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激素调节.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81486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2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激素调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植物激素调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植物激素调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植物激素调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植物激素调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激素调节.docx

《植物激素调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激素调节.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物激素调节.docx

植物激素调节

植物激素调节

1.判断有关生长素叙述的正误

(1)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2)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

(3)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4)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

(5)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

(6)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

(7)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

(8)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9)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抑制植物生长()

(10)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

(11)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

(12)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13)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

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棉株开花结实。

(据《农桑辑要》)

B.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

(据《齐民要术》)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

(据《广志》)

D.新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

(据《格物粗谈》)

3.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

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C.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

D.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

5.瓶插鲜花鲜重的变化与衰败相关,鲜重累积增加率下降时插花衰败。

下图为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对插花鲜重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

B.蔗糖可为花的呼吸作用提供更多的底物

C.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鲜

D.第5天花中脱落酸的含量应该是清水组最低

6.不同处理对某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处理

结果

完整植株

雌、雄株各占一半

去部分根

雄株占多数

去部分根+施用细胞分裂素

雌株占多数

去部分叶

雌株占多数

去部分叶+施用赤霉素

雄株占多数

A.根产生的赤霉素能促进雌株形成

B.叶产生了促进雌株形成的细胞分裂素

C.若对完整植株施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则雌株数量增多

D.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性别分化的作用是不相互对抗的

7.植物激素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B.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生长素和乙烯的作用相同

C.脱落酸既能促进叶片衰老,也能促进细胞分裂D.赤霉素既能促进细胞伸长,也能促进种子萌发

8.生长素是人们发现和研究较早的植物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

右图示某植物地上部分,下列有关生长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物体地上部分生长素不都是由①、②、③、④所示结构合成

B.①生长迅速而②生长受抑制是由于②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①

C.②生长受抑制而④生长较快,是由于①合成的生长素无法运输到④部位

D.由于④结构能够生长,因此该植物的生长没有体现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

9.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科学家在该植物某一生长周期内,发现茎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和茎段生长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

A.茎的伸长与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有关,与乙烯无关

B.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

C.茎段中乙烯含量增高,会增强生长素的促进作用

D.图中a、b两个时刻,该植物茎段的生长速度相同

10.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把一个胚芽鞘尖端放在一块琼脂块上,琼脂块的中央被云母片隔开,同时被一个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如下图①所示)。

经过以下三种方法处理一段时间:

仅纸盒转动、仅胚芽鞘和琼脂块转动、整个装置同时转动,然后分别把甲、乙所示琼脂块放在三个切尖端胚芽鞘的切口上(如下图②)。

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分别是(  )

A.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B.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C.向左弯曲生长、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

D.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11.右图表示某些植物激素对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图中M、N表示不同的植物激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幼苗的正常生长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B.据图可以推断出a浓度低于b浓度

C.在图示的过程中激素M和N属于协同关系

D.激素M、N分别表示乙烯和赤霉素

12.某学习小组研究了不同植物激素对沙枣插条生根的影响,统计结果见下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对照(清水)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

吲哚丁酸

(浓度mg·L-1)

0

0.05

0.1

0.05

0.1

0.05

0.1

0.05

0.1

处理插条数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成活株数

22

0

0

47

31

43

43

55

46

成活率(%)

22

0

0

47

31

43

43

55

46

A.由表中数据可知,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吲哚丁酸的作用均表现出两重性

B.浓度为0.05mg/L和0.1mg/L的赤霉素对沙枣插条生根不起作用

C.促进沙枣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0.05mg/L和和0.1mg/L之间

D.由该实验可以得出,植物激素浓度不同对植物的作用也一定不同

13.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分别处理豌豆黄化苗茎切段一段时间,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的浓度和处理茎切段的时间分别属于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B.在50μmol/L浓度时,赤霉素比生长素促进伸长的效果更好

C.250μmol/L的赤霉素和生长素共同使用促进伸长的效果最佳

D.106μmol/L的生长素对茎切段的作用可能与诱导乙烯的产生有关

14.下列关于植物茎的负向重力性和根的向重力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根部“3→4”的运输不需要消耗ATP

B.生长素对2处和6处的作用相同

C.两种现象说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茎

D.两种现象均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15.探究不同浓度的NAA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中NAA浓度大小为X<Z<Y

B.Y浓度为促进该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

C.实验结果说明NAA的生理作用不表现出两重性

D.不加NAA的插条仍然生根,这是植物体内自身产生生长素作用的结果

16.将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结果如下图。

现将相同长度的茎段浸没在某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生长量为acm,从图中可知其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为4μmol/L和16μmol/L。

为进一步确定其浓度,将待测溶液稀释为原浓度的一半,再取相同切段浸入其中,测得其生长量为bcm,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若a>b,则待测溶液的浓度为16μmol/L

B.若a<b,则待测溶液的浓度为4μmol/L

C.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来促进幼苗切段的生长

D.若生长素溶液的浓度大于18μmol/L时,离体的茎段生长量可能小于dcm

17.某课题组以南瓜为实验材料,应用赤霉素和生长素进行相关研究。

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南瓜突变体为上述激素合成缺陷型

B.生长素和赤霉素生理作用表现为拮抗关系

C.赤霉素对南瓜突变体生理作用明显

D.生长素对正常南瓜的生理作用表现两重性

18.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

如右图所示,P点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该图可表示(  )

A.水平放置后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B.水平放置后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C.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D.去掉顶芽后侧芽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19.为了验证苗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幼苗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A.完整幼苗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苗尖端和未放过苗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幼苗切面的同一侧

C.未放过苗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苗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幼苗切面的同一侧

D.苗尖端和放过苗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幼苗切面的同一侧

20.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

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示)中,正确的是(  )

21.某同学取一段玉米胚芽鞘,切去顶端2mm,在上端放一块有生长素的琼脂块,下端放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如图甲所示)。

过一段时间检测,发现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如图乙所示)。

该同学就此实验得出结论:

①下端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来自上端的琼脂块;②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关于这个实验与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只能得出结论②

B.这个实验设计严密,实验结果与结论均推理正确

C.如果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就可以得出结论②

D.这个实验的结论应该是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22.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用不能透过生长素的薄玻璃片分割,放在琼脂切块上,实验处理及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含量如下图所示。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与b对照说明薄玻璃片不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B.b与c对照说明琼脂切块影响生长素的运输

C.c与d对照说明单侧光照射促使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D.该实验说明了生长素的产生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23.为了验证燕麦胚芽鞘中的IAA在极性运输时是否以重力为动力,有人利用燕麦幼苗、刀片、放射性14C检测仪器、含14CIAA的琼脂块(供体块)和空白琼脂块(受体块)进行四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4.植物侧芽的生长受生长素(IAA)及其他物质的共同影响。

有人以豌豆完整植株为对照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

分组进行去除顶芽、去顶并在切口涂抹IAA处理后,定时测定侧芽长度,见下左图;

实验二:

用14CO2饲喂叶片,测定去顶8h时侧芽附近14C放射性强度和IAA含量,见下右图。

(1)IAA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_的分子,顶芽合成的IAA通过________方式向下运输。

(2)实验一中,去顶32h时Ⅲ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Ⅱ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中,14CO2进入叶绿体后,首先能检测到含14C的有机物是________,该物质被还原成糖类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__。

a、b两组侧芽附近14C信号强度差异明显,说明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________。

(4)综合两个实验的数据推测,去顶8h时Ⅰ组和Ⅲ组侧芽附近的IAA浓度关系为:

Ⅰ组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Ⅲ组;去顶8h时Ⅱ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Ⅰ组,请对此结果提出合理的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