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教学反思.docx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教学反思.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开学第一周,作为班主任更多的被各种行政工作充实着。
教学方面,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时新的教材。
新教材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将之前的拼音教学改为生字教学,而这一板块的变动,也是新教材的最大特点。
刚入学的小朋友,他们的注意力十分有限,仅仅只有二十分钟左右的有效课堂教学。
根据一年级孩子们的这个特点,将每次课堂的识字内容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有利于调动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并且,与自己的生活密切联系更有利于孩子们接受和掌握学习内容。
在课堂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读,在读中感受,在读中体会,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能够背诵下来,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跟着我的引导,开动大脑。
2、在识字方面,我会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读生字,在能够认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开动脑筋,说出自己的识字方法。
3、在写字方面,我一直遵循让学生“一看二写三评价”的原则来指导学生书写。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首先会观察这个生字在田字格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其次拿起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在黑板上犯些这个生字,最后还要和同桌互相进行评价,获得进步。
1、在低年级短篇课文的阅读中,可能一直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这篇课文很简单,有的孩子在上学前就会读这篇课文了,而这样造成他们的阅读有可能只是简单的重复,并没有达到认字与明意的结果。
2、对于识字,部分学生能够说出多种识字方法,来帮助自己认识生字。
而在课堂上的大部分同学不太会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来识字,只能根据对音节的熟读以及对这个字的硬记来识字。
3、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做到正确的书写姿势,时刻需要老师的提醒。
同时在写的过程中,不能严格遵守书写顺序以及书写位置来书写生字,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尽可能多花一点时间,指导学生规范书写,提高他们的书写能力。
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这是从教的第二周,孩子们慢慢已经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
并且,这周已经正式开始拼音教学。
刚开始的单韵母学生掌握的都不错,班上的大部分学生在入学之前都多多少少接触过一些拼音,之前又都是进行声母和单韵母教学,所以教学上还算顺利,学生的课堂接受能力和互动效果都比较好。
但是,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相比之前的学习内容有一定难度,所以学生的课堂反应和课后反馈都不是很好。
zh、ch、sh、r是第8课的内容,是在学会平舌音的基础上学习翘舌音,教材设计了帮助学生学习的情境图,把学习拼音字母寓于故事儿歌之中,这种方式我认为很好,寓教于乐,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学到了新知识,他们不会感到乏味,同时又能和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模式有了更好的衔接。
本课中的声母zh、ch、sh以及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和上一节课的声母z、c、s、整体认读音节zi、ci、si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在发音和形状上稍稍做了变化,所以我先和学生复习z、c、s的读音和发音要领,接着再让学生认读音节zi、ci、si,强调音要读长些,读响亮些。
这样既能复习了旧的知识,同时又能缓解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畏难情绪,还能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认知到二者之间的联系。
教学开始后我利用“情境图”创设情境,从讲故事开始方式,引入新课,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完成了由“蜘”到zh,由“吃”到ch,由“狮”到sh,由“日”到r的过程,将拼音教学化难为易。
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时,通过与上节课的联系很容易的让学生学会本课的3个整体认读音节,并和声母的发音加以区分,学习声母,读好整体认读音节及它的四声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学会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
在让学生认识声母zh和整体认读音节zhi的特点同时,我让学生试着自学chshr和chishiri,部分领悟力较强的学生学得很好,这让我感到很欣慰,让我理解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乐趣,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我会逐步在别的课文教学中再做尝试。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这是从教的第二个月,孩子们慢慢已经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
第三单元依旧是拼音教学。
在周五的一节复习课上,我就学生目前所有学习了的拼音进行了一次默写,结果非常令我吃惊:
班上仅仅四分之一的可以全部默写出来,剩下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甚至有小部分孩子对拼音还是非常陌生。
这个现象让我非常困惑。
后来,我想了想到底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班上接受过幼小衔接的孩子基本对拼音没有问题,家里家长会监督和辅导的孩子,虽然有存在部分问题,但相信后期应该会解决这个问题。
剩下的就是小部分从来没有接触过拼音且课堂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这是最让我棘手的问题。
后来,在每次布置作业的时候,都会让学生不定期的默写拼音,并且让家长修改。
每天早上要求学生八点二十之前到,我自己八点十分左右来到教室会让提前来的孩子读拼音(让一个基础好的学生在讲台带读)。
并且课堂上,邀请学生上讲台用粉笔听写拼音并对掌握好的孩子表扬!
复韵母的教学的话,课前让学生预习,并在家读一读。
这样基础一般的孩子就可以提前学习,课上就能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
基础还行的学生,通过预习可以增强课上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的参与度更高。
但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注意力时间特别短,经常上课上一半孩子们就开始出现一个游离的状态,然后课堂纪律就没有之前那么好。
每次上课上到一半,就要拿出几分钟来强调课堂纪律,甚至要通过教育几个纪律性特别不好的学生来作为维持秩序的方法。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希望在日后的教育学习中能够有所启发,解决这个难题。
第四单元教学反思
结束了前面三单元的拼音教学以后,本单元正式开始了课文教学,对于一年级的的教学重点强调汉字书写笔顺规则,打好写字基础。
重在引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并力求美观。
同时,要重视书写习惯的培养。
在指导写字时,引导学生观察,采用“一看二说(看笔顺说位置)三范写(发挥教师示范作用),四描五练六展评”的形式,一笔一画夯实基础。
整合识字元素,低年级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并不是以识字写字为“孤”点。
要关注识字本身形音义的联系,以及识字与学词、阅读、表达的联系。
语文园地四中“字词句运用”就体现了这样的综合性,它把第四单元认识的字融合在词语当中,融词识字,用词来说话,将字词句紧密结合起来,将词语、课文紧密地联系起来,在读一读,说一说中综合了字词句,综合了读与说,综合了语文训练和思维培训。
因此,在教学时采用形式多样的听说读写活动,在语境中复现生字,既兼顾积累词语和又训练了口头表达;在词语语境中,在综合运用中巩固识字。
通过引导学生认读四季及景物名称的词语,激发学生说出喜欢的词语,训练学生有条理地说话的能力。
如:
教学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季节。
(课件出示一年四季景色图片)导入:
一年四季美吗?
现在是什么季节?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说说喜欢的原因。
引导学生用上学过的词语说话,表达意思要完整。
总之,回顾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意在注重方法,培养学生能力,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整节课中能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对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努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其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同时也感受到学生语言的贫乏,今后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督促其多读书,多积累好词佳句。
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课文要比地四单元的内容多一些,识字量也比之前多。
而且第四单元的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非常贴近:
有《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语文园地五》等六部分内容。
其中《画》是孩子们接触到的第一首古诗学习,所以本单元的我着重想谈一谈关于这节课的反思:
《画》教学反思。
下面将我在《画》这篇课文的教学反思如下:
1、读一读,初步感知
揭示课题后,我出示画面,放配乐朗读录音,为学生创设情境,并结合录音朗读,指出读好古诗首要的是字音要读准,其次要读出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味。
接着我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方法把课文读正确。
学生或自己拼读,或同桌互读互查读音,或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再逐个拼读过关等形式进行自读尝试。
随后我组织学生试读古诗并进行评议,在评议中纠正个别读错的字音。
在学生的评议中我借机出示本课生字,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
2、做一做,感悟诗境
首先让学生看画面,我示范朗读,从而吸引学生的朗读兴趣在学生反复朗读后渐渐进入诗的意境时,我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并根据个人的感悟作出相应的动作。
如读到“远看”学生把手放在额前,仿佛眺望远处,“近看”则低头下看,“花还在”做花开的样子,“水无声”学生则自摆双手或与同桌对摆单手。
这样学生在看图、听读、伴读、表演中不知不觉悟出诗境而且也能因熟读而成诵。
3、演一演,拓展延伸
学生会背诵之后,我又指图说“谁来当个小诗人,边表演边给这幅画面配上诗?
”学生的情绪高涨,都想当小诗人体会做诗人的乐趣。
于是我让学生各自作准备,进一步激发读、诵乐趣。
最后学生们纷纷走上讲台,又是演又是背,演的尽情尽兴,背得韵味十足。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本来比较晦涩和难以理解的古诗,在这样一种比较轻松愉悦的方式下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首诗的学习。
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包括《影子》《雨点儿》《比尾巴》《青蛙写诗》《语文园地六》等课文。
很明显,从第六单元开始,课文的文字数量明显增加,对学生的阅读要求加大。
重点要开始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
《青蛙写诗》选自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是一首轻快的儿童诗。
作为新教材的新篇目,突出想象这一主题,语言富有童趣,十分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今天,我进行了《青蛙写诗》第一课时的讲授。
本课时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首先,要把握学生特点,构建快乐课堂。
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这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不谋而合,他们对图形、色彩、音乐的感知力比较敏锐。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一特点,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课程,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我在讲授“四点底”这个偏旁时,利用文章中的小雨点儿创设情境,拖动课件中的小雨点儿图案,摆成四点底的形状,并配以儿歌“小雨点儿排好队,领头点左甩头,后面点右甩头,写在底部四点底”,学生自然认清偏旁形状、记住偏旁名称,进而认识一串带有四点底的字。
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十分好奇小雨点儿是怎么排队变成偏旁的,注意力自然集中,情绪饱满,课堂也充满欢乐的氛围。
我在教学《比尾巴》的第一课时,目标是在认读生字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理解其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
年幼的孩子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
在学前教育中大多数孩子们都接触过有关动物尾巴的故事或儿歌,生活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常识。
这些有利因素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低年级的每一课识字教学都是重点,所以生字的学习应该贯穿始终。
我通过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对学习本课生字的兴趣,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利用集体的智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
(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一编”)从而使学生相互交流,畅所欲言。
生字学习贯穿课堂始终,在大量复现、说话中落实会读会认的生字学习目标。
无论是识字、记字,还是课文学习大多是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得到的,或合作学习,或两人讨论,或独立思考。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整堂课我还加入写字的环节,学写三个字,要求按照笔顺规则写,而不是把写字放到另一课时去完成,这样可以分散写字的难度,每节课都动笔写几个字,孩子们能更加轻松地把字记牢、写好。
第七单元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包括《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语文园地七》,比之前的几个单元的内容要少一些课时,但是课文内容却更长来了。
《明天要远足》这是一首通俗易懂的儿童诗,学生读后很快能联系生活实际,切身体会到文中作者的心情。
在学生熟读理解之后,我问学生:
“你们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
想一想,是自己去哪里的时候呢?
“并出示诗的第一小节,翻过来,唉--------睡不着,我多想去看看,那地方的(),是不是像老师说的那么()吗?
”你能不能用你刚才的发言,完成这样的填空呢?
”一生说:
“翻过来,唉--------睡不着,我多想去看看,那地方的沙漠,是不是像老师说的,那么黄吗?
”通过这样的填空和朗读,帮助孩子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样做,真真切切的履行了陶行知先生的那句话:
“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
”
《大还是小》一课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育孩子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孩子们读文后也有同感:
感觉到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大,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小,全文形象生动,本节课认字、写字是重点,以自学为主,充分发挥同桌、小组合作的优势,并通过多种手段学习巩固生字,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提倡合作探究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并让学生夸夸小朋友,说一说自己觉得什么时候很大,什么时候很小,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进行了思维训练,从而达到了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引导学生明白: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些事我们能做到,有些事不能做到,这些都是正常的。
但是我们从小要培养自立能力,从小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给长辈添麻烦。
《项链》是一篇语言优美的课文,通过课文对大海的描述要让学生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在课堂教学中继续利用随文识字、看拼音识字等方法学习生字,学习课文时有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图片让学生展开想象,感受大海的美丽,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朗读的部分要让孩子分层读课文,首先集体初读课文,读熟文中生字词,其次跟着老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最后分小组有感情的赛读课文,让学生更深的体会大海之美。
上课时要抓住孩子的年龄特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一年级的孩子对很多事情还充满着好奇之心,需要激发孩子想知道,想了解,想探索的欲望,在解读课文过程中合作探究学习字词,包括分析字的笔顺结构,多音字等,从而更深的加强孩子在课堂上对生字词的记忆。
第八单元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有《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小蜗牛》《语文园地八》等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都是围绕小动物,一年级的学生对该主题十分喜欢,并且上课积极性特别高。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新课标版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通过讲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在雪地里“画画”的故事,告诉我们它们的脚印形状不同,还通过写青蛙没有参加“画画”,告诉我们青蛙有冬眠的特点。
这篇课文内容生动有趣。
教学时,关键是要学生明白这几种小动物脚印的形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认识这些小动物的脚印画面,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
同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结合实际想象还有哪些小动物的脚印像什么。
这样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时,在了解比喻和拟人写法的基础上,感受这种快乐的心情,了解更多的大自然知识,也是一项重要的学习目标。
《小蜗牛》这课的教学学生非常感兴趣小学生对动物特别喜欢,但限于他们的观察水平,他们的认识是浅显的。
《小蜗牛》一课的教学,我采用了“问题式”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们通过视频,直接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他们通过观察,会有很多提问和设想,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相关科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然后课堂的整个氛围也被调动起来了。
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个个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
在教学中我也注重了对学生的环境、思想的教育,让学生体会到应保护好小动物,体会到小动物的乐趣。
《乌鸦喝水》一课内容通俗易懂,很适合阅读。
教学中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
同时,教育学生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因此,在教学中,我将乌鸦如何喝到水设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分组做实验,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装有半瓶水的矿泉水瓶中,体会瓶子里的水是怎样渐渐升高的。
识字对于一年级来说是最重要的教学,识字数量多,难度大,要使学生学得快,我想尽一切办法,采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生字的识记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
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说一说实验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