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产教一体的探索与思考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4808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企合作产教一体的探索与思考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校企合作产教一体的探索与思考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校企合作产教一体的探索与思考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校企合作产教一体的探索与思考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校企合作产教一体的探索与思考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企合作产教一体的探索与思考定.docx

《校企合作产教一体的探索与思考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企合作产教一体的探索与思考定.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企合作产教一体的探索与思考定.docx

校企合作产教一体的探索与思考定

附件2:

2014年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

(封面)

论文标题

“校企合作,产教一体”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姓名

向导

工作单位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职业高级中学校四川 遂宁629006

作者简介

向导,男,生于1972年,四川遂宁人,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毕业,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四川省遂宁市安居职业高级中学校副校长,从事学校教学管理工作。

通讯地址:

遂宁市安居城区琼江下路159号

邮政编码:

629006

联系电话:

Email地址:

单位

审核

意见

 

单位签章

年月日

市州

教育

初评

意见

单位签章

年月日

四川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制

二〇一四.一

“校企合作,产教一体”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硬件明显改善,但仍面临着招生困难、人才质量不高、专业教师紧缺、教学模式传统等问题。

“校企合作,产教一体”成为了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走出困境、深化改革,办出特色的突破口。

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一体”的培养模式,强化了专业技能,植入了企业文化,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降低了办学成本,提高教学质量,办出了职业学校的特色,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在推进“校企合作,产教一体”过程中存在企业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合作层次不深,工学矛盾突出,教职工的观念转变不到位,地方工业企业不配套等问题和困惑;提出了坚定“校企合作,产教一体”的方向不动摇,转变教职工观念,拓展合作空间,建立长效机制等解决措施。

关键词:

产教结合 成效 困惑 思考

正文:

“校企合作,产教一体”的探索与思考

“校企合作,产教一体”,已经被世界公认为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综观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还是英国的“工读交替”、日本的“产学合作”,都把企业作为学生的第一课堂。

如今,“校企合作,产教一体”已经是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津津乐道的共同话题,是各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探索的重点领域。

作为职业教育一线的教师,我深切感受了职业学校办学的艰辛,其发展面临着太多的疑惑与苦恼。

一方面企业大量需要人才,企业用工缺口很大,而另一方面职业学校招生困难重重,家长和学生根本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一方面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加大了职业学校的投入,改善了职业学校的硬件条件,推进了国家助学,而另一方面职业学校办学艰难,教学质量不高,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始终无法改变了教育中的“丐帮”的现实。

我们有时不得不反思,教育怎么了?

职业教育的出路在哪里?

与此同时,作为职业教育一线的教师,我深切体会到了农村职业学校推进“校企合作,产教一体”的举步维艰。

尽管各职业学校都响亮提出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教产一体”的多元办学模式,制定了一系列实施办法,但如何真正实现“产教一体化”,仍然是需要破解的难题。

一、学校“校企合作,产教一体”的探索

近几年来,我校提出了“学生与员工一致、教师与师傅一致、管理与企业一致、教室与车间一致、作业与产品一致”的育人模式,实行“校企合作,产教一体”,把学校办到企业、把教室设在车间、把技师请上讲台、把教师下到岗位,在教学改革、师资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了深层次合作,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

(一)2008年9月,学校服装专业率先引进重庆华绣服装,有效的解决了学生实训材料的不足。

合作之前,服装专业学生训练缝制工艺需要大量的布料,学校提供的实训材料十分有限,学生只能用广告布、家里的旧衣服来替代,实训操作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合作之后,由于华绣服装主要为重庆的摩托车企业生产工作服,生产量很大,工艺要求也不很高,很适合学生练习。

企业源源不断的提供生产材料,而且安排了3名技术人员管理和技术指导,真正做到了“教、学、做合一”,校企合作的成功有力促进了产教一体,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得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成为了专业的一大亮点,毕业生就业供不应求。

(二)2010年5月学校机械专业引进成都川安机械,与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学校将现有车工实训室的设施设备无偿提供给企业,企业在学校建立生产线。

学校轮流安排在校学生从事生产,实行每周一轮换。

企业安排管理人员全程管理,负责产品的市场和销售,学校安排班主任协助。

企业技术人员把握产品质量,并对参加实训的师生进行技能培训。

通过合作,在校内建成了实训性生产基地,有效地降低了实训成本,提高了师生的专业技能。

2013年5月,与本地企业华能机械合作,企业将适合学生实训的产品引入学校加工,由企业安排人员培训专业教师,再由教师培训学生,组织生产,企业支付学校加工费,学校用于奖励优秀师生,极大地调动了师生积极性。

(三)2011年7月,学校电子专业引进深圳红文科技,建立了手机充电器生产线。

企业投入设备近20万元,引进企业的管理理模式,实行封闭式管理,将生产流程分为了组装、焊接、检测、包装等工序,严格按照要求组织生产,实习学生每半月更换一次,每次更换不同的工作岗位,设立了奖学金,根据学生工作表现进行考核。

学校安排专业教师协助企业技术人员组织生产,并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评定。

(四)2014年3月,我校新开设中式烹饪专业,为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训机会,学校创新思路,充分挖掘校内资源,每天早上将该专业的学生轮流到学生食堂练习刀功,专业教师到食堂指导,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实训材料的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

二、“校企合作,产教一体”的成效与问题

(一)主要成效

在推进“校企合作,产教一体”的过程中,我们收获颇多。

1、办出了职业学校的特色,强化了专业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摆脱招生的困境。

2、企业文化的植入,标准化的生产,增强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独立处事能力、社交沟通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很快融入企业。

3、促进了学校的课程改革,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教师通过生产实践,及时有效科学地把握市场人才需求,促进教学方法的变革,带动专业技术的更新。

4、降低了办学成本,将原来学校的消耗性实训变为企业的生产,学校和企业实现了资源共享,达到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真正实现校企双赢的目的。

(二)存在问题

但是,目前我们中职学校在推进“校企合作,产教一体”的时候,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企业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在校企合作初期,大多是学校主动寻求合作企业,企业较被动,甚至有点“一厢情愿”的感觉。

因此引进的企业都是一些中小企业,很难与知名企业联姻,很难走到技术的前沿。

同时企业参与动机要么是降低生产成本,追求经济效益,要么是解决用工需求。

在与成都川安机械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因为学生生产的产品合格率不高,扣除学校水电费后企业无多大利润而中止合作。

2、企合作层次不深、水平不高,企业未能在师资、设备、技术等方面给予学校更大支持。

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运作程度偏低,即使将企业的生产线引进学校,但产品的技术含量低,工种大多属于简单操作的劳动密集型的岗位,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

企业不愿意将更多更先进的生产设备投入学校,基本都是使用学校现有设备。

在与深圳红文科技合作过程中,企业要求学校采购SMT生产线,才能投入更多的产品,因学校条件不具备,所以企业至今未扩大校企业合作的范围。

3、工学矛盾突出。

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很难与企业的需求对接上,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会给学校常规教学带来一定的冲击。

工学时间很难把握,如果在企业从事生产时间多,教师完不成教学任务,在企业生产时间短,企业管理难度大,既不能完成生产任务,学生又达不到训练效果。

随着合作企业的变更,导致学校专业及课程设置稳定性相对较弱,不利于专业的建设。

4、地方工业企业不配套,产教一体很难实现。

我校是农村职业学校,每年的毕业生大多在沿海地区就业,愿意在本地就业人数极少。

我们曾对本地企业进行了调研,用工在100人以上企业不足5家,而且学校很难与本地企业找到校企合作的切入点。

学校试图引进了沿海地区的一些知名企业,但终因产业不配套未能实现。

5、教职工的观念转变不到位,引企入校难度大。

学校在引企入校之初,需要筑巢引凤,会尽量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引进深圳红文科技之初,学校承担了电费差额,部分教师认为是学校在帮企业赚钱。

学生参加生产性实训,企业未支付学生工资,老师们也会议论纷纷。

6、缺乏完备的管理运行机制。

在引进企业时,主要依靠就业处牵线搭桥,在具体合作过程中,主要依靠教务处统筹协调,加之企业管理与学校管理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合作企业往往会提出安排专人配合,学校很难实现。

其次,校企合作中,实习学生的管理具有双重性,教师按课表到场指导,每节课管理教师变化,管理很难到位。

安排专人管理,工作量大,教师也不愿意。

再次是激励机制的建立。

校企合作中,不能按照企业的经营模式,实行多劳多得,优质优酬,久而久之,学生易产生无所谓的心态,不利于校企深度合作。

尽管企业设置奖学金来激励,但也不足以激发师生的热情。

企业愿意将产品交给老师来做,实行劳务外包,按产能支付学校费用,学校又找不到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也没有愿意教师来承担这个风险。

三、强力推进“校企合作,产教一体”具体措施

尽管校企合作问题多,困难大,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校企合作,产教一体”是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职业教育的灵魂。

随着现代职业体系的构建,“校企合作,产教一体”一定会开创新的局面,中等职业学校更应积极实践。

(一)要坚定“校企合作,产教一体”的方向不动摇。

1、国家大力提倡“校企合作,产教一体”。

早在2009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中等职业学校要在改革人才培养的探索中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主体的企业与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落实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使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要进一步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

今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指出,职业院校必须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发展为核心,以实践训练为重点,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加强校企、校地深度合作,实行校企、校地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将课堂搬到工厂、车间、班组,让学生直接接触生产,接触实践,受到良好的实践训练,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做到学以致用,培养一专多能的实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2、“校企合作,产教一体”是适合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

职业学校的培养的目标就是具备良好的综合职业素质、生产一线的中初能技能人才。

要实现这一目标,仅仅依靠校内传统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企业环境中,才能真正达到在思想上引导、在能力上提高、在体能上煅炼、在行动上规范、在环境上感染的目的。

3、“校企合作,产教一体”是解决当前农村中等职业学校面临发展难题的关键。

不可否认,职业学校学生大量来自于农村,文化素质很低,行为习惯很差,“教学难”;职业教育长期财政投入不足,实习实训设备严重不足,“实训难”;职业学校教师很少从事生产实践,眼高手低普遍存在,很难达到“双师型”要求,“提升难”。

破解这些难题必须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改革的核心是一个“动”字,要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凸显出一种“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

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知识、训练技能、修炼身心、磨炼意志、锻炼体能”,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

(二)、要转变教职工观念,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要树立三种观念:

一是企业以追求效益为目标,承担着资金、管理、市场等风险,学校为其创造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