、教学内容:

 

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2、聆听《口哨与小狗》 

3、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4、表演《拉勾勾》 

二、教学总目标:

 

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和大家一起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3.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三、教材分析:

 

1. 管弦乐《玩具兵进行曲》 

很多作曲家都写过以玩具兵为题材的儿童歌曲,例如皮埃尔的《玩具兵进行曲》,伊格鲁的《玩具兵阅兵式》,柴科夫斯基的舞剧《胡桃夹子》中的《玩具兵小进行曲》,波埃鲁涅的《玩具兵》等。

但是,德国作曲家莱昂•耶塞尔写的这首《玩具兵进行曲》是其中流行最广的一首。

 

莱昂•耶塞尔生于1871年。

《玩具兵进行曲》据说是作曲家回忆起小时候做的一个甜蜜的梦,用梦境里的故事写成。

内容是这样的:

 

晚上,小主人睡觉了,玩具兵们一个个从玩具箱里偷偷爬了出来。

他们先排列成整齐的队伍游行,后来又打闹嬉耍。

正当天刚蒙亮的时候,小主人醒了,玩具兵们惊慌的逃回玩具箱子里。

小主人起床,打开箱子一看,玩具们东倒西歪地躺在里面。

呵!

原来刚才是一场美丽的梦。

 

这支乐曲用复三部曲式写成。

C大调,2/4拍。

前面有个短小的引子,描写玩具兵正以小喇叭和大、小军鼓为前导开始游行。

里面加有木琴和木鱼声,那叮叮笃笃的音响更增加了儿童的乐趣。

第一部分情调明朗活泼,第二部分主题雄壮而有气势,反复时,加进了短笛、木琴、小钟琴,显得活泼风趣。

然后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接尾声。

在尾声里,作曲家用半音阶快速下行滑音,将玩具兵发现小主人醒了那惊慌失措而迅速地逃回箱子里的动作描绘得十分生动、逼真,乐曲最后用一个长音结束。

 

2.管弦乐《口哨与小狗》 

《口哨与小狗》,又译《吹口哨的少年和小狗》。

它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1905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

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

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

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C大调,2/4拍 

3、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你的名字叫什么》是一首天真的富有童趣的创作歌曲,2/4拍,宫调式,一段体结构。

歌曲的节奏规整,多为一音一字,词曲结合紧密,以亲切的询问名字的方式,自报姓名,互相认识,作为友谊的开始。

这首歌作为起始课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自然的条件,消除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陌生感,使学生对音乐课和音乐老师多一份亲切感。

 

歌曲在课本上采用儿童一问一答的对话方式,配上活泼的插图,使学生看起来亲切,缩短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的心理距离。

 

4.歌曲《拉勾勾》 

《拉勾勾》是一首优美的儿童歌曲。

3/4拍,宫调式,一段体结构。

拉勾勾是小朋友的一种游戏,游戏时两个人用自己的小拇指勾在一起,口唱歌谣,表示友谊。

作者正是抓住了儿童这一游戏特点,创作了这首歌曲。

歌曲的节奏平稳、舒展,三拍子的运用增加了亲切感,旋律主要采用变化重复的手法,使小曲在变化中统一,形成完整的结构。

歌曲具有天真的想象力,用金勾勾,银勾勾形容小手指,喻意友谊的珍贵,教育孩子友爱、团结。

 

四、教学重点:

 

1、 培养学习兴趣,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 能够整齐地演唱,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

 

五、教学难点:

 

三拍子韵律的感受。

 

六、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熟悉音乐教室的环境,知道自己在音乐教室里的座位。

 

2、 学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认识老师与同学。

 

3、 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教学上限:

 

1、 能够很快地记住自己的座位。

 

2、 在游戏与学习活动中,大胆、大方地与老师、同学交往。

 

3、 能够随音乐做即兴表演。

 

教学下限:

 

1、 知道自己的座位。

 

2、 学会演唱《你的名字叫什么》,能够认识几位新朋友。

 

3、 能够专注地聆听音乐。

 

教学准备:

 

1、 教师课前安排好座位表 

2、 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演唱与伴奏 

3、 《玩具兵进行曲》欣赏磁带 

教学过程:

 

一、熟悉音乐教室的环境,知道自己在音乐教室里的座位。

 

1、 轻轻地走进音乐教室,在轻柔的背景音乐中走走看看,熟悉音乐教室的环境。

 

2、 音乐声停,还原成两列队伍。

(在教室内) 

3、 教师给小朋友安排座位,(地板上)每个小朋友要知道自己是几组的,在哪一个位置。

 

4、 认位训练:

 

•解散,走走看看,听到“小燕子”的音乐轻轻飞回自己的座位。

 

•还原成两排队伍,随《玩具兵进行曲》的音乐很有精神地走进教室找到自己的座位,脚步轻巧,表情可爱。

 

二、、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1、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 你们早早得来到学校可高兴了。

 你们心爱的玩具一觉醒来, 不见小主人也偷偷得跟进了学校, 瞧他们来了。

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学生做喜欢的动作。

老师亲切的询问学生所喜爱的玩具。

能给新朋友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玩具吗?

(自由说说) 

2、 小朋友的玩具也互相认识了,他们也很高兴,听,他们在一起玩呀、跳呀,可高兴了。

(仔细聆听) 

3、 谁在音乐中看到自己的玩具了,你的玩具是怎样表演的?

(即兴表演) 

4、分组听音乐表演。

 

三、学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认识老师与同学。

 

1、 今天,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刘老师真高兴!

高兴得我都忘了介绍自己了。

师生互相认识:

下面,刘老师要来问问大家,问到谁,谁就告诉我?

(歌曲范唱反复多次) 

2、 生生互相认识:

两人→四人→八人→…… 

3、 说说你认识了谁?

 

4、 再次游戏:

去找新朋友 

5、 说说你有认识了谁?

 

6、 刘老师有几个难题,想请好朋友帮助我解决?

(讨论关于上课的一些常规问题:

) 

坐姿:

想躺下,行吗?

 小朋友之间互相碰到了,怎么办?

 

倾听:

聪明的匣子 

回答:

老师没有请到我,怎么办?

 

表演:

怎样的表演才精彩?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唱《拉勾勾》,师生进一步相互熟悉与了解。

 

2、 聆听《口哨与小狗》 

教学上限:

 

1、能自遍动作表演,较好地感受与表现三拍子的韵律。

 

2、在欣赏中,能用动作表达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下限:

 

学会整齐地演唱歌曲,能随歌曲愉快地进行表演唱。

 

教学准备:

 

1、《玩具兵进行曲》欣赏带 

2、《拉勾勾》范唱与伴奏 

3、《口哨与小狗》欣赏带 

教学过程:

 

一、学唱《拉勾勾》,师生进一步相互熟悉与了解。

 

1、 聆听《玩具兵进行曲》的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入教室,要合着音乐走或跳。

 

2、 小朋友玩过拉勾勾的游戏吗?

怎么做的?

(学生说说)一边拉还一边说什么话呀?

(学生说说) 

3、 我们跟着音乐来玩一玩,怎么玩呢?

先请小朋友听一听,想一想。

(聆听范唱1) 

4、 请个别小朋友跟音乐玩拉勾勾(表演)。

 

5、 集体跟音乐表演拉勾勾。

(两排队伍面对面:

1组对2组,3组对4组,5组分成两组人对) 

6、 小朋友玩得真好!

刘老师要给你们鼓掌!

听听刘老师的掌声。

(老师随歌曲用强弱弱的节拍拍手) 

7、 我们一起给自己鼓掌。

(感受三拍子强弱) 

8、 现在,我们为朋友鼓掌。

(两人相对,第一拍自己击掌,第二、三两拍互相击掌) 

9、 唱一唱,边唱边表演。

 

10、个别汇报,评价。

 

二、聆听《口哨与小狗》 

1、 聆听第一遍,你的心情怎样?

在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口哨与小狗叫声) 

2、 口哨是谁吹的呢?

小狗的叫声出现了几次(不是几声)?

它为什么要一次次地汪汪叫呢?

我们在来听一听。

(第二遍) 

3、 学生自由说说,然后随乐曲表演(男孩或女孩在林间散步、小狗在林间欢跳) 

 

小鸟狮王

(第二课《小鸟狮王》第一课时)

一、教材说明

本课用了两个版面的篇幅来显示大大小小、神态不一,孩子们既熟悉,又有亲切感的各种可爱的小动物,目的是要吸引孩子们的注意,从视觉上给孩子们以美的享受,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小鸟”和“狮王”是用什么乐器表现的呢?

旋律是怎样的?

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来找到答案。

本课的学习领域以“感受与鉴赏”为主。

(一)、教学目标

·喜欢聆听“小鸟”、“狮王”等管弦乐曲,初步感知音乐所描绘的形象,进一步增强喜爱、保护动物的情感。

·聆听、联想、模仿、表现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

在自主参与的游戏、活动中用声音或形体动作对音乐作品做出相应的反应

学唱《什么动物出来玩》这首歌。

(二)、教学准备

·本课配套磁带或课件、小鸟、狮王等各种动物头饰。

(三)、教学过程

1、音乐活动:

播放歌曲《火车开了》,学生自主做动作进教室

2、课题引入:

引言提示:

今天我们一起乘坐“开心音乐号”列车到大森林去进行一次森林探险。

让我们竖起耳朵仔细听一听大森林里传来了什么声音?

3、听赏感受:

4、讨论比较:

5、哼唱模仿

哼唱:

①教师弹奏“狮王”音乐主题,学生哼唱。

②学生用唱名“beng”边唱边模仿狮王走路。

模仿:

“狮王除了这样走,还能怎样走?

还会发出什么声音?

6、完整欣赏,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师播放“狮王”音乐,学生随音乐自由模仿狮王。

(教师给表演精彩的同学戴上狮王头饰。

7、听赏游戏

5、小结:

播放歌曲录音学生边唱歌曲边做动作出教室。

 

(第四课《小青蛙找家》第一课时)

一、教材说明

本课以歌曲《小青蛙找家》为情景主题和中心内容,以学生能学会歌曲,并进行音乐戏剧表演为目标,本课的第二个版面,画了三幅彩图,描述了小青蛙找家的简单情节变化,提示了表演的基本人物及大致表演的内容,为学生进行音乐戏剧表演提供了思路,文稿网]。

本课的学习领域以“音乐表现”为主。

(一)、教学目标

·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在一起开始和结束,

·能在音乐戏剧表演《小青蛙找家》中担当一个角色,边唱边进行表演,引导学生编词演唱,提高学生编唱表演的兴趣。

律动表演《爷爷、爸爸和我》中

(二)、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头饰。

(三)、教学过程

1、激趣活动

导言: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你们都喜欢哪些小动物呢?

那你能模仿他们的样子吗?

2、感受模仿(分散难点)

3、玩游戏

游戏:

师生进行“开心列车”游戏,生生进行游戏。

4、学习新歌

5、创作表演

6、总结

·唱着歌儿走出教室

(第五课《唱唱跳跳去旅游》第一课时)

一、教材说明

《火车开了》是一首活泼、欢快的匈牙利儿童歌曲,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歌词简练通俗,采用模声手法,生动地模仿了火车开动的声音效果。

通过学唱歌曲和学做“开火车”的游戏培养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协调性,同时也引起了学生对自然界和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关注,本课的学习领域以“音乐表现”为主。

(二)、教学准备

· 歌曲《火车开了》的范唱及伴奏音响、课件、打击乐器、节奏卡片,· 观察火车的特征。

歌曲《郊游》的范唱及伴奏音响、《旅游路上》的音乐旋律、课件、花草的头饰。

(三)、教学过程

1、感受体验

听辨:

播放火车的声音,学生听辨,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交流:

学生在歌曲《火车开了》的旋律中谈谈自己知道的关于火车的知识。

模仿:

模仿火车的各种声音。

2、节奏创编

引导创编:

出示节奏卡片,学生思考:

“可以将哪种火车声音编到节奏卡片里。

交流展示:

小组商量,怎样用动作和声音来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