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46700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26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二生物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二生物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高二生物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高二生物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

《高二生物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生物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

高二生物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013-2014学年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条2分,共40分)

1.(2分)(2014•崇明县二模)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可以纯化大肠杆菌.二者的共同点有(  )

①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②都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

⑧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④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考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本题考查纯化大肠杆菌的两种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确定知识点后梳理两种接种方法的具体过程,然后根据问题描述做出判断.

解答:

解:

①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都是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的,所以①描述正确.

②平板划线法接种用接种针,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要用涂布器,所以②描述错误.

③不论是平板划线法还是稀释涂布平板法都需要进行无菌操作,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所以③描述正确.

④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计数活菌,只能用于分离菌种;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来计数活菌所以④描述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③.

故应选C.

点评:

本题是关于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异同比较,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2分)(2014春•工农区校级期末)关于灭菌和消毒的不正确理解是(  )

 

A.

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B.

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相同的

 

C.

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

 

D.

常用消毒、灭菌方法有加热法、过滤法、紫外线法、化学药物法

考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析:

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的过程称为灭菌,常用的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消毒是指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体表或内部的一部分微生物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或化学药物消毒法等.

解答:

解:

A、灭菌是指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A正确;

B、消毒是指消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体,使其无害化,灭菌则是要将所有的微生物和病毒全部杀灭,以达到无菌的目的,灭菌一定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但消毒不一定能达到灭菌的效果,B错误;

C、接种工具常用灼烧法灭菌,C正确;

D、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或化学药物消毒法等,灭菌可以采用高温蒸汽灭菌法,D正确.

故选:

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灭菌和消毒的功能及方法,意在提高学生在微生物无菌操作过程中的方法处理能力.

 

3.(2分)(2010•南京二模)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

 

B.

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

 

C.

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生产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D.

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量

考点:

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版权所有

分析:

果酒制作菌种是酵母菌,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18~25℃、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

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条件是30~35℃、一直需氧.

腐乳制作的菌种主要是毛霉,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15﹣18℃,一定湿度.

解答:

解:

A、参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醋酸(杆)菌、毛霉,其中醋酸杆菌是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A错误.

B、果酒制成后除需转移到温度较高环境外,还需醋酸杆菌且需在有氧环境中才可制作果醋,B错误.

C、腐乳制作过稃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分泌的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C正确.

D、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D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2分)(2007秋•扬州期末)果酒变酸、酸奶的制作、腐乳外部致密的一层“皮”,它们分别与哪种菌有关(  )

 

A.

醋酸菌、乳酸菌、毛霉

B.

乳酸菌、毛霉、醋酸菌

 

C.

醋酸菌、酵母菌、毛霉

D.

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考点:

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版权所有

分析:

果酒制作菌种是酵母菌,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真菌,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

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细菌,一直需氧.

腐乳制作的菌种主要是毛霉,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真菌,一定湿度.

酸奶的制作起作用的乳酸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

解答:

解:

使暴露在空气中的果酒变酸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发酵产生了醋酸,使得果酒出现特殊酸味,因此外部致密的一层“皮”与醋酸菌有关;

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奶和菜有一种特殊的酸味,因此酸奶外部致密的一层“皮”与乳酸菌有关;

腐乳的制作利用的主要是真菌中的毛霉,毛霉中的蛋白酶和脂肪酶能够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因此其表层致密的一层“皮”与毛霉有关.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果醋、酸奶、腐乳制作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制作原理;识记发酵的菌种,难度不大.

 

5.(2分)(2010•广陵区校级四模)某同学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发现豆腐腐败变质,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是(  )

 

A.

用盐腌制时,加盐量太少

 

B.

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没有用沸水消毒

 

C.

制作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较多

 

D.

装瓶后,没有将瓶口密封

考点:

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分析:

豆腐腐败变质是杂菌繁殖造成的,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没有用沸水消毒,装瓶后,没有将瓶口密封,用盐腌制时,加盐量太少或制作卤汤时加料酒量太少都会致使杂菌大量繁殖.相反,如果料酒加入过多,不会致使杂菌大量繁殖.

解答:

解:

A、用盐腌制,能使得豆腐块变硬,同时能抑制杂菌生长,如加盐量太少,豆腐腐败变质;故A错误.

B、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没有用沸水消毒,杂菌滋生,豆腐块腐败变质;故B错误.

C、制作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较多,腐乳成熟期延后,但能抑制杂菌生长,不会变质;故C正确.

D、密封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再用胶条密封瓶口,能防止杂菌污染;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影响腐乳品质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6.(2分)(2013春•南通期末)某学生进行“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课题研究.他的实验设计如下:

①设置2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

②2组实验的洗衣粉用量、被洗涤的衣物量、衣物质地、污染物性质和量、被污染的时间、洗涤时间、洗涤方式等全部设置相同; 

③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果对这个实验的评价.

正确的是(  )

 

A.

未设置对照实验

B.

无关变量设置太多

 

C.

没有自变量

D.

因变量不能描述

考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分析:

①设置2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没有空白对照;②2组实验的洗衣粉用量、被洗涤的衣物量、衣物质地、污染物性质和量、被污染的时间、洗涤时间、洗涤方式等全部相同,洗涤温度都为35℃,无关变量都正确;③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论.

解答:

解:

A、据①分析未设置空白对照实验,A正确;

B、无关变量是必备的,B错误;

C、本实验自变量为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C错误

D、因变量为污渍根据消失程度能描述,D错误.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加酶洗衣粉的应用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实验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对照实验的原则.

 

7.(2分)(2007秋•南京期末)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种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系列生化反应

 

B.

固定化细胞技术一次只能固定一种酶

 

C.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共同点是所固定的酶都在细胞外起作用

 

D.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反复使用但酶的括性迅速下降

考点:

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分析: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酶优点是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还可以被反复利用.固定化细胞优点是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可以催化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解答:

解:

A、某种固定化细胞的优势在于能催化系列生化反应,A错误;

B、固定化细胞技术一次只能固定一系列酶,B错误;

C、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共同点是所固定的酶都在细胞外起作用,C正确;

D、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反复使用,且酶的括性不变,D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的特点,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8.(2分)(2014•市中区校级模拟)现有两种固体培养基,已知其配制时所加的成分和含量如下表,用这两种培养基分别去分离土壤中的两种微生物,你认为它们适于分离(  )

成分

KH2PO4

MgSO4•

7H2O

NaCl

CaSO4•

2H2O

CaCO3

葡萄

纯淀

甲培养基

0.02%

0.02%

0.02%

0.01%

0.5%

0.5%

2%

乙培养基

0.02%

0.02%

0.02%

0.01%

0.5%

 

A.

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

 

B.

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

 

C.

甲培养基适于分离酵母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真菌

 

D.

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共生细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固氮菌

考点:

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分析:

据表分析:

甲培养基中含有的葡萄糖和淀粉是有机物,可以作为碳源和能源,适用于异养微生物生长;乙培养基中不含有机碳源,适用于自养微生物的生长.两种培养基之间的共同点是都不含氮源,说明这两种培养基只能培养具有固氮能力的细菌.

解答:

解:

固氮菌中能独立生存的是自生固氮菌,甲培养基中含有的葡萄糖和淀粉是有机物,由此推出该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的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中不含有机碳源,所以可用来分离培养自养型的自生固氮菌.

故选:

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选择培养基和固氮菌的相关内容,意在强化对选择培养基的认识和理解.

 

9.(2分)(2013•无为县模拟)如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④②③

D.

①④③②

考点: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

分析图解:

图①双链DNA分子中间出现了黏性末端,图②两个具有黏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成一个完整的DNA分子,图③中DNA分子的双链解开,图④是以解开的单链DNA作为模板形成子链的过程.

解答:

解:

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黏性末端,因此作用于①;DNA聚合酶用于DNA分子的复制,能在单链上将一个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因此作用于④;DNA连接酶能在具有相同碱基末端的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因此作用于②;解旋酶能够将DNA分子的双螺旋解开,故作用于③.

故选C.

点评:

本题通过作用效果图解考查了限制性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区分能力、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0.(2分)(2014春•工农区校级期末)我国自主研制的复制型艾滋病疫苗,是把艾滋病病毒RNA的几个重要片段经某种处理后插入天花病毒DNA中,形成重组病毒疫苗.该疫苗在人体内具有复制能力,产生的抗原蛋白可以持续刺激免疫系统,使人产生较强的免疫能力.在该疫苗研制过程中(  )

①使用了逆转录酶

②运用基因工程手段,用质粒作载体

③可利用培养的动物细胞培养天花病毒

④体现了天花病毒的间接使用价值.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考点: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基因工程的应用.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知识.

1、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

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

3、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解答:

解:

①艾滋病病毒RNA转变成DNA需要逆转录酶,①正确;

②运用基因工程手段,用天花病毒作载体,②错误;

③可利用培养的动物细胞培养天花病毒,③正确;

④体现了天花病毒的直接使用价值,④错误.

所以①③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还要知道,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

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

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11.(2分)(2013秋•和平区期末)下列关于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给小鼠注射抗原,是为了获得能产生相应抗体的B细胞

 

B.

骨髓瘤细胞与B细胞混合培养,是为了获得融合细胞

 

C.

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是为了获得单克隆抗体

 

D.

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内培养,是为了获得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胚胎

考点: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分析:

细胞B淋巴细胞:

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在体外不能无限繁殖;骨髓瘤细胞:

不产生专一性抗体,体外能无限繁殖.杂交瘤细胞的特点:

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提取单克隆抗体:

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提取.

解答:

解:

A、制备单克隆抗体时,给小鼠注射抗原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能产生相应抗体的B细胞(浆细胞),故A正确.

B、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混合培养,是为了获得既能产生抗体又能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无限增殖的杂交瘤细胞,故B正确.

C、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体内培养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大量的单克隆抗体,故C正确.

D、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内培养,是为了获得能产生单克隆抗体;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12.(2分)(2014春•孝感期中)用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可用于人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杂交瘤细胞分泌

 

B.

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

 

C.

可制成“生物导弹”

 

D.

用于疾病治疗时人体不会产生任何免疫排斥

考点: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分析:

单克隆抗体由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的细胞系所产生出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的特点.单克隆抗体的作用:

①作为诊断试剂:

(最广泛的用途)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②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

主要用于治疗癌症,可制成“生物导弹”.

解答:

解:

A、单克隆抗体由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的细胞系所产生出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A正确;

B、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的特点,B正确;

C、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癌症,可制成“生物导弹”,C正确;

D、单克隆抗体对于病人来说是外来的蛋白质,用于疾病治疗时,可作为抗原,当然可以发生免疫排斥,D错误.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13.(2分)(2011•江门模拟)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或方法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

 

A.

植物组织培养和单克隆抗体﹣﹣细胞的全能性

 

B.

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壁﹣﹣酶的专一性

 

C.

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

 

D.

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增殖

考点: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过程;细胞融合的概念及方法.

分析:

细胞的全能性指高度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将离体的细胞培养成植株的过程,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没有将细胞培养成个体,其原理属于细胞增殖;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因此在植物的体细胞杂交时,通常采用酶解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这体现酶的专一性;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和动物细胞的融合涉及细胞膜的融合过程,故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对植物细胞的培养以及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对杂交瘤细胞的培养过程涉及细胞的有丝分裂,故均体现了细胞增殖这一原理.

解答:

解:

A.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将离体的细胞培养成植株的过程,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没有将细胞培养成个体,其原理属于细胞增殖.A错误.

B.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因此在植物的体细胞杂交时,通常采用酶解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这体现酶的专一性.B正确.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过程涉及细胞膜的融合过程,故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C正确.

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中细胞要进行有丝分裂,故体现了细胞增殖这一原理.D正确.

故选:

A.

点评:

本题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原理进行了考查,理解掌握各项生物技术的过程及区别有助于理解相关技术的原理,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2分)(2014春•海陵区校级期中)如图为白菜﹣甘蓝的培育流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用到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B.

过程②常用的化学试剂是聚乙二醇

 

C.

过程④细胞的全能性提高

 

D.

过程⑤细胞的全能性降低,最终失去全能性

考点: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

分析:

据图示可知:

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杂种植物细胞,具体过程包括诱导植物细胞融合成杂种细胞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成杂种植株两过程.过程①是通过酶解法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过程②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如聚乙二醇试剂)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过程③是再生细胞壁形成杂种细胞,过程④是脱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过程⑤是再分化生成完整植株.过程④和⑤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完整植株.

解答:

解:

A、过程①是通过酶解法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用到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A正确;

B、过程②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的化学试剂是聚乙二醇,B正确;

C、过程④是脱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细胞的全能性提高,C正确;

D、过程⑤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完整植株,细胞的全能性降低,但是并没有失去全能性,只要离体状态,条件适合,就能表现全能性,D错误.

故选:

D.

点评:

本题以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为素材,结合实验流程,考查细胞工程及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题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D选项,再分化形成植株,并没有使植物细胞丧失全能性,只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细胞分化.

 

15.(2分)(2001•广东)如图表示蛙的受精卵发育至囊胚过程中,DNA总量、每个细胞体积、所有细胞体积之和、有机物总量的变化趋势(横坐标为发育时间).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考点:

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

分析:

蛙的胚胎发育是在水中进行的,发育过程中的有机物只能来自于卵细胞中的卵黄,因此在发育过程中有机物总量呈现减少的趋势,这也将导致所有细胞体积之和不会增大.

解答:

解:

①受精卵发育至囊胚过程中,由于卵裂(方式是有丝分裂),导致细胞数目增加,每个分裂形成的细胞都有一份DNA,因此DNA总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多,①正确;

②在卵裂过程中,细胞以几何级数不断分裂,每个细胞体积随时间增长而减小,②正确;

③在卵裂过程,由于每个细胞体积呈减少趋势,所以所有细胞体积之和与受精卵相比基本不变,③错误;

④在分裂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的来源主要来自呼吸作用,呼吸过程需要分解有机物,故导致有机物总量减少,④错误.

故选:

A.

点评:

本题的信息是以坐标图的形式出现,重点考查了蛙的受精卵发育至囊胚过程中DNA总量、每个细胞体积、所有细胞体积之和、有机物总量的变化趋势,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试题难度适中.

 

16.(2分)(2014春•海陵区校级期中)下列措施中不能获得较多个体的是(  )

 

A.

超数排卵处理

B.

转基因技术

 

C.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D.

胚胎分割技术

考点: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基因工程的应用;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胚胎分割移植.

分析:

1、基因工程又叫DNA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3、胚胎分割是指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切割成2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